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州市2305“杜苏芮”台风灾害链致灾与成害过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颜悠逸 高路 +4 位作者 陈仁德 张承煜 任立明 张孝林 陈纯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8-234,共7页
台风灾害是威胁东南沿海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该文以福州市2305号“杜苏芮”台风为例,基于气象与灾情数据,分析了“杜苏芮”灾害链的致灾与成害过程。结果表明:①福州市主城区人口聚集经济密度高,承灾体... 台风灾害是威胁东南沿海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该文以福州市2305号“杜苏芮”台风为例,基于气象与灾情数据,分析了“杜苏芮”灾害链的致灾与成害过程。结果表明:①福州市主城区人口聚集经济密度高,承灾体暴露度大,是本次台风灾情最严重的区域;②受台风外围螺旋雨带的持续影响,福州市主城区出现超历史记录短时强降水。短时强降水是此次台风灾害的致灾主因,引发了严重的内涝和山洪等次生灾害;③地形是决定台风灾害链类型的主导因素之一。主城区受周围山地地形影响,形成台风-暴雨-内涝灾害链;福州市周边山区(闽侯、闽清、永泰等区县)地质稳定性差,小丘陵众多,易形成台风-暴雨-山洪/滑坡灾害链;台风登陆前,大风最先影响海岸带,形成台风-大风-风暴潮/海浪灾害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系统 台风灾害链 致灾与成害过程 “杜苏芮”台风 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陆地水储量对植被变化的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邓海军 何雯君 +1 位作者 刘群 陈兴伟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2-960,共9页
青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其水系统变化特征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基于GRACE重力卫星、归一化植被指数和蒸腾、气温和降水等数据,分析青藏高原陆地水储量变化时空格局,解读水储量变化对植被变化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 青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其水系统变化特征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基于GRACE重力卫星、归一化植被指数和蒸腾、气温和降水等数据,分析青藏高原陆地水储量变化时空格局,解读水储量变化对植被变化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青藏高原陆地水储量变化可分为2个阶段:2003―2012年,水储量变化相对稳定;2012―2016年,水储量呈递减趋势。空间上表现为,南部外流区显著亏损(部分区域达–12 mm/a,P<0.01),而中北部羌塘内流区则显著盈余。但内流区水储量的盈余趋势在2012年发生了逆转,由盈余转为亏损。②2002―2016年,青藏高原呈变绿趋势,61%的格点植被变绿,39%的格点植被褐化(位于高原南部、北部及西北部区域)。③青藏高原植被指数与陆地水储量的直接关系不明显,因为高原植被主要位于东南部,其他区域植被稀疏。但植被通过蒸腾作用可间接影响该区域陆地水储量变化,当青藏高原植被变绿,植被蒸腾增加,导致土壤水储量亏损,进而影响区域陆地水储量变化。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认识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大气圈–生物圈–水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水储量 GRACE重力卫星 气候变化 植被变化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LDAS-Noah模型的闽江流域实际蒸散发评估 被引量:4
3
作者 邓海军 卢艺琎 +2 位作者 王媛媛 陈兴伟 刘群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8-556,共9页
以亚热带季风区的典型流域—闽江流域为研究区域,根据Penman-Monteith(P-M)公式和双作物系数法,计算了闽江流域内8个气象观测站点的实际蒸散量,并评估了GLDAS-Noah实际蒸散产品在闽江流域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基于GLDAS-Noah实际蒸散... 以亚热带季风区的典型流域—闽江流域为研究区域,根据Penman-Monteith(P-M)公式和双作物系数法,计算了闽江流域内8个气象观测站点的实际蒸散量,并评估了GLDAS-Noah实际蒸散产品在闽江流域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基于GLDAS-Noah实际蒸散发数据,解读了2000—2019年闽江流域的实际蒸散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GLDAS-Noah实际蒸散发数据在闽江流域的适用性较好(R^(2)>0.9,NSE>0.8);②2000年以来闽江流域的实际蒸散发呈增加趋势(3.86 mm/a,P<0.01),且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表现为冬季和春季的增加速率要大于夏季和秋季;③闽江流域冬季和春季蒸散发增加与气温密切相关,冬季蒸散发与冬季气温呈微弱正相关(R=0.27),春季蒸散发的增加与春季升温密切相关(R=0.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PENMAN-MONTEITH公式 GLDAS-Noah模型 气候变化 闽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黑臭水体遥感信息提取模型 被引量:16
4
作者 邵琥翔 丁凤 +1 位作者 杨健 郑子铖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6-162,共7页
黑臭水体分布广泛,严重损害人民的居住环境和城市整体美观形象。以河北省廊坊市为研究区,利用高分二号(GF-2)多光谱数据和实测数据,使用PSPNet(Pyramid Scene Parsing Network)和U-Net模型对黑臭水体遥感信息提取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基... 黑臭水体分布广泛,严重损害人民的居住环境和城市整体美观形象。以河北省廊坊市为研究区,利用高分二号(GF-2)多光谱数据和实测数据,使用PSPNet(Pyramid Scene Parsing Network)和U-Net模型对黑臭水体遥感信息提取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基于可见光波段(RGB)及近红外波段(NIR)计算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和归一化差异黑臭水体指数(NDBWI),针对细小形状的黑臭水体普遍存在的漏检问题,引入注意力机制模块对模型进行优化改进,构建改进型深度学习黑臭水体遥感信息提取模型。结果表明:输入RGB+NIR+NDVI+NDBW六通道组合遥感影像并引入注意力机制的U-Net网络模型对黑臭水体的提取结果最佳,其精度评价指标F1-srore、MIoU、Recall分别达到了0.8645、0.8681、0.83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体 深度学习模型 PSPNet网络模型 U-Net网络模型 GF-2卫星 遥感信息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