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国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占坤 彭艳芳 +1 位作者 许昌 高继祥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54,共6页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英国率先建立了公共服务体系,并对公共服务进行了多次改革。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的公共服务改革具有了示范作用,各国政府纷纷效仿。总结英国的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经验对中国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有借鉴意义。英国...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英国率先建立了公共服务体系,并对公共服务进行了多次改革。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的公共服务改革具有了示范作用,各国政府纷纷效仿。总结英国的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经验对中国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有借鉴意义。英国的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主体共治的基础是分权;英国的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模式是共治。而中国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治理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包括:体育场地配置不平衡、不充分制约了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体育社会组织发展不充分;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市场机制不健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碎片化。得出启示:促进中国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平衡发展;构建中国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的"强政府-强社会"模式;建立健全中国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的市场机制;加快中国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治理从碎片化向协同性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英国 基本公共体育服务 公共体育服务治理 均等化 市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体育健身休闲制约与休闲参与的影响关系——基于福州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朱志强 林岚 +1 位作者 施林颖 万萍萍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5-126,共12页
人类争取真正意义上的休闲过程其实也是克服各种休闲制约的过程。体育健身休闲日益成为我国城市居民主要休闲活动之一。发展群众体育,倡导全民健身也成为推进"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研究城市居民体育健身休闲制约因... 人类争取真正意义上的休闲过程其实也是克服各种休闲制约的过程。体育健身休闲日益成为我国城市居民主要休闲活动之一。发展群众体育,倡导全民健身也成为推进"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研究城市居民体育健身休闲制约因素及其对休闲参与的影响程度,不仅有助于了解城市居民体育健身休闲参与的制约特征,且对优化城市体育健身休闲空间的人本化建设及管理决策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文章基于929份福州居民健身休闲制约因素与休闲参与的调查问卷,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探讨福州市居民体育健身休闲制约因素与休闲参与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制约、服务管理、人际制约、环境状况和休闲机会是影响城市居民体育健身休闲参与的五大重要因素。其中,个人制约因素对休闲参与的直接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服务管理和人际制约因素,环境状况因素直接影响程度最小,而休闲机会因素则间接影响居民体育健身休闲参与。此外,城市居民体育健身休闲参与还受到五大制约因素之间不同程度的交互影响,从而表现出复杂性效应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制约因素 体育健身休闲参与 结构方程模型 福州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质即是“根据”——推进我国竞技体育本质研究的“引擎” 被引量:1
3
作者 翁宏伟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4-538,共5页
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出目前我国竞技体育本质研究呈现为:(1)"类本质"研究还是占主流,且该方面研究目前只处于"本质属性"层面,而非"本质"层面;(2)静态思维方式还是占主流。并提出:只要把"本质"... 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出目前我国竞技体育本质研究呈现为:(1)"类本质"研究还是占主流,且该方面研究目前只处于"本质属性"层面,而非"本质"层面;(2)静态思维方式还是占主流。并提出:只要把"本质"理解为"根据",那么静态思维方式转向动态思维方式就是一种必然;那么竞技体育本质研究从"本质属性"层面向"本质"层面推进,从"类本质"层面到"现实本质"层面的深化认识,就是一种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本质 类本质 现实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件、空间、记忆与文化认同:国内外体育博物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强 杨海晨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41,共10页
通过物件、空间、记忆3个层面对国外体育博物馆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1)重视体育纪念品、运动服装、体育器材等体育物件背后对于文化认同的符号隐喻和表征意义;2)注重体育场馆、体育纪念碑、体育名人堂等博物馆空间中对于文化认... 通过物件、空间、记忆3个层面对国外体育博物馆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1)重视体育纪念品、运动服装、体育器材等体育物件背后对于文化认同的符号隐喻和表征意义;2)注重体育场馆、体育纪念碑、体育名人堂等博物馆空间中对于文化认同的建构;3)强调体育博物馆中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的叙事结构对于文化认同的形塑。在我国体育博物馆相关研究中,基于发展脉络从史学层面进行的研究较多,而对于物件、空间、记忆与文化认同的梳理和诠释相对欠缺。因此,在借鉴国外体育博物馆的研究经验,加强对体育博物馆物件、空间、记忆研究的同时,更要注重体育博物馆在建构文化认同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时加强社会学、人类学等跨学科理论在体育博物馆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博物馆 物件 空间 记忆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SDM在我国初中生锻炼情景中的检验 被引量:2
5
作者 许昌 王深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76-380,393,共6页
目的:以认同理论为依据,以身体活动自我定义模型(PASDM)为基础,考察我国初中生锻炼自我定义过程。方法:通过借鉴国外相关量表和对16位初中生的深度访谈,编制PASDM中各因素的初始问卷;通过对299位初中生(男139人,女160人,年龄(13.01±... 目的:以认同理论为依据,以身体活动自我定义模型(PASDM)为基础,考察我国初中生锻炼自我定义过程。方法:通过借鉴国外相关量表和对16位初中生的深度访谈,编制PASDM中各因素的初始问卷;通过对299位初中生(男139人,女160人,年龄(13.01±0.85)岁)的回答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检验各初始问卷的信效度;通过对311位初中生(男144人,女167人,年龄(13.06±0.88)岁)的回答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考察锻炼自我定义过程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锻炼自我定义过程假设模型的拟合优度可以接受,可以解释锻炼自我定义52%的方差;在由运动乐趣启动的链式认知推理模式中,知觉到的运动承诺和知觉到的运动能力对自我定义有直接的预测效应,且两者对自我定义的预测作用非常接近,均达到中等水平;运动乐趣、知觉到的想去运动和知觉到的运动努力对自我定义有间接的预测作用。结论:PASDM-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于解释我国初中生的锻炼自我定义过程;我国初中生锻炼自我定义过程与西方跑步运动、自行车运动自我定义过程比较,共性与差异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身份 锻炼自我定义 初中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青少年左心室-动脉耦联的急性影响
6
作者 孙朋 李世昌 +4 位作者 陈祥和 曾振豪 于凤至 刘淑卉 陈成香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0-100,共11页
目的:研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青少年左心室-动脉耦联的急性影响。方法:以62名(男32,女30)健康青少年[男(23±4)岁,女.(24±3)岁]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均要求参加两次测试,第1次实验为最大摄氧量(VO2max)测试,同时测取最大心... 目的:研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青少年左心室-动脉耦联的急性影响。方法:以62名(男32,女30)健康青少年[男(23±4)岁,女.(24±3)岁]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均要求参加两次测试,第1次实验为最大摄氧量(VO2max)测试,同时测取最大心率(HRmax),并计算70%心率储备(HRR)的目标心率[(HRtarget)=(HRmax-HRrest)×70%+HRrest];第1次测试结束2~14天进行第2次测试,主要测试70%HRR有氧运动对收缩末压力(ESP)、有效动脉弹性(Ea)、左心室收缩期末弹性(Ees)、左心室舒张期末弹性(Ed)、左心室-动脉耦联指数(VAI)、总外周血管阻力(TPR)、颈-桡脉搏波传导速度(c-r PWV)、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 PWV)、股-踝脉搏波传导速度(f-a PWV)等相关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用2×3ANOVA重复测量方差法分析发现,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后ESP、Ea、VAI和Ed等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但无性别间差异(P>0.05);相对于运动前水平,在运动后30 min和60 min恢复期的ΔEes和ΔVAI均存在时间和性别交互影响的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有氧运动能够显著降低f-a PWV和TPR(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CI=95%)发现,VAI与Ea(R=0.238,P=0.001)呈低度正相关;与Ees(R=-0.715,P=0.000)呈中度负相关;与TPR(R=0.204,P=0.006)呈低度正相关;与Ed(R=0.083,P=0.265)、f-a PWV(R=0.119,P=0.109)和c-f PWV(R=0.82,P=0.272)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结论: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能够引起青少年左心室-动脉耦联指数、动脉弹性功能和总外周血管阻力的显著降低,左心室-动脉耦联指数的变化主要由Ees的变化引起,其中Ea和TPR也参与了调控VAI的变化;研究还发现,男性的左心室-动脉耦联功能的变化对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的应激更为敏感,表现为运动后男性VAI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该差异主要由两性间ΔEa升高和ΔEes降低的不成比例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有效动脉弹性 左心室收缩末期弹性 左心室-动脉耦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