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农地流转后农户经营行为差异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王正环 《热带农业工程》 2015年第3期45-51,共7页
以福建省为例开展入户问卷调查,按农户在流转中不同的地位进行分类,对流转过程中农户的意愿和行为差异以及农地流转后农户分化所形成的农业经营格局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土地从年龄较大、老年人口较多的贫困家庭以及较为年轻化的富裕家庭... 以福建省为例开展入户问卷调查,按农户在流转中不同的地位进行分类,对流转过程中农户的意愿和行为差异以及农地流转后农户分化所形成的农业经营格局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土地从年龄较大、老年人口较多的贫困家庭以及较为年轻化的富裕家庭流出,向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年轻化家庭流入;农地流转多以口头实现;在农村实际发生的农地流转规模远高于官方统计数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户 经营行为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的运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Tobit两步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庆安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3-134,共12页
本文运用DEA-Tobit两步法,评价了福建省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的运行效率,并分析了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的总体运行效率偏低,不同个体、地区和模式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其运行效率差异较大;担保机构的模式、保费收... 本文运用DEA-Tobit两步法,评价了福建省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的运行效率,并分析了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的总体运行效率偏低,不同个体、地区和模式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其运行效率差异较大;担保机构的模式、保费收入占比、成立年数、担保费率、协议担保放大倍数、金融机构存贷比、工业产值占GDP的比例等因素对运行效率的影响是显著的。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有效提高农村信用担保机构运行效率的前瞻性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信用担保机构 运行效率 影响因素 DEA—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激励在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金晓云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80-81,共2页
学术界目前对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关系的研究主要以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而对中小企业板这一领域的研究不多。作为我国主板市场必要补充的中小板市场,在其上市的多是民营企业,股权激励在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实施效应和在主板市场... 学术界目前对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关系的研究主要以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而对中小企业板这一领域的研究不多。作为我国主板市场必要补充的中小板市场,在其上市的多是民营企业,股权激励在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实施效应和在主板市场中大部分国有企业的实施效应在理论上是不同的。文章通过对样本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前后的业绩对比,发现经营者股权激励对提升中小板上市公司业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板 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 激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品牌经营的文化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正环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79-182,共4页
在全球竞争的新态势下,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将长期处于供给过剩和供给不足的双重矛盾之中,实施品牌策略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创立了部分农产品品牌,但进一步分析发现,农产品品牌发展还... 在全球竞争的新态势下,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将长期处于供给过剩和供给不足的双重矛盾之中,实施品牌策略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创立了部分农产品品牌,但进一步分析发现,农产品品牌发展还存在不足。本文从文化的视角提出了进行农产品品牌经营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品牌经营 文化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调节机制的失衡与改善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庆安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57-58,97,共3页
农村金融生态调节机制的优劣评判依据是:农村金融市场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完善程度以及农村金融市场监管调节的有效程度。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因为过多的不适当干预而破坏了其自我调节机制要改善农村金融生态调节机制失衡现状就必... 农村金融生态调节机制的优劣评判依据是:农村金融市场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完善程度以及农村金融市场监管调节的有效程度。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因为过多的不适当干预而破坏了其自我调节机制要改善农村金融生态调节机制失衡现状就必须按市场化方向,完善农村金融自我调节机制,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监管的有效性,增强金融监管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生态 调节机制 失衡 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品质调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吴全金 周喆 孙威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期91-100,共10页
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准确、无损、快速的检测技术,在茶叶生产加工和品质调控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优势。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工作原理,综述了该技术在茶树鲜叶分级、茶叶加工过程监控、茶叶智能化审评、茶叶品质成分快速检测... 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准确、无损、快速的检测技术,在茶叶生产加工和品质调控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优势。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工作原理,综述了该技术在茶树鲜叶分级、茶叶加工过程监控、茶叶智能化审评、茶叶品质成分快速检测和定量分析、茶叶非法添加物鉴定等茶叶品质调控环节中的研究,并对其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该技术更好、更快地应用于茶叶标准化加工、品质智能化识别和产地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鲜叶分级 智能化审评 茶类判别 品质成分定量分析 非法添加物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