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述评 被引量:1
1
作者 潘文 王强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4年第1期44-46,51,共4页
以土地利用为代表的人类活动是促进或减缓土壤侵蚀的活跃因素。土地利用的方式和强度不同会影响土壤的抗蚀性进而影响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本文论述了从土壤侵蚀的重要环节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变化对土壤抗蚀性、土壤侵蚀强度和广度... 以土地利用为代表的人类活动是促进或减缓土壤侵蚀的活跃因素。土地利用的方式和强度不同会影响土壤的抗蚀性进而影响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本文论述了从土壤侵蚀的重要环节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变化对土壤抗蚀性、土壤侵蚀强度和广度的的影响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在归纳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当前研究趋势,指出土地利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方面亟待强化的研究问题,以期为土壤侵蚀防治过程中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和土地利用强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予以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侵蚀 土壤抗蚀性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江河口短叶茳芏湿地及围垦后的养虾塘N_2O通量比较 被引量:9
2
作者 谭立山 杨平 +3 位作者 徐康 陈坤龙 黄佳芳 仝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929-3939,共11页
以闽江河口鳝鱼滩的短叶茳芏湿地及其转化而成的养虾塘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5~11月,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和悬浮箱-气相色谱法分别对白天短叶茳芏湿地和养虾塘水-气界面N_2O通量进行观测,并同步测定短叶茳芏湿地间隙水化学指标和养虾塘... 以闽江河口鳝鱼滩的短叶茳芏湿地及其转化而成的养虾塘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5~11月,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和悬浮箱-气相色谱法分别对白天短叶茳芏湿地和养虾塘水-气界面N_2O通量进行观测,并同步测定短叶茳芏湿地间隙水化学指标和养虾塘水体理化指标.结果表明,观测期间短叶茳芏湿地和养虾塘水-气界面N_2O通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13.11~206.57μg/(m^2·h)和-2.27~143.25μg/(m2·h),均值分别为(38.35±24.44)μg/(m2·h)和(46.44±15.93)μg/(m2·h),整体均表现为大气中N_2O的排放源,但两者N_2O通量无显著差异(P>0.05).短叶茳芏湿地N_2O通量与土壤间隙水的盐度和营养盐呈显著正相关(P<0.05),养虾塘水-气界面N_2O通量与水深、水体盐度和营养盐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通量 潮汐沼泽 养虾塘 土地利用变化 闽江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输入对河口不同盐度芦苇沼泽湿地土壤CH_(4)与CO_(2)产生速率的影响
3
作者 刘思琪 胡芳 +2 位作者 展鹏飞 黄佳芳 仝川 《中国环境科学》 2025年第10期5811-5822,共12页
采集闽江河口淡水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湿地土壤,添加人造海水稳定3个月后“构造”盐度分别为0‰、2.5‰、11‰和22‰的湿地土壤,以上盐度值分别位于河口区淡水、寡咸水、中咸水和多咸水沼泽湿地的盐度分区范围.室内运用微宇... 采集闽江河口淡水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湿地土壤,添加人造海水稳定3个月后“构造”盐度分别为0‰、2.5‰、11‰和22‰的湿地土壤,以上盐度值分别位于河口区淡水、寡咸水、中咸水和多咸水沼泽湿地的盐度分区范围.室内运用微宇宙(microcosm)厌氧培养实验,并分别添加铵态氮和硝酸盐氮,以期揭示盐度在不同形态氮输入对河口感潮沼泽湿地土壤CH_(4)和CO_(2)产生速率的影响的角色.盐度、施氮形态对河口沼泽湿地土壤BG、CBH、NAG、PHO、PEO和mcrA的活性具有显著的影响,添加铵态氮和硝酸盐氮显著增加沼泽湿地不同盐度土壤的CBH、NAG和mcrA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铵态氮显著增加淡水、寡咸水和中咸水沼泽湿地土壤CH_(4)产生速率,分别增加21.9%、23.6%和40.4%,但对多咸水土壤无显著影响;添加硝酸盐氮后淡水、寡咸水、中咸水土壤CH_(4)产生速率分别降低16.56%、15.56%和19.28%,添加硝酸盐氮显著降低多咸水湿地CH_(4)产生速率19.7%.铵态氮和硝酸盐氮输入显著增加寡咸水和中咸水土壤CO_(2)产生速率,而对淡水和多咸水土壤CO_(2)产生速率无影响.施氮情景下,沼泽土壤CH_(4)和CO_(2)产生速率与pH值、土壤胞外酶活性和mcrA丰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盐度、SOC、Cl^(−)和SO_(4)^(2−)呈显著负相关.随机森林模型结果显示,施氮情景下,盐度、NAG、SO_(4)^(2−)和pH值对CH_(4)和CO_(2)产生速率贡献率最大.研究结果说明:氮负荷增加对于河口区不同盐度沼泽湿地土壤CH_(4)和CO_(2)产生速率的影响不同,今后在制定减缓河口区富营养化对河口沼泽湿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时,应考虑到盐度梯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_(4)产生速率 CO_(2)产生速率 氮输入 盐度 沼泽湿地 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