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加征关税背景下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1
作者 徐政 程梦瑶 郑霖豪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135,共12页
2025年以来,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政策加速推进,出于平衡贸易逆差与实施保护主义的经济动因、重构全球产业链与减少对华依赖的战略动因、转移国内矛盾与地缘政治博弈的政治动因以及阻滞技术跃迁与维持代际优势的科技动因,已超越传统贸易摩... 2025年以来,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政策加速推进,出于平衡贸易逆差与实施保护主义的经济动因、重构全球产业链与减少对华依赖的战略动因、转移国内矛盾与地缘政治博弈的政治动因以及阻滞技术跃迁与维持代际优势的科技动因,已超越传统贸易摩擦范畴,形成经济、战略、政治与科技多维度联动的系统性压制工具。美国对中国征收的高额关税,将使中国民营经济面临供应链承压(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出口遇阻(传统市场空间压缩)、技术受遏(创新生态链式断裂)与人才流失(遏制高端智力流入)的系统性风险挑战。202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亚洲安全模式”,标志着中国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塑造区域治理规则的战略升级,为民营经济突围提供新范式。基于此,文章聚焦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背景下中国民营经济的战略转型路径选择,提出“改革开放—政企协同—市场开拓—风险防控—创新驱动”的五维战略框架,通过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完善制度性保障政策、加大对民企扶持力度,强化多边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健全外贸预警、强化法律支撑保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人才建设生态等方式突破封锁。这种转型不仅为我国民营企业应对中美贸易战提供实践启示,更通过制度型开放倒逼国际规则创新的尝试,为新兴经济体突破“中心—外围”依附格局提供中国方案。唯有将改革深度融入全球治理体系重构,才能将关税危机转化为规则重塑的历史机遇,这既是应对单边霸权的现实选择,更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战略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贸易战 亚洲安全模式 民营经济发展 双循环战略 创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