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分银行服务福建省学习型乡村建设的探索研究
1
作者 陈文芳 《村委主任》 2024年第9期231-233,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乡村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石,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关键和难点。文章从建设学习型社会出发,论述了学分银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乡村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石,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关键和难点。文章从建设学习型社会出发,论述了学分银行服务福建省学习型乡村建设的意义,提出了学分银行服务福建省学习型乡村建设的措施,以期对学分银行服务福建省学习型乡村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分银行 全民终身学习 学习型社会建设 创建学习型社会 建设的意义 重要基石 福建省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ACK框架下新媒体营销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与探讨
2
作者 柯玉珍 周敏琳 《现代盐化工》 2024年第5期120-122,共3页
基于“大思政”育人格局,教师应关注人格榜样对学生意志力、思想政治素养的影响,注重浸润式引导作用的发挥,帮助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立足课程的知识、能力和思政目标,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新媒体营销”课程是... 基于“大思政”育人格局,教师应关注人格榜样对学生意志力、思想政治素养的影响,注重浸润式引导作用的发挥,帮助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立足课程的知识、能力和思政目标,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新媒体营销”课程是大商科环境下各商科专业的必修核心技能课程。基于TPACK框架,整合思政教学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新媒体营销内容知识三大元素,构建全过程“浸润式”新媒体营销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为新媒体营销课程思政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CK框架 新媒体营销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焙和电焙白茶的关键风味物质和品质差异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全金 周喆 +2 位作者 漆思雨 吴颖 孙威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59-267,共9页
以炭焙和电焙的不同等级白茶为实验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二者的香气物质、主要呈味物质与感官品质差异。结果表明:从样品中共检测出262种挥发性化合物,以萜类、杂环化合物、醇类、酯... 以炭焙和电焙的不同等级白茶为实验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二者的香气物质、主要呈味物质与感官品质差异。结果表明:从样品中共检测出262种挥发性化合物,以萜类、杂环化合物、醇类、酯类和酮类为主,相对含量较高的有2-苯乙醇、芳樟醇、香叶醇、水杨酸甲酯、月桂烯、(E)-芳樟醇氧化物等。对比电焙的白茶,炭焙银针、白牡丹和寿眉分别筛选出77、16种和93种差异挥发性物质。香气活性值分析表明,芳樟醇、香叶醇、2-苯乙醇和月桂烯是炭焙白茶的重要香气物质,这些物质主要呈现天然清香、花果香或甜香。通过检测非挥发性化合物,结果表明炭焙与电焙白茶的儿茶素组分及总量、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差异显著。感官审评分析表明,审评结果与挥发性物质、非挥发性物质的检测结果较一致。本研究有助于了解炭焙白茶的香气和滋味品质化学,为提高白茶品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焙白茶 芳香物质 香气活性值 芳樟醇及其氧化物 呈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虫性茶树品种的叶色及挥发物差异性研究
4
作者 孙悦 刘梦月 +6 位作者 高晨曦 吴全金 曹士先 余顺甜 陈志丹 金珊 孙威江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5-543,共19页
为探究不同抗虫性茶树品种的叶色及挥发物差异性,对11个茶树品种进行为期2年的田间虫口密度调查,通过田间枝条室内孵化试验和室内生命参数测定试验,佐证了田间种群密度作为抗性分级标准的可靠性;并测定色差及叶片单位叶面积蜡质含量,用... 为探究不同抗虫性茶树品种的叶色及挥发物差异性,对11个茶树品种进行为期2年的田间虫口密度调查,通过田间枝条室内孵化试验和室内生命参数测定试验,佐证了田间种群密度作为抗性分级标准的可靠性;并测定色差及叶片单位叶面积蜡质含量,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未被病虫为害的一芽二叶新梢的挥发物进行检测,以期筛选不同抗虫性茶树品种间的差异物。结果显示,小贯松村叶蝉(Matsumurasca onukii)趋向于叶片色彩较暗、黄色较淡的茶树品种;茶棍蓟马(Dendrothrips minowai)趋向色彩鲜亮、饱和度高、黄色偏高的茶树品种,且茶棍蓟马更重视叶背的色泽。在挥发物方面,小贯松村叶蝉种群密度与芳樟醇的相对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壬醛、十二烷的相对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茶棍蓟马的种群密度与十二烷和苯乙醇的相对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十二烷对小贯松村叶蝉和茶棍蓟马作用不同,其含量和茶树叶片蜡质含量与种群密度间的关系呈现相同趋势,这说明同一种挥发物对不同昆虫会产生不同的趋向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小贯松村叶蝉 茶棍蓟马 叶色 挥发物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