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竹向杉木林扩张不同阶段叶面积指数地面高光谱遥感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聪慧 李宝银 +4 位作者 毛振伟 李璐飞 余坤勇 刘健 钟全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65-2371,共7页
毛竹向杉木林扩张会引发“林退竹进”、林权纠纷等生态与经济问题。利用遥感有效反演毛竹演替过程对于科学管控森林资源意义重大。为了揭示地面高光谱在毛竹扩张不同阶段叶面积指数(LAI)反演的有效性,以毛竹在杉木林中扩张为研究对象,... 毛竹向杉木林扩张会引发“林退竹进”、林权纠纷等生态与经济问题。利用遥感有效反演毛竹演替过程对于科学管控森林资源意义重大。为了揭示地面高光谱在毛竹扩张不同阶段叶面积指数(LAI)反演的有效性,以毛竹在杉木林中扩张为研究对象,沿毛竹扩张方向设置四类杉竹比例样方,模拟扩张Ⅰ、Ⅱ、Ⅲ、Ⅳ阶段,根据原始光谱及开方、对数、倒数、一阶微分、二阶微分等10种光谱变换数据与不同扩张阶段LAI相关性选取特征波段,构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黄光波段指数(YI)等7个LAI显著相关植被指数,分别建立光谱信息与植被指数的五类单因素回归模型,基于植被指数利用神经网络、决策森林回归、贝叶斯线性回归和线性回归四种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多因素回归模型,探讨毛竹向杉木林不同扩张阶段LAI高光谱反演模型适用性。结果表明:原始光谱的一阶微分、二阶微分、对数一阶微分和倒数一阶微分四类微分变换能够丰富光谱信息,更好表征毛竹向杉木林的扩张过程;植被指数中,YI与毛竹LAI相关系数最大,表现出毛竹扩张过程的高敏感性,NDVI反演效果最佳,但基于传统植被指数建模的总体反演效果不佳;基于微分变换光谱的二次多项式和幂指数回归模型在各扩张阶段表现更佳,神经网络算法在LAI反演方面优于其他机器学习算法,总体来看,基于光谱变换的传统回归算法优于机器学习建模方法。扩张第Ⅲ阶段基于对数倒数一阶微分变换光谱构建的模型(y=5.2914e^(183.76x))拟合效果最佳,建模集和验证集R^(2)分别为0.735和0.742,RMSE分别为0.733和0.468,nRMSE分别为14.0%和9.9%,建议毛竹扩张管控选在竹林各半的混交林中。系统开展毛竹不同扩张阶段LAI高光谱反演模型的创新分析,将为科学营林造林管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扩张 LAI 遥感反演 光谱变换 植被指数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柱-软钢板组合高墩受压性能试验
2
作者 蔡哲罕 卓卫东 +2 位作者 林楷奇 王志坚 刘秋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1-571,共11页
为改善传统钢筋混凝土高墩桥梁的抗震性能,基于能力设计原理和结构抗震韧性设计理念,本文提出一种可更换部件的四肢钢管混凝土柱-软钢板组合箱形截面高墩。本文设计制作了1/10比例的缩尺试件,通过轴心和偏心受压试验,研究荷载偏心率、... 为改善传统钢筋混凝土高墩桥梁的抗震性能,基于能力设计原理和结构抗震韧性设计理念,本文提出一种可更换部件的四肢钢管混凝土柱-软钢板组合箱形截面高墩。本文设计制作了1/10比例的缩尺试件,通过轴心和偏心受压试验,研究荷载偏心率、软钢板厚度等对新型组合高墩受压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组合高墩试件在轴压作用下,四肢钢管混凝土柱基本整体协调变形;当加载至试件破坏时,四肢钢管及软钢板均早已受压屈服,钢管套箍作用充分发挥;破坏形态呈整体弯曲失稳。在受偏心压力作用且偏心率不超过0.405时,四肢钢管混凝土柱全截面受压,组合截面纵向应变分布在弹性阶段基本满足“平截面假定”,在弹塑性阶段近似满足“拟平截面假定”;当加载至试件破坏时,破坏形态亦呈整体弯曲失稳。此外,钢系梁受力较小,仅起构造作用;而增大软钢板厚度,可有效提高新型组合高墩的截面抗弯刚度和正截面受压承载力,降低其侧向挠度;故在计算新型组合高墩的受压承载力时,应充分考虑软钢板的“结构元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受压性能 轴压试验 组合高墩 可更换构件 软钢板 拟平截面假定 钢管混凝土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暗点植被指数的马尾松林叶面积指数反演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聪慧 赖壮杰 +1 位作者 刘健 余坤勇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5-203,共9页
为了减少单一角度卫星遥感与传统植被指数在LAI反演过程中的误差,提升马尾松林LAI反演精度,以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河田镇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获取多角度无人机影像和马尾松林LAI实测数据。根据研究区不同波段热暗点指数、植被指数与实测... 为了减少单一角度卫星遥感与传统植被指数在LAI反演过程中的误差,提升马尾松林LAI反演精度,以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河田镇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获取多角度无人机影像和马尾松林LAI实测数据。根据研究区不同波段热暗点指数、植被指数与实测LAI的相关关系,优化热暗点植被指数构建马尾松林LAI反演模型。结果表明,基于红光波段反射率计算的热暗点比值指数HDRI-r(R^(2)=0.398)是研究区马尾松林LAI反演的重要辅助参数;将HDRI-r引入表征研究区冠层结构的传统植被指数NDVI、GNDVI、RVI、MSAVI、NRI、SIPI、VARI,构建的热暗点植被指数NHDRI与实测马尾松林LAI相关性最高,R^(2)为0.4065;引入热暗点信息的植被指数(NHDRI、GNHDRI、RHDRI、MSAHDRI、NRHDRI、SIPHDRI、VAHDRI)与实测LAI的拟合R^(2)均>0.37,相较于对应的传统植被指数,R^(2)分别提高了82%、333%、295%、161%、1409%、380%、192%,热暗点信息与传统植被指数的结合能够缓解植被冠层光饱和现象,有效提高马尾松林LAI反演精度;研究区马尾松林LAI范围为0.11~4.28 m^(2)/m^(2),总体水平偏低,与当地马尾松林以枝叶稀疏、矮小的“老头松”为主的实际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暗点指数 叶面积指数 植被指数 无人机 多角度 马尾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立铣刀高速铣削碳纤维复合材料试验研究
4
作者 范宜鹏 林有希 +2 位作者 王林建 禹杰 黄俊轲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70-75,共6页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精密加工极易产生毛刺等缺陷,选用新型四刃粗精交错刃结构的立铣刀和常规硬质合金立铣刀,在相同条件下对纤维方向角为45°、90°、135°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高速铣削对比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毛刺因子、...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精密加工极易产生毛刺等缺陷,选用新型四刃粗精交错刃结构的立铣刀和常规硬质合金立铣刀,在相同条件下对纤维方向角为45°、90°、135°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高速铣削对比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毛刺因子、铣削轴向力、表面粗糙度、表面微观形貌及毛刺抑制机制得出:新型粗精交错立铣刀与常规硬质合金立铣刀加工相比,工件侧表面的毛刺长度及数量均得到显著的改善;各纤维方向角铣削力Fz平均值依次下降20.93%、17.74%和5.78%;纤维方向角θ为45°和90°时面粗糙度较好满足加工要求,而纤维方向角135°的表面粗糙度均急剧增加超出合格标准。总体而言,新型粗精交错立铣刀切削能有效抑制毛刺的生成,且保证加工表面粗糙度不发生剧变,因此更适合应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高速铣削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粗精交错立铣刀 毛刺 铣削力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菌草茎秆便携式剪切力测量装置分析及设计
5
作者 郭巧惠 洪培瑶 李澍源 《新疆农机化》 2023年第6期10-12,共3页
本文以不同生长期的巨菌草茎秆为研究对象,测得半年生的茎秆平均剪切强度和剪切功的最大值分别为20.86 MPa和22.35 mJ;一年生的茎秆剪切强度和剪切功的最大值分别为30.36 MPa和38.89 mJ。根据剪切强度设计便携式茎秆剪切力测量装置用于... 本文以不同生长期的巨菌草茎秆为研究对象,测得半年生的茎秆平均剪切强度和剪切功的最大值分别为20.86 MPa和22.35 mJ;一年生的茎秆剪切强度和剪切功的最大值分别为30.36 MPa和38.89 mJ。根据剪切强度设计便携式茎秆剪切力测量装置用于实现便携式测量茎秆力学剪切数据并存储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 剪切力 剪切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