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视角下福建省碳汇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胡剑锋 杨宜男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11,共4页
乡村振兴生态美百姓富的要求与碳达峰碳中和的碳汇补偿出现了耦合。福建省作为生态资源优势省份,拥有丰富的碳汇资源,在努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特”等生进程中,应科学开展碳汇资源核算,充分挖掘碳汇的生态产品价值内涵,明晰碳汇的生态价... 乡村振兴生态美百姓富的要求与碳达峰碳中和的碳汇补偿出现了耦合。福建省作为生态资源优势省份,拥有丰富的碳汇资源,在努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特”等生进程中,应科学开展碳汇资源核算,充分挖掘碳汇的生态产品价值内涵,明晰碳汇的生态价值特征和功能,通过碳汇确权确量,构建市场化碳汇补偿机制,推进乡村碳汇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延伸等途径,探索碳汇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碳汇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抗菌剂在塑料应用面可量产化技术研究
2
作者 颜阿南 陈招娣 +2 位作者 柯俊沐 林新兴 林渊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60,共7页
以载银玻璃为抗菌剂,以活化轻质碳酸钙为分散剂,密胺树脂为载体树脂,通过压制成型工艺分别在180、200、210℃下制备了抗菌轻钙密胺复合材料,并对它们进行扫描电镜(SEM)、力学性能测试、甲醛迁移量测定及三聚氰胺迁移量测定等表征,进一... 以载银玻璃为抗菌剂,以活化轻质碳酸钙为分散剂,密胺树脂为载体树脂,通过压制成型工艺分别在180、200、210℃下制备了抗菌轻钙密胺复合材料,并对它们进行扫描电镜(SEM)、力学性能测试、甲醛迁移量测定及三聚氰胺迁移量测定等表征,进一步优化抗菌轻钙密胺复合材料的压制工艺,并评估其作为食品接触容器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200℃压制得到的抗菌轻钙密胺复合材料各方面性能更优,树脂在210℃压制温度时发生了大分子链间的交联键断裂,制品符合食品接触容器的安全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银玻璃 分散剂 密胺树脂 抗菌性能 压制成型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全粉对鲢鱼糜凝胶理化、流变特性及蛋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凤超 江文婷 +9 位作者 田韩 罗维 张晓兰 王佳祯 梁杰 项雷文 汪少芸 蔡茜茜 吴其明 林鸿来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8,共9页
为改善鱼糜凝胶特性,在鲢鱼鱼糜中添加质量分数为2%~10%的海带全粉(Laminaria japonica powder,LJP)制备鱼糜凝胶。分析LJP添加量对鱼糜凝胶的凝胶强度、质构、持水性、流变特性、化学作用力、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二... 为改善鱼糜凝胶特性,在鲢鱼鱼糜中添加质量分数为2%~10%的海带全粉(Laminaria japonica powder,LJP)制备鱼糜凝胶。分析LJP添加量对鱼糜凝胶的凝胶强度、质构、持水性、流变特性、化学作用力、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二级结构、色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探究LJP改善鱼糜凝胶品质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LJP的添加显著提高了鱼糜凝胶的凝胶强度、硬度及持水性(P<0.05),随LJP添加量的增加,这三项指标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并在添加量8%时达到最大值,而添加量10%时三项指标则显著下降(P<0.05);LJP对鱼糜溶胶的粘度、稳定性和储能模量(G')也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能够促进弹性凝胶的形成,但添加量过高(10%)则对弹性凝胶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LJP中所富含的多糖在鱼糜中可以与MP形成多糖-MP相互作用,使鱼糜凝胶中氢键和离子键作用力显著增加、MP二级结构向β-折叠转变,从而形成网络孔径小、结构更加致密的鱼糜凝胶。综上所述,适宜的LJP添加量(6%~8%)可以通过影响鱼糜凝胶特性、凝胶化学作用力及MP二级结构改善鱼糜凝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全粉 鱼糜 流变特性 分子作用力 蛋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冻多肽协同谷氨酰胺转氨酶交联调控鱼糜凝胶的冻藏稳定性
4
作者 陈旭 张天瑞 +4 位作者 卜帅 杨澳 项雷文 汪少芸 蔡茜茜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0-76,共7页
为提高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TG)交联鱼糜凝胶冻藏稳定性,探究白鲢鱼鳞抗冻多肽(silver carp scale-derived antifreeze peptides,ScAFPs)协同TG交联对鱼糜凝胶冻藏过程中质构特性、凝胶性、白度、滴水损失、形态及微观结构... 为提高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TG)交联鱼糜凝胶冻藏稳定性,探究白鲢鱼鳞抗冻多肽(silver carp scale-derived antifreeze peptides,ScAFPs)协同TG交联对鱼糜凝胶冻藏过程中质构特性、凝胶性、白度、滴水损失、形态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TG通过交联肌原纤维蛋白形成致密凝胶网络,而ScAFPs可有效抑制冻藏过程中冰晶生长引发的结构劣变。质构特性分析表明,2.0%ScAFPs与0.05%TG协同处理使鱼糜在冻藏28 d后,其凝胶硬度、弹性及强度等指标变化幅度均小于单纯0.05%TG组及由4.0%蔗糖和4.0%山梨糖醇组成的商业抗冻剂组;使白度值下降率较空白对照组降低37.50%,滴水损失减少63.25%;可抑制冰晶生长,使冰晶孔隙率增幅较空白对照组降低48.50%,且可有效调控凝胶皱缩和表面塌陷。本研究有助于理解ScAFPs协同TG调控鱼糜凝胶品质稳定性的作用机制,为开发新型冷冻鱼糜制品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糜凝胶 冻藏 抗冻多肽 谷氨酰胺转氨酶 调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制备工艺对胶体颗粒形成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高观祯 饶平凡 +2 位作者 徐瑶 周建武 山云辉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共7页
[目的]探究研磨粒径和萃取温度对咖啡液化学成分、胶体特性及胶体颗粒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揭示咖啡胶体颗粒的形成与性质。[方法]采用完整豆、中等研磨(0.9 mm)、细研磨(0.3 mm)3种咖啡豆,通过热冲(100℃,3 min)和冷泡(4℃,24 h)制备咖啡... [目的]探究研磨粒径和萃取温度对咖啡液化学成分、胶体特性及胶体颗粒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揭示咖啡胶体颗粒的形成与性质。[方法]采用完整豆、中等研磨(0.9 mm)、细研磨(0.3 mm)3种咖啡豆,通过热冲(100℃,3 min)和冷泡(4℃,24 h)制备咖啡液,测定总固形物、总糖、蛋白质、总多酚和油脂含量。利用纳米粒度电位仪表征胶体性质,通过标称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10^(5)的超滤膜分离滤过液(真溶液相)和截留液(胶体相),分别检测其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采用ORAC、ABTS、DPPH法评估胞外抗氧化性,CAA法评估胞内抗氧化性。[结果]细研磨(0.3 mm)结合热冲可显著提升总固形物、多酚及油脂溶出率(P<0.05),并促进胶体颗粒形成(热冲的光散强度为115 501.8 kcps,远超冷泡的1 250.2 kcps)。超滤显示,脂质等成分富集于胶体颗粒中。真溶液相(滤过液)主导胞外抗氧化活性,而胶体颗粒(截留液)在CAA测试中展现显著生物学活性。[结论]高温萃取与细研磨可通过促进成分溶出及自组装显著增强胶体颗粒形成,胶体颗粒是咖啡胞内抗氧化活性的关键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胶体颗粒 研磨粒径 萃取温度 胞内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及炎症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蕴 林丹丹 +1 位作者 王钦敏 高诗晴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09,共6页
目的探究电针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及炎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6只Sprague Dawley(SD)大鼠分成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组、MCAO+电针组、MCAO+电针非穴组。... 目的探究电针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及炎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6只Sprague Dawley(SD)大鼠分成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组、MCAO+电针组、MCAO+电针非穴组。采用线栓法进行左侧MCAO手术,制备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手术完成后将其放入木屑中并温水保温观察其变化,2 h后将线栓缓慢退出,假手术组仅将动脉分离,然后缝合。造模24 h后,MCAO+电针组,选取神庭、百会穴进行针刺,应用SDZ-V电针仪,采用疏密波,30 min/次,1次/d,一共干预7 d;假手术组和MCAO组不予任何治疗,给予同等条件的喂养和抓取;MCAO+电针非穴组取胁下非经非穴点,在造模后24 h进行电针干预14 d。观察造模后24 h及3、7、14 d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情况,检测干预14 d后大鼠脑含水量变化;造模成功后,采用longa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半暗带神经元生长相关蛋白;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 chain reaction,PCR)测定粪便肠道菌群变化;双抗体夹心(ABC-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ABC-ELISA)法检测血清和脑组织中的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含量,并分析IL-1β、ICAM-1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结果在造模后24 h及3、7、14 d评估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情况,电针各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同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同期MCAO组,其中电针穴位组均明显低于同期非穴组(P<0.01),而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随着干预时间延长改善更明显。与MCAO组比较,MCAO+电针穴位组同期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MCAO+电针穴位组穿越平台次数升高(P<0.05)。与MCAO组比较,电针组、电针非穴组大鼠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神经丝蛋白-200(neurofilament-200,NF-200)表达上升(P<0.05),排斥导向分子a(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 a,RGMa)表达下降(P<0.05);电针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P<0.01);与MCAO组比较,MCAO+电针穴位组粪便中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减少(P<0.05),双歧杆菌、乳酸菌数量增多(P<0.05);电针组大鼠模型外周血及脑组织中IL-1β、ICAM-1的含量水平降低(P<0.05);IL-1β、ICAM-1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呈负相关,与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均呈正相关。结论电针治疗可以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肠道菌群紊乱,通过抗炎及维持免疫耐受机制减轻炎症反应,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缺血性脑卒中 肠道菌群 炎症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配体有机骨架同时检测食品接触塑料中双酚A、双酚S的迁移量
7
作者 林谦 林根龄 +2 位作者 代莉莉 黄迪惠 黄小洲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51-259,共9页
实验采用溶剂热法将硝酸铜(Cu(NO3)2)、1,3,5-苯三甲酸(H3BTC)和2,3,6,7,10,11-六羟基三苯(HHTP)合成金属双配体有机骨架,并将其负载于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上,制备一种具有优异导电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Cu-BTC-HHTP/MWCNT。通过扫描电镜、... 实验采用溶剂热法将硝酸铜(Cu(NO3)2)、1,3,5-苯三甲酸(H3BTC)和2,3,6,7,10,11-六羟基三苯(HHTP)合成金属双配体有机骨架,并将其负载于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上,制备一种具有优异导电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Cu-BTC-HHTP/MWCNT。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其形貌及结构;利用新型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GCE)构建电化学传感器Cu-BTC-HHTP/MWCNT/GCE,运用循环伏安法探究具有最佳检测性能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条件,并优化了电解质的选择、检测体系pH、累积电位、累积时间等检测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作条件下,在双酚A(BPA)、双酚S(BPS)浓度为5~400μmol/L区间,传感器响应的峰电流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7、0.998,检出限分别为76.4、18.5 nmol/L。对实际样品的检测中,BPA、BPS的加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63%~103.69%、98.29%~101.18%。表明新构建的Cu-BTC-HHTP/MWCNT/GCE电化学传感器可为研究食品接触材料中BPA、BPS等污染物迁移量的检测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配体金属有机骨架 多壁碳纳米管 电化学传感器 双酚A 双酚S 同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d-TiO_(2)选择性催化CO_(2)加氢反应的性能
8
作者 张明文 周杰 王兆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5-103,共9页
CO_(2)加氢过程中间体CO在分子水平上的吸附/脱附行为会显著影响产物选择性.本文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t/Cd-TiO_(2)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H_(2)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拉曼光谱(Raman)、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SR)、透射电子显微镜(... CO_(2)加氢过程中间体CO在分子水平上的吸附/脱附行为会显著影响产物选择性.本文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t/Cd-TiO_(2)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H_(2)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拉曼光谱(Raman)、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S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CO_(2)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和N_(2)气吸附-脱附实验等表征手段对Pt/Cd-TiO_(2)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将其应用于CO_(2)加氢反应中.活性测试结果显示,Pt/TiO_(2)加氢产物中CO选择性是87.5%,CH_(4)选择性是12.5%.随着Cd^(2+)的引入,Pt/Cd-TiO_(2)的加氢产物中CO选择性提升至98.1%,CH_(4)选择性降低至1.9%.以Pt/Cd-TiO_(2)为催化剂,CO的生成温度降低至225℃(Pt/TiO_(2)是250℃).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结果表明,Cd^(2+)的引入能够降低Pt纳米颗粒(Pt NPs)表面的电子密度,Pt NPs表面电子密度的降低有利于吸附态CO(CO_(ads))脱附生成气态CO,同时抑制CO_(ads)加氢生成CH_(4).在CO甲烷化实验中,Cd^(2+)的引入使CH_(4)产量降低了约6.6倍,证明Cd^(2+)抑制了CO甲烷化生成CH_(4),这与Pt/Cd-TiO_(2)在CO_(2)加氢中CO选择性提升的结果一致.通过多种阳离子(Cd^(2+),Mn^(2+),Ba^(2+),K^(+),Na^(+))对Pt/TiO_(2)进行修饰,均能提升CO选择性,其中Pt/Cd-TiO_(2)表现出最高的CO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加氢 Pt/Cd-TiO_(2)催化剂 电子密度 一氧化碳选择性 一氧化碳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ECD成员国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效应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桂燕 欧阳嘉原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1,共4页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跨境电商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0-2021年38个OECD成员国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OECD成员国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效应,得到以下结论:一是OECD成员国跨境电商发展能促进双边贸易规模扩大;二是...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跨境电商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0-2021年38个OECD成员国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OECD成员国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效应,得到以下结论:一是OECD成员国跨境电商发展能促进双边贸易规模扩大;二是OECD成员国跨境电商发展通过降低贸易成本,间接推动双边贸易规模扩大。最后,从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跨境电商发展、降低贸易成本等方面提出释放贸易潜力、扩大双边贸易规模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ECD 跨境电商 对外贸易 跨国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PP/微米SiO_(2)消光热封膜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羽航 林渊智 +5 位作者 毛健全 王永祥 刘向 余立 柯俊沐 陈忆诗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7,共7页
设计3层消光热封膜复合结构,筛选适合的聚乙烯与聚丙烯做为视觉层材料,在芯层中添加微米SiO_(2)来提高薄膜雾度,通过3层共挤流延法进行薄膜的制备,探讨薄膜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PE-HD与共聚聚丙烯组成最佳消光材料,随着PE-HD在视觉层... 设计3层消光热封膜复合结构,筛选适合的聚乙烯与聚丙烯做为视觉层材料,在芯层中添加微米SiO_(2)来提高薄膜雾度,通过3层共挤流延法进行薄膜的制备,探讨薄膜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PE-HD与共聚聚丙烯组成最佳消光材料,随着PE-HD在视觉层中含量的增加,可以提高PE-HD/PP混合体系的冲击强度、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对薄膜具有增强增韧的作用,可加快PE-HD/PP混合体系的结晶速率,加快薄膜雾度的形成;且当PE-HD在视觉层中含量为40%时,薄膜的雾度达到80%,光泽度为7.8%,薄膜消光效果最好;当微米SiO_(2)在芯层中的含量为3%时,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最高,达到29.5 MPa和64%,薄膜的透光率为58.8%,雾度提高到8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光膜 热封 微米二氧化硅 雾度 3层流延共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鱿鱼分段变温热风干燥动力学及品质分析
11
作者 黄小丽 徐林峰 +2 位作者 张小菁 陈文韬 肖红伟 《现代农业装备》 2025年第5期26-32,共7页
为了提高鱿鱼热风干燥效率,改善干制品品质,本研究以冰鲜鱿鱼为原料,经漂烫预处理后,采用4种变温干燥模式(A:温度从90℃开始每隔1 h下降10℃,直至干燥结束,B:80℃2 h→70℃1 h→60℃至结束,C:70℃3 h→60℃1 h→50℃至结束,D:60℃4 h→5... 为了提高鱿鱼热风干燥效率,改善干制品品质,本研究以冰鲜鱿鱼为原料,经漂烫预处理后,采用4种变温干燥模式(A:温度从90℃开始每隔1 h下降10℃,直至干燥结束,B:80℃2 h→70℃1 h→60℃至结束,C:70℃3 h→60℃1 h→50℃至结束,D:60℃4 h→50℃1 h→40℃至结束)和2种恒温干燥模式(E:60℃和F:50℃)将鱿鱼含水率降至20%;并测定样品复水比和质构参数弹性、咀嚼性和硬度;分析鱿鱼干燥特性并建立拟合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各干燥模式用时长短排序为E>D>F=A>C>B;变温干燥模式B鱿鱼总体干燥速率最大,水分有效扩散系数为4.0340×10^(-10)m^(2)/s;Logarithmic模型最适用于描述鱿鱼干燥过程水分变化;各干燥模式下鱿鱼干复水比大小排序:C>F>B>D>A>E。复水后鱿鱼样品间弹性没有差异,而变温干燥模式C所得鱿鱼咀嚼性和硬度都是最小的。综合比较,变温干燥模式C最适合鱿鱼干燥。本研究为鱿鱼高效干燥和品质改善提供理论依据和工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温干燥 鱿鱼 复水比 质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商主播语言风格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影响—基于心流体验的中介和电子口碑的调节作用
12
作者 刘江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7-70,共4页
主播语言风格已成为影响电商直播间营销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心流理论,从诉诸幽默风格、诉诸情感风格和诉诸理性风格三个维度构建电商主播语言风格量表,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电商主播语言风格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 主播语言风格已成为影响电商直播间营销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心流理论,从诉诸幽默风格、诉诸情感风格和诉诸理性风格三个维度构建电商主播语言风格量表,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电商主播语言风格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电商直播情境中,电商主播语言风格能够显著提升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其中诉诸幽默风格、诉诸情感风格的营销效果较好;心流体验是电商主播语言风格影响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的重要机制路径,其中介效应占比为34.96%;电子口碑对电商主播语言风格和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即电子口碑越好,电商主播语言风格激发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的效应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主播语言风格 心流体验 冲动性购买意愿 电子口碑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改性聚乙烯醇/季铵盐壳聚糖复合膜的性能研究
13
作者 黄益飞 柯俊沐 +3 位作者 苏羽航 林新兴 余立 刘钊骥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2-157,共6页
以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和季铵盐壳聚糖(quaternary ammonium chitosan,QAC)为成膜基材,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2%、4%、6%、8%、10%,相对于干基总质量)的纳米SiO_(2)对PVA/QAC复合膜的结构和物化特性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 以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和季铵盐壳聚糖(quaternary ammonium chitosan,QAC)为成膜基材,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2%、4%、6%、8%、10%,相对于干基总质量)的纳米SiO_(2)对PVA/QAC复合膜的结构和物化特性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镜对复合膜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力学性能、水蒸气透过性、吸水率、透光率、土埋降解率进行测试。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膜表面致密平整,PVA、QAC与纳米SiO_(2)相容性好且存在着氢键作用。XRD结果表明,当纳米SiO_(2)添加量为2%时,复合膜结晶度上升,同时力学性能显著提高(P<0.05),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23.9 MPa和538.7%。并且随着纳米SiO_(2)含量增加,降低了复合膜的吸水率与透光率,但延缓了其生物降解性。因此,纳米SiO_(2)可有效改善PVA/QAC复合膜的综合性能,使其在食品包装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季铵盐壳聚糖 纳米SiO_(2) 复合膜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世代”审美偏好下动画电影的内容创新与营销策略研究
14
作者 张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6-80,共5页
在数字化与全球化背景下,“Z世代”的审美偏好正深刻影响着动画电影的内容创新与营销策略。“Z世代”的审美偏好具有碎片化视觉表达、沉浸式体验、亚文化符号渗透、社会价值共鸣等特征。动画电影为适应其审美,开始创新运用碎片化叙事结... 在数字化与全球化背景下,“Z世代”的审美偏好正深刻影响着动画电影的内容创新与营销策略。“Z世代”的审美偏好具有碎片化视觉表达、沉浸式体验、亚文化符号渗透、社会价值共鸣等特征。动画电影为适应其审美,开始创新运用碎片化叙事结构,打造沉浸式创作,深度植入虚拟偶像元素,着力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译。营销策略上,动画电影制片方应借助短视频平台进行裂变式营销,创设沉浸式线下活动场景化营销,塑造虚拟偶像代言广告式营销,借助用户生成内容开展社群裂变性营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世代”审美偏好 动画电影 内容创新 营销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醛改性PVA抗菌膜的制备
15
作者 余立 林渊智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18-123,共6页
目的解决传统抗菌膜中抗菌剂易从薄膜中流失的问题。方法用肉桂醛(CIN)与聚乙烯醇(PVA)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进行醇醛缩合反应生,生成一种具有抗菌效果的材料(PVA-CIN)。对PVA-CIN进行了化学结构红外光谱检测、热性能(DSC)检测、力学性能... 目的解决传统抗菌膜中抗菌剂易从薄膜中流失的问题。方法用肉桂醛(CIN)与聚乙烯醇(PVA)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进行醇醛缩合反应生,生成一种具有抗菌效果的材料(PVA-CIN)。对PVA-CIN进行了化学结构红外光谱检测、热性能(DSC)检测、力学性能检测、光学性能检测以及抗菌性能检测。结果红外检测结果显示产物中有C—O—C的生成;DSC检测结果显示PVA-CIN的熔点和结晶度都低于PVA;拉伸性能检测显示PVA-CIN的抗拉强度低于PVA;光学性能检测检测显示PVA-CIN的透明度低于PVA,雾度高于PVA;抗菌性测试显示PVA-CIN的抑菌效果优于PVA。结论肉桂醛(CIN)与聚乙烯醇(PVA)能够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醇醛缩合反应生成PVA-CIN,PVA-CIN拉伸性能率低于PVA,但抗菌效果优于PV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膜 肉桂醛 聚乙烯醇 化学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surface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and stability ofα-AlH_(3) coated with paraffin wax
16
作者 WANG Wei QIN Mingna +4 位作者 SHI Qiang TANG Wang CHEN Yajie ZHANG Yan GUO Tao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7-144,共8页
Alpha-aluminum hydride(α-AlH_(3))is usually metastable due to the small enthalpy of formation,poor stability,high chemical activity,sensitivity to moisture and easy combination with water in the air.In order to inhib... Alpha-aluminum hydride(α-AlH_(3))is usually metastable due to the small enthalpy of formation,poor stability,high chemical activity,sensitivity to moisture and easy combination with water in the air.In order to inhibit the hygroscopicity ofα-AlH_(3) and improve its storage and stability,paraffin wax(PW)is selected as the coating material,and the solvent/non-solvent method is usually used to coat the surface ofα-AlH_(3).The structure and topography ofα-AlH_(3) before and after being coated by PW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X-ray diffractometer(XRD),X-ray electron spectroscopy(XPS),elemental analysis,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The results show that PW can form a uniform and complete coating layer on the surface ofα-AlH_(3),and the crystal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theα-AlH_(3) coated by PW are not changed.The moisture absorption weight gain rate is reduced from 12%to 0.8%,and the hygroscopicity is greatly reduced.Furthermore,theα-AlH_(3) coated by PW also showed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resisting water erosion after theα-AlH_(3) coated by PW,and the hydrophobic angle increases from 27°to 98°after theα-AlH_(3) surface being coated by P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H_(3) paraffin wax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润滑TPV汽车密封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
17
作者 林聪龙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8-62,共5页
通过研究不同润滑剂的配方产品表面的摩擦因数、材料与基材的黏结性能和材料物理性能等参数,寻找符合要求的自润滑TPV材料。结果表明,采用大分子量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且添加量为5.0份时制得的TPV材料,表面的摩擦因数≤0.75且黏结性能和力... 通过研究不同润滑剂的配方产品表面的摩擦因数、材料与基材的黏结性能和材料物理性能等参数,寻找符合要求的自润滑TPV材料。结果表明,采用大分子量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且添加量为5.0份时制得的TPV材料,表面的摩擦因数≤0.75且黏结性能和力学性能良好,在汽车玻璃装饰材料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因数 黏结性能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羽毛肽-牡蛎壳钙螯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18
作者 吴承燕 林宜锦 +1 位作者 杨华楠 陈文韬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6-91,131,共7页
为提高鸡羽毛和牡蛎壳的附加值,以牡蛎壳为原料制备牡蛎壳钙,以鸡羽毛为原料制备鸡羽毛肽,并将鸡羽毛肽与牡蛎壳钙粉螯合制备鸡羽毛肽-牡蛎壳钙螯合物。以螯合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螯合工艺,并对螯合物的结构... 为提高鸡羽毛和牡蛎壳的附加值,以牡蛎壳为原料制备牡蛎壳钙,以鸡羽毛为原料制备鸡羽毛肽,并将鸡羽毛肽与牡蛎壳钙粉螯合制备鸡羽毛肽-牡蛎壳钙螯合物。以螯合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螯合工艺,并对螯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佳螯合工艺条件为螯合温度80.4℃、牡蛎壳粉添加量0.30 g、鸡羽毛肽添加量4.54 g、液(去离子水)料(鸡羽毛肽)比20∶1(mL/g),在此条件下螯合率为60.19%。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鸡羽毛肽的氨基和羧基参与了钙的螯合过程;热重分析表明,鸡羽毛肽与钙离子的螯合增强了鸡羽毛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羽毛肽 牡蛎壳钙 响应面法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改性甲壳素厌氧型生物降解薄膜的制备
19
作者 苏羽航 卢修强 +4 位作者 毛健全 尹望林 刘向 柯俊沐 林渊智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0-68,共9页
将丙烯酸乙酯接枝至甲壳素上,通过三层流延共挤制备聚丙烯/改性甲壳素厌氧生物降解薄膜。通过核磁共振、傅里叶变换红外、拉曼光谱、热失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扫描电子显微镜、薄膜物理性能测试、堆肥厌氧降解实验等,对甲壳素接枝丙... 将丙烯酸乙酯接枝至甲壳素上,通过三层流延共挤制备聚丙烯/改性甲壳素厌氧生物降解薄膜。通过核磁共振、傅里叶变换红外、拉曼光谱、热失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扫描电子显微镜、薄膜物理性能测试、堆肥厌氧降解实验等,对甲壳素接枝丙烯酸乙酯进行表征,对聚丙烯/改性甲壳素厌氧生物降解助剂的加工性能,薄膜的物理性能、降解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丙烯酸乙酯成功接枝至甲壳素上,甲壳素的热分解温度提高至340℃。在3%单甘酯的协调作用下,改性甲壳素含量为10%的厌氧生物降解助剂的流动性、改性甲壳素在助剂中的分散性得到改善。在厌氧生物降解薄膜中,改性甲壳素含量≤1.5%时,可以起到异相成核作用,聚丙烯结晶度提高,熔点提高,结晶速率加快。薄膜的纵向拉伸强度,在改性甲壳素含量为2%时,达到12.8 MPa的最大值,而薄膜的断裂伸长率则不断下降,韧性降低,此时薄膜的透光率为87.6%,雾度为4.6%,薄膜的雾率低于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国家标准的要求。将改性甲壳素含量为1.5%的聚丙烯薄膜进行堆肥厌氧降解实验,聚丙烯薄膜的降解率随堆肥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到56天时,平均降解率达到9.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素 接枝改性 聚丙烯薄膜 厌氧生物降解 三层流延共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膜透气机理研究及在果蔬包装中的应用
20
作者 余立 林渊智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2-188,共7页
目的阐明果蔬包装用微孔膜的透气机理并建立相关理论透气模型,以便指导果蔬气调包装设计(开孔方案)。方法运用热力学原理和气体分子动力学理论分析气体分子分别在微孔和高分子薄膜分子缝隙中的扩散机理,并以此建立微孔膜透气理论模型;... 目的阐明果蔬包装用微孔膜的透气机理并建立相关理论透气模型,以便指导果蔬气调包装设计(开孔方案)。方法运用热力学原理和气体分子动力学理论分析气体分子分别在微孔和高分子薄膜分子缝隙中的扩散机理,并以此建立微孔膜透气理论模型;通过检测分析微孔包装袋内O_(2)浓度变化,验证该理论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樱桃腐烂率测试证明该模型有助于樱桃的储藏。结果根据理论模型设计的微孔包装袋内的实测O_(2)浓度与预设浓度非常接近,且该包装袋内的樱桃腐烂率最低。结论该理论模型能较好地表征O_(2)分子在微孔膜中的扩散机理,根据其设计的微孔气体包装能够有效延长果蔬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膜 扩散机理 气调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