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平县2个桉树品种前期生长及抗冻性 被引量:1
1
作者 谢亮秀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1年第2期96-99,共4页
对武平县尾叶桉U6、巨尾桉DH3229 2个桉树品种前期(1、2和3年)生长及抗冻害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年生尾叶桉U6的胸径、树高均极显著地大于巨尾桉DH3229;2年生巨尾桉DH3229抗冻害能力极显著地大于尾叶桉U6;3年生巨尾桉DH3229... 对武平县尾叶桉U6、巨尾桉DH3229 2个桉树品种前期(1、2和3年)生长及抗冻害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年生尾叶桉U6的胸径、树高均极显著地大于巨尾桉DH3229;2年生巨尾桉DH3229抗冻害能力极显著地大于尾叶桉U6;3年生巨尾桉DH3229的胸径、树高均极显著地大于尾叶桉U6。综合2个桉树品种前期生长及抗冻害情况,武平县发展桉树速丰林宜选择巨尾桉DH32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叶桉U6 巨尾桉DH3229 前期生长 抗冻性 武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平县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谢有福 《绿色科技》 2014年第6期291-292,294,共3页
指出了防火林带具有良好的防火、抗火、阻火、隔火功能。实施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对推动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环境三者协调发展,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分析了武平县森林防火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 指出了防火林带具有良好的防火、抗火、阻火、隔火功能。实施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对推动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环境三者协调发展,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分析了武平县森林防火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设生物防火林带需注意的问题,为构筑一道绿色防火长城、有效保护森林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防火 生物防火林带 武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平县雨雪冰冻受害毛竹林恢复技术试验初报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佩英 《福建林业科技》 2011年第2期35-37,共3页
通过对福建省武平县雨雪冰冻受害毛竹林实施斩梢、林地清理、施肥、竹蔸追肥等技术措施,结果表明:4种技术措施均能极显著提高毛竹林发笋数和新竹平均胸径,其中以斩梢、林地清理、竹蔸追肥效果最快最好。该技术于2008—2009年在武平县受... 通过对福建省武平县雨雪冰冻受害毛竹林实施斩梢、林地清理、施肥、竹蔸追肥等技术措施,结果表明:4种技术措施均能极显著提高毛竹林发笋数和新竹平均胸径,其中以斩梢、林地清理、竹蔸追肥效果最快最好。该技术于2008—2009年在武平县受雨雪冰冻灾害的毛竹林中进行推广应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雨雪冰冻灾害 恢复技术 福建武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种源对磷肥的遗传反应及根际土壤营养差异 被引量:43
4
作者 周志春 谢钰容 +2 位作者 金国庆 吴吉富 陈跃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67,共6页
利用 5a生马尾松种源与磷肥互作试验林 ,研究不同种源对磷肥的遗传反应式样以及在低 (缺 )磷环境下的根际营养差异。结果发现 ,广东高州和广西岑溪两种源对磷肥的反应显著 ,属于对磷肥敏感型种源 ,广东信宜和福建武平两种源对磷肥反应... 利用 5a生马尾松种源与磷肥互作试验林 ,研究不同种源对磷肥的遗传反应式样以及在低 (缺 )磷环境下的根际营养差异。结果发现 ,广东高州和广西岑溪两种源对磷肥的反应显著 ,属于对磷肥敏感型种源 ,广东信宜和福建武平两种源对磷肥反应不敏感 ,属于耐低磷型或对磷肥不敏感型种源 ,而江西崇义种源显著的磷肥效应仅在造林后头 2~ 3年显示。对于根际土的的化学性质 ,不同种源虽有较大差异 ,但根际土的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一般显著高于非根际土。不同种源根际对土壤中的磷都具有活化作用和富集作用 ,尤其是广东信宜和福建武平两种源对土壤磷的活化和富集作用最为强烈 ,这可初步解释这两个种源对磷肥不敏感、能适应低 (缺 )磷胁迫的遗传机制。马尾松不同种源根际土壤并未发生明显的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质资源 磷肥 遗传反应 根际土壤 营养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林密度对不同马尾松种源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青华 周志春 +3 位作者 张开明 兰永兆 吴吉富 聂国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8-64,共7页
利用设置在福建武平的12年生马尾松种源与初植密度互作试验林,研究5个优良种源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对初植密度的反应及其互作效应。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种源对初植密度的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并因性状而异。种源胸径和活枝下高对初... 利用设置在福建武平的12年生马尾松种源与初植密度互作试验林,研究5个优良种源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对初植密度的反应及其互作效应。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种源对初植密度的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并因性状而异。种源胸径和活枝下高对初植密度反应最为敏感,树高次之,树干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反应最小。广西岑溪、广东信宜、江西崇义和福建武平属于胸径对初植密度敏感的种源,皆表现在2.5m×2.0m初植密度下生长量最大,广东高州种源胸径生长对初植密度的敏感性则较小;5个参试种源活枝下高的初植密度效应差异显著,皆随着初植密度增加而升高;除发现江西崇义种源树干通直度和福建武平种源木材基本密度在不同初植密度间存在一定差异外,马尾松种源树干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初植密度效应不显著。初植密度对胸径、活枝下高、树干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分化影响不显著,仅树高生长在1.5m×2.0m和2.5m×2.0m2种初植密度下种源差异明显。统计分析可知: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和初植密度互作效应较小,初植密度不影响种源生长和材质材性的相对表现,然而因区组×种源×初植密度互作效应明显,应在给定初植密度下为不同优良种源确定适宜的立地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源 初植密度 生长 形质 木材基本密度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实生种子园的遗传分析和育种值预测 被引量:15
6
作者 周志春 林荣联 +3 位作者 兰永兆 戴德升 钟德华 吴吉富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2-138,共7页
利用5年生139个马尾松天然林优树自由授粉家系的测定材料,研究生长性状和雌、雄球花量的遗传变异,估算家系和家系内个体的育种值。该子代测定林是实生种子园的一部分。研究结果表明,高、径生长和雌、雄球花量在家系间存在着极显... 利用5年生139个马尾松天然林优树自由授粉家系的测定材料,研究生长性状和雌、雄球花量的遗传变异,估算家系和家系内个体的育种值。该子代测定林是实生种子园的一部分。研究结果表明,高、径生长和雌、雄球花量在家系间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多数家系的生长量都大于当地的试验对照。性状的家系遗传力较高,而单株遗传力较低。雌、雄球花量所受的遗传控制与生长性状相近。遗传相关分析表明,开花性状似独立于生长性状。利用最佳线性预测给出了估算家系亲本和家系内个体育种值的指数方程,两者的预测精度分别为0.6522和0.4215。根据指数方程估算家系和家系内个体的育种值,以作为实生种子园疏伐去劣的依据。最后就实生种子园的疏伐去劣原则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实生种子园 遗传分析 育种值估算 种子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优良种源对磷肥的生长反应和肥效持续性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颖 周志春 +1 位作者 吴吉富 兰永兆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4-70,共7页
利用闽西地区缺磷立地上的10年生马尾松种源与磷肥交互作用试验林,研究优良种源施用磷肥10年内的生长反应特性和肥效持续性差异。结果表明:5个马尾松优良种源对施用磷肥的生长反应差异显著,进一步证实广东信宜和福建武平是2个耐低磷优... 利用闽西地区缺磷立地上的10年生马尾松种源与磷肥交互作用试验林,研究优良种源施用磷肥10年内的生长反应特性和肥效持续性差异。结果表明:5个马尾松优良种源对施用磷肥的生长反应差异显著,进一步证实广东信宜和福建武平是2个耐低磷优良种源,而广西岑溪种源早期生长对磷肥敏感而后期敏感性较小,广东高州和江西崇义2种源在造林头几年的磷肥效应主要体现在树高生长上,10年生时则体现在胸径和材积生长上,应依据种源对磷肥生长反应特性差异科学施用磷肥。各参试种源的肥效大小有异,但都较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较之树高生长,径生长的肥效高、持续稳定,而高磷处理的肥效大于中磷处理,意味着施用磷肥与应用良种一样皆是营造马尾松速生丰产用材林的重要技术途径。种源与磷肥交互效应虽然在生长早期显著,但在进入快速生长期后则未显现,说明施用磷肥不会改变种源间的相对生长表现。施用磷肥能促进种源间树高生长的分化,但径生长的种源分化却明显减弱。施用磷肥能显著降低各种源林分内个体生长的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源 磷肥效应 肥效持续性 生长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边朱砂根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7
8
作者 陈俊晖 漆子钰 +4 位作者 骆亮 刘梓富 吴沙沙 翟俊文 彭东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50-53,共4页
金边朱砂根是个叶果俱佳的品系,由于其挂果量极少,有性繁殖的后代容易出现性状分离,不利于优良性状的稳定遗传,采用种子繁殖出的种苗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亟须采用组培快繁体系进行种苗的扩繁。以金边朱砂根的茎段为外植体,采用单... 金边朱砂根是个叶果俱佳的品系,由于其挂果量极少,有性繁殖的后代容易出现性状分离,不利于优良性状的稳定遗传,采用种子繁殖出的种苗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亟须采用组培快繁体系进行种苗的扩繁。以金边朱砂根的茎段为外植体,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研究不同灭菌方式、基本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边朱砂根茎段灭菌、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灭菌方式为0.1%Hg Cl2消毒8 min;初代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2 mg/L NAA,启动率为73.33%;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2 mg/L NAA+0.1 mg/L噻重氮苯基脲(TDZ),增殖系数为4.27;生根培养基为1/2 MS+1.0 mg/L IBA+1.0 mg/L NAA,生根率为7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边 朱砂根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优良种源对初植密度的早期生长反应 被引量:4
9
作者 赵颖 杨水平 +2 位作者 周志春 吴吉富 兰永兆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2,共6页
在马尾松中心产区之一的闽西地区,利用5个马尾松优良种源在肥力中等立地上设置的种源与密度互作9年生试验林测定材料,初步研究优良种源生长对初植密度的反应式样和互作效应。结果表明,5个参试优良种源对初植密度的反应差异很大,江西崇... 在马尾松中心产区之一的闽西地区,利用5个马尾松优良种源在肥力中等立地上设置的种源与密度互作9年生试验林测定材料,初步研究优良种源生长对初植密度的反应式样和互作效应。结果表明,5个参试优良种源对初植密度的反应差异很大,江西崇义和福建武平种源生长对初植密度反应敏感,广西岑溪和广东高州种源生长对初植密度反应较小,而广东信宜种源的生长反应则一般。比较分析发现,广西岑溪、广东高州、广东信宜3个南部种源在1.5 m×2.0 m初植密度下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大、单位面积蓄积量高,适宜较高初植密度短周期经营,但也可在2.0m×2.5 m较稀初植密度下实现大径材培育目标。江西崇义和福建武平两个中部种源在2.0 m×2.0 m中等初植密度下生长表现最好。马尾松种源生长分化与初植密度有关,在较密和较稀初植密度下种源生长分化较大,密植似可提高早期选择效果。研究还发现,种源×初植密度、区组×种源×密度互作显著,应针对不同立地和种源设计不同的初植密度,实现优良种源与初植密度的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源 初植密度 生长反应 种源与密度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磷肥对马尾松种源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青华 周志春 +3 位作者 张开明 兰永兆 吴吉富 聂国勤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5-191,共7页
利用设置在福建武平的12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种源与磷肥互作试验林,研究磷肥对5个优良种源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及其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种源对磷肥的反应差异较大,且因性状而异。福建武平马尾松种源属... 利用设置在福建武平的12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种源与磷肥互作试验林,研究磷肥对5个优良种源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及其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种源对磷肥的反应差异较大,且因性状而异。福建武平马尾松种源属于生长对磷肥不敏感的耐低磷型优良种源;广东高州种源的磷肥生长效果好、持续期长,属磷肥敏感型优良种源;广东信宜、广西岑溪和江西崇义种源对磷肥的生长反应因性状和林龄而有较大的波动,12年生时胸径或树高生长的磷肥效应显著(P<0.05)。相对于生长性状,马尾松种源树干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受磷肥的影响较小。研究发现:未施磷肥的低磷条件下,福建武平种源较其他种源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其胸径、树高生长量最大,江西崇义种源的生长表现相对较差;当施用磷肥后,两广种源及江西崇义种源与福建武平种源的生长差异缩小,广西岑溪和广东高州种源生长量则超过了福建武平种源。木材基本密度和树干通直度在3种磷肥处理下的种源间差异较小,仅见在低磷条件下江西崇义种源的木材基本密度显著低于其他4个种源(P<0.05)。统计分析还表明,马尾松树高和木材基本密度存在一定的种源与磷肥互作,并依据各处理因素的主效应及其间的交互效应,为纸浆材和锯材选出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马尾松 种源 磷肥 生长 木材基本密度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农参与技术创新:沟通技术供给与需求的桥梁 被引量:4
11
作者 石德金 余建辉 +1 位作者 马万沐 刘录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18-22,共5页
林权改革后,竹农成为竹资源培育业的经营主体,但竹农固有的农民特性和目前科研体制存在的问题,使技术供给与竹农的技术需求产生了矛盾,即技术供给的"缺位"和竹农的技术需求呈现"若隐若现"状态,提出解决这一矛盾的... 林权改革后,竹农成为竹资源培育业的经营主体,但竹农固有的农民特性和目前科研体制存在的问题,使技术供给与竹农的技术需求产生了矛盾,即技术供给的"缺位"和竹农的技术需求呈现"若隐若现"状态,提出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是竹农直接参与技术创新。在参考学者对国际上农民参与技术创新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竹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之间的技术关联性,认为各个利益群体之间与竹农形成一种"断层"关系,而竹农参与技术创新就是把这种"断层"关系"接续"起来,即让竹农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企业等各利益群体之间形成一种内在化的技术关联性,并阐述了竹农主动参与技术创新的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农 竹资源培育 技术创新 技术供给 技术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优良种源树高生长对不同磷投入水平的反应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志春 吴吉富 +1 位作者 兰永兆 戴德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67-672,共6页
利用 5个马尾松优良种源 ,在肥力较低的缺磷立地上布设种源与磷肥互作试验林 ,研究优良种源对不同磷投入水平的树高生长反应。结果显示 :5个优良种源对磷肥量的反应式样差异很大 ,有的种源对磷投入非常敏感 ,有的不敏感。不同种源对磷... 利用 5个马尾松优良种源 ,在肥力较低的缺磷立地上布设种源与磷肥互作试验林 ,研究优良种源对不同磷投入水平的树高生长反应。结果显示 :5个优良种源对磷肥量的反应式样差异很大 ,有的种源对磷投入非常敏感 ,有的不敏感。不同种源对磷肥量的反应以及磷的时效性也很不相同。依据各种源对磷投入的不同反应初步制定了相应的幼林施肥原则。研究发现树高生长在种源间的遗传差异与磷环境有关 ,适当施以磷肥就可显著提高马尾松种源试验效果。与种源效应和磷肥效应相比 ,虽然种源与磷肥互作效应较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源 磷投入水平 树高和长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营养环境下马尾松优良种源的抽梢行为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志春 戴德升 +1 位作者 吴吉富 兰永兆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4-59,共6页
在研究马尾松优良种源树高生长对不同磷投入水平遗传反应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优良种源与磷环境有关的抽梢行为和机理。试验林按种源 ( 5个 )和磷肥两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设置磷不投入 (P0 )、低投入 (P1,10 0g·株 - 1钙镁磷肥 ... 在研究马尾松优良种源树高生长对不同磷投入水平遗传反应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优良种源与磷环境有关的抽梢行为和机理。试验林按种源 ( 5个 )和磷肥两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设置磷不投入 (P0 )、低投入 (P1,10 0g·株 - 1钙镁磷肥 )和高投入 (P2 ,4 0 0g·株 - 1钙镁磷肥 ) 3种磷肥处理 ,3年生时的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抽梢次数与磷环境关系较小 ,年梢生长对磷投入的敏感性因种源不同而异。不同种源年梢长度对施用磷肥的反应可由其固定生长量和自由生长量的变化来解释。与磷环境有关的性状遗传分析显示 ,随着磷环境的改善 ,种源间抽梢长度和自由生长量的差异增加 ,而固定生长量的差异则减小 ,抽梢次数变化不大。磷环境不仅影响抽梢性状的遗传差异 ,而且影响抽梢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关系。低磷胁迫下 (P0 ) ,年抽梢长度与其固定生长量呈显著负相关(r=- 0 .6919) ,与自由生长量呈显著正相关 (r=0 .9914)。施用磷肥后 ,年抽梢长度仅与自由生长有关 ,固定生长和自由生长间不存在相互制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优良种源 磷营养环境 抽梢行为 遗传分析 固定生长量 自由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优良种植材料现实遗传增益验证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跃 周志春 +1 位作者 吴吉富 戴德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3-208,共6页
利用设置在福建省武平县的马尾松遗传增益测定林材料,以验证优良种源、母树林及种子园混系的现实遗传增益。种源中试林和示范林测定结果都显示,选用优良种源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在较好立地上,8年生时广西宁明和广东信宜种源的高径生长... 利用设置在福建省武平县的马尾松遗传增益测定林材料,以验证优良种源、母树林及种子园混系的现实遗传增益。种源中试林和示范林测定结果都显示,选用优良种源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在较好立地上,8年生时广西宁明和广东信宜种源的高径生长分别增益17%~47%和12%~25%。通过福建武平、江西吉安、广东信宜和广西宁明4处母树林子代5年生测定林材料,未发现预期显著的改良效果,有些母树林子代生长甚至低于相应试验对照。广西藤县和贵州黄平种子园混系在不同地理和立地环境上的生长表现验证了种子园混系较高的遗传增益,但这种增益估算值与测试点立地条件和种子园无性系构成有关。广西藤县种子园混系只有在较好立地上增产显著,而在较差立地上则难显其增益效果。贵州黄平种子园混系因速生和遗传稳定性高,在不同立地上都具有较高的遗传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源 母树林 无性系初级种子园 现实遗传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山干扰对米槠林分布格局的影响 Ⅰ.主要树种分布格局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11
15
作者 肖立生 游水生 孙邦均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79-81,共3页
应用频次分布法和4种扩散指数法(包括扩散系数C、聚集度指标I、Morisita分散指标Iδ、Cassie.R.M指标CA)对福建武平帽布米槠林炼山前后6种主要树种分布格局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6种主要树种炼山前后的空间分布型均符合二项分布(聚集... 应用频次分布法和4种扩散指数法(包括扩散系数C、聚集度指标I、Morisita分散指标Iδ、Cassie.R.M指标CA)对福建武平帽布米槠林炼山前后6种主要树种分布格局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6种主要树种炼山前后的空间分布型均符合二项分布(聚集分布).炼山后米槠种群(除了Iδ、CA和X/X公式外)、杉木种群、木荷种群、刨花楠种群和栲树种群聚集强度都不同程度增加,而中华杜英种群除了指标Iδ聚集强度增加外,其余公式炼山后聚集强度都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槠林 主要树种 炼山后 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果植物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邢玥 陈进燎 +3 位作者 陈建芳 刘梓富 谢亮秀 彭东辉 《福建林业》 2021年第2期34-37,共4页
对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观果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并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对其观果植物的观赏性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果植物共有160种,隶属27科49属,生活型以乔灌木为主,果色以红色系为... 对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观果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并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对其观果植物的观赏性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果植物共有160种,隶属27科49属,生活型以乔灌木为主,果色以红色系为主,挂果期集中在秋冬两季,挂果时长小于4个月的种数最多。筛选出Ⅰ级优良观果植物31种。影响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为挂果量>果实颜色>果实形状=果实大小>果实光泽度>果实显露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野山 观果植物 多元回归分析 植物调查 美景度评价法(SB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僵菌防治竹笋禾夜蛾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丽红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21,40,共4页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与林间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比较5株白僵菌菌株对竹笋禾夜蛾的防治效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Bov07菌株对竹笋禾夜蛾幼虫的感染效果最好,校正死亡率达83.33%,LT50值为7.3 d;其次是Bpp04,其校正死亡率达73.81%,LT50值为9....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与林间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比较5株白僵菌菌株对竹笋禾夜蛾的防治效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Bov07菌株对竹笋禾夜蛾幼虫的感染效果最好,校正死亡率达83.33%,LT50值为7.3 d;其次是Bpp04,其校正死亡率达73.81%,LT50值为9.2 d。用Bov07菌株生产的菌粉对竹笋进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量为22.5 kg.hm-2时,15 d的林间防治效果达80%以上。说明Bov07菌株是防治竹笋禾夜蛾的优良菌株,可以进一步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竹笋禾夜蛾 致病力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枯叶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饶如春 《林业科技开发》 2002年第z1期53-54,共2页
油茶枯叶蛾原危害油茶为主 ,是马尾松林的次要害虫。近年来 ,在福建省武平县一些地方上升为马尾松的主要害虫。笔者通过 1998~ 1999年 2年的观察和调查 ,基本摸清了该虫的发生特点和习性 ,并进行了室内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5 0 %... 油茶枯叶蛾原危害油茶为主 ,是马尾松林的次要害虫。近年来 ,在福建省武平县一些地方上升为马尾松的主要害虫。笔者通过 1998~ 1999年 2年的观察和调查 ,基本摸清了该虫的发生特点和习性 ,并进行了室内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5 0 %马拉硫磷乳油 1∶1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枯叶蛾 防治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育苗基质对湿地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罗有盛 《防护林科技》 2009年第3期13-15,共3页
通过不同育苗基质对湿地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质中火烧土含量和过磷酸钙含量是影响苗木生长量的主要因子,特别是火烧土,对后期苗木的生长起到关键作用。蛭石因改善了红壤的通气性,利于根系在土壤中呼吸,从而促进植株生长... 通过不同育苗基质对湿地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质中火烧土含量和过磷酸钙含量是影响苗木生长量的主要因子,特别是火烧土,对后期苗木的生长起到关键作用。蛭石因改善了红壤的通气性,利于根系在土壤中呼吸,从而促进植株生长。从不同基质育苗结果得知,基质Ⅰ(火烧土60%、松林表土40%、过磷酸钙5%)育苗效果最为理想,平均地径、平均树高以及生长量的积累均达到最高。基质Ⅰ的平均地径和苗高分别为基质Ⅵ(深层红壤80%、松林表土20%)的1.23倍和1.36倍,是基质Ⅴ(深层红壤60%、松林表土20%、蛭石20%)的1.20倍和1.27倍。基质Ⅰ和基质Ⅱ(火烧土40%、深层红壤20%、松林表土40%)、基质Ⅴ、基质Ⅵ两两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容器苗 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种子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饶林梅 《绿色科技》 2015年第12期85-86,88,共3页
从毛竹育苗准备、播种、苗圃地管理、起苗出圃、整地造林及造林后抚育管理等方面探讨了毛竹种子育苗及造林的技术措施,以期为营造培育毛竹林基地和科学发展竹业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毛竹种子 育苗 造林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