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明溪县雪峰山林下层鸟类多样性调查
1
作者 范天巧 杨晓瑜 +2 位作者 帅凌鹰 刘伟 肖书平 《福建林业》 2023年第1期45-48,共4页
采用布设红外相机方法对雪峰山十公芜保护小区核心区的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野生鸟类28种,仅占保护区有记录鸟类种数196种的14%。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种: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国家Ⅱ级保护动物7种,为黑冠鹃隼(Avice... 采用布设红外相机方法对雪峰山十公芜保护小区核心区的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野生鸟类28种,仅占保护区有记录鸟类种数196种的14%。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种: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国家Ⅱ级保护动物7种,为黑冠鹃隼(Aviceda leuphotes)、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s)、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白眉山鹧鸪(Arborophila gingica)、红头咬鹃(Harpactes erythrocephalus)、领角鸮(Otus lettia)和小鸦鹃(Centropus bengalensis)。回归分析表明,植被覆盖度与物种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峰山 红外相机 鸟类 多样性 明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林业采育场摆脱困境之对策
2
作者 郑智龙 郑长龙 李欣 《森林工程》 1998年第2期20-22,共3页
本文围绕经济发展的两个根本转变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林业采育场如何摆脱困境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 林业采育场 困境 两个根本转变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国有林场伐区道路技术标准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海清 梁文英 吴炎山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48-52,共5页
根据福建省的地形地貌和我国生产的轻型运输机械类型,探讨建设我省国有林场既能满足现有的伐区生产,又利于今后改造的林道形式——轻型车道、手扶拖拉机道.从轻型农用车、手扶拖拉机的运输机械性能上研究它们在林道上行驶车速、道路... 根据福建省的地形地貌和我国生产的轻型运输机械类型,探讨建设我省国有林场既能满足现有的伐区生产,又利于今后改造的林道形式——轻型车道、手扶拖拉机道.从轻型农用车、手扶拖拉机的运输机械性能上研究它们在林道上行驶车速、道路宽度、纵坡、最小转弯半径等适应的范围,以及这2种林道建设技术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轻型车道 手扶拖拉机道 伐区 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溪县雪峰山白鹇栖息地利用和日活动节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娜依曼·阿不都力江 宋向荣 +2 位作者 帅凌鹰 刘伟 肖书平 《福建林业》 2023年第1期34-37,共4页
白鹇(Lophura nycthemera)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认识其栖息地利用规律和活动节律是对该物种进行有效保护的先决条件。利用红外相机网络在明溪县雪峰山对白鹇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河涧旁、竹林和林下草本植物丰富的天然阔叶林是... 白鹇(Lophura nycthemera)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认识其栖息地利用规律和活动节律是对该物种进行有效保护的先决条件。利用红外相机网络在明溪县雪峰山对白鹇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河涧旁、竹林和林下草本植物丰富的天然阔叶林是白鹇较为偏爱的生境;白鹇的RAI(相对多度指数)随着与村落间的距离增加而显著提升;白鹇属于昼行性动物,且整体上在晨昏两个时间段内活动更为活跃;白鹇日活动节律对人为干扰表现出显著回避,且随季节变化发生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鹇 栖息地利用 活动节律 红外相机 明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溪县发展生态观鸟旅游产业助乡村振兴 被引量:1
5
作者 《福建林业》 2023年第1期6-8,共3页
近年来,明溪县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生态资源和鸟类资源优势,围绕发展绿色经济,着力发展生态观鸟旅游特色产业,实现“生态美、百姓富”,助推乡村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 观鸟旅游 明溪县 鸟类资源 百姓富 积极践行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溪县——生态观鸟旅游的胜地
6
作者 肖书平 《福建林业》 2023年第1期16-17,共2页
明溪县地处三明市中心地带,多深山溪谷,地形起伏复杂,终年山林常绿,森林覆盖率达81.49%,濒危珍稀物种繁多,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建设有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卜岩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及36个自然保护小区和紫云、雪峰... 明溪县地处三明市中心地带,多深山溪谷,地形起伏复杂,终年山林常绿,森林覆盖率达81.49%,濒危珍稀物种繁多,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建设有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卜岩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及36个自然保护小区和紫云、雪峰山两个森林公园。明溪县观测拍摄鸟类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自然保护区 明溪县 地形起伏 森林公园 森林覆盖率 自然保护小区 观鸟旅游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明溪林业检查工作的建议
7
作者 张发金 《绿色科技》 2014年第4期153-154,共2页
分析了福建省明溪县林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林业检查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明溪林业检查 现状与问题 检查站加强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育苗基质对楠木容器苗的影响及育苗新技术推广 被引量:2
8
作者 傅贵江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4期39-42,共4页
分析不同育苗基质对楠木容器苗的影响,结合育苗现状对育苗新技术进行应用并推广,旨在促进楠木幼苗生长。该研究在福建省明溪县沙溪乡楠木种植基地开展试验,根据不同黄心土、泥炭土、珍珠岩和蛭石育苗基质设置不同处理,分别是Z1、Z2、Z3... 分析不同育苗基质对楠木容器苗的影响,结合育苗现状对育苗新技术进行应用并推广,旨在促进楠木幼苗生长。该研究在福建省明溪县沙溪乡楠木种植基地开展试验,根据不同黄心土、泥炭土、珍珠岩和蛭石育苗基质设置不同处理,分别是Z1、Z2、Z3和Z4,系统研究不同育苗基质对苗木培育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育苗基质构成比。研究证实,Z1处理的平均苗高、平均地径、主根长和生物量均优于其他处理;Z1处理的叶面积最大,叶绿素指标最高,脯氨酸指标最低,有助于楠木幼苗的生长可抗逆性的提升。Z1处理的相对含水量和孔隙度高于其他处理,排序为Z1>Z2>Z3>Z4,Z1处理下的林下土壤理化性质更优,孔隙度和含水量均达到理想的状态。由此可知,Z1处理的黄心土、泥炭土、珍珠岩和蛭石3∶2∶2∶2的混合配方下的育苗基质可促进楠木幼苗的生长,有利于抗逆性的提升,因此建议在楠木生长中应用黄心土、泥炭土、珍珠岩和蛭石3∶2∶2∶2育苗基质,以提升楠木容器苗质量,促进苗木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楠木 育苗技术 育苗基质 技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溪:为候鸟护航,共筑生态家园
9
作者 肖书平 《福建林业》 2024年第6期18-18,共1页
每年农历“立冬”至“小雪”期间,是“千年鸟道”明溪县迎来越冬候鸟迁徙的高峰,当地传统民谣“迁徙鸟,知多少,飞时不见云和月,落时不见山边草”,形容候鸟迁飞的盛况。为更好地保护这些远方来客,在福建省明溪县,一场关于鸟类保护的美丽... 每年农历“立冬”至“小雪”期间,是“千年鸟道”明溪县迎来越冬候鸟迁徙的高峰,当地传统民谣“迁徙鸟,知多少,飞时不见云和月,落时不见山边草”,形容候鸟迁飞的盛况。为更好地保护这些远方来客,在福建省明溪县,一场关于鸟类保护的美丽行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明溪县的3年鸟类环志任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为这片生态宝地增添了璀璨的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环志 鸟类保护 越冬候鸟 生态家园 明溪县 迁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竹材纤维形态变异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林金国 林应钦 +1 位作者 赖根明 董建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6-58,共3页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年龄、不同胸径、竹秆不同部位方竹材纤维形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年龄和竹秆部位(包括垂直部位和水平部位)是影响方竹材纤维形态的主要因素,胸径对方竹材除壁厚外其它纤维形态指标影响不显著,各...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年龄、不同胸径、竹秆不同部位方竹材纤维形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年龄和竹秆部位(包括垂直部位和水平部位)是影响方竹材纤维形态的主要因素,胸径对方竹材除壁厚外其它纤维形态指标影响不显著,各因素对各纤维形态指标影响重要程度的顺序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竹材 纤维形态 变异规律 年龄 竹秆部位 方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竹材基本密度和干缩性变异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林金国 赖根明 +1 位作者 郑国丰 董建文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2-115,共4页
对不同年龄、不同胸径、竹竿不同部位方竹材基本密度和干缩性的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对方竹材基本密度和干缩性影响均极显著,竹竿部位对方竹材基本密度和除高向干缩系数以外的干缩性指标影响极显著,胸径对方竹材基本密度影响... 对不同年龄、不同胸径、竹竿不同部位方竹材基本密度和干缩性的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对方竹材基本密度和干缩性影响均极显著,竹竿部位对方竹材基本密度和除高向干缩系数以外的干缩性指标影响极显著,胸径对方竹材基本密度影响极显著,对方竹材体积干缩系数影响显著,对方竹材弦向干缩系数、径向干缩系数、高向干缩系数影响不显著;年龄影响的重要程度大于胸径和竹竿部位;方竹材基本密度和干缩性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随胸径增大而减小,基本密度随年龄增大而增大,而干缩性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小,而且基本密度和干缩性稳定期在3~4a,方竹作为用材的最适宜采伐龄为3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竹材 基本密度 干缩性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下套种及坡位和弱光环境对南方红豆杉人工林早期生长及林分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欧建德 吴志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16,共5页
为高效栽培南方红豆杉人工林,采用方差分析、径阶分布拟合和林木分级等方法,在福建省明溪县进行林下套种及不同坡位和弱光环境的南方红豆杉人工林早期生长及林分分化研究。结果表明:林下套种模式的12年生南方红豆杉林分的胸径、树高、... 为高效栽培南方红豆杉人工林,采用方差分析、径阶分布拟合和林木分级等方法,在福建省明溪县进行林下套种及不同坡位和弱光环境的南方红豆杉人工林早期生长及林分分化研究。结果表明:林下套种模式的12年生南方红豆杉林分的胸径、树高、冠幅显著大于迹地更新造林,其胸径、树高、冠幅变异系数较小。10年生林下套种南方红豆杉林分生长有着显著的坡位效应,除下坡与中坡间冠幅无显著差异外,其它均有着显著性差异,3个生长性状生长量和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下坡、中坡、上坡。在相同林分密度条件下,马尾松林下弱光环境10年生南方红豆杉林分的胸径、树高、冠幅显著大于杉木林下,但马尾松林下弱光环境南方红豆杉的胸径、树高、冠幅变异系数较小。不同培育模式及林下套种时,不同坡位和弱光环境的南方红豆杉人工林径阶分布采用Weibull分布函数拟合,效果较好;林下套种模式及其不同坡位和弱光环境均呈倒J型分布,即其林分结构相对稳定,竞争较合理;而迹地更新造林的林分径阶呈单峰左偏山状分布,表明其处于竞争的自然稀疏后期。南方红豆杉林分林木分级显示,除迹地纯林造林和林下套种的上坡位出现Ⅴ级木外,其它尚未出现Ⅴ级木。因此,营建南方红豆杉人工林应该进行培育模式、坡位和弱光环境选择,其培育模式宜选择林下套种,并在林下套种时优先选择马尾松林下弱光环境和中下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人工林 林下套种 坡位 弱光环境 生长 林分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型南方红豆杉家系和单株选择 被引量:24
13
作者 欧建德 吴志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2-108,共7页
基于景观树培育目标,在福建、江西、贵州、安徽和四川5省选择35个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景观家系,并在福建省明溪县开展优树子代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子代间差异显著;4年生幼树生长... 基于景观树培育目标,在福建、江西、贵州、安徽和四川5省选择35个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景观家系,并在福建省明溪县开展优树子代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子代间差异显著;4年生幼树生长性状与树干、树冠观赏性状的家系遗传力为0.587 6~0.901 6,单株遗传力为0.282 1~0.922 1;侧枝最大长度、树干通直度、枝叶浓密程度、当年侧枝数量等树干、树冠性状与树高、胸径、冠幅、当年抽梢长度均存在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综合生长与观赏性状表现,采用多目标决策方法,从参试家系中初步选出MX2,MX6,MX5,FJS1,FJS4,LN7和EMS1等7个优良家系。优良家系的生长性状与树干、树冠观赏性状的平均遗传增益为0.46%~9.32%;从优良家系内选出30株优良单株,其平均遗传增益达到5.75%~28.75%,选择效果非常明显。这些优良家系和个体可用作种子园建园材料或无性繁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南方红豆杉 优良家系 优良单株 配合选择 相关性 景观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峦大杉树冠特征与生长形质通径分析 被引量:36
14
作者 欧建德 吴志庄 康永武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11,40,共5页
为了解峦大杉(Cunninghamia konishii Hayata)人工林树冠特征对生长形质的影响程度,利用多目标决策方法进行生长形质综合表现评价,运用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福建峦大杉人工林树冠特征(冠幅、冠形率和树冠率)与单株材积、胸径、无节材长度... 为了解峦大杉(Cunninghamia konishii Hayata)人工林树冠特征对生长形质的影响程度,利用多目标决策方法进行生长形质综合表现评价,运用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福建峦大杉人工林树冠特征(冠幅、冠形率和树冠率)与单株材积、胸径、无节材长度、尖削度、生长形质综合得分等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冠幅、冠形率对单株材积有极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树冠率对单株材积有极显著的负向作用;冠幅、冠形率对胸径有极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树冠率对胸径具有极显著的负向作用;冠幅、冠形率对无节材长度有极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树冠率对无节材长度有极显著的负向作用;冠幅对树干尖削度有极显著的正向作用,冠形率对树干尖削度有弱度正向作用,但树冠率对树干尖削度有弱度负向作用;树冠特征因子对峦大杉生长形质性状影响作用与重要性不尽相同,冠幅、冠形率对生长形质综合表现有极显著的正向作用,树冠率对生长形质综合表现有极显著的负向作用,因子相对重要性由大到小顺序为冠形率、树冠率、冠幅。因此,培育峦大杉速生丰产优质干材的理想的树冠特征为狭长的冠形和较小的树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峦大杉 冠幅 冠形率 树冠率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红豆杉修枝后生长与干形动态表现 被引量:21
15
作者 欧建德 吴志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为高效培育优质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干材,提高修枝成效,以福建省明溪县11年生南方红豆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未修枝的为对照,进行修枝强度分别为0.3,0.4,0.5相对高和对照的修枝度试验,系统分析了修枝对南方红豆杉生... 为高效培育优质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干材,提高修枝成效,以福建省明溪县11年生南方红豆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未修枝的为对照,进行修枝强度分别为0.3,0.4,0.5相对高和对照的修枝度试验,系统分析了修枝对南方红豆杉生长及干形形质的影响,揭示其修枝后的变化规律,并优化修枝技术。结果表明:修枝后5 a不同修枝强度间的生长及干形形质存在差异,且随修枝后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随修枝后时间推移,修枝后的南方红豆杉生长性状较对照的表现越来越明显,但不同修枝强度间的生长效应、动态变化规律、水平差异及出现显著差异的时间点不尽相同。修枝可明显地降低南方红豆杉的冠长率。随修枝后时间推移,与对照相比,修枝的胸高形数呈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与对照比较,修枝0.3和4 a间隔期的修枝组合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与胸高形数分别增加了4.25%,4.76%,15.94%,2.04%(P<0.05),冠长率降低了14.54%(P<0.05)。因此,南方红豆杉的优化修枝组合为0.3相对高的修枝强度、4 a间隔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营学 南方红豆杉 人工林 修枝 生长 形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峦大杉与杉木人工林的生长形质、林分分化和空间利用比较 被引量:19
16
作者 欧建德 吴志庄 康永武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11,共5页
以福建省来舟国有林场31年生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峦大杉和杉木生长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峦大杉的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林分蓄积等生长性状指标显著高于杉木;树种间分级木比例无显著差异,但峦大杉分化略大;... 以福建省来舟国有林场31年生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峦大杉和杉木生长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峦大杉的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林分蓄积等生长性状指标显著高于杉木;树种间分级木比例无显著差异,但峦大杉分化略大;峦大杉胸高形数显著高于杉木,枝下高比例显著低于杉木,但树种间的枝下高无显著差异;应用改进可变指数削度方程可以很好地拟合两个树种的干形曲线与干形形状,峦大杉比杉木有着更小的削度、更优的干形和更好的干材品质;峦大杉的平均冠幅、冠长、冠长率、树冠体积、树冠表面积、生长空间指数和竞争指数等显著大于杉木,但峦大杉的树冠圆满度显著小于杉木,树冠更狭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峦大杉 杉木 林木生长形质 林分分化 空间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地理种源试验及优良地理种源的选择初步研究 被引量:44
17
作者 欧建德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4-140,共7页
收集南方10省25个地理种源,在福建明溪县进行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地理种源实验。通过对观赏型南方红豆杉的2年生幼树的树高、地径、冠幅、一级侧枝数量、冠幅生物量鲜重、根系生物量鲜重等评价性状的测量分析,研究种源的地理变异。结果表明... 收集南方10省25个地理种源,在福建明溪县进行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地理种源实验。通过对观赏型南方红豆杉的2年生幼树的树高、地径、冠幅、一级侧枝数量、冠幅生物量鲜重、根系生物量鲜重等评价性状的测量分析,研究种源的地理变异。结果表明:其树高、地径、冠幅、一级侧枝数量、冠幅生物量鲜重、根系生物量鲜重等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利用多目标决策方法进行地理种源评价,选择出福建明溪、贵州梵净山等2个观赏型南方红豆杉的优良地理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南方红豆杉 地理种源 多目标决策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简单竞争指数的南方红豆杉人工林树冠形状模拟 被引量:9
18
作者 欧建德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0-115,共6页
以福建省明溪县南方红豆杉人工林为对象,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以单木大小、单木竞争指数为自变量,南方红豆杉冠幅、冠长、冠形率和树冠率等为因变量的树冠形状数学模型,并根据数学模型的判定系数,筛选出树冠形状优化模型。采用独立样本的... 以福建省明溪县南方红豆杉人工林为对象,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以单木大小、单木竞争指数为自变量,南方红豆杉冠幅、冠长、冠形率和树冠率等为因变量的树冠形状数学模型,并根据数学模型的判定系数,筛选出树冠形状优化模型。采用独立样本的检验方法,对优选南方红豆杉树冠形状模型进行t检验与偏差检验。结果表明,导入简单竞争指数自变量后的南方红豆杉冠幅、冠长和树冠率模型的判定系数明显高于与竞争无关的相应树冠形状模型,且当选南方红豆杉树冠形状优化模型。竞争对南方红豆杉冠幅、冠长生长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竞争对南方红豆杉冠形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降低单木竞争指数可显著促进南方红豆杉冠幅、冠长生长。优选的南方红豆杉树冠形状模型均通过t检验,且偏差检验结果均较理想,可以用于生产中的树冠形状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竞争指数 树冠形状 模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营措施与生境因素对林下更新层闽楠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欧建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9期6288-6289,6301,共3页
该研究应用数理化理论模型Ⅰ的方法,对福建三明林下更新层闽楠培育基地进行样地调查与数据收集,分析探讨不同经营措施与生境因素对林下更新层闽楠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林下更新层闽楠生长的主要因素依次是造林方法、坡位、林冠层郁... 该研究应用数理化理论模型Ⅰ的方法,对福建三明林下更新层闽楠培育基地进行样地调查与数据收集,分析探讨不同经营措施与生境因素对林下更新层闽楠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林下更新层闽楠生长的主要因素依次是造林方法、坡位、林冠层郁闭度、施肥、林下生境,且对闽楠生长影响均达到极显著.采用大容器苗造林,选择山地下坡、林冠层郁闭度保持在0.4~0.6、施肥、林窗生境均是促进更新层闽楠生长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林下更新层 生长效应 经营措施 林冠层郁闭度 大容器苗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南方红豆杉盆栽苗生长与其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欧建德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124-127,共4页
以南方红豆杉2年生苗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福建明溪对南方红豆杉盆栽苗开展了施肥试验,研究施肥对南方红豆杉盆栽苗观赏美感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南方红豆杉观赏盆栽苗的当年新枝数量、当年萌发叶片生物量鲜重以及叶... 以南方红豆杉2年生苗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福建明溪对南方红豆杉盆栽苗开展了施肥试验,研究施肥对南方红豆杉盆栽苗观赏美感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南方红豆杉观赏盆栽苗的当年新枝数量、当年萌发叶片生物量鲜重以及叶片色泽等性状与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有着显著性影响。施肥提高了南方红豆杉当年侧枝数量、叶片色泽美感、叶绿素含量;当年萌发叶片生物量鲜重随施肥量增加先升后降;脯氨酸、丙二醛含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升高;可溶性糖含量随施肥量增加先升后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施肥 生长 观赏美感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