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许奕谋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72-76,79,共6页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开放政策的逐渐展开,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不断引进,我国文学理论研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为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许多同志致力于探索重新建构马克思主义...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开放政策的逐渐展开,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不断引进,我国文学理论研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为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许多同志致力于探索重新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问题,这无疑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如何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问题上,人们的意见却存在着极大的分岐。本文想就此所涉及到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马克思恩格斯 毛泽东文艺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重新建构 现代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研究 理论体系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雅入俗:中晚唐文坛大势 被引量:2
2
作者 林继中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06-111,共6页
初、盛、中、晚分期法对唐文学研究有深刻的影响。的确,它有利于对唐代文学史作局部的研究。然而,当我们把视角放大到整个文化构型的发生、发展、嬗变的运动过程,把握文学现象与文化诸因子之间的特殊联系所形成的整体结构,作功能性的研... 初、盛、中、晚分期法对唐文学研究有深刻的影响。的确,它有利于对唐代文学史作局部的研究。然而,当我们把视角放大到整个文化构型的发生、发展、嬗变的运动过程,把握文学现象与文化诸因子之间的特殊联系所形成的整体结构,作功能性的研究时,就会发现初盛与中晚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构型,这点前人也曾悟及。叶燮《已畦集》卷8 《百家唐诗序》称:“贞元、元和之际,后人称诗,谓为 ‘中唐’。不知此‘中’也者,乃古今百代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唐 文坛 元和体 居易 浅切 李贺 文化构型 俗艳 韩愈 笔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正德至嘉靖间湖州岘山社考论--以刘麟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郑礼炬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0-106,共7页
明代浙江湖州府岘山结文学社团的现象颇多,前后继踵。在几乎长达百年的时间里,从正德年间的"苕溪五隐"社到万历年间的"岘山逸老社",文学活动绵延不绝。从正德到嘉靖末年(1508-1566),以刘麟为中心,形成了从"苕... 明代浙江湖州府岘山结文学社团的现象颇多,前后继踵。在几乎长达百年的时间里,从正德年间的"苕溪五隐"社到万历年间的"岘山逸老社",文学活动绵延不绝。从正德到嘉靖末年(1508-1566),以刘麟为中心,形成了从"苕溪五隐"社到"岘山逸老社"的演进过程。刘麟等人去世以后,岘山社或有中断,但在万历三十二年(1604)以后,许孚远薪火相传,复举岘山社集。他们有着基本相同的理学思想和丰富的风格,与前后七子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麟 岘山社 许孚远 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课程语言知识内容的建构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强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8,共5页
我国语文课程的语言知识内容是在五六十年代汉语、文学分家以及加强双基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走的是一条追求学科知识科学化、体系化的繁复之路。这种语言知识体系在实现语言知识内容的学科化、序列化,让学生掌握系统、完整的语言... 我国语文课程的语言知识内容是在五六十年代汉语、文学分家以及加强双基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走的是一条追求学科知识科学化、体系化的繁复之路。这种语言知识体系在实现语言知识内容的学科化、序列化,让学生掌握系统、完整的语言知识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人们对语文课程性质和功能认识的深化,这种以繁杂、琐碎为特征的语言知识体系日益陷入封闭保守、僵化落后的误区,对语文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来说,已明显不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程性质 语言知识 知识体系 五六十年代 双基教学 学科知识 封闭保守 科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真·记游·短论──何少川散文创作的三维空间
5
作者 曾焕鹏 《东南学术》 CSSCI 1995年第6期71-73,70,共4页
关键词 散文创作 记游 早期作品 写真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文艺通讯 时代变革 莫斯科 创作态度 对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正士人与道教——以诗人郑善夫为例
6
作者 蔡一鹏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8-173,共6页
明代弘治、正德年间,文人士大夫普遍有着学仙慕道的心理情结。弘、正士人对道教道家文化的崇信与舍弃,影响了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本文以"前七子"集团的著名诗人郑善夫为重点考察对象,借以描绘出明中叶士风文风演变的轨迹。
关键词 郑善夫 弘正士人 道教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索
7
作者 简雪娟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3年第3期20-23,共4页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确立现代阅读教学理念,调整阅读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对作品意...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确立现代阅读教学理念,调整阅读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对作品意义的自行建构能力与探究性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标准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语文素养 阅读策略 学习方式 义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