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人的全面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旭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9-174,共6页
新课程改革使我国的基础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并将此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实行多元评价,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影响巨大。
关键词 全面发展 创新思维 学习方式转变 多元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教育学意义 被引量:102
2
作者 余文森 龙安邦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13,共10页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在属性、立意和结构上实现了突破和创新。在属性上,新课程标准强调国家教育意志在课程层面的体现,通过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几个部分,形成相对完整的逻辑体系,使课程标准成...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在属性、立意和结构上实现了突破和创新。在属性上,新课程标准强调国家教育意志在课程层面的体现,通过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几个部分,形成相对完整的逻辑体系,使课程标准成为一门具有法规性质的实践性的“教育学”。在立意上,新课程标准凸显人的因素,将课程目标指向核心素养,深入挖掘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突出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的基础性、综合性、成长性,注重课程对学生一般发展应做的贡献,实现基础教育课程由学科立场向教育立场转型。在结构上,新课程标准包含内容标准、活动标准、质量标准三大方面,其中内容标准强调课程内容的结构化,聚焦学科大观念,提供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少而精、有机整合的课程内容;活动标准以育人方式变革为核心,突出学科实践,通过教学理念、教学提示、教学建议和教学案例等,加强标准对教师教学的指导性和约束性;质量标准通过“单位”质量标准、学段质量标准、义务教育质量标准几个层次,努力让核心素养可见,确保和检验学习达成的水平和成果;核心素养贯穿、统领这三个方面,使三者构成有机的整体——课程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内容标准 活动标准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生课程理解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笑地 殷世东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25,共6页
学生课程理解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路径。课程理解重视学生的生存与生活;学生在课程理解的同时达成自我关怀;课程理解追求学生的深度理解、主动理解和创造性理解。然而,由于学生课程意识淡薄、学生课程理解止于文... 学生课程理解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路径。课程理解重视学生的生存与生活;学生在课程理解的同时达成自我关怀;课程理解追求学生的深度理解、主动理解和创造性理解。然而,由于学生课程意识淡薄、学生课程理解止于文本、学生课程理解自主理解匮乏、学生课程理解创生能力与反思能力不足等,导致学生课程理解难以指向核心素养。为此,在学生课程理解的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提高课程意识,强化课程理解的价值;改变课程理解的观念滞碍,树立正确的课程理解观;增强学生理解自觉,提升学生课程理解的责任担当;加强学习方式指导,提升学生课程理解力和学习力;注重学生实践反思,实现课程理解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达成学生课程理解的真正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学生课程理解 自我关怀 学生素养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袁书琪 郑耀星 刘恭祥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50-53,共4页
我国学校地理课程改革与建设必须解决地理课程的主线,结构,能力价值,表现形式等根本性问题。地理课程应以人地空间关系为主线,协调地理课程各子课程的关系,以充足的内容体现地理课程能力价值,构建递进深化的地理课程表现形式。
关键词 地理 课程改革 中学 课程内容 人地空间关系 课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视角下的高考改革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旭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39,45,共6页
高考改革的关键是切实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点并贯穿高考命题的始终。高考命题应以各学科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必须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本质要求。试卷内容在关注"双基"的同时,更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合理设置试题的难度... 高考改革的关键是切实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点并贯穿高考命题的始终。高考命题应以各学科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必须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本质要求。试卷内容在关注"双基"的同时,更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合理设置试题的难度;在考试形式上宜采用以统一考试为主体、多元考试相结合的多样化选拔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增强学生在高考科目和试题上自主选择的空间;在评价和录取标准上,应采用多元评价、综合评定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 高考改革 多元评价 促进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化学教学实践性、探究性的利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云生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7-70,共4页
以化学学科的实验教学为例,讨论、分析《中小学实验教学基本目录》的教学要求和实施意义。论述进一步推进化学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增强化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性、探究性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实验教学基本目录 化学实验教学 实践性 探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被引量:119
7
作者 余文森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5-26,共2页
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他主学习要不断地转向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元认知监控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 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他主学习要不断地转向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元认知监控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方式 他主学习 自主学习 学习过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教科书对教学的引领作用——人教版2020年版《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的编写特色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云生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22,共4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依据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于2020年编写出版的选择性必修课程“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科书,用化学大概念统领物质结构和性质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入物质结构研究方法与价值的教育,明晰地呈现应该“教什么”... 人民教育出版社依据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于2020年编写出版的选择性必修课程“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科书,用化学大概念统领物质结构和性质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入物质结构研究方法与价值的教育,明晰地呈现应该“教什么”。教科书教学内容的组织编排、教学结构的设计和学习内容呈现方式,能帮助教师明确该“怎么教”。教科书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学业质量”和“学业要求”,设计多样的“教-学-评”活动,有利于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落实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科书很好地发挥了对教与学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结构与性质 教材设计编写 化学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提炼办学主张引领新型优质学校建设 被引量:2
9
作者 余文森 段立群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39,共4页
新型优质学校是一个能够自我生长的生命系统,具有改革自身的主动意识、相对独立而稳定的自我变革系统、支持学校自主发展的配套机制。学校办学主张将校长的教育智慧灌注其中,是学校成长系统的导航器和主要内驱力。提炼、论证和落实学校... 新型优质学校是一个能够自我生长的生命系统,具有改革自身的主动意识、相对独立而稳定的自我变革系统、支持学校自主发展的配套机制。学校办学主张将校长的教育智慧灌注其中,是学校成长系统的导航器和主要内驱力。提炼、论证和落实学校办学主张是建设新型优质学校的重要途径。建立制度、现实调研、确定方向、提出草案、教育试验、重复验证是提炼和论证办学主张的基本步骤。以办学主张引领教师队伍建设,统摄学校文化建设,引导课堂革新,改进学校管理模式,是落实学校办学主张、推进新型优质学校建设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优质学校 办学主张 自我生长力 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化学中若干似是而非的论断 被引量:2
10
作者 翁乾明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0-83,共4页
以例证的方式,对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许多似是而非的论断加以剖析,并还原正确的认识,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经本文例析纠偏的错误论断有:(1)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2)水解反应既不可能是化合反应,也不可能是氧化... 以例证的方式,对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许多似是而非的论断加以剖析,并还原正确的认识,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经本文例析纠偏的错误论断有:(1)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2)水解反应既不可能是化合反应,也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3)在聚氯乙烯塑料中不可能含有碳碳双键;(4)同浓度的NaHCO3溶液的碱性强于CH3COONa溶液的碱性;(5)通过放出氧气的量能够准确推测与水反应的Na2O2的量;(6)加热分解法是区分NaHCO3和Na2CO3的最好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 氧化还原 水解反应 聚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评议:由人及己
11
作者 林高明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17,共3页
课堂评议不仅要关注“他人”,也要关注“自我”。评议者要把自己对教学的记忆与理解融入课堂评议中,由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联想起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经历,并将自己置身于上课教师的教学情境中来思考。这样的评议才能催发听课者的主体... 课堂评议不仅要关注“他人”,也要关注“自我”。评议者要把自己对教学的记忆与理解融入课堂评议中,由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联想起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经历,并将自己置身于上课教师的教学情境中来思考。这样的评议才能催发听课者的主体意识与参与的积极性,激活其思想因子,促进其对教育教学的深刻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评议 教学经历 由人及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