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生物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必链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2-56,共5页
生物经济被认为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世界各国都在制定各种措施大力发展生物经济。就福建生物经济的优势、潜力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福建 生物经济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藻固定燃煤电厂烟气CO_(2)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朱世钰 何勇锦 +1 位作者 王明兹 陈必链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66-1682,共17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碳捕捉、利用及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是燃煤电厂实现烟气脱碳的最理想策略。在CCUS技术中,微藻固碳是极具潜力的CO_(2)利用方式。微藻不仅生长速率快而且可以将CO_(2)转化为高附加...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碳捕捉、利用及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是燃煤电厂实现烟气脱碳的最理想策略。在CCUS技术中,微藻固碳是极具潜力的CO_(2)利用方式。微藻不仅生长速率快而且可以将CO_(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微藻产/制品。然而,由于光能和CO_(2)利用率低,微藻固碳目前的经济可行性还达不到商业化要求,仍需进一步研究。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本文首先剖析了微藻悬浮液中烟气溶解、转化、被利用的过程以及光衰减现象;讨论了CO_(2)、光质及其强度等因素对微藻生长和固碳性能的影响。其次,从选育高固碳能力藻种、增强CO_(2)传质和优化光供给策略三方面综述了提高微藻CO_(2)固定效率和光合效率的方法;扼要地阐明了其中原理,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最后,展望了微藻生物质的利用方向,为微藻固碳在实现我国“双碳”目标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固碳 烟气脱碳 CO_(2)利用 光衰减 燃煤电厂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工程在酿酒酵母茵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秦丽娜 江贤章 +2 位作者 田宝玉 舒正玉 黄建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4-110,共7页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是传统的乙醇生产重要菌株,也是第1个完成基因组测序的真核生物。随着世界能源储备的日益枯竭,燃料乙醇作为液体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利用生物技术对酿酒酵母进行遗传修饰,改变其代谢网络,构建高产...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是传统的乙醇生产重要菌株,也是第1个完成基因组测序的真核生物。随着世界能源储备的日益枯竭,燃料乙醇作为液体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利用生物技术对酿酒酵母进行遗传修饰,改变其代谢网络,构建高产乙醇的转基因酿酒酵母已成为当今酿酒酵母分子育种的热点。针对近年来利用代谢工程拓展酿酒酵母底物利用范围、降低副产物生成率、提高乙醇产量、改良细胞特性以及缩短发酵周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乙醇 代谢工程 遗传修饰 酿酒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球藻利用工业废物产油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占凌云 周新虹 +1 位作者 王明兹 陈必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7-141,共5页
近年来利用微藻生产生物柴油已成为热门话题。微藻工业化生产生物燃料最大的瓶颈就是高成本,如何有效降低成本,决定了微藻生物燃料在未来的命运。文中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利用工业废物(即廉价碳源、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培养小球藻生产油脂... 近年来利用微藻生产生物柴油已成为热门话题。微藻工业化生产生物燃料最大的瓶颈就是高成本,如何有效降低成本,决定了微藻生物燃料在未来的命运。文中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利用工业废物(即廉价碳源、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培养小球藻生产油脂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小球藻利用工业废料产油脂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工业废物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值化等鞭金藻固碳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蔡楠 方静平 +1 位作者 陈必链 何勇锦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80,共13页
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释放的大量CO_(2)是造成全球性气候变暖的主要诱因。气候变暖往往伴随着极端恶劣天气的发生,对人类的生活、财产和基础设施构成严重威胁。为了减轻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和应对全球变暖,各国纷纷设定了碳达峰和碳减排目... 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释放的大量CO_(2)是造成全球性气候变暖的主要诱因。气候变暖往往伴随着极端恶劣天气的发生,对人类的生活、财产和基础设施构成严重威胁。为了减轻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和应对全球变暖,各国纷纷设定了碳达峰和碳减排目标,并致力于对CO_(2)进行固定和资源化利用。海洋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具有生长速度快和固碳效率高的特点,集成废/污水处理和生物固碳,转化合成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高值生物活性物质的等鞭金藻固碳技术,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碳捕获和资源高值化利用的技术之一。本文首先介绍和比较了常用的CO_(2)捕获技术的优缺点,强调基于等鞭金藻的碳捕获技术的适用范围和固碳效率的优势。其次阐明了海洋等鞭金藻光合固碳机制及其与卡尔文循环、三羧酸循环等代谢通路的联系;探讨光和CO_(2)对微藻固碳能力和胞内碳流分布的影响,探究培养条件、光生物反应器、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技术改造藻株等影响等鞭金藻固碳效率的因素。最后,概述了等鞭金藻光合固碳与岩藻黄素、多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等高值生物活性物质合成的关系,为精深加工、开发高值化等鞭金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推动等鞭金藻固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协同推进节能减排,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一条经济可行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等鞭金藻 固碳 高值化生物质 碳代谢 效率 生物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微绿球藻的生物量和油脂含量的研究
6
作者 郭晓烨 邱昌扬 +3 位作者 何勇锦 陈涵 王明兹 陈必链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1-125,共5页
研究光照强度和硝酸钾质量浓度对微绿球藻生物量和油脂含量的影响,通过两步培养法培养微绿球藻提高其生物量和油脂含量。结果表明:在硝酸钾质量浓度100 mg/L条件下,当光照强度为1 940~2 060 lx时,培养12 d,微绿球藻的生物量和油脂含量最... 研究光照强度和硝酸钾质量浓度对微绿球藻生物量和油脂含量的影响,通过两步培养法培养微绿球藻提高其生物量和油脂含量。结果表明:在硝酸钾质量浓度100 mg/L条件下,当光照强度为1 940~2 060 lx时,培养12 d,微绿球藻的生物量和油脂含量最高,分别为0.68 g/L和16.28%;低光照强度(1 940~2 060 lx)下,在不添加硝酸钾时,微绿球藻的生物量最低,为0.39 g/L,油脂含量最高,为22.62%;随着硝酸钾质量浓度的增加,微绿球藻的生物量逐渐增加,而油脂含量逐渐下降;两步培养法可以促进微绿球藻的油脂合成,油脂含量和油脂产量分别达到30.50%和0.15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绿球藻 两步培养 油脂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球藻的基因工程改造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甜甜 陈必链 郑明敏 《渔业研究》 2023年第6期593-602,共10页
小球藻是一种可以利用阳光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生长并积累生物质的单细胞微藻,被广泛用于生产生物燃料和其他高附加值产品,在水产养殖、食品、能源和环境等领域均有重要应用。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小球藻分子水平方面的研究和应用逐... 小球藻是一种可以利用阳光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生长并积累生物质的单细胞微藻,被广泛用于生产生物燃料和其他高附加值产品,在水产养殖、食品、能源和环境等领域均有重要应用。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小球藻分子水平方面的研究和应用逐渐受到关注,对其进行特定的遗传改造也成为了可能。本文通过从转化系统、转化方法、转化影响因素、外源蛋白表达等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归纳,阐述了小球藻在基因工程改造领域中的应用和仍存在的难题,期望为小球藻的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基因工程 转化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绿曲霉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陶毅明 马素娟 +3 位作者 邬小兵 龙敏南 黄建忠 陈清西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1-395,共5页
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aucus)发酵液通过硫酸铵盐析、Sephadex G-100分子筛、DEAE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和Phenyl Sepharose Fast Flow疏水层析,分离纯化一种外切葡聚糖酶(CBH)和一种内切葡聚糖酶(EG).通过SDS-PAGE和... 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aucus)发酵液通过硫酸铵盐析、Sephadex G-100分子筛、DEAE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和Phenyl Sepharose Fast Flow疏水层析,分离纯化一种外切葡聚糖酶(CBH)和一种内切葡聚糖酶(EG).通过SDS-PAGE和凝胶柱层析法测定分子质量表明:CBH全酶分子质量为71 ku,由两个分子质量为35 ku的同型亚基组成;EG为单体蛋白,全酶分子质量为32 ku.酶学性质研究表明:CBH催化pNPC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55℃,酶活在pH 5.0~8.0区间和温度低于55℃时稳定;EG催化CMC-Na的最适pH为4.0,最适温度为50℃,酶活在pH3.5~7.5区间和温度低于65℃时稳定.Na+、K+、Ba2+、Mg2+以及NO3-和SO42-对CBH和EG酶活均无影响;Ca2+和Mn2+对CBH有激活作用,Fe2+和Mn2+对EG有激活作用,而Zn2+、Cd2+和Cu2+对CBH和EG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酶动力学分析表明:CBH催化pNPC水解的米氏常数Km值为1.4 mmol/L(pH 6.0,55℃),EG催化CMC-Na水解的米氏常数Km值为5.0 mg/mL(pH 4.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绿曲霉 纤维素酶 外切葡聚糖酶 内切葡聚糖酶 分离纯化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发酵废菌渣的无害化及资源再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9
作者 陈立文 方森海 王明兹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19,共7页
抗生素发酵每年产生大量有毒菌渣,处理不当将导致环境和健康问题。概述近来抗生素菌渣无害化处理及重新用作发酵培养基氮源,生产能源、饲料、可降解生物薄膜、石膏缓凝剂等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提高抗生素危废菌渣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 抗生素发酵每年产生大量有毒菌渣,处理不当将导致环境和健康问题。概述近来抗生素菌渣无害化处理及重新用作发酵培养基氮源,生产能源、饲料、可降解生物薄膜、石膏缓凝剂等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提高抗生素危废菌渣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菌渣 无害化处理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辐照对湛江等鞭金藻的复壮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庄惠如 陈荣 +1 位作者 黄建忠 林燊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1-917,共7页
用Nd∶YAG激光(波长1.06μm,功率密度6W/cm2)对长期保存的湛江等鞭金藻藻种进行辐照处理.研究了激光辐照对藻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并从藻细胞的超微结构和自体荧光特性的变化探讨了激光复壮藻种的可能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辐照剂量为... 用Nd∶YAG激光(波长1.06μm,功率密度6W/cm2)对长期保存的湛江等鞭金藻藻种进行辐照处理.研究了激光辐照对藻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并从藻细胞的超微结构和自体荧光特性的变化探讨了激光复壮藻种的可能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辐照剂量为30s~60s时,有较好的复壮效果,藻种的生长速率、细胞干重、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蛋白质等含量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幅约25.3%~48.3%.激光复壮后的藻细胞,线粒体数量增多,光合片层进一步发育.辐照剂量增至90s时,胞内脂质颗粒增加.藻种的自体荧光光谱中,波长682nm处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此结果说明,利用激光的"筛子"与诱变作用,可以提高饵料藻种的生物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生物学 湛江等鞭金藻 Nd∶YAG激光 藻种复壮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衣菌对Pb^(2+)的吸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旭萍 沈雪贤 郭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38-41,共4页
采用球衣菌(Sphaerotilus natans)FQ32为生物吸附剂,研究了Pb^(2+)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菌龄、pH值、温度和吸附时间等理化因素对球衣菌吸附硝酸铅溶液模拟废水中Pb^(2+)的影响。结果表明,球衣菌在Pb^(2+)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吸附... 采用球衣菌(Sphaerotilus natans)FQ32为生物吸附剂,研究了Pb^(2+)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菌龄、pH值、温度和吸附时间等理化因素对球衣菌吸附硝酸铅溶液模拟废水中Pb^(2+)的影响。结果表明,球衣菌在Pb^(2+)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吸附剂0.6g/L用量、菌龄32 h、pH=7、温度30℃、吸附时间60min的条件下,对Pb^(2+)的吸附率为89.98%,吸附量为74.98 mg/g;该吸附过程是一个快速的过程,在吸附5 min时,吸附量已达总吸附量的94%.90 min达到吸附平衡。球衣菌对Pb^(2+)的吸附基本为细胞表面的被动吸附,吸附条件对吸附效率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生物吸附剂 球衣菌(Sphaerotilus natans) PB^2+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海鱼的EPA和DHA含量分析及其在甘油酯分子中的位置分布差异解析
12
作者 程飞扬 叶晓慧 +5 位作者 齐巧慧 陈轩宇 戴静璇 陈晓军 陈必链 何勇锦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EPA/DHA的含量及其甘油骨架位置分布,会影响人体的吸收和积累。本研究选择当地8种经济海鱼,采用丙酮萃取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核磁共振碳谱法分析提取... 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EPA/DHA的含量及其甘油骨架位置分布,会影响人体的吸收和积累。本研究选择当地8种经济海鱼,采用丙酮萃取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核磁共振碳谱法分析提取鱼肉组织总脂肪和分析主要的油脂类型、脂肪酸组成和EPA与DHA在中性脂甘油骨架的位置分布。实验结果表明,8种海鱼肉组织总脂肪的质量分数为2.32%~33.43%,其中大黄鱼、鳀鱼和秋刀鱼的总脂肪含量最高。对于油脂类型,8种海鱼油脂主要是中性脂,其质量分数超过87%。大黄鱼、鳀鱼和秋刀鱼中性脂主要是三酰甘油酯(TAGs),其质量分数为80%以上;其余5种海鱼中性脂存在不同程度的酶解现象,导致其含较高的游离脂肪酸。对于EPA和DHA含量,裸盖鱼和秋刀鱼总脂肪和中性脂的EPA含量最高,DHA含量最高的海鱼是裸盖鱼,大黄鱼总脂肪、中性脂和极性脂的DHA含量最低。此外,核磁共振碳谱法分析EPA/DHA的位置分布可知,大黄鱼、鳀鱼和秋刀鱼中性脂EPA主要分布甘油骨架的sn-1和3位置,DHA主要分布在sn-2位;其余5种海鱼中性脂存在部分酶解,影响EPA和DHA的位置分布。结果表明,富油的鳀鱼和秋刀鱼可能是提供EPA和DHA的较优海鱼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鱼 EPA DHA 油脂类型 位置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步培养法提高栅藻的生物量及油脂含量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小妹 廖兴辉 +1 位作者 王明兹 陈必链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56,共4页
采用两步法培养栅藻,即在低光强一含氮条件下,培养栅藻至稳定期积累生物量,然后将栅藻转移至高光强-缺氮培养基中积累油脂。结果表明:在低光强-含氮培养基BG11(+N)条件下,适宜栅藻生长的低光强为2000—2400lx,培养期为10d;转... 采用两步法培养栅藻,即在低光强一含氮条件下,培养栅藻至稳定期积累生物量,然后将栅藻转移至高光强-缺氮培养基中积累油脂。结果表明:在低光强-含氮培养基BG11(+N)条件下,适宜栅藻生长的低光强为2000—2400lx,培养期为10d;转高光强-缺氮培养基BG11(-N)条件下培养,适宜栅藻积累油脂的高光强为6000—6500lx,培养期为6d。利用两步法培养栅藻,其生物量可达(0.957±0.126)g/L,油脂含量可达(23.35±0.2)%。两步法培养栅藻的生物量和油脂含量分别比常规单步法培养(10d)的提高了35.74%和近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藻 两步法培养 油脂含量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单胞菌产生铁氧化酶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旭萍 杨冠彬 +1 位作者 王芳 李敏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16-19,共4页
以氧化铁锰假单胞菌FE13-26为实验菌株,对其铁氧化酶的产酶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酸铁铵和硝酸钠分别是该菌产酶的最佳碳氮源。最适产酶条件为温度28~30℃,起始pH值6.5~7.5,接种量2%,150 r/min振荡培养72 h。酶的定位研究结果显... 以氧化铁锰假单胞菌FE13-26为实验菌株,对其铁氧化酶的产酶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酸铁铵和硝酸钠分别是该菌产酶的最佳碳氮源。最适产酶条件为温度28~30℃,起始pH值6.5~7.5,接种量2%,150 r/min振荡培养72 h。酶的定位研究结果显示该菌产生的铁氧化酶是一种胞外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铁氧化酶 相对酶活 产酶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氧杂蒽酮类抗生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力 黄建忠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06-812,共7页
多环氧杂蒽酮类抗生素是一类由微生物II型聚酮合成酶合成的重要抗生素,普遍具有抗细菌、真菌和抗肿瘤等活性。本文对这一家族中具有代表性的抗生素的结构、生物活性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lysolipin等4种抗生素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关键词 多环氧杂蒽酮 抗生素 化学结构 生物活性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改性微藻油脂制备功能性油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志华 洪育翎 +2 位作者 陈娜 陈必链 何勇锦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9-80,81-84,128,共7页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类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微藻油脂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天然可食用的潜在油源。利用微藻油脂开发制备型功能性油脂,替代动植物天然功能性油脂,不仅可提高天然功能性油脂的品质,解决供应问题,而且有望得到新...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类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微藻油脂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天然可食用的潜在油源。利用微藻油脂开发制备型功能性油脂,替代动植物天然功能性油脂,不仅可提高天然功能性油脂的品质,解决供应问题,而且有望得到新的功能性油脂制品。对酶法制备功能性油脂的方法、常见微藻的油脂含量及其油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综述,并对酶法改性微藻油脂制备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单酰甘油酯、结构三酰甘油酯、功能性磷脂等功能性油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酶法改性微藻油脂制备功能性油脂是高值化利用微藻油脂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微藻油脂 改性 功能性油脂 多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内生真菌CSN-4产漆酶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巫婷玉 张婉蓉 杨民和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78-84,共7页
从茶树内生真菌筛选产漆酶的菌株,分析不同营养因素和培养条件对菌株漆酶酶活力的影响。采用6种显色底物的平板初筛和酶活测定的复筛方法,从15株茶树内生真菌菌株中筛选获得1株产漆酶酶活较高的菌株CSN-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液态发酵... 从茶树内生真菌筛选产漆酶的菌株,分析不同营养因素和培养条件对菌株漆酶酶活力的影响。采用6种显色底物的平板初筛和酶活测定的复筛方法,从15株茶树内生真菌菌株中筛选获得1株产漆酶酶活较高的菌株CSN-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液态发酵条件下菌株CSN-4适宜的主要培养基成分是麸皮和蛋白胨;菌株CSN-4分别在麸皮30 g/L、蛋白胨2.5 g/L、CuSO4·5H2O 0.015 g/L和茶水6 g/L时发酵产漆酶酶活最高。发酵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菌株CSN-4分别在接种量为6个菌饼(直径6 mm)、装液量60mL/250mL、pH 4.8、摇床转速120 r/min,培养温度为28℃时产漆酶酶活较高。在培养基中添加麸皮和茶水对菌株CSN-4产漆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经过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优化后,菌株CSN-4产漆酶酶活显著升高,达到2 417 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内生真菌 漆酶 培养基成分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素酰化酶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咏梅 章文贤 魏东芝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4-37,共4页
青霉素酰化酶(penicillin acylase,PAC)是抗生素工业的重要酶。它在大肠杆菌中需经过复杂的转录、翻译和后翻译才能成熟,且后翻译过程对活性酶的最终形成影响很大。在阐述PAC的苯乙酸诱导机制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PAC的后翻译过程,并对... 青霉素酰化酶(penicillin acylase,PAC)是抗生素工业的重要酶。它在大肠杆菌中需经过复杂的转录、翻译和后翻译才能成熟,且后翻译过程对活性酶的最终形成影响很大。在阐述PAC的苯乙酸诱导机制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PAC的后翻译过程,并对几种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酰化酶 大肠杆菌 诱导机制 后翻译过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状真菌启动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林涛 黄建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7期2862-2863,2865,共3页
文中综述了丝状真菌中用于开启异源或同源基因表达的启动子的最新进展。分别重点介绍了在丝状真菌中诱导型启动子、组成型启动子及其他一些启动子的应用情况,为在丝状真菌中表达异源基因或一些新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 丝状真菌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基组分对细脚拟青霉液体发酵生物量与有机粗提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丹霞 居晨玉 +2 位作者 郑永标 黄颢 黄建忠 《食用菌》 2012年第2期23-24,共2页
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细脚拟青霉液体发酵培养基3种主要组分马铃薯、葡萄糖和蛋白胨对其生物量与发酵液有机粗提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成分为400g/L的土豆,11g/L的蛋白胨和40g/L的葡萄糖时,细脚拟青霉菌丝体生长较佳,其菌体生物... 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细脚拟青霉液体发酵培养基3种主要组分马铃薯、葡萄糖和蛋白胨对其生物量与发酵液有机粗提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成分为400g/L的土豆,11g/L的蛋白胨和40g/L的葡萄糖时,细脚拟青霉菌丝体生长较佳,其菌体生物量可达30g/L;培养基成分为200g/L的土豆,8g/L的蛋白胨及40g/L的葡萄糖时,其发酵液有机粗提物量较高,可达36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基组分 细脚拟青霉 液体发酵 生物量 有机粗提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