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CO3/SiO2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及其对天然胶乳膜抗紫外光老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程国君 陈晨 +3 位作者 李世迁 唐忠锋 王周锋 丁国新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6期8-17,共10页
以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DTMS)为改性剂,分别对CaCO3和SiO2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将改性后无机纳米颗粒按不同质量比混合填充天然橡胶胶乳(NRL)制备CaCO3/SiO2/NRL硫化胶乳膜,研究了改性纳米CaCO3与纳米SiO2混合体系对天然胶乳膜(NRLF)... 以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DTMS)为改性剂,分别对CaCO3和SiO2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将改性后无机纳米颗粒按不同质量比混合填充天然橡胶胶乳(NRL)制备CaCO3/SiO2/NRL硫化胶乳膜,研究了改性纳米CaCO3与纳米SiO2混合体系对天然胶乳膜(NRLF)抗紫外光老化性能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接触角测定等手段表征改性前后无机纳米颗粒的结构及性能的变化;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探究CaCO3和SiO2纳米体系不同质量比的硫化胶乳膜抗紫外光老化性能。结果表明:长链DTMS与无机纳米颗粒间能形成有机化学键合,有效阻止了纳米颗粒间团聚,提高了两种纳米粒子在胶体中的分散性;改性后无机纳米颗粒在NRLF体系中能形成网状结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当改性后纳米CaCO3和纳米SiO2质量比为4∶6时,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紫外光老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CACO3 SIO2 天然胶乳 表面改性 光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伊蒙土对天然乳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程国君 司牧青 +3 位作者 陈晨 王周锋 李世迁 丁国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0-646,共7页
采用高能纳米冲击磨和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DDES)共同修饰伊蒙土(ISIC),制备了低片层数、高分散性的改性伊蒙土(M-ISIC),并将M-ISIC通过乳胶共混法填充天然乳胶(NRL)制备出不同添加量的伊蒙土/天然乳胶纳米复合材料(M-ISIC/NRL)。研究... 采用高能纳米冲击磨和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DDES)共同修饰伊蒙土(ISIC),制备了低片层数、高分散性的改性伊蒙土(M-ISIC),并将M-ISIC通过乳胶共混法填充天然乳胶(NRL)制备出不同添加量的伊蒙土/天然乳胶纳米复合材料(M-ISIC/NRL)。研究结果表明,DDES的硅氧烷基团与ISIC表面的羟基发生反应,在M-ISIC的表面形成DDES接枝改性层,DDES的利用率为53.08%,M-ISIC的表面接触角提升至141.37°。并且,修饰后的ISIC均匀地分散在天然乳胶中,形成稳定的填料-乳胶交联网络结构。其中1%M-ISIC/NRL性能较优,断面形貌均匀,储能模量(G′)大。70℃下热氧老化240 h后,其拉伸强度及撕裂强度保持率分别为86.75%、66.75%,表现出较优异的耐热氧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乳胶 伊蒙土 硅烷偶联剂 表面修饰 耐热氧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锌复合胁迫对菜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子叶生理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邹文桐 曹智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2-639,共8页
【目的】研究铜锌复合胁迫对菜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子叶生理代谢的影响,为探索菜薹生长发育的耐铜锌范围提供参考。【方法】以菜薹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通过种子萌发试验研究铜锌复合胁迫处理(Cu^(2+)和Zn^(2+)的8个复合... 【目的】研究铜锌复合胁迫对菜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子叶生理代谢的影响,为探索菜薹生长发育的耐铜锌范围提供参考。【方法】以菜薹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通过种子萌发试验研究铜锌复合胁迫处理(Cu^(2+)和Zn^(2+)的8个复合浓度分别为0 mmol/L+0 mmol/L、0.20 mmol/L+0.17 mmol/L、0.40 mmol/L+0.34 mmol/L、0.80 mmol/L+0.68 mmol/L、1.20 mmol/L+1.02 mmol/L、1.60 mmol/L+1.36 mmol/L、2.00 mmol/L+1.70 mmol/L和2.40 mmol/L+2.04 mmol/L)对菜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等指标的影响。菜薹子叶中的SOD活性、CAT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的含量均随铜锌复合胁迫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均以处理T4 (0.80 mmol/L Cu^(2+)+0.68 mmol/L Zn^(2+))的最大,其值分别为30.76 U/(g·min)、327.81 U/(g·min)、11.24 nmol/g、15.46 mg/g、452.96μg/g;MDA含量、氧负离子产生速率(O2–)呈先减后增的趋势,以处理T4 (0.80 mmol/L Cu^(2+)+0.68 mmol/L Zn^(2+))的最小,其值分别为15.17 nmol/g和17.86 nmol/(g·min);POD活性和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发芽率、苗高、最长根长、单株鲜重和子叶光合色素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均以处理T1(CK)的最大,其值分别为68.00%、1.64 cm、2.99 cm、18.32 mg、0.79 mg/g、0.20 mg/g、0.99 mg/g、0.19 mg/g。【结论】在受到铜锌复合胁迫时,菜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但同时菜薹对较低的铜锌复合胁迫(0.80 mmol/L Cu^(2+)+0.68 mmol/L Zn^(2+))表现出一定的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复合污染 菜薹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生理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