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漳平五一国有林场乔木林碳储量估算及碳密度特征分析
1
作者 王志香 《热带林业》 2025年第2期4-7,37,共5页
基于漳平五一国有林场2017年和2020年两个年度森林资源档案数据,将乔木林按优势树种(组)、起源和不同龄组划分,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对林场乔木碳储量及碳密度特征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乔木林总碳储量由2017年的74.43万t增加至2... 基于漳平五一国有林场2017年和2020年两个年度森林资源档案数据,将乔木林按优势树种(组)、起源和不同龄组划分,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对林场乔木碳储量及碳密度特征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乔木林总碳储量由2017年的74.43万t增加至2020年的82.75万t,年均增长2.77万t;碳密度由2017年的46.9t·hm^(-2)增加至2020年的52.15t·hm^(-2),年均增长1.75t·hm^(-2)。至2020年,阔叶混交林碳储量超过马尾松林,成为林场乔木林碳储量的主体。乔木林不同龄组中,成过熟林碳储量最大,幼龄林碳储量最小;人工乔木林碳储量大于天然乔木林,但天然乔木林碳储量年均增长量及碳密度年均增长率均高于人工乔木林,固碳能力强。研究结果摸清了林场乔木林碳储量及碳密度情况,为今后林分结构调整及采取科学经营管理措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木林 碳储量 碳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福建省海岸带县域森林生态质量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闫谨 周小成 +3 位作者 黄婷婷 乐通潮 王永荣 吴善群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5,共14页
【目的】森林生态质量是从生态角度反映森林质量的内涵,对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生态服务、生长状况以及自我调节功能进行综合测度,以期提高森林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能力。【方法】利用中、高分辨率多源遥感数据,获取大范围尺度下... 【目的】森林生态质量是从生态角度反映森林质量的内涵,对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生态服务、生长状况以及自我调节功能进行综合测度,以期提高森林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能力。【方法】利用中、高分辨率多源遥感数据,获取大范围尺度下能表征森林生态质量的关键指标信息,在此基础上,分析福建省海岸带40个县域的森林生态质量状况。首先,基于2016年2 m分辨率多源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利用双层尺度集模型选定最佳分割尺度,多分类器集成算法集,自动选择最优分类算法进行森林类型提取,并结合2020年Sentinel遥感数据及森林分类产品,更新2020年福建省海岸带森林类型精细分布图;其次,利用LandTrendr算法衍生的干扰开始时间特征推算现存森林年龄,通过GEDI冠层高度产品获取海岸带森林冠层高度分布图;在以上关键森林质量指标提取基础上,对遥感手段获取的8项森林生态质量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福建省海岸带县域森林生态质量综合评价结果。【结果】2020年福建海岸带40个县域约50%的县域森林生态质量处于优良水平,其中仙游县、闽侯县、南安市、霞浦县、柘荣县及厦门海沧区、思明区、集美区、同安区等森林生态质量为优;森林生态质量较差的县域有惠安县、秀屿区、石狮市、福安市、平潭实验区、诏安县。【结论】结合中、高分辨率多源遥感数据,能够发挥遥感大范围监测优点,客观评价福建省海岸带40个县域的森林生态质量;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福建沿海县域森林生态质量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森林管理措施提升森林生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森林类型 林龄 冠层高度 森林生态质量 福建海岸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修正后的全球生态系统动态调查冠层高度的森林地上生物量模型优化——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田国帅 周小成 +4 位作者 郝优壮 谭芳林 王永荣 吴善群 林华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264-7277,共14页
森林地上生物量(Above Ground Biomass,AGB)是衡量森林生态系统碳存储、能量流动和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指标,对于气候变化研究和森林资源管理至关重要。福建省地处多云多雨的亚热带,地形和森林类型复杂,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难度大。为提升... 森林地上生物量(Above Ground Biomass,AGB)是衡量森林生态系统碳存储、能量流动和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指标,对于气候变化研究和森林资源管理至关重要。福建省地处多云多雨的亚热带,地形和森林类型复杂,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难度大。为提升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效果,将最新星载激光雷达数据全球生态系统动态调查(GEDI)、Landsat以及Sentinel系列卫星等多源遥感数据进行集成和综合利用,通过Landsat影像计算的林龄对GEDI_V27冠层高度产品进行优化,结合优化后的MGEDI_V27冠层高度产品,建立传统遥感特征结合冠层高度的极端梯度提升模型(XGBoost)生物量反演模型,实现了福建省森林地上生物量的有效估算与制图。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林龄优化后的GEDI冠层高度精度评价结果为R^(2)=0.67,RMSE=2.24m;(2)通过递归特征消除算法对三种森林类型进行特征优选,得到10个遥感特征,其中,三种森林类型最重要的遥感特征均为森林冠层高度,并且对比评价了在包含传统遥感特征因子的情况下有无冠层高度对于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冠层高度因子参加特征构建时,森林AGB回归分析的精度明显提高,证实了冠层高度在生物量估算中具有显著的重要性;(3)研究得到的福建省森林AGB范围为0.001—363.331Mg/hm^(2),整体精度评价结果为R^(2)=0.75,RMSE=17.34Mg/hm^(2),2020年全省AGB总量为8.22亿Mg,平均值为101.24Mg/hm^(2)。通过优化GEDI中的森林冠层高度,并且结合传统遥感特征,可以实现对福建省森林地上生物量的精确估算和监测,研究成果有助于区域森林碳汇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全球生态系统动态调查(GEDI) 冠层高度 森林类型 极端梯度提升模型(XGBoost)回归 森林地上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第2代种子园家系对松材线虫病的抗性及选择
4
作者 曾丽琼 蔡守平 +4 位作者 童浩 张标强 陈志云 陈亚斌 苏顺德 《福建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5,14,F0003,共7页
在自然条件下以人工接种松材线虫的方式,对马尾松第2代种子园的30个自由授粉家系进行抗性测定,以死亡率为指标分析马尾松对松材线虫病抗性的遗传变异规律,并筛选抗性家系。结果表明,接种松材线虫后,不同家系死亡率差异显著,家系间死亡... 在自然条件下以人工接种松材线虫的方式,对马尾松第2代种子园的30个自由授粉家系进行抗性测定,以死亡率为指标分析马尾松对松材线虫病抗性的遗传变异规律,并筛选抗性家系。结果表明,接种松材线虫后,不同家系死亡率差异显著,家系间死亡率的遗传变异系数为37.03%,广义遗传力为0.6323,证实了马尾松在家系水平上对松材线虫病的抗性受到较强的遗传控制。以抗性遗传增益不低于20%为标准筛选出9个相对抗性家系,获得29.62%的抗性遗传增益。其中59号家系抗性最强,死亡率仅5.79%,比群体均值低14.48%,抗性遗传增益达到45.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马尾松 抗性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干注射甲维盐制剂对松材线虫病林间防效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宋高飞 张标强 +4 位作者 童浩 蓝文丰 张治昊 汤陈生 蔡守平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5年第1期86-93,共8页
为了明确高压注射2%甲维盐乳油对林间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分析了注射甲维盐后林间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体内残留量的时间动态变化及甲维盐对树体内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种群的抑制作用,并研究了注射甲维盐对寄主... 为了明确高压注射2%甲维盐乳油对林间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分析了注射甲维盐后林间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体内残留量的时间动态变化及甲维盐对树体内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种群的抑制作用,并研究了注射甲维盐对寄主马尾松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和功能微生物的影响,从不同层面综合评价了甲维盐对林间松材线虫病的直接和间接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甲维盐注干18个月后,试验区马尾松植株保存率超过98%。注射甲维盐1 a后,马尾松树体内树干和枝条均可检测到残留,在树体上部、中部及冠层枝条呈下降趋势,树体下部在试验期间呈上升趋势且马尾松体内残留量均高于LC_(95)(0.05μg·g^(-1));注射甲维盐后,室内外马尾松植株体内松材线虫数量较对照显著下降(P<0.05),室内马尾松幼苗体内松材线虫数量下降61.02%,林间松材线虫高携带单株(≥5000)和低携带单株(<5000)体内松材线虫携带量分别减少93.01%和71.09%;注射甲维盐能显著提升马尾松植株体内ROS水平(P<0.05),室内接种松材线虫的马尾松幼苗、林间松材线虫高携带量和低携带量的马尾松个体的ROS水平分别为对照的7.96、1.90和6.59倍;马尾松中抗性相关微生物Penicillium的丰度均显著提高(P<0.05),松材线虫携带量高和低的马尾松体内较对照分别提升19.12%和3.15%。研究结果表明了树干注射甲维盐2%乳油可显著林间降低马尾松植株体内的松材线虫数量,并提升寄主马尾松的活性氧水平及Penicillium属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马尾松 2%甲维盐乳油 残留量 ROS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龙岩米老排林分生长效果分析及优树选择 被引量:2
6
作者 林能庆 洪永辉 +2 位作者 李杭生 陈友力 黄日奎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5期1-4,8,共5页
应用随机抽样法对福建省龙岩不同林龄米老排现有林分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影响米老排生长的关键因子是立地类型;不同林龄米老排树高年均生长量为0.8~1.2 m,胸径年均生长量为0.7~1.6 cm,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总生长量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 应用随机抽样法对福建省龙岩不同林龄米老排现有林分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影响米老排生长的关键因子是立地类型;不同林龄米老排树高年均生长量为0.8~1.2 m,胸径年均生长量为0.7~1.6 cm,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总生长量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年均生长量均超过米老排人工林自然生长量,呈现生长迅速、适应性广、抗性强、萌芽力强、树干通直、成材早等特性;米老排是马尾松近自然改培针阔混交首选阔叶树种;以生长性状为指标精选出米老排优树20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老排 龙岩 生长效果 优树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干枯病在福建的发病规律
7
作者 陈惠敏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3年第1期29-31,共3页
通过调查及试验研究,明确了毛竹干枯病病害发生的规律性,其病原菌从梢部伤口侵入,越冬病原菌的分生孢子为侵染源。每年的5-6月及9-10月为毛竹干枯病的发病期。病害发生与主要气象因子(气温、相对湿度)和山坡地理位置直接相关。
关键词 干枯病 发病规律 毛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et-ResNet14^(*)半监督学习的无人机影像森林树种分类 被引量:5
8
作者 陈龙伟 周小成 +3 位作者 李传昕 林华章 王永荣 崔永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7-226,共10页
无人机遥感在森林树种精细和高效分类制图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为了快速准确获取森林的优势树种分布信息,该研究探讨了半监督学习方法在树种分类方面的有效性。以福建省福州市、龙岩市和三明市的4个试验区为例,构建精简的ResNet18为主干的... 无人机遥感在森林树种精细和高效分类制图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为了快速准确获取森林的优势树种分布信息,该研究探讨了半监督学习方法在树种分类方面的有效性。以福建省福州市、龙岩市和三明市的4个试验区为例,构建精简的ResNet18为主干的UNet树种分类模型(UNet-ResNet14^(*)),使用交叉熵和Dice系数的联合损失函数来优化模型参数,对比分析Self-training和Mean Teacher两种不同的半监督学习方法在无人机影像森林树种分类模型的泛化能力。结果表明,以ResNet14^(*)作为主干的分类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精度更高且预测速度更快,当联合损失函数权重值为0.5的情况下模型预测效果最好,总体精度达到了91.15%。经过Self-training的模型在木荷、马尾松、杉木3个样本充足的类别中精度均有所提升,总精度为91.08%,比原始模型略低,但在独立验证区的精度为88.50%,比原始模型高;Mean Teacher方法的总精度为88.56%,在独立验证区的精度为73.56%。因此,研究认为可以采用Self-trainin半监督方法结合UNet-ResNet14^(*)的方案快速得到试验区的树种组成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 森林 树种分类 可见光 UNet ResNet 半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3)C标记的低磷胁迫杉木根系亲缘识别分析
9
作者 李亚超 王讷敏 +3 位作者 张慧 林文奖 马祥庆 吴鹏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0827-10837,共11页
为了探究低磷(P)胁迫下不同亲缘关系邻株对杉木生长的影响规律,验证杉木根系是否具有亲缘识别行为,采用室内盆栽控制试验,选择2个杉木半同胞家系(No.32、No.28)为试验材料,利用^(13)C同位素标记方法,分别在不同供P水平条件下(1.0 mmol/L... 为了探究低磷(P)胁迫下不同亲缘关系邻株对杉木生长的影响规律,验证杉木根系是否具有亲缘识别行为,采用室内盆栽控制试验,选择2个杉木半同胞家系(No.32、No.28)为试验材料,利用^(13)C同位素标记方法,分别在不同供P水平条件下(1.0 mmol/L KH_(2)PO_(4),P1和0 mmol/L KH_(2)PO_(4),P0),构建亲缘组(No.32+No.32^(*),^(*)为进行^(13)C同位素标记的植株)、非亲缘组(No.28+No.32^(*))2种亲缘邻株栽植模式,以杉木单株栽植(No.32^(*))为对照处理(CK),分别对不同处理中No.32杉木幼苗的地上部进行^(13)C同位素标记,测定不同亲缘邻株下的杉木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等生长指标,以及邻株参试苗木叶、茎、根的^(13)C丰度的差异性。No.32^(*)的邻株植物在未标记^(13)C的情况下检测出^(13)C丰度发生显著变化。在不供P处理下发现非亲缘组No.28的全株总^(13)C丰度显著高于亲缘组No.32,表明低P胁迫促进杉木与非亲缘邻株的C交流。不供P处理下非亲缘组No.32^(*)杉木全株生物量比亲缘组No.32^(*)低了31.3%,供P水平显著改变了杉木与邻株的相处生长模式,与非亲缘植株相邻的杉木全株生物量减少,根冠比降低,生长发育减弱。不供P处理下,非亲缘组No.32^(*)比CK组提高46.0%根表面积,降低74.7%根体积。不供P处理下,非亲缘邻株促进杉木根表面积增加,提高P获取能力,增强杉木地下部分竞争力。不供P处理下,非亲缘组No.32^(*)全株P含量与CK组没有显著差异,而亲缘组显著低于CK组,非亲缘组No.32^(*)全株P利用效率(PUE)显著低于亲缘组,可见,在低P胁迫下亲缘邻株可促进杉木PUE的提高,缓解杉木的低P胁迫,维持逆境中杉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本研究发现杉木与邻株存在基于^(13)C交流的亲缘识别,低P胁迫下杉木面对亲缘植物表现出提高相互响应度,提高PUE,面对非亲缘植物则表现出较强竞争力。养分匮乏下,杉木面对不同的亲缘邻株做不同的应对策略,这为优化杉木人工林种内或种间混交经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根系亲缘识别 ^(13)C同位素标记 低磷胁迫 邻株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皮青冈天然群体的果实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10
作者 熊雨忠 曾华浩 +3 位作者 李何 蓝文丰 章允清 欧阳磊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4年第3期165-172,共8页
[目的]通过比较12个国内赤皮青冈天然群体的果实表型性状,探索果实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的变异规律,为赤皮青冈良种选育和苗木繁育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了福建、湖南和贵州等地12个赤皮青冈天然群体的优良单株果实,测定果纵径、果... [目的]通过比较12个国内赤皮青冈天然群体的果实表型性状,探索果实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的变异规律,为赤皮青冈良种选育和苗木繁育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了福建、湖南和贵州等地12个赤皮青冈天然群体的优良单株果实,测定果纵径、果横径和鲜果百粒重等果实表型性状,计算果形指数并建立数据库,估算果实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的方差分量及表型分化系数,并进行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赤皮青冈果纵径、果横径、果形指数和鲜果百粒重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9.39%、9.03%、10.66%和16.44%,变幅分别为6.37%~13.11%、5.67%~15.31%、6.81%~18.01%和4.76%~31.88%。不同天然群体的变异丰富度有较大差异,鲜果百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多样性最为丰富。果纵径、果横径、果形指数和鲜果百粒重在群体间和群体内个体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群体间的方差分量百分比分别为58.46%、55.52%、66.26%和84.56%,群体内个体间的方差分量百分比在15.44%~44.48%之间。以不同欧氏距离进行分类,可以将赤皮青冈的11个群体明显地分为6类、4类或3类,群体的分类与地理位置的关联性不大。相关分析表明,果形指数与年均气温、果形指数与纬度及果纵径与纬度的负相关关系达显著水平,其余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赤皮青冈的果纵径、果横径、果形指数和鲜果百粒重等表型性状在不同天然群体间差异较大、群体内个体间差异较小,群体间变异是表型变异的主要部分。本试验样本和表型性状数据较少,还须对全分布区的赤皮青冈群体和更多表型性状数据进行调查与分析,以进一步探索赤皮青冈天然群体的变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皮青冈 天然群体 果实 表型性状 变异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美马褂木无性系扦插生根能力的差异与选择
11
作者 陈亚斌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4年第3期173-180,共8页
[目的]通过比较亚美马褂木不同无性系的扦插生根能力,筛选出扦插生根率高的优良无性系,为亚美马褂木的推广应用提供材料来源。[方法]以6年生亚美马褂木无性系测定林中筛选的54个优良无性系穗条为材料,开展夏季嫩枝扦插生根对比试验。比... [目的]通过比较亚美马褂木不同无性系的扦插生根能力,筛选出扦插生根率高的优良无性系,为亚美马褂木的推广应用提供材料来源。[方法]以6年生亚美马褂木无性系测定林中筛选的54个优良无性系穗条为材料,开展夏季嫩枝扦插生根对比试验。比较该54个无性系扦插生根时间、生根率和腐烂率的差异性,筛选出扦插生根表现优异的优良无性系。[结果]亚美马褂木扦插生根性状在54个无性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无性系扦插生根时间、生根率和腐烂率的重复力总平均值分别为0.982、0.946和0.954,扦插生根主要受无性系基因型的影响,且受较强的遗传控制。根据54个无性系扦插生根性状的综合表现,筛选出生根率较高和稳定性比较好的D_(29)、B_(5)、D_(45)、A_(18)和D_(35)等5个无性系。该5个无性系平均生根率为89.82%,显著高于群体总平均值;平均腐烂率为8.28%,显著低于群体总平均值;生根时间较群体总平均值提早10.3 d;生根时间、腐烂率和生根率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4.50%、27.68%和4.16%,显著低于群体总平均值,表明稳定性比较好。[结论]D_(29)、B_(5)、D_(45)、A_(18)和D_(35)等5个无性系扦插综合表现优异,适宜扦插繁殖,可作为采穗圃母株,通过扦插繁殖培育优良无性系苗木进行亚美马褂木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美马褂木 无性系 扦插繁殖 生根 变异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顶和施肥对亚美马褂木采穗圃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12
作者 陈亚斌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为探究截顶及施肥措施对亚美马褂木采穗圃母株产量与质量的影响,筛选可供生产上推广的亚美马褂木采穗圃经营措施,于2022年在福建省漳平五一国有林场后福采穗圃开展亚美马褂木采穗圃母株不同截顶和施肥(截顶+施肥、未截顶+施肥、截顶+未... 为探究截顶及施肥措施对亚美马褂木采穗圃母株产量与质量的影响,筛选可供生产上推广的亚美马褂木采穗圃经营措施,于2022年在福建省漳平五一国有林场后福采穗圃开展亚美马褂木采穗圃母株不同截顶和施肥(截顶+施肥、未截顶+施肥、截顶+未施肥、未截顶+未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截顶和施肥处理母株的生长、萌条产量和质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以截顶+施肥处理效果最好,其母株地径生长和有效萌条量分别比未截顶+施肥、截顶+未施肥、未截顶+未施肥处理提高23.08%和70.83%、18.52%和74.47%、88.24%和110.26%,总萌条量分别比未截顶+施肥、未截顶+未施肥处理母株提高56.06%、53.73%,有效萌条率、有效萌条枝长、有效萌条枝径分别比截顶+未施肥、未截顶+未施肥处理提高72.80%和36.76%、80.77%和46.88%、100.00%和60.00%。亚美马褂木母株地径与萌条产量、质量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截顶处理萌条数量与质量指标之间相关性不显著,截顶+施肥处理的总萌条量和萌条质量指标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合结果表明,单独采取截顶或施肥不能兼顾母株萌条产量和质量,截顶+施肥组合处理可作为亚美马褂木采穗圃经营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美马褂木 截顶 施肥 萌条产量 萌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第3代种子园亲本生长结实性状变异分析
13
作者 蓝文丰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于2022年在福建省漳平五一国有林场杉木第3代种子园中,对88个建园亲本无性系的冠幅,雌、雄球花和单株球果产量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88个无性系亲本10年生时冠幅的平均值为3.75 m,变异系数平均值为5.97%;单株雌花数量平均值为1088个... 于2022年在福建省漳平五一国有林场杉木第3代种子园中,对88个建园亲本无性系的冠幅,雌、雄球花和单株球果产量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88个无性系亲本10年生时冠幅的平均值为3.75 m,变异系数平均值为5.97%;单株雌花数量平均值为1088个,变异系数平均值为58.82%;单株雄花数量平均值为1777个,变异系数平均值为59.14%;单株球果产量平均值为2573个,变异系数平均值为31.97%。雌、雄花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均接近60%;冠幅生长的变异系数最小,低于6%。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雌、雄花量间的相关性不显著,雌花花量与单株球果产量间的相关系数值最大,冠幅与单株球果产量间的相关系数值次之,雄花量与单株球果产量的相关系数值最小。第3代种子园亲本生长结实性状变异分析将为选择冠幅、雌雄球花数量或单株球果产量均综合表现稳定的无性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种子园 冠幅 雌雄球花 球果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马褂木扦插苗优良无性系筛选试验
14
作者 黄日奎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3期57-59,共3页
本试验选取闽亚美马褂木5号等8个一年生杂交马褂木优良无性系,以普通马褂木扦插苗和杉木3代容器苗为对照,对比分析其造林成活率、树高和胸径等生长性状。结果表明,对照组普通马褂木扦插苗成活率91.4%,杉木3代容器苗成活率92.7%,一年生... 本试验选取闽亚美马褂木5号等8个一年生杂交马褂木优良无性系,以普通马褂木扦插苗和杉木3代容器苗为对照,对比分析其造林成活率、树高和胸径等生长性状。结果表明,对照组普通马褂木扦插苗成活率91.4%,杉木3代容器苗成活率92.7%,一年生杂交马褂木扦插苗成活率92.5%,与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生杂交马褂木优良无性系的平均树高2.8m、平均胸径3.1cm,与普通马褂木和杉木3代容器苗的树高、胸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个优良无性系中,筛选出无性系品种闽亚美马褂木5号、闽亚美马褂木6号和闽亚美马褂木9号的生长情况较好。研究结果为杂交马褂木优良无性系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马褂木 扦插 成活率 优良无性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代杉木种子园不同无性系生长和结实性状的评价 被引量:34
15
作者 陈苏英 马祥庆 +4 位作者 吴鹏飞 林文奖 陈友力 邹显花 陈奶莲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1-291,共11页
为进一步优化1.5代杉木种子园的质量,通过对福建漳平杉木种子园内21个杉木无性系生长和球果特征的调查,分析不同无性系生长和结实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和结实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代... 为进一步优化1.5代杉木种子园的质量,通过对福建漳平杉木种子园内21个杉木无性系生长和球果特征的调查,分析不同无性系生长和结实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和结实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代杉木种子园不同无性系之间的生长和结实性状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无性系的结实量、球果体积、球果鲜重与其种子产量显著相关,生长性状与结实量、结实量与种子发芽率的相关性不显著。根据不同无性系生长性状和结实性状的综合评价结果,有6个无性系具有生长快且结实量高的特性,可作为重建1.5代杉木种子园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生长性状 结实性状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无性系测定林磷素利用效率的比较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吴鹏飞 马祥庆 +3 位作者 陈友力 林文奖 黄诗云 刘露奇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5,共6页
对福建漳平五一国有林场17年生不同杉木无性系测定林的生物量及磷含量进行测定,对不同无性系全树磷利用效率及干材磷利用效率进行比较研究,筛选出磷利用效率高的优良杉木无性系.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各器官生物量排序为:干>根>枝&... 对福建漳平五一国有林场17年生不同杉木无性系测定林的生物量及磷含量进行测定,对不同无性系全树磷利用效率及干材磷利用效率进行比较研究,筛选出磷利用效率高的优良杉木无性系.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各器官生物量排序为:干>根>枝>皮>叶>枯枝.M10号无性系干材分配比例最大,M41次之.M41林分总生物量最高,M17次之.从干材生物量看,M41最大,是最小无性系M45的2.01倍.不同杉木无性系中M34的林分磷积累量最大,是参试无性系平均值的1.39倍.M1号杉木无性系全树磷利用效率最高,M10和M17次之,M34最低.M1号杉木无性系干材磷利用效率最高,M10、M9、M17和M41依次递减,而M24、M34和M37较低.M1、M10和M17号无性系为磷利用效率较高的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测定林 磷素利用效率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EST-SSR PCR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11
17
作者 邵俊培 李志辉 +3 位作者 杨模华 黄丽群 洪永辉 黄以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9-163,共5页
用单因素法研究马尾松EST-SSR PCR体系中各成分及退火温度对扩增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反应体系为:2μL 10×Buffer(Mg2+Free),30 ng模板DNA,0.187 5 mmol/L-1 dNTPs,3.75 mmol·L-1 Mg2+,8 pmol引物,1.0 U Taq DNA聚合... 用单因素法研究马尾松EST-SSR PCR体系中各成分及退火温度对扩增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反应体系为:2μL 10×Buffer(Mg2+Free),30 ng模板DNA,0.187 5 mmol/L-1 dNTPs,3.75 mmol·L-1 Mg2+,8 pmol引物,1.0 U Taq DNA聚合酶,加水至20μL。退火温度为56℃。并用21个马尾松DNA检验这一优化体系。检测试验表明,优化后的EST-SSR PCR反应体系稳定、可靠、可重复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EST-SSR分子标记 单因素法 PCR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材绞盘机新型摩擦卷筒试验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传宇 周成军 +3 位作者 周新年 张正雄 张火明 林敏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1-616,共6页
针对传统摩擦卷筒牵引力较小的缺点,进行力学和仿真分析及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将集材绞盘机牵引卷筒设计成带V型环槽的摩擦卷筒,可以显著提高当量摩擦系数和集材牵引力,从而取代缠绕卷筒,大大减小卷筒结构尺寸,实现绞盘机轻型化;摩... 针对传统摩擦卷筒牵引力较小的缺点,进行力学和仿真分析及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将集材绞盘机牵引卷筒设计成带V型环槽的摩擦卷筒,可以显著提高当量摩擦系数和集材牵引力,从而取代缠绕卷筒,大大减小卷筒结构尺寸,实现绞盘机轻型化;摩擦卷筒牵引力的大小与V型环槽的楔角成反比.通过二次拟合建立摩擦卷筒V型槽楔角与牵引力关系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盘机 摩擦卷筒 V型环槽 模型试验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磷胁迫下不同杉木家系根系觅磷能力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文景 汪攀 +3 位作者 陈奶莲 马祥庆 林文奖 吴鹏飞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4-181,共8页
选择杉木种子园9个半同胞家系种子培育的幼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磷胁迫盆栽试验,从根系增生觅磷能力角度比较分析不同家系杉木幼苗在低磷胁迫下根系形态指标生长的差异,结合苗高、地径和根冠比等生长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并结合... 选择杉木种子园9个半同胞家系种子培育的幼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磷胁迫盆栽试验,从根系增生觅磷能力角度比较分析不同家系杉木幼苗在低磷胁迫下根系形态指标生长的差异,结合苗高、地径和根冠比等生长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并结合权重进行综合评价,旨在筛选出具较强觅磷能力的杉木优良种质材料.结果表明:供磷处理和家系对杉木幼苗根体积、根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影响均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而对苗高、地径、根长和根表面积的影响无明显交互作用.从单个因素来看,家系对杉木苗高、地径和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供磷处理对根系指标和地径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而对苗高的影响不显著.轻度与重度磷胁迫下,杉木家系地径增量比正常供磷处理显著降低22.9%和25.4%,且这两种低磷胁迫处理均明显促进根长、根体积、根生物量和根冠比等指标的增加.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低磷环境中, 25号、20号和41号家系杉木根系觅磷能力较强,有利于对土壤磷斑块的觅食,从而维持地上部的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根系形态 根冠比 低磷胁迫 隶属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优良家系优株ISSR遗传距离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茜 张冬林 +3 位作者 杨模华 邵俊培 李志辉 洪永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2-76,共5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福建漳平五一林场28个马尾松优良家系最优单株进行遗传分析,计算两两之间的遗传距离,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0条多态性引物共检测到99个位点(从250~2 300 bp),其中93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93.94%;28...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福建漳平五一林场28个马尾松优良家系最优单株进行遗传分析,计算两两之间的遗传距离,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0条多态性引物共检测到99个位点(从250~2 300 bp),其中93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93.94%;28个马尾松无性系两两之间的分子遗传距离在0.212 1~0.565 6之间,遗传距离大于0.5的无性系对有11组,遗传距离小于0.25的无性系对有6组;在聚类分析自检举值为48处,可将28份马尾松无性系分为9类,其中7个无性系单独聚类,其他21个无性系聚成2类;遗传距离较大的无性系组分别出现在不同的聚类中,表明这些无性系组两两之间具有相对较远的亲缘关系。本研究为马尾松高世代育种群体的选育提供分子水平上的依据,为分子标记指导马尾松育种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ISSR 遗传距离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