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耕地资源估价试验──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骆灿鹏 郑建闽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1998年第4期33-35,38,共4页
提出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耕地资源估价的技术路线并应用于福建省政策性基准地价试验估算,定量评价了福建省耕地资源质量及其政策性基准地价的区域分异。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耕地资源 估价 福建 GI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遥感本底值及生态环境征兆图谱 被引量:42
2
作者 沙晋明 林志垒 李小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2期50-51,82,共3页
根据生态环境特点结合遥感与信息技术 ,提出了针对大范围的生态环境遥感技术实施措施 ,建立可方便获取的生态环境遥感本底值 ,该指标体系可以对生态质量现状、环境容量、环境恢复能力有很好的反映 ,是可以业务化运行的指标体系。文章就... 根据生态环境特点结合遥感与信息技术 ,提出了针对大范围的生态环境遥感技术实施措施 ,建立可方便获取的生态环境遥感本底值 ,该指标体系可以对生态质量现状、环境容量、环境恢复能力有很好的反映 ,是可以业务化运行的指标体系。文章就该指标体系获取的技术及原则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另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遥感本底值 指标体系 征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和BP神经网络组合法的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郭晓英 陈兴伟 +1 位作者 陈莹 王壬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6-240,共5页
利用粗糙集约简冗余指标,将约简后的指标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而进行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分析。以厦门市为例,在分析水资源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水资源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四个方面,构建厦门市水资源承... 利用粗糙集约简冗余指标,将约简后的指标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而进行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分析。以厦门市为例,在分析水资源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水资源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四个方面,构建厦门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厦门市2000年-2012年的水资源承载力状态。结果表明:2000年-2004年水资源承载力大多为"弱不可承载",2005年-2010年为"弱承载",即社会经济活动和水资源处于非协调状态;2011年-2012年厦门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得到了较大改善,达到"可承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粗糙集 BP神经网络 厦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流失地球信息图谱表示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沙晋明 郑达贤 +1 位作者 林志垒 陈文惠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1期116-120,共5页
尝试用系列方法表示水土流失的区域特征 :用图谱表示一般水土流失地区的覆盖特征 ,用土壤景观来分析水土流失区结构特征 ,用分形来表示水土流失区边界特征 ,发现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水土流失地球信息图谱 ,可以更好地... 尝试用系列方法表示水土流失的区域特征 :用图谱表示一般水土流失地区的覆盖特征 ,用土壤景观来分析水土流失区结构特征 ,用分形来表示水土流失区边界特征 ,发现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水土流失地球信息图谱 ,可以更好地预测、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示方法 水土流失 地球信息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美水库流域氮素流失的时间过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梅冰 陈兴伟 陈莹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9-663,共5页
通过构建山美水库流域SWAT 模型, 对日场次暴雨过程中流域出口氮素负荷和浓度过程随降雨、径流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模拟, 并采用线性相关分析, 对不同降雨条件下的产流与氮素流失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山美水库流域产流过程表现出明... 通过构建山美水库流域SWAT 模型, 对日场次暴雨过程中流域出口氮素负荷和浓度过程随降雨、径流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模拟, 并采用线性相关分析, 对不同降雨条件下的产流与氮素流失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山美水库流域产流过程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效应, 径流峰值以滞后于降雨峰值1 d 为主要特征; 氮素流失量变化特征与降雨、径流变化特征基本一致, 但TN 负荷峰值大多滞后于降雨峰值1- 2 d, TN 浓度过程基本与降雨过程相反; 不同等级降雨条件下, 氮素流失量随着雨强的增加而增大, 流域出口径流与T N 负荷呈显著线性相关, 径流是氮素流失变化的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流失 降雨径流过程 时间变化特征 SWAT模型 山美水库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信息支持下的模糊相似递阶结构模型的应用与实现——山区土地资源开发类型空间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沙晋明 李小梅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1-134,共4页
利用遥感数据直接参与土地资源开发类型空间分布的评价 ,以区域遥感数据代替某些地面属性 ,来了解和研究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研究中采用缨帽变化中的亮度和湿度、热辐射波段、差值植被指数等内容作为自然条件的评价指标参与整个土... 利用遥感数据直接参与土地资源开发类型空间分布的评价 ,以区域遥感数据代替某些地面属性 ,来了解和研究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研究中采用缨帽变化中的亮度和湿度、热辐射波段、差值植被指数等内容作为自然条件的评价指标参与整个土地资源开发类型的空间分析。基于递阶结构模型 ,从土地资源的系统结构出发 ,针对不同的分类目标 ,研究内部各个单元间的相互关系 ,最后得到土地单元在不同目标层次上的空间分布状况。这样不仅详细了解了土地资源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而且对其空间分布状况也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最后 ,通过综合分析 ,得到一个对土地资源开发类型的全面性认识。从而就土地单元进行了功能性划分 ,在整个系统结构上实现有机的结合和统一。图 2 ,参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信息 模糊相似递阶结构模型 山区 土地资源 资源开发类型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溪县崩岗侵蚀现状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金华 《福建水土保持》 1999年第4期21-23,共3页
本文分析安溪崩岗的现状与危害, 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其成因, 并提出了以预防为主, 减少危害, 综合治理,加大水土保持的宣传执法力度,多方集资, 加大资金投入等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安溪县 防治 崩岗 侵蚀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