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竹蛏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云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7-31,共5页
本文对长竹蛏繁殖习性、胚胎发育和人工育苗技术关键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亲贝经暂养可促进性成熟 ;幼虫对温、盐度的适应较广 ;变态附着采用缩光培育 ,未经缩光的附着时间延长 ,存活率降低 ;幼虫长至约 2 40 μm变态附着 ,附着量在 ( 0... 本文对长竹蛏繁殖习性、胚胎发育和人工育苗技术关键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亲贝经暂养可促进性成熟 ;幼虫对温、盐度的适应较广 ;变态附着采用缩光培育 ,未经缩光的附着时间延长 ,存活率降低 ;幼虫长至约 2 40 μm变态附着 ,附着量在 ( 0 6~ 1 0 )× 1 0 6个 /m2 之间 ,其繁殖盛期为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竹蛏 亲贝 促进性成熟 人工育苗 繁殖习性 缩光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类育苗技术之二 长竹蛏室内人工育苗技术及问题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郑升阳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52,共2页
长竹蛏分布在我国、朝鲜和日本内湾潮间带细沙底质上,是一种名贵的海产经济贝类。过去长竹蛏仅限于自然海区采捕,产量低,市场供不应求。笔者开展了土池半人工育苗的试验,对长竹蛏的自然繁殖和生长进行了研究,取得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上,... 长竹蛏分布在我国、朝鲜和日本内湾潮间带细沙底质上,是一种名贵的海产经济贝类。过去长竹蛏仅限于自然海区采捕,产量低,市场供不应求。笔者开展了土池半人工育苗的试验,对长竹蛏的自然繁殖和生长进行了研究,取得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长竹蛏全人工育苗,取得了一些成果和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竹蛏 室内人工育苗技术 经济贝类 自然繁殖 半人工育苗 全人工育苗 供不应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竹蛏室内人工育苗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郑升阳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4-156,共3页
对长竹蛏的繁殖习性、胚胎发育和人工育苗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亲贝经暂养可促进性成熟;幼虫对温度、盐度的适应较广;变态附着期的培育需降低光照度,培育时未降低光照度的幼虫,附着时间延长,存活率低;幼虫长至约240μm... 对长竹蛏的繁殖习性、胚胎发育和人工育苗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亲贝经暂养可促进性成熟;幼虫对温度、盐度的适应较广;变态附着期的培育需降低光照度,培育时未降低光照度的幼虫,附着时间延长,存活率低;幼虫长至约240μm时变态附着,附着量在(0.6~10)×10^6粒/m^2,其繁殖盛期为6—8月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竹蛏 亲贝 人工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之一 三疣梭子蟹池塘养殖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孙俊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池塘养殖 苗种放养 日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褶牡蛎自然海区采苗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孙俊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1-51,共1页
褶牡蛎是我国沿海常见的一种固着型经济贝类,具有食物链短、生长快、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随着福建省平潭县褶牡蛎养殖业的发展,褶牡蛎养殖已从传统的滩涂养殖发展成为浅海浮筏式(垂下式)养殖、棚架式养殖等等,技术水平得... 褶牡蛎是我国沿海常见的一种固着型经济贝类,具有食物链短、生长快、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随着福建省平潭县褶牡蛎养殖业的发展,褶牡蛎养殖已从传统的滩涂养殖发展成为浅海浮筏式(垂下式)养殖、棚架式养殖等等,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其中,苗种普遍采用自然海区采苗法获得,现将其采苗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苗技术 褶牡蛎 海区 养殖业 经济贝类 经济效益 滩涂养殖 技术要点 食物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类养殖技术之五 南方地区皱纹盘鲍育苗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小文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皱纹盘鲍 南方地区 育苗技术 苗种培育 耐高温品种 山东沿海 日本盘鲍 商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菜养殖技术之二 提高坛紫菜壳孢子附着率的技术措施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孙俊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坛紫菜 壳孢子 附着率 人工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潭县坛紫菜养殖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7
8
作者 游华 《水产科技情报》 1999年第6期272-273,共2页
坛紫菜( Porphyra haitanensis )是我国东南沿海养殖海藻中的优良品种,1998 年福建省坛紫菜养殖面积达9733 hm 2,产量为2.4万吨,居全国紫菜养殖的首位。平潭县是坛紫菜的原产地,为保持其传统的生产优势,作者分析了目前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坛紫菜( Porphyra haitanensis )是我国东南沿海养殖海藻中的优良品种,1998 年福建省坛紫菜养殖面积达9733 hm 2,产量为2.4万吨,居全国紫菜养殖的首位。平潭县是坛紫菜的原产地,为保持其传统的生产优势,作者分析了目前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 养殖 技术措施 养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养殖技术 (之二) 南方地区牙鲆池塘养殖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晓霞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南方地区 牙鲆 池塘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仙女蛤人工育苗技术总结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小文 《科学养鱼》 2016年第7期45-46,共2页
中国仙女蛤主要分布在潮间带及浅海的沙质底海区,据调查,目前在福建平潭县海坛湾与坛南湾海域有较广的分布。平潭是中国仙女蛤原种特产地,在20世纪80年代年产量达700吨。近年由于遭到抢夺性的采捕,产量逐年下降,资源日益枯竭。现... 中国仙女蛤主要分布在潮间带及浅海的沙质底海区,据调查,目前在福建平潭县海坛湾与坛南湾海域有较广的分布。平潭是中国仙女蛤原种特产地,在20世纪80年代年产量达700吨。近年由于遭到抢夺性的采捕,产量逐年下降,资源日益枯竭。现在年产量不到20吨,因其资源量有限,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育苗技术 中国 年产量 营养丰富 平潭县 资源量 潮间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鳍笛鲷网箱养殖技术要点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晓霞 游克仁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1年第1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红鳍笛鲷 网箱养殖 生活习性 海水养殖 饲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鲍人工饲养技术
12
作者 魏爱芳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25-226,共2页
关键词 人工饲养技术 黑鲍 养殖发展 示范项目 养成技术 科学管理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鲍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皱纹盘鲍亲鲍促熟技术总结
13
作者 周小文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40,共2页
皱纹盘鲍在福建沿海的繁殖季节一般有春、秋两季,春季5-6月份,秋季10-11月份,近年来随着工厂化育苗规模的不断扩大,采苗季节对亲鲍需求量逐年递增,其价格也不断攀升,2010年达520元/千克。在采苗季节能够提供充足、健壮、质优的亲鲍尤其... 皱纹盘鲍在福建沿海的繁殖季节一般有春、秋两季,春季5-6月份,秋季10-11月份,近年来随着工厂化育苗规模的不断扩大,采苗季节对亲鲍需求量逐年递增,其价格也不断攀升,2010年达520元/千克。在采苗季节能够提供充足、健壮、质优的亲鲍尤其关键,不但能降低育苗成本,而且也是苗场生产经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现将皱纹盘鲍秋季人工育苗亲鲍促熟培养技术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纹盘鲍 促熟技术 南方 繁殖季节 工厂化育苗 福建沿海 育苗成本 生产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蜇养殖技术之二 海蜇池塘养殖技术
14
作者 刘孙俊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海蜇 池塘养殖 养殖技术 池塘选择 清塘消毒 苗种放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之二——南美白对虾兑淡养殖技术初探
15
作者 王云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5-56,共2页
南美白对虾具有繁殖周期长,对营养需求低,生长快,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的特点,是广盐性种类,能在海水里生长,也能在淡水中生长,也是解决目前海水病毒性虾病一个重要的途径。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兑淡养殖 养殖技术 池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尾胡椒鲷海水网箱养殖技术
16
作者 周裕平 《福建水产》 2006年第3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网箱养殖技术 花尾胡椒鲷 海水养殖品种 营养丰富 平均体重 俗称 结实 肉质 试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红石首鱼养成实用技术
17
作者 李晓霞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2年第4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鲇鱼 拟红石首鱼 养成 实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鲍养成技术
18
作者 李晓霞 游克仁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1年第2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黑鲍 鲍鱼池 养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仙女蛤人工育苗试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碧全 周小文 +4 位作者 陈明达 郑杰民 游剑涛 黄标武 李迪贵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3-58,共6页
2009年在福建平潭进行了2批次中华仙女蛤人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亲贝性腺发育成熟程度与催产方法是影响中国仙女蛤亲贝催产成功率和排放率高低的主要因素;在2批亲贝的平均鲜出肉率分别为(31.6±2.0)%和(32.8±2.3)%的前提下,... 2009年在福建平潭进行了2批次中华仙女蛤人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亲贝性腺发育成熟程度与催产方法是影响中国仙女蛤亲贝催产成功率和排放率高低的主要因素;在2批亲贝的平均鲜出肉率分别为(31.6±2.0)%和(32.8±2.3)%的前提下,采用阴干、碘钨灯照射提高亲贝体温、流水刺激相结合的物理综合刺激方法可有效地催产中国仙女蛤并培育出健康苗种。但中国仙女蛤亲贝排精产卵的个数比例较小,即亲贝的排放率较低,2批次育苗的排放率分别仅为16.7%和26.7%。2批次共培育出平均壳长为2.87±0.14mm的中国仙女蛤苗种1 331×106cf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仙女蛤 育苗 催产 鲜出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Cu^(2+)对坛紫菜生化效应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钦 魏凤琴 +2 位作者 谢文 陈纪新 郑微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9-282,共4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0.1、0.5、1.0、10、20 mg/L)和不同培养时间(12、24、48、72 h)下,重金属(Cd2+和Cu2+)对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核酸(RNA和DN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10、20 mg/L Cd2+、Cu2+暴露,POD活性... 研究了不同浓度(0.1、0.5、1.0、10、20 mg/L)和不同培养时间(12、24、48、72 h)下,重金属(Cd2+和Cu2+)对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核酸(RNA和DN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10、20 mg/L Cd2+、Cu2+暴露,POD活性先上升(48 h前)后下降(48 h后),其它浓度组POD活性均随污染时间的延长而升高.24、48、72 h均出现比较良好的剂量 效应关系.2)Cd2+和Cu2+对RNA、DNA含量的影响基本上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时间效应关系,同一污染物浓度越大越早出现下降.同时出现随暴露剂量的增加,RNA、DN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或全部下降的剂量 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 CA^2+ CU^2+ 核酸 过氧化物酶 藻类 培养方法 海洋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