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保护区遥感监测及保护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赵峰 张怀清 +3 位作者 刘华 赵飞 方柏州 林伟山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0-165,共6页
对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保护区1992年、1996年、2001年和2008年4个时期LandsatTM影像数据分别进行校正和配准,然后选用波段比值法进行红树林信息提取,并根据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的关系模型估算保护区植被覆盖度。并针对保护区红树林面... 对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保护区1992年、1996年、2001年和2008年4个时期LandsatTM影像数据分别进行校正和配准,然后选用波段比值法进行红树林信息提取,并根据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的关系模型估算保护区植被覆盖度。并针对保护区红树林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和植被覆盖度空间格局变化,分析红树林湿地保护对策。结果表明:近十几年来,红树林面积逐渐增加,以大斑块的增加较为明显,红树林分布趋于集中。其中,以2001~2008年间红树林面积增长最多,而1992~1996年间面积增长最快。保护区中高植被覆盖度呈总体增加趋势,低植被覆盖面积比降低。从植被覆盖面积构成来看,中高植被覆盖面积比达80%以上。针对保护区红树林面积和空间变化特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湿地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湿地 监测 保护 遥感 漳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区秋茄幼苗生长动态 被引量:29
2
作者 张宜辉 王文卿 +2 位作者 吴秋城 方柏州 林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48-1656,共9页
通过福建漳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8个样方24个小样方人工种植600个秋茄胚轴,在3a时间内对秋茄胚轴建立、幼苗生长以及环境因子进行定期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林缘空地的秋茄生长状况良好,白骨壤林内最不利于秋茄幼苗的生长。潮位、盐度... 通过福建漳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8个样方24个小样方人工种植600个秋茄胚轴,在3a时间内对秋茄胚轴建立、幼苗生长以及环境因子进行定期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林缘空地的秋茄生长状况良好,白骨壤林内最不利于秋茄幼苗的生长。潮位、盐度、底质土壤理化因子不是造成该样地各样方间秋茄幼苗生长差异的主要原因。动物取食、光照状况以及种间竞争是限制秋茄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秋茄胚轴在长根前易于随潮水漂走,底质土壤中白骨壤致密的根系抑制了秋茄胚轴的定植,导致白骨壤林内秋茄幼苗漂走的数量最多。昆虫和螃蟹等动物的取食是导致林内已经固着生长的秋茄幼苗大量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而林外被取食的幼苗个体极少。此后秋茄幼苗能否继续成长,主要取决于幼苗所接受到的光照条件。3a后,在荫蔽的树冠下,秋茄幼苗无法存活;而在林外,秋茄幼苗已经长成幼树。在林外滩涂上迅速生长的互花米草,也将影响秋茄幼苗的更新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秋茄 生长 福建(漳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漳江口3种红树植物光合作用日变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黄丽 谭芳林 +4 位作者 吴秋城 林捷 黄石德 方柏州 赵凯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34,共7页
应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首次对漳江口红树林天然群落中秋茄、白骨壤、桐花树在自然生境中夏季晴天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生理因子的日变化进程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环境因子... 应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首次对漳江口红树林天然群落中秋茄、白骨壤、桐花树在自然生境中夏季晴天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生理因子的日变化进程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环境因子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秋茄、桐花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趋势相似,两者Pn的峰值出现在8∶00和14∶00,而白骨壤Pn的峰值出现在8∶00和16∶00,日均Pn大小为白骨壤>秋茄>桐花树;3种红树的蒸腾速率(Tr)日变化规律各不相同,秋茄和桐花树Tr值最高均出现在8∶00,白骨壤Tr值最高出现在10∶00,日均Tr大小为白骨壤>桐花树>秋茄;水分利用效率(WUE):秋茄和白骨壤16∶00时最高,而桐花树12∶00时最高,日均WUE大小为秋茄>白骨壤>桐花树;植物的Pn和Tr不仅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内在生理因子的调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Pn和Tr影响最高的环境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PAR),生理因子则为气孔导度(Co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茄 白骨壤 桐花树 光合作用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植物秋茄幼苗叶片中酚类化合物的动态变化
4
作者 黄冠闽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0-764,共5页
通过分析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obovata(Sheue,Liu&Yong))幼苗叶片酚类化合物含量和结构动态变化,阐述了其从成熟到衰老过程中酚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秋茄叶片从芽至第6对叶,总酚含量((144.73±8.56)mg/g^(38.79... 通过分析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obovata(Sheue,Liu&Yong))幼苗叶片酚类化合物含量和结构动态变化,阐述了其从成熟到衰老过程中酚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秋茄叶片从芽至第6对叶,总酚含量((144.73±8.56)mg/g^(38.79±2.14)mg/g)和可溶缩合单宁含量((128.44±12.73)mg/g^(19.87±2.45)mg/g)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生理活力强的第3对成熟叶的总酚及可溶缩合单宁含量最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不同发育阶段叶片单宁主要降解产物(翠雀素、花青素、花葵素)的相对含量,逆向推断单宁结构差别:其中花青素含量最多且相对含量稳定;翠雀素含量从幼嫩组织到成熟叶片逐渐增加,芽和芽中幼叶含量较低;花葵素含量在芽中较高,其他组织中含量相差不大.由此可知,从芽中幼叶到第6对叶这一发育过程中单宁结构的羟基数量不断增加.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各发育阶段叶片单宁结构进行分析:缩合单宁组分从二聚体到十四聚体广泛分布于芽和叶片,但从第3对叶片开始,单宁聚合体与糖苷结合,特别是在第5,6对已经开始衰老的叶片中这一现象更为明显.本研究结果显示了秋茄叶片不同发育阶段酚类化合物含量和结构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叶片中酚类化合物对于红树植物的生存和适应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茄 单宁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