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记忆编码与提取的非对称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孟迎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26-1933,共8页
编码与提取是记忆的两个重要加工阶段,虽然多数研究认为记忆的编码与提取过程是重叠的,但也有一些研究结果证实了二者之间存在着差异性。这些研究主要从行为和神经成像两方面探讨编码与提取的非对称性关系,并通过双加工模型及记忆两阶... 编码与提取是记忆的两个重要加工阶段,虽然多数研究认为记忆的编码与提取过程是重叠的,但也有一些研究结果证实了二者之间存在着差异性。这些研究主要从行为和神经成像两方面探讨编码与提取的非对称性关系,并通过双加工模型及记忆两阶段神经生理学模型加以解释。综合以往研究,编码与提取加工之间可能存在着多重复杂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 编码 提取 非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语词汇理解切换中非目标语言加工 被引量:6
2
作者 蔡超群 孟迎芳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55-60,共6页
实验采用直接语音掩蔽启动范式,通过掩蔽词的有、无呈现对切换后单词的读音判断反应时产生影响,进而了解非熟练双语者双语理解切换中非目标语言加工状态。实验结果表明,无呈现掩蔽词组的反应时比有呈现组的判断反应时长;不同掩蔽词呈现... 实验采用直接语音掩蔽启动范式,通过掩蔽词的有、无呈现对切换后单词的读音判断反应时产生影响,进而了解非熟练双语者双语理解切换中非目标语言加工状态。实验结果表明,无呈现掩蔽词组的反应时比有呈现组的判断反应时长;不同掩蔽词呈现时间两组中切换反应时判断不显著。实验证明无论是哪一种语言作为非目标语言,其在词汇层上均都不会被激活;双语词汇理解切换中,切换至熟练语言比切换至不熟练语言切换代价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理解切换 非目标语言 词汇加工 读音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时测试条件下的提取练习效应
3
作者 王小庆 张晓婧 王益梅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22-124,共3页
测试效应(testing effect),也叫提取练习效应(Retrieval Practice Effect)。与简单的重复学习、过度学习相比,测试更能促进对所学知识进行长时保持。本实验为单因素2水平(提取组、重学组)的被试内实验设计,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在用残词... 测试效应(testing effect),也叫提取练习效应(Retrieval Practice Effect)。与简单的重复学习、过度学习相比,测试更能促进对所学知识进行长时保持。本实验为单因素2水平(提取组、重学组)的被试内实验设计,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在用残词补全保证成功提取的条件下,即时测试时的提取练习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即时测试条件下,提取组的回忆成绩与重学组没有显著差异。即使是在保证成功提取的条件下,提取组成绩优于重学组的实验假设也有待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练习效应 即时测试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唤醒选择性效应的解释——唤醒偏向竞争理论
4
作者 张宁 梁文炳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25-128,共4页
心理学家对记忆中唤醒的选择性效应做了大量研究,但研究结果差异很大。近年来提出的唤醒偏向竞争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其中的很多现象。唤醒偏向竞争理论认为:唤醒调节了竞争性心理表征的强度,提高了赢得了选择性注意的项目的记忆。这种... 心理学家对记忆中唤醒的选择性效应做了大量研究,但研究结果差异很大。近年来提出的唤醒偏向竞争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其中的很多现象。唤醒偏向竞争理论认为:唤醒调节了竞争性心理表征的强度,提高了赢得了选择性注意的项目的记忆。这种对表征的竞争开始于感知阶段并延续到长时记忆巩固阶段。许多研究支持唤醒偏向竞争理论,但该理论仍然需要进一步验证和完善,特别是唤醒的选择性记忆生理机制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唤醒 记忆 唤醒偏向竞争理论 注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