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esNet的智能烟叶分级系统
1
作者 胡建欣 卢敏瑞 +5 位作者 钟永健 王辉 俞贝楠 曹思源 刘英 沈会良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3,共8页
在卷烟生产中,为确保品质稳定,需要对烤烟分级。不同等级烟叶外观差异小,分级难度大。为充分利用烟叶有效信息,提高自动化分级准确率,设计了基于ResNet18的多源图像智能烟叶分级系统。该系统同时采集反射及透射图像,反射图像可提供颜色... 在卷烟生产中,为确保品质稳定,需要对烤烟分级。不同等级烟叶外观差异小,分级难度大。为充分利用烟叶有效信息,提高自动化分级准确率,设计了基于ResNet18的多源图像智能烟叶分级系统。该系统同时采集反射及透射图像,反射图像可提供颜色及纹理信息,透射图像可提供厚度及脉络形状信息。采用Phase Correlation配准和拉普拉斯金字塔融合局部图像,得到烟叶的完整透射图像,采用IC-LK配准反射及透射图像,提升模型特征提取能力。以ResNet18为基础,设计了多源图像特征融合分级模型,通过引入透射图像,分级准确率可从88.0%提升至90.22%,表明了所设计系统及烟叶分级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分级 多源图像 多模态特征提取 系统设计 Res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辊工艺对翠碧一号上部烟叶打叶质量和出片率的影响
2
作者 冯永新 崔英 +5 位作者 李科都 张腾健 卢敏瑞 王芳 杨阳 李萌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9,共8页
为提高翠碧一号上部烟叶打叶质量和出片率,明确打辊工艺对打后片烟结构、叶中含梗率和出片率的影响,采用均匀试验设计不同打辊转速组合,在打叶复烤生产线开展打叶实验,应用回归分析构建一至四级打辊转速与片烟结构、叶中含梗率和出片率... 为提高翠碧一号上部烟叶打叶质量和出片率,明确打辊工艺对打后片烟结构、叶中含梗率和出片率的影响,采用均匀试验设计不同打辊转速组合,在打叶复烤生产线开展打叶实验,应用回归分析构建一至四级打辊转速与片烟结构、叶中含梗率和出片率的数学模型,利用模型对四级打辊转速参数进行了优化和验证。结果表明:大片率、中片率、大中片率和碎片率与打辊转速线性回归模型均在P<0.01水平显著,叶中含梗率与打辊转速线性回归模型在P<0.05水平显著,出片率与打辊转速线性模型相关系数为0.83,但在P<0.05水平不显著;在其他工艺条件恒定时,大片率、中片率、大中片率受一级打辊转速和二级打辊转速影响较大,碎片率受一级打辊转速和三级打辊转速影响较大,叶中含梗率受一级打辊转速影响较大,出片率受一级打辊转速、二级打辊转速和四级打辊转速影响较大;优化后一至四级打辊转速分别为585 r/min、590 r/min、680 r/min和690 r/min,较现行工艺大片率降低了9.59%、中片率提高了17.41%、出片率提高了1.33%,有效提升了翠碧一号上部烟叶的打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翠碧一号 打辊转速 打叶质量 出片率 均匀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部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及其与烟叶品质的关系 被引量:13
3
作者 郝贤伟 李奇 +11 位作者 张立立 廖付 卢敏瑞 吴继忠 毕一鸣 田雨农 李永生 侯小东 韩晓 孙菲菲 王辉 杜咏梅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81,共6页
为揭示多酚类化合物在上部烟叶质量评价中的作用,收集13个省(直辖市)28个产烟市B2F代表样品111份,研究了主要多酚类化合物在不同种植区域、不同外观质量烟叶间含量的差异及其与感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区域上部烟叶主要... 为揭示多酚类化合物在上部烟叶质量评价中的作用,收集13个省(直辖市)28个产烟市B2F代表样品111份,研究了主要多酚类化合物在不同种植区域、不同外观质量烟叶间含量的差异及其与感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区域上部烟叶主要多酚类物质含量差异显著,且不同多酚类化合物在不同种植区域含量分布规律也不一致;(2)莨菪亭、绿原酸含量与主要外观质量指标关系密切。随叶片颜色加深,其绿原酸含量呈显著降低趋势,莨菪亭则相反,油分相对较好、结构相对疏松、色度相对较强的烟叶其莨菪亭含量显著较低;(3)莨菪亭对7项烟叶感官质量指标均有显著影响,绿原酸主要影响细腻感、刺激性和余味。莨菪亭含量小于0.2 mg/g,绿原酸含量大于15 mg/g,烟叶感官质量得分显著较高。莨菪亭、绿原酸含量可作为上部烟叶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部烟叶 多酚 产区差异 外观质量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光谱与深度学习技术的皱褶初烤烟叶等级识别 被引量:6
4
作者 叶大鹏 黄俊昆 +4 位作者 秦华 翁海勇 卢敏瑞 王芳 李庆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2-288,共7页
为解决皱褶初烤烟叶分级过程中存在的人工成本高、分级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结合深度学习的皱褶初烤烟叶等级识别方法.通过使用连续投影算法选取皱褶初烤烟叶高光谱反射图像的12个特征波段,并以此为基础搭建... 为解决皱褶初烤烟叶分级过程中存在的人工成本高、分级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结合深度学习的皱褶初烤烟叶等级识别方法.通过使用连续投影算法选取皱褶初烤烟叶高光谱反射图像的12个特征波段,并以此为基础搭建多光谱成像设备,采集了B2F、C2F、C3F和C4F四个等级皱褶初烤烟叶的多光谱反射图像,形成模型训练和验证的数据集.通过改造VGG11网络模型,用上述训练集构建烟叶等级识别网络(tobacco gradeidentification network, TGIN)模型,用验证集测试该模型烟叶等级识别的正确率为99.8%.针对不同年份的烟叶样本,引入迁移学习方法后,其识别的平均正确率也可达到99.4%.结果显示,TGIN模型能够实现皱褶初烤烟叶等级的快速识别,可为皱褶初烤烟叶自动化等级识别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褶初烤烟叶 深度学习 多光谱成像技术 烟叶等级识别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质化加工的不同烟叶生产投料方式对比 被引量:3
5
作者 钟永健 徐志强 +6 位作者 徐均华 王克学 朱宏福 秦华 卢敏瑞 何俊泽 龚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6期161-163,共3页
选择均质化加工大模块原烟为原料,将加工原料分成2份,分别按照“横进纵出”出库投料、按照选后堆垛化学成分搭配投料,研究不同投料方式对铺叶后、成品烟叶化学成分和成品烟叶感官评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模块、多等级均质化加工条件下... 选择均质化加工大模块原烟为原料,将加工原料分成2份,分别按照“横进纵出”出库投料、按照选后堆垛化学成分搭配投料,研究不同投料方式对铺叶后、成品烟叶化学成分和成品烟叶感官评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模块、多等级均质化加工条件下,按照选后堆垛化学成分搭配投料对烟叶化学成分均匀化更有利;在小模块、少等级均质化加工条件下各复烤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生产投料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质化 化学成分 投料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烟叶力学特性的打叶水分适宜性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玉海 胡宗玉 +6 位作者 卢敏瑞 姜焕元 周良明 林梦涵 刘友俊 许强 位辉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6期164-167,185,共5页
为实现打叶复烤加工过程烟叶保香、企业增效,依据烟叶力学特性等物理特性指标与含水率相关关系,将现行打叶复烤加工标准规定的17%~21%打叶水分调整至16%~18%的适宜打叶水分范围,并在涡阳、楚雄、三明、武夷4家打叶复烤企业进行应用验证... 为实现打叶复烤加工过程烟叶保香、企业增效,依据烟叶力学特性等物理特性指标与含水率相关关系,将现行打叶复烤加工标准规定的17%~21%打叶水分调整至16%~18%的适宜打叶水分范围,并在涡阳、楚雄、三明、武夷4家打叶复烤企业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二次热风润叶出口含水率下调1.0~1.5百分点,含水率标准偏差控制在0.3%以内;大片率下降,烟片结构分布更趋向于中小片;出片率、成品得率变化控制在1%以内;打叶复烤能源消耗明显下降,最大下降幅度达到22.48%;烤后烟片颜色明显改善,基本扭转了复烤过程烟片颜色变深、变暗的趋势;感官质量明显改变,与应用前烟片感官质量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叶水分 烟叶力学特性 能源消耗 烟片结构 烟片颜色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质化加工的不同烟叶分选投料方式运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涛 李秉裕 +4 位作者 卢敏瑞 钟永健 刘建国 龚涛 吴晶晶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7期78-80,共3页
为了研究基于均质化加工的不同烟叶分选投料方式运用效果,选用均值加工模块入库原烟为试验原料,合理划分原料试验批次和烟碱值分布情况,分别按工位搭配烟碱值投料和按小组搭配烟碱值投料方式进行烟叶分选投料,分析选后烟叶化学成分、感... 为了研究基于均质化加工的不同烟叶分选投料方式运用效果,选用均值加工模块入库原烟为试验原料,合理划分原料试验批次和烟碱值分布情况,分别按工位搭配烟碱值投料和按小组搭配烟碱值投料方式进行烟叶分选投料,分析选后烟叶化学成分、感官评吸情况以及分析烟叶分选效率情况。结果表明:(1)从选后烟叶化学成分均匀性和感官评吸质量角度分析,按工位搭配烟碱值投料方式更优;(2)从烟叶分选效率角度分析,按小组搭配烟碱值投料方式更优。因此,2种基于均质化加工的烟叶分选投料方式各有优劣,各复烤企业可根据自身侧重情况选择适合的烟叶分选投料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质化 烟碱 选叶投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eepLabV3+的苹果叶面病斑语义分割方法
8
作者 郑瑜煌 陈丙三 +2 位作者 章文水 卢敏瑞 张腾健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5-82,共8页
以苹果叶面病斑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模型分割精度低、模型参数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eepLabV3+的苹果叶面病斑语义分割方法。使用MobileNetV2作为DeepLabV3+的主干特征提取网络,以减少模型参数量;提出MP—DenseASPP模块,在ASPP... 以苹果叶面病斑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模型分割精度低、模型参数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eepLabV3+的苹果叶面病斑语义分割方法。使用MobileNetV2作为DeepLabV3+的主干特征提取网络,以减少模型参数量;提出MP—DenseASPP模块,在ASPP的基础上增添空洞卷积层并进行密集连接,同时结合混合池化模块,增大模型的感受野,提高模型的鲁棒性;设计一种多尺度浅层特征层,增强对多尺度目标的分割能力;改进AFF模块,提出ECAFF模块以融合多尺度浅层特征层中各层级,增强层与层间的特征融合能力。结果表明,改进的DeepLabV3+模型在ATLDSD数据集上的平均交并比、平均像素精度和F1分数分别达到72.22%、88.77%、83.44%,对比原模型分别提升1.10%、4.73%、1.02%。改进后模型的浮点计算量和参数量对比原模型分别减少58.5%、77.1%,而检测速度对比原模型提高6.67帧/s。该方法可大幅减少模型参数量,在保证叶面病斑检测精度的同时满足实时性,为基于语义分割的叶面病斑在线检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叶片 病害分割 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不同颜色模型在烟叶颜色数字化中的运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波 张仲文 +4 位作者 章程 钟永健 葛川 龚涛 王鹏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7期48-51,共4页
为实现烟叶颜色数字化,分析了不同颜色模型在烟叶颜色、色度测定方面的运用效果,结果显示:烟叶颜色测定采用Lab颜色模型较好;烟叶亮度和饱和度测定时需同时具备Lab和HSV颜色模型转换方式;烟叶色度均匀度测定时需运用新型图像分割、识别... 为实现烟叶颜色数字化,分析了不同颜色模型在烟叶颜色、色度测定方面的运用效果,结果显示:烟叶颜色测定采用Lab颜色模型较好;烟叶亮度和饱和度测定时需同时具备Lab和HSV颜色模型转换方式;烟叶色度均匀度测定时需运用新型图像分割、识别技术并结合传统均匀度评价方法,建立一种新型的烟叶色度均匀度数字化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观特征 烟叶颜色 颜色模型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烟叶委托分选质量的管理措施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秉裕 林兴煌 +3 位作者 李波 葛川 严倩萍 肖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8期210-211,共2页
本文介绍了提高烟叶委托分选质量的管理措施,具体包括选前评估烟叶等级、校对分选过程中等级眼光、抽检考核确认烟叶质量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烟叶分选质量的全程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烟叶委托分选 质量稳定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颜色上部烤烟主要品质指标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郝贤伟 李奇 +9 位作者 毕一鸣 田雨农 李永生 王辉 钟永键 王芳 徐秀红 付秋娟 孙婷婷 韩晓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3-180,共8页
为明确不同颜色上部烤烟主要品质指标的差异,应用方差分析比较了12个省(市区)27个产区不同颜色(浅橘、橘黄和深橘)上部烤烟41个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及9项感官评价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上部烟叶颜色加深,钾、醚提物、莨菪亭、2,3联吡啶... 为明确不同颜色上部烤烟主要品质指标的差异,应用方差分析比较了12个省(市区)27个产区不同颜色(浅橘、橘黄和深橘)上部烤烟41个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及9项感官评价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上部烟叶颜色加深,钾、醚提物、莨菪亭、2,3联吡啶、巨豆三烯酮、大马酮、紫罗兰酮、新植二烯、香叶基香叶醇、草酸、琥珀酸含量升高,总糖、全钙、绿原酸、咖啡酸、富马酸、棕榈酸、硬脂酸含量和pH值降低。上部烟叶颜色主要影响感官质量指标的细腻感、清晰度、杂气、润感、刺激性、余味、浓度、劲头,浅橘黄烟叶细腻感好,清晰度高,刺激性和杂气低,余味舒适,烟气浓度和劲头小于深橘黄烟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上部叶 颜色 化学成分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级打叶风分单元分离片烟的尺寸分布变化规律 被引量:11
12
作者 梁淼 刘茂林 +6 位作者 杨永锋 王根发 杨宗灿 张俊松 肖锦哲 卢敏瑞 刘向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4-37,151,共5页
利用五打十一分打叶机组对上部烟配打模块进行梗叶分离,研究了打叶去梗工序中各级打叶风分后片烟的尺寸分布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级打叶风分单元分离出的片烟尺寸在各面积区间内的比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第一、二级打叶单元内各风... 利用五打十一分打叶机组对上部烟配打模块进行梗叶分离,研究了打叶去梗工序中各级打叶风分后片烟的尺寸分布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级打叶风分单元分离出的片烟尺寸在各面积区间内的比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第一、二级打叶单元内各风分口的大中片比例均>94%,较为稳定,且片烟特征尺寸及超大片比例均随风分级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第三、四/五级打叶单元内片烟特征尺寸及超大片比例显著降低,小片率明显升高;各级打叶单元汇总片烟的特征尺寸及均匀性随打叶级数增加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烟 打叶风分 尺寸分布 特征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切工艺对打叶复烤全过程加工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腾健 肖锦哲 +4 位作者 杨全忠 王芳 陈良元 徐大勇 卢敏瑞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36,共7页
为解决打叶复烤加工过程中烟叶较长时分切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高润叶效果,改善打后叶片片形结构,提高烟叶综合利用价值,研发了一套在线可调式铺叶切断装置,用于研究不同分切方式和不同工艺处理对打叶复烤全过程加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解决打叶复烤加工过程中烟叶较长时分切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高润叶效果,改善打后叶片片形结构,提高烟叶综合利用价值,研发了一套在线可调式铺叶切断装置,用于研究不同分切方式和不同工艺处理对打叶复烤全过程加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实现烟叶按要求长度进行分切,且随着分切刀数的增加,润透效果越好。(2)分切后叶片面积在300~1000 mm^2区间所占比例约35%,两刀分切大片率低,圆形度为0.750、细长度为0.768,片形结构较均匀。(3)分切刀数越多,烟碱均匀性越好。(4)多刀分切后片烟感官评吸质量有所提高,叶身单独加工感官质量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打叶复烤 分切 片形结构 烟碱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粪有机肥对烤烟产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潘峰 王峰吉 +1 位作者 高文霞 江豪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6-8,共3页
研究了不同形态、不同有机氮比例的鸡粪有机肥对烤烟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粒状鸡粪有机肥施用比例占总施氮量的25%时,烟株生长健壮,烟叶产量和品质得到提高;上中等烟比例比对照提高10.82个百分点,产量比对照增加10.99%,产值比... 研究了不同形态、不同有机氮比例的鸡粪有机肥对烤烟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粒状鸡粪有机肥施用比例占总施氮量的25%时,烟株生长健壮,烟叶产量和品质得到提高;上中等烟比例比对照提高10.82个百分点,产量比对照增加10.99%,产值比对照增加33.42%,各部位烟叶的烟碱、总糖、总氮和钾含量等各项化学成分指标均在较为合理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鸡粪有机肥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润叶强度对打叶复烤在制品质量及能源消耗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连长伟 张腾健 +10 位作者 卢敏瑞 王芳 徐大勇 徐清泉 张晓兵 龚涛 刘晶晶 彭健 杨全忠 吴杭亮 张玉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5期194-196,共3页
为进一步提升烟叶打叶复烤加工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润叶工序不同强度对在制品质量和能源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强度润叶有利于保持烟叶色泽的均匀性。含水率16.5%下叶梗分离平均力最小。低强度下润叶打叶去梗工序撕叶率和叶片... 为进一步提升烟叶打叶复烤加工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润叶工序不同强度对在制品质量和能源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强度润叶有利于保持烟叶色泽的均匀性。含水率16.5%下叶梗分离平均力最小。低强度下润叶打叶去梗工序撕叶率和叶片结构指标均较优,其中含水率16.5%下一、二级打叶整体撕叶率为92.07%。低强度润叶有利于提升复烤片烟的感官质量。低强度润叶减少了加工过程中的蒸汽用量,降低了生产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叶 低强度 色差 叶梗分离强度 感官质量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成像的非烟物质分类识别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智慧 梅吉帆 +7 位作者 李辉 李嘉康 卢敏瑞 王芳 张腾健 堵劲松 洪伟龄 徐大勇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1-88,共8页
【目的】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和机器学习方法对烟叶中的非烟物质进行分类识别。【方法】使用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采用归一化(Normalization)、标准正态变化(SNV)、多元散射校正(MSC)、一阶导数(FD)、卷积平滑(SG)对光谱数据进行... 【目的】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和机器学习方法对烟叶中的非烟物质进行分类识别。【方法】使用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采用归一化(Normalization)、标准正态变化(SNV)、多元散射校正(MSC)、一阶导数(FD)、卷积平滑(SG)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连续投影变换(SPA)和主成分载荷(PCA loadings)进行特征波长选择,并应用随机森林(RF)、Softmax和支持向量机(SVM)建立分类模型。【结果】SNV为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SPA选择特征波长建立的SVM模型为最优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正确率分别为99.82%和99.47%。【结论】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SPA-SVM模型可以有效分类识别烟叶中的非烟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非烟物质 连续投影算法 特征波长 支持向量机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筛分复打工艺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肖锦哲 张腾健 +4 位作者 杨全忠 王芳 陈良元 徐大勇 卢敏瑞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5-123,共9页
为改善叶梗分离后烟叶片形结构,提高细支卷烟物理指标和烟气指标的稳定性,在打叶复烤环节设计一种筛分复打工艺,优化关键工艺参数,并对烟叶不同尺寸区间占比和形态特征变化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筛分复打工艺流程简洁,烟叶筛分处理高效,... 为改善叶梗分离后烟叶片形结构,提高细支卷烟物理指标和烟气指标的稳定性,在打叶复烤环节设计一种筛分复打工艺,优化关键工艺参数,并对烟叶不同尺寸区间占比和形态特征变化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筛分复打工艺流程简洁,烟叶筛分处理高效,可操作性强,实用性高;筛分复打工艺的应用可有效增加烟叶最佳烟叶尺寸区间占比,改善烟叶形态,使烟叶形状趋于规则、方正,长条减少,有利于增加细支卷烟特征尺寸的烟丝比例,提高工业环节的卷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滚筒 筛分 打叶 烟叶尺寸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烤加料加香工艺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白万明 潘峰 +9 位作者 杨全忠 卢敏瑞 张腾健 肖锦哲 杨斌 庄志雄 朱杰 胡军 胡有持 王芳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21,共7页
为实现复烤加香加料,在打叶复烤生产线的打叶工序之后、复烤工序之前增设一套复烤加料(加香)系统,并配置双介质引射技术,采用双向皮带机,可实现加料或加香两种工艺切换。试验表明,该设计片烟加料精度可控制在±1%、均匀性高于93%、... 为实现复烤加香加料,在打叶复烤生产线的打叶工序之后、复烤工序之前增设一套复烤加料(加香)系统,并配置双介质引射技术,采用双向皮带机,可实现加料或加香两种工艺切换。试验表明,该设计片烟加料精度可控制在±1%、均匀性高于93%、料液有效利用率高于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料 加香 滚筒 加料系统 系统误差 实际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在线光谱模型的打叶复烤均质化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龚涛 卢敏瑞 +6 位作者 李秋剑 张腾健 王芳 肖锦哲 刘晶晶 彭健 连长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5期181-184,共4页
为研究基于原烟在线光谱模型的打叶复烤均质化加工效果,选用大模块选后烟叶为试验原料,构建在线光谱模型,校正在线烟碱模型,将原料分别进行基于在线光谱模型和烟碱模型控制下的均质化加工,分析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 为研究基于原烟在线光谱模型的打叶复烤均质化加工效果,选用大模块选后烟叶为试验原料,构建在线光谱模型,校正在线烟碱模型,将原料分别进行基于在线光谱模型和烟碱模型控制下的均质化加工,分析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控制方式下,成品烟碱变异系数无显著差异;总糖、还原糖、总氮、钾、氯5个成品化学成分指标中,基于在线光谱模型控制下变异系数分别为2.68%、2.73%、1.36%、5.85%和9.43%,远低于基于在线烟碱模型控制下的4.91%、4.91%、4.56%、8.91%和14.29%。评吸结果表明基于在线光谱模型控制下的感官效果更佳。因此,基于在线光谱模型的打叶复烤均质化加工可以有效提高成品片烟整体均匀性,提升成品片烟的内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质化 光谱模型 烟碱模型 光谱控制 烟碱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风润叶工序工艺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波 王筑临 +3 位作者 武钰存 卢敏瑞 王芳 张腾健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S01期105-110,共6页
为优化热风润叶工序工艺参数,采用正交试验,对直接影响热风润叶后烟叶含水率、温度的加温加湿方式、均匀性影响规律进行分析,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改善设备工艺性能。结果表明:(1)热风温度由90℃升高至100℃、风门开度由50%调至100%... 为优化热风润叶工序工艺参数,采用正交试验,对直接影响热风润叶后烟叶含水率、温度的加温加湿方式、均匀性影响规律进行分析,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改善设备工艺性能。结果表明:(1)热风温度由90℃升高至100℃、风门开度由50%调至100%状态、滚筒转速由40 Hz提高至45 Hz,对润后烟叶含水率均匀性的提高有明显作用;(2)确立了润叶工序最佳参数的组合,1次、2次润叶环节加水比例为10∶0的分配条件下,1次润叶热风温度95℃、2次润叶热风温度125℃,1次、2次润叶环节蒸汽喷射比例5∶5出口烟叶含水率均匀性较好。润后烟叶含水率更加趋于稳定,能够满足叶梗分离工序质量指标的最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风润叶 蒸汽 参数优化 含水率 热风温度 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