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步法交联模压发泡聚丙烯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7
1
作者 张雯 林剑英 +2 位作者 王月香 林为 张华集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8-121,共4页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为助交联剂、偶氮二甲酰胺(AC)为发泡剂,采用一步法化学交联模压发泡制备聚丙烯发泡材料(EPP),考察不同塑化参数(温度和时间)与模压工艺(温度和时间)对EPP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为助交联剂、偶氮二甲酰胺(AC)为发泡剂,采用一步法化学交联模压发泡制备聚丙烯发泡材料(EPP),考察不同塑化参数(温度和时间)与模压工艺(温度和时间)对EPP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CP用量为1.2~1.4份,物料在130℃~140℃温度下塑化10 min 15min后,置于150℃~160℃平板硫化机中模压25 min~30min,可得到密度介于190 g/cm^3~240g/cm^3,且力学性能较优的EPP材料。偏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当DCP用量为1.4份时,EPP材料的泡孔结构均匀且细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发泡材料 化学交联 一步法模压 凝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PTMA和TAIC对PP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雯 林剑英 +2 位作者 王月香 林为 张华集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共4页
在过氧化二异丙苯引发下,分别以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和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作助交联剂,考察其对发泡聚丙烯(EPP)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AIC与TMPTMA均可有效提高PP的交联度;与TMPTMA相比,TAIC助交联的EPP... 在过氧化二异丙苯引发下,分别以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和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作助交联剂,考察其对发泡聚丙烯(EPP)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AIC与TMPTMA均可有效提高PP的交联度;与TMPTMA相比,TAIC助交联的EPP不仅凝胶率提高了18.67%,还具有更优的硬度、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压缩永久变形等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 交联 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熔融改性聚丙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莉莉 张雯 +3 位作者 林剑英 张华集 林为 王月香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2-67,共6页
在复合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过氧化二苯甲酰(BPO)的引发下,采用多官能团单体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对聚丙烯(PP)进行熔融接枝改性。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产物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并测... 在复合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过氧化二苯甲酰(BPO)的引发下,采用多官能团单体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对聚丙烯(PP)进行熔融接枝改性。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产物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产物的凝胶率。结果表明,TAIC的加入使改性PP的凝胶率增大,熔体流动速率减小,当TAIC为5份时,凝胶率达到最大值30.83%,而熔体流动速率达到最小值1.09g/10min。与纯PP相比,PP-g-TAIC的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熔融改性 反应挤出 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