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渔业数据的南极磷虾48渔区渔场时空分布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国庆 罗俊荣 +4 位作者 唐峰华 樊伟 宋学锋 杨超 张衡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92,共12页
根据我国2010—2019年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捕捞渔船的生产资料,分析了南极海域48渔区南极磷虾渔场的分布特点,采用重心迁移轨迹模型和标准差椭圆(SDE)模型探讨了南极磷虾的渔场变动特征和规律。结果显示,南极磷虾捕捞量主要集中... 根据我国2010—2019年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捕捞渔船的生产资料,分析了南极海域48渔区南极磷虾渔场的分布特点,采用重心迁移轨迹模型和标准差椭圆(SDE)模型探讨了南极磷虾的渔场变动特征和规律。结果显示,南极磷虾捕捞量主要集中在48.1亚区,占比为70.30%,48.2亚区和48.3亚区的产量相差很小,占比分别为14.28%和15.42%;年间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曲线上升,最小值为2012年,最大值为2019年;月间CPUE先增后降,最小值为1月,最大值为6月。48.1亚区的年间和月间渔场重心均往西南方向移动;48.2亚区年间的渔场重心东移,但移动范围较小,月间规律不强;48.3亚区年间渔场重心南移,月间渔场重心向西北移动。经SDE分析可知,48.1亚区渔场分布范围最广、离散程度最大,48.3亚区渔场方向性最强、向心力最明显。48.1亚区渔场重心主要分布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48.2亚区渔场重心分布于南奥克尼群岛东侧,48.3亚区渔场重心分布于南乔治亚群岛东北侧。聚类结果表明,48.1亚区年间渔场重心均较为集中,48.2和48.3亚区除2017年外,其他年间渔场重心较为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渔场重心 标准差椭圆分析 聚类分析 时空分布 48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海渔业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被引量:3
2
作者 董恩和 林建杰 +6 位作者 罗俊荣 张衡 严云志 葛雅丽 陈云云 杨超 韩海斌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2年第1期12-18,共7页
我国公海渔业始于1985年,从最初的公海大型拖网捕捞狭鳕开始,逐步发展成拖网、围网、金枪鱼延绳钓、鱿鱼钓等多种类型的公海渔业。2020年公海渔船数约1600艘,形成年产量约150×10^(4)t的渔业规模。公海渔业的行业结构从单一转变为... 我国公海渔业始于1985年,从最初的公海大型拖网捕捞狭鳕开始,逐步发展成拖网、围网、金枪鱼延绳钓、鱿鱼钓等多种类型的公海渔业。2020年公海渔船数约1600艘,形成年产量约150×10^(4)t的渔业规模。公海渔业的行业结构从单一转变为多样化,从零散转变为规模化发展,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影响我国公海渔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资源波动大、渔场掌控能力弱、捕捞与加工效率不高、运维或补给成本高等。由于公海渔业的特殊性,国际社会舆论压力和区域性渔业组织对公海渔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强的监督、制约和促进作用。我国公海渔业在管理、科学调查和履约能力建设等方面日趋成熟,首创了公海休渔,逐渐成为国际渔业管理的重要力量之一,贡献了公海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海渔业 发展 影响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