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教育学意义
被引量:99
- 1
-
-
作者
余文森
龙安邦
-
机构
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13,共10页
-
文摘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在属性、立意和结构上实现了突破和创新。在属性上,新课程标准强调国家教育意志在课程层面的体现,通过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几个部分,形成相对完整的逻辑体系,使课程标准成为一门具有法规性质的实践性的“教育学”。在立意上,新课程标准凸显人的因素,将课程目标指向核心素养,深入挖掘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突出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的基础性、综合性、成长性,注重课程对学生一般发展应做的贡献,实现基础教育课程由学科立场向教育立场转型。在结构上,新课程标准包含内容标准、活动标准、质量标准三大方面,其中内容标准强调课程内容的结构化,聚焦学科大观念,提供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少而精、有机整合的课程内容;活动标准以育人方式变革为核心,突出学科实践,通过教学理念、教学提示、教学建议和教学案例等,加强标准对教师教学的指导性和约束性;质量标准通过“单位”质量标准、学段质量标准、义务教育质量标准几个层次,努力让核心素养可见,确保和检验学习达成的水平和成果;核心素养贯穿、统领这三个方面,使三者构成有机的整体——课程标准。
-
关键词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内容标准
活动标准
质量标准
-
Keywords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core competencies
content standards
activity standards
quality standards
-
分类号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简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被引量:119
- 2
-
-
作者
余文森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福州
-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5-26,共2页
-
文摘
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他主学习要不断地转向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元认知监控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
关键词
学习方式
他主学习
自主学习
学习过程
教学改革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