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叙事学理论的灾难新闻倾向性分析——以日本3.11大地震新闻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肖晶 席晓青 《宜春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45-48,140,共5页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的倾向性总是客观存在的。为了提高英语读者对新闻倾向性的理解能力,国内学者以语用学、系统功能语法和评价理论等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对英语新闻进行分析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新闻叙事属性研究的发展,新闻叙事...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的倾向性总是客观存在的。为了提高英语读者对新闻倾向性的理解能力,国内学者以语用学、系统功能语法和评价理论等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对英语新闻进行分析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新闻叙事属性研究的发展,新闻叙事学这一边缘学科逐步兴起,但其学科历史短,可借鉴资料少。结合美国《纽约时报》对日本3.11大地震的报道实例,本文着重从叙事视角和叙事模式两个方面探讨灾难新闻的倾向性,一方面可以提高英语读者对灾难新闻的鉴赏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充实新闻叙事学的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视角 叙事模式 灾难新闻 倾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验商务英语》教科书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魏婷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97-201,共5页
以Kress&van Leeuwen提出视觉语法为理论框架,借鉴Jones的多模态内容分析方法研究纸质版教科书《体验商务英语》综合教程语篇的多模态性,阐述文字和图像模态之间意义建构的互动机制。分析教育语篇的多模态性有助于学习者准确识读语... 以Kress&van Leeuwen提出视觉语法为理论框架,借鉴Jones的多模态内容分析方法研究纸质版教科书《体验商务英语》综合教程语篇的多模态性,阐述文字和图像模态之间意义建构的互动机制。分析教育语篇的多模态性有助于学习者准确识读语篇意义,促进学习者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语法 多模态话语分析 商务英语 多模态识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文本翻译中的文化调解策略——以福清石竹山景点翻译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桂平 潘梦琪 +2 位作者 谢燕青 沈仲宇 柯书荣 《海外英语》 2013年第23期157-159,共3页
着眼于旅游资料翻译文化因素的处理,通过分析修订福清石竹山景点介绍材料英译实例,提出旅游翻译的基本原则是变通。在处理因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交流障碍时候,旅游资料的翻译者应该灵活采用多种译法比如增补和解释,删除和改写,类比等手段... 着眼于旅游资料翻译文化因素的处理,通过分析修订福清石竹山景点介绍材料英译实例,提出旅游翻译的基本原则是变通。在处理因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交流障碍时候,旅游资料的翻译者应该灵活采用多种译法比如增补和解释,删除和改写,类比等手段来进行文化调解,达到旅游翻译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竹山 旅游翻译 文化调解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英语专业学生元语言意识的思考——一份基于英语专业学生本科毕业论文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7
4
作者 黄清贵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8-141,共4页
元语言研究的重要性近年来正日益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很可能将成为今后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结合元语言相关理论,抽取英语本科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作为语料进行研究,并设计若干访谈问题加以分析,认为本科学生的元语言意识确实比较薄弱... 元语言研究的重要性近年来正日益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很可能将成为今后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结合元语言相关理论,抽取英语本科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作为语料进行研究,并设计若干访谈问题加以分析,认为本科学生的元语言意识确实比较薄弱。在语言教学中有必要加强培养学生元语言意识,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应切实做到"回归学科本质,突出专业特色",充分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与理论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语言 元语言意识 毕业论文 访谈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教学思辨缺席刍议 被引量:15
5
作者 黄小铭 彭元玲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58-62,共5页
英语专业人才思辨缺席问题已成为近年来英语专家和英语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从英语语言学习、交际能力、思辨能力的概念入手,探讨什么是语言学习者的思辨能力,以及为什么英语专业人才会产生思辨缺席,并结合当前英语教学中所存在... 英语专业人才思辨缺席问题已成为近年来英语专家和英语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从英语语言学习、交际能力、思辨能力的概念入手,探讨什么是语言学习者的思辨能力,以及为什么英语专业人才会产生思辨缺席,并结合当前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提高英语思辨能力,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辨缺席 语言学习 交际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广告中的文化缺省翻译策略 被引量:3
6
作者 俞碧芳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34-36,共3页
英汉广告中的文化缺省翻译是实现原交际者的意图,诱导广告受众接受其产品或服务,从而使交际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其主要策略是:一、以目的语读者为视点对译文进行归化性明示;二、以最佳关联为原则对译文进行异化性明示;三、化繁为简,重... 英汉广告中的文化缺省翻译是实现原交际者的意图,诱导广告受众接受其产品或服务,从而使交际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其主要策略是:一、以目的语读者为视点对译文进行归化性明示;二、以最佳关联为原则对译文进行异化性明示;三、化繁为简,重新组合,突出交际意图;四、调整原语信息,实现译文最佳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理论 广告 文化缺省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学习者交际中Back-channeling策略使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清贵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49-57,共9页
许多国外语言学者的研究成果证明,Back-channeling是日常交际中很重要的一种交际策略和技巧。仔细观察并对比了三组英语熟练程度不同的在校大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所采用的Back-channeling在频率、形式、位置及功能方面的异同点,并分... 许多国外语言学者的研究成果证明,Back-channeling是日常交际中很重要的一种交际策略和技巧。仔细观察并对比了三组英语熟练程度不同的在校大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所采用的Back-channeling在频率、形式、位置及功能方面的异同点,并分析了其背后的原因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策略 频率 形式 位置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告语中第一和第二人称代词的语用指示功能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春兰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73-77,共5页
作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语体,广告语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语。结合语用移情理论,以汉语广告语篇中第一和第二人称代词为研究对象,以各类广告为例,深入探讨广告语篇第一、二人称的语用指示功能。广告词中使用了许多人称代词,特别是第一和第二... 作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语体,广告语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语。结合语用移情理论,以汉语广告语篇中第一和第二人称代词为研究对象,以各类广告为例,深入探讨广告语篇第一、二人称的语用指示功能。广告词中使用了许多人称代词,特别是第一和第二人称代词,目的是试图创造一种交互氛围,使潜在消费者在阅读广告时有一种亲切感,刺激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欲,以及增强广告的说服力。广告这一特殊的语篇决定了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在该语篇中的语用指示特征及其语用功能是和日常对话中所使用的人称代词的指示和功能有所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语篇 移情 第一人称指示语 第二人称指示语 指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谚语的汉译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俞碧芳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年第7期248-252,共5页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都拥有大量的谚语。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华,精炼而富于哲理,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英语谚语,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容易在汉译的过程中失真,致使翻译不能很好地表达原义。因而应该分析谚语的结构特征和文化差...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都拥有大量的谚语。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华,精炼而富于哲理,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英语谚语,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容易在汉译的过程中失真,致使翻译不能很好地表达原义。因而应该分析谚语的结构特征和文化差异,提出英语谚语的汉译方法、原则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谚语 汉译方法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念挑战者号宇航员》的评价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席晓青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58-62,共5页
应用J.R.Martin的评价系统理论对美国总统里根的经典演讲《怀念挑战者号宇航员》进行文本分析。将整篇演讲内容置于Martin态度系统的三个子系统的框架中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分析发现演讲者在整篇演说中并没有将哀伤作为演说的基调,而... 应用J.R.Martin的评价系统理论对美国总统里根的经典演讲《怀念挑战者号宇航员》进行文本分析。将整篇演讲内容置于Martin态度系统的三个子系统的框架中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分析发现演讲者在整篇演说中并没有将哀伤作为演说的基调,而是将自豪,力量与希望融进悲伤的表达,激励人们勇于探索宇宙奥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系统 情感子系统 评判子系统 鉴赏子系统 级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因策略在广告中的运用及其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席晓青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55-59,共5页
从语用学和模因理论视角,探讨模因策略在广告中的运用及其效果评价。运用解构——建构——重构的结构思维方法,通过分析广告语篇中的模因价值、模因策略和传播效果,讨论弱势模因成为强势模因的途径和模因的生成选择。广告语篇中的模因... 从语用学和模因理论视角,探讨模因策略在广告中的运用及其效果评价。运用解构——建构——重构的结构思维方法,通过分析广告语篇中的模因价值、模因策略和传播效果,讨论弱势模因成为强势模因的途径和模因的生成选择。广告语篇中的模因策略和思维的合理利用可以使传播效果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因策略 广告 传播效果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美学观照下区域投资环境外宣翻译——以“宁德市09年招商投资讲话稿”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丽霞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64-68,共5页
从接受美学理论视角出发,以福建宁德市"09年招商投资讲话稿"英译本为个案,提出以译文读者为中心的区域投资环境对外宣传翻译策略,从语言习惯、文化心理、审美情趣等方面探讨在对外宣传翻译过程中译文对译语读者的关照,实现译... 从接受美学理论视角出发,以福建宁德市"09年招商投资讲话稿"英译本为个案,提出以译文读者为中心的区域投资环境对外宣传翻译策略,从语言习惯、文化心理、审美情趣等方面探讨在对外宣传翻译过程中译文对译语读者的关照,实现译文和译语读者之间的视野融合,达到对外宣传的语用等效翻译,真正实现翻译交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投资环境外宣 语用等效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代战争诗的存在主义视角
13
作者 徐勤良 潘华凌 《宜春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05-109,共5页
哈代战争诗歌没有直接描述战争场面的血腥和屠戮,而是独树一帜,把焦点放在了对战争本身的荒诞性和人的存在价值命题的思考之上,因此,具有鲜明的存在主义特点。哈代与生命存在哲学有不解之缘,并在其战争诗歌中从战争的荒诞和人的困惑,人... 哈代战争诗歌没有直接描述战争场面的血腥和屠戮,而是独树一帜,把焦点放在了对战争本身的荒诞性和人的存在价值命题的思考之上,因此,具有鲜明的存在主义特点。哈代与生命存在哲学有不解之缘,并在其战争诗歌中从战争的荒诞和人的困惑,人的异化性,个人主体性和自由选择,以及如何诗意的栖居等方面,探讨了人类在战争面前的存在主义命题。哈代的存在主义哲思并非单纯的虚无主义,而是充满乐观主义色彩的生命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斯·哈代 战争诗 存在主义 荒诞 异化 自由 诗意的栖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翻译中字词巧译探讨
14
作者 林丽霞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31-133,共3页
英汉翻译中,字词的译法至关重要。对字词进行深入的分析、相应的选择,方能做到巧译,从而提高译文质量。
关键词 字词 翻译 技巧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词汇学习之关键字母法本质属性
15
作者 翟康 《宜春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33-135,共3页
关键词法是一种重要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但是由于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语系,英语词汇无法在汉语中找到合适的关键词,所以中国学生可以从英语词汇本身寻找关键词,李庆安教授称之为关键字母法。通过研究关键字母法步骤可知:关键字母法本身... 关键词法是一种重要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但是由于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语系,英语词汇无法在汉语中找到合适的关键词,所以中国学生可以从英语词汇本身寻找关键词,李庆安教授称之为关键字母法。通过研究关键字母法步骤可知:关键字母法本身是一种记忆术、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是一种个性化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有其一定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有利于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词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词汇学习策略 关键词法 关键字母法 本质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宣传中的“中式英语”现象及其对策
16
作者 俞碧芳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1期108-112,共5页
对外宣传翻译中,由于片面强调忠实、信息真空或信息误导、过多使用修饰词、思维方式与习俗文化差异、对中国特色词汇翻译不当等原因,造成了"中式英语"现象。避免"中式英语"需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是包括增词释义法、... 对外宣传翻译中,由于片面强调忠实、信息真空或信息误导、过多使用修饰词、思维方式与习俗文化差异、对中国特色词汇翻译不当等原因,造成了"中式英语"现象。避免"中式英语"需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是包括增词释义法、减词省译法、改译法、回译等在内的常用翻译法的运用;二是加强译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宣传 中式英语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评价理论看“A Good Heart to Lean On”叙事手段
17
作者 席晓青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72-77,共6页
运用J.R.Martin的评价系统理论对课文"A Good Heart to Lean On"的叙事手段进行分析。将整篇课文置于评价系统中,从态度、介入和级差三方面具体地分析作者对父亲的情感变迁在词汇方面的体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叙事作者是如... 运用J.R.Martin的评价系统理论对课文"A Good Heart to Lean On"的叙事手段进行分析。将整篇课文置于评价系统中,从态度、介入和级差三方面具体地分析作者对父亲的情感变迁在词汇方面的体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叙事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的,以此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理论 态度 介入 级差 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行为理论视域下的广告语篇建构与翻译策略
18
作者 韦忠生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25-29,共5页
言语行为具有广告语篇的建构功能,其三分说对广告文本的特点也有很强的阐释功能。译者当以作者的意图、消费者的预期效果,即言后行为,作为广告翻译的根本依据,并采用有效的语言手段来传递原作者的意图,这样才能在广告受众身上产生独特... 言语行为具有广告语篇的建构功能,其三分说对广告文本的特点也有很强的阐释功能。译者当以作者的意图、消费者的预期效果,即言后行为,作为广告翻译的根本依据,并采用有效的语言手段来传递原作者的意图,这样才能在广告受众身上产生独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理论 言后行为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外知识与口译过程中的逻辑序列构建
19
作者 陈为忠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7期129-130,共2页
口译过程的语意构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利用语言外知识进行逻辑序列构建的过程。使用语言外知识积极地进行逻辑推理可以帮助口译员在口译过程中确定语意,避免误译。但是同时应该特别注意是语言外知识可能产生负面作用,即在逻辑推理过程... 口译过程的语意构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利用语言外知识进行逻辑序列构建的过程。使用语言外知识积极地进行逻辑推理可以帮助口译员在口译过程中确定语意,避免误译。但是同时应该特别注意是语言外知识可能产生负面作用,即在逻辑推理过程中的误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外知识 逻辑构建 误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