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管理和社区发展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林盛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1期54-56,共3页
文章论述了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并对自然保护区科学管理和社区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确立了科学管理与社区发展相结合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管理 社区发展 基本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修订解读
2
作者 汪鹏 《福建林业》 2015年第6期4-5,共2页
一、修订的背景和意义1990年,福建省政府颁布实施《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为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经过20多年的发展,部分条款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在... 一、修订的背景和意义1990年,福建省政府颁布实施《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为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经过20多年的发展,部分条款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已显滞后,主要体现在:第一,不适应上位法要求。原《管理办法》是于1990年颁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管理 福建省 国家级 武夷山 修订 解读 保护管理工作 法律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林盛 谢鹏 +1 位作者 金昌善 徐自坤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第1期166-169,181,共5页
在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多年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森林防火技术模式,同时也分析了当前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困难和不足之处,据此提出今后保护区防火工作的重点以及改进建议。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森林防火 管理模式 武夷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 1.小叶黄杨矮曲林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振基 陈鹭真 +8 位作者 林清贤 林建丽 刘德龙 刘初钿 何建源 陈炳华 黄泽豪 林文群 石冬梅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4-578,共5页
本文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GEF项目内容之一 ,调查了保护区内不同海拔高度的代表性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小叶黄杨 (Buxussinicavar .parvifolia)林是中山矮曲林的代表性类型之一 .应用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 本文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GEF项目内容之一 ,调查了保护区内不同海拔高度的代表性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小叶黄杨 (Buxussinicavar .parvifolia)林是中山矮曲林的代表性类型之一 .应用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Simpson指数和PIE对武夷山小叶黄杨群落高等植物进行了物种多样性研究 .结果表明前两者是较好的多样性指标 ,该群落的Shannon Wiener指数值为 1.80 6 8,Pielou均匀度为 49.6 7% ,Simpson指数值为 2 .9146 ,PIE为 0 .6 5 6 9.群落乔木层与藤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较高 ,前者各项指数值分别为 2 .2 312 ,71.16 % ,5 .0 783,0 .80 31;后者各项指数值分别为 1.3371,83.0 8% ,3.5 32 7,0 .716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小叶黄杨林 矮曲林 物种多样性 SHANNON-WIENER指数 Pielon均匀度 植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及其分布 被引量:12
5
作者 郑成洋 《福建林业科技》 2003年第3期54-58,共5页
在收集整理20多年保护区野外植物调查数据基础上,总结了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及中国特有属植物分布。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共计35种,其中属国家Ⅰ级保护植物3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9种,国家Ⅲ级保护植物13种。列... 在收集整理20多年保护区野外植物调查数据基础上,总结了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及中国特有属植物分布。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共计35种,其中属国家Ⅰ级保护植物3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9种,国家Ⅲ级保护植物13种。列入《中国濒危植物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28种。高等植物模式产地种共记录47种。中国特有属植物共计27属31种,其中单种属12属12种,少种属9属10种,多种属6属9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珍稀植物 濒危植物 特有植物 分布 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区系的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何建源 林建丽 +2 位作者 刘初钿 陈鹭真 李振基 《福建林业科技》 2004年第4期40-43,57,共5页
在野外调查和整理资料的基础上 ,调查分析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和分布类型。结果表明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 4 0科、92属、2 95种和 9变种 2变型 ;主要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 在野外调查和整理资料的基础上 ,调查分析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和分布类型。结果表明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 4 0科、92属、2 95种和 9变种 2变型 ;主要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铁角蕨科、卷柏科、凤尾蕨科 ,主要属为鳞毛蕨属、铁角蕨属、蹄盖蕨属、卷柏属、复叶耳蕨属、凤尾蕨属、瓦韦属。具有10个分布区类型 ,科的分布类型以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为主 ;属以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为最多 ;种类以东亚分布类型和特有成分为主 ,表现出亚热带的特点。与周边 7个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相似性和丰富度的比较表明 ,与武夷山蕨类植物区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安徽九华山 ;武夷山的蕨类丰富度比纬度位置高的江西庐山、安徽黄山和浙江天目山大。武夷山拥有 92种中国特有蕨类及一些珍稀蕨类植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区系 分布类型 变型 武夷山 卷柏科 鳞毛蕨科 丰富度 叶耳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米槠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何建源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7-10,共4页
本文为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GEF项目成果之一,调查了保护区内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定位站定位研究的具有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米槠群落是保护区内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性类型之一.应用物种丰富度指数... 本文为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GEF项目成果之一,调查了保护区内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定位站定位研究的具有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米槠群落是保护区内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性类型之一.应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Simpson指数和PIE对武夷山米槠群落维管束植物进行了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前三者是较好的多样性指标,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值为39.058,ShannonWiener指数值H′为4.665,Pielou均匀度为81.56%,Simpson指数为59.022,种间相遇机率PIE为0.983.群落乔木层与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较高,前者各项指数值分别为11.949,3.740,82.32%,26.792,0.963;后者各项指数值分别为19.658,4.110,81.59%,36.897,0.9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样性研究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群落 米槠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Simpson指数 物种丰富度指数 物种多样性 森林生态系统 GEF项目 生物多样性 多样性指数 多样性指标 维管束植物 定位研究 代表性 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经营对策 被引量:3
8
作者 何建源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77-181,共5页
总结了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针对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政策、技术方面,提出可持续经营对策。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可持续经营对策 武夷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方燕鸿 《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56-58,12,共4页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时,必须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规划。
关键词 武夷山 生态旅游 资源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水螟亚科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汪家社 《华东昆虫学报》 2007年第1期59-63,共5页
物种多样性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我国,森林昆虫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尚为缺乏。2000年5-9月,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按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植被类型设立5个样点,采用高压黑光灯灯诱方法收集水螟亚科Nymphulinae昆虫标本。调查水螟亚科Nymph... 物种多样性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我国,森林昆虫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尚为缺乏。2000年5-9月,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按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植被类型设立5个样点,采用高压黑光灯灯诱方法收集水螟亚科Nymphulinae昆虫标本。调查水螟亚科Nymphulinae昆虫属、种类的组成以及个体数。采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A)、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sw),研究了水螟亚科Nymphulinae昆虫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以及均匀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样点、不同月份、不同海拔高度,水螟亚科Nymphulinae昆虫群落的物种数(S)、丰富度指数(DMA)、物种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sw)均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水螟亚科 物种多样性 中亚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猴类资源调查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浩瀚 郑成洋 蔡光贤 《野生动物》 1995年第2期23-25,共3页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猴类资源调查报告吴浩瀚,郑成洋,蔡光贤(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猕猴和短尾猴是福建省仅有的两种猴类,是科学研究工作宝贵的实验用动物,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学、医学、人类学、计划...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猴类资源调查报告吴浩瀚,郑成洋,蔡光贤(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猕猴和短尾猴是福建省仅有的两种猴类,是科学研究工作宝贵的实验用动物,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学、医学、人类学、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在生命科学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 自然保护区 猴类资源 调查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保护区森林昆虫资源微机管理系统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焰玉 汪家社 《福建林业科技》 1995年第1期72-74,共3页
本文介绍了武夷山保护区森林昆虫资源微机管理系统,该系统集资料查询、资料修改、报表打印、数据统计于一体,系统的研制将微机引入保护区日常资源管理工作中。
关键词 武夷山保护区 昆虫 资源 计算机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保护区野生槭属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自坤 教忠意 +2 位作者 刘国富 柯贤石 史彩霞 《江苏林业科技》 2008年第1期28-31,共4页
福建武夷山保护区共有野生槭树科植物18种(含2个变种),占全国槭树植物总数的10%,是福建槭树分布最丰富的地区。该文对武夷山保护区野生槭树科植物资源状况、分布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从树形、叶形、叶色、翅果等方面就其观赏特性... 福建武夷山保护区共有野生槭树科植物18种(含2个变种),占全国槭树植物总数的10%,是福建槭树分布最丰富的地区。该文对武夷山保护区野生槭树科植物资源状况、分布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从树形、叶形、叶色、翅果等方面就其观赏特性进行了描述,对园林用途及开发前景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槭树科 生物学特性 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 武夷山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武夷山保护区与水资源保护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荣禄 《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32-34,共3页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闽江的重要源头和集水区,其水土保持状况直接影响着闽江的生态,在福建生态省的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区内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在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中的功效十分显著,其所拥有的巨大生...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闽江的重要源头和集水区,其水土保持状况直接影响着闽江的生态,在福建生态省的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区内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在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中的功效十分显著,其所拥有的巨大生态效益正日渐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水源涵养 效能探讨 武夷山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脉南北蕨类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叶文 李振基 +4 位作者 BENITO C Tan CHANG Ying 陈鹭真 何建源 刘初钿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1-437,共7页
从植物区系、生物多样性容量、通量和质量等方面比较了武夷山脉从南到北梁野山、闽江源、武夷山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蕨类植物的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武夷山脉由南到北,蕨类植物的热带性成分趋于递减,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东亚分布... 从植物区系、生物多样性容量、通量和质量等方面比较了武夷山脉从南到北梁野山、闽江源、武夷山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蕨类植物的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武夷山脉由南到北,蕨类植物的热带性成分趋于递减,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东亚分布及其变型递增.由物种数及丰富度指数DGl可以得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生物多样性容量最大.连通性方面,武夷山脉不同的保护区间物种水平的相似性不到55%,而从武夷山脉南段至中段、中段至北段,种的β多样性指数βL值都达到30%,这两点说明武夷山脉是蕨类植物的现代分化中心之一.通过考察Cody指数βC发现,中段的闽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武夷山脉的重要节点.虽然流通率表明武夷山脉蕨类植物的连通性较强,但在物种水平上,更替值在南段到中段、中段到北段均超过30%,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在保护区之间建立与建设供动植物物种迁移的生态廊道.由于保存了较多的蕨类植物模式标本种和局域种,在充分考虑物种权值的前提下,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生物多样性质量指数值达764,因此其多样性质量最高.研究结果可以为保护区群网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区系 物种流 连通性 相似性 武夷山脉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不同龄级香果树开花物候及其生殖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连金 李梅 +1 位作者 林盛 谢鹏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93-1100,1111,共9页
该研究采用固定样地观测研究了不同龄级香果树的开花物候和生殖特性,分析了物候指数与生殖构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香果树单花花期一般为5~9 d,平均为6.79 d,随着树龄增大,其单花花期呈幂函数增长趋势;不同树龄香果树的始花期不同... 该研究采用固定样地观测研究了不同龄级香果树的开花物候和生殖特性,分析了物候指数与生殖构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香果树单花花期一般为5~9 d,平均为6.79 d,随着树龄增大,其单花花期呈幂函数增长趋势;不同树龄香果树的始花期不同,但终花期基本一致;随着树龄的增大,始花期逐渐提前,花期持续时间延长。20~50 a树龄的香果树始花期约为8月9日,花期持续时间最短,仅为36 d。110~140 a树龄的香果树始花期约为7月15日,花期持续时间为61 d;对于单株母树来讲,香果树的花枝数,花朵总数以及果实总数随着树龄的增大均显著增加;单花枝产花量随着树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单花枝产果实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香果树花枝和单花枝产花量在树冠方位上的分布由大到小依次为南>东/西>北、上>中>下,但单花枝果实数量则表现出不同规律,即东>南>西>北、中>下>上。香果树具有花多果少现象,开花物候指数与生殖构件数量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其花期持续时间与花枝数、花数和果实数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始花期与生殖构件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物候指数与香果树树龄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植物 生殖构件 单花花期 生殖成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甜槠林群落养分循环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仁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5-198,共4页
分析了51年生武夷山甜槠林群落的土壤养分循环状况。结果表明:武夷山甜槠林群落中N、P、K、Na、Ca、Mg养分元素的总贮量分别为19 907. 94kg/hm2、2 053. 74kg/hm2、214 478. 18kg/hm2、13 586. 69kg/hm2、2 656. 19kg/hm2、12 744. 82kg... 分析了51年生武夷山甜槠林群落的土壤养分循环状况。结果表明:武夷山甜槠林群落中N、P、K、Na、Ca、Mg养分元素的总贮量分别为19 907. 94kg/hm2、2 053. 74kg/hm2、214 478. 18kg/hm2、13 586. 69kg/hm2、2 656. 19kg/hm2、12 744. 82kg/hm2,贮量大小顺序为K>N>Na>Mg>Ca>P。武夷山甜槠林群落年净积累N、P、K、Na、Ca、Mg养分元素量分别为2. 853g/(m2·a)、0. 076g/(m2·a)、-0. 379g/(m2·a)、0. 610g/(m2·a)、1. 887g/(m2·a)、0. 144g/(m2·a),根层土壤养分的N、P、K、Na、Ca、Mg年净增长量分别为-1. 635g/(m2·a)、-0. 123g/(m2·a)、-3. 368g/(m2·a)、0. 518g/(m2·a)、-1. 230g/(m2·a)、-0. 997g/(m2·a)。N、P、K、Na、Ca、Mg土壤养分平衡指数分别为0. 836 92、0. 770 52、0. 368 81、3. 194 92、0. 806 31、0. 483 42,在土壤中表现为Na积累,N、Ca、P有少量损失,Mg、K的损失稍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槠林 武夷山 群落 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平衡 养分元素 Na Ca Mg 增长量 贮量 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正山小种红茶独特品质成因概述 被引量:6
18
作者 邹新球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5-188,共4页
正山小种(Lapsang souchong)红茶产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环境中,它的加工工艺特殊,香气成分十分独特。具有浓郁的桂圆干香,香气含量明显高于区外茶叶。从茶叶品质化学特征分析看,其优异而独特品质与当地的特殊生态环境、传统加工... 正山小种(Lapsang souchong)红茶产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环境中,它的加工工艺特殊,香气成分十分独特。具有浓郁的桂圆干香,香气含量明显高于区外茶叶。从茶叶品质化学特征分析看,其优异而独特品质与当地的特殊生态环境、传统加工工艺和茶叶群种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正山小种红茶 品质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正山小种红茶化学品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6
19
作者 邹新球 《中国茶叶加工》 2007年第3期31-34,共4页
产于武夷山保护区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正山小种(Lapsang Souchong)红茶,它的加工工艺特殊,香气成分十分独特。它从茶叶原料来源的香气成分高于区外的茶叶;它的桂圆干香源自于区内的黄山松。对武夷正山小种红茶的品质化学特征进行的分析表明... 产于武夷山保护区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正山小种(Lapsang Souchong)红茶,它的加工工艺特殊,香气成分十分独特。它从茶叶原料来源的香气成分高于区外的茶叶;它的桂圆干香源自于区内的黄山松。对武夷正山小种红茶的品质化学特征进行的分析表明,它的优越品质与当地特定的生态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正山小种红茶 化学品质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降水化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49
20
作者 李凌浩 林鹏 +1 位作者 何建源 金昌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4-96,共13页
森林降水化学是研究大气降水的化学物质输入及其对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物质循环影响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该文综述了有关森林降水化学研究的几个方面。其中包括森林降水化学的范畴,有关的水文学与生态学概念及其发展;世界范围内森林降水... 森林降水化学是研究大气降水的化学物质输入及其对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物质循环影响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该文综述了有关森林降水化学研究的几个方面。其中包括森林降水化学的范畴,有关的水文学与生态学概念及其发展;世界范围内森林降水化学物质输入规律;森林降水化学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最后提出了降水化学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降水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