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国演义》的价值谱系和人物形象 被引量:6
1
作者 毛丹武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60-65,69,共7页
本文分析《三国演义》表现出来的的叙述者的价值谱系,寻找其与《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的复杂关联,把它们放在价值的错位中考察,运用新批评理论和巴赫金的小说复调理论等西方现代诗学观念和方法,从小说艺术与价值的关系的角度对《三... 本文分析《三国演义》表现出来的的叙述者的价值谱系,寻找其与《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的复杂关联,把它们放在价值的错位中考察,运用新批评理论和巴赫金的小说复调理论等西方现代诗学观念和方法,从小说艺术与价值的关系的角度对《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由价值多声部交织而成的含混(ambiguity)的丰富性进行剖析,着重指出小说艺术上的成功不仅在于作者自觉的价值错位的艺术创造,同时也是由于各种价值因子在创作主体无意识中呈现的错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创作主体 诸葛亮 自我意识 曹操 巴赫金 人物形象塑造 知识分子 理想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尼采与佛教——鲁迅与佛教文化关系论之一 被引量:4
2
作者 哈迎飞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0-27,共8页
关键词 鲁迅 豪侠 略论 目连戏 关系论 反对 主人 佛教文化 章太炎 和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一身来担人间苦——鲁迅与佛教文化关系论之二 被引量:4
3
作者 哈迎飞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25,共9页
关键词 鲁迅 《野草》 佛家 人间 人生 关系论 痛苦 十年 色彩 许寿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文变相关系论──以变相的创作和用途为中心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小荣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7-65,共9页
前贤时彦研讨变文之定义,多有从它与变相之关系入手的。许多学者甚至把二者同一化,认为只有用变相相配合的释家讲唱本才是变文。本文试从变相的创作方法、用途及其在变文讲唱中的作用入手,阐明了变相的含义,并由此推定它和变文并非... 前贤时彦研讨变文之定义,多有从它与变相之关系入手的。许多学者甚至把二者同一化,认为只有用变相相配合的释家讲唱本才是变文。本文试从变相的创作方法、用途及其在变文讲唱中的作用入手,阐明了变相的含义,并由此推定它和变文并非同一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文 变相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鬼物正像人间——鲁迅与佛教文化关系论之三 被引量:4
5
作者 哈迎飞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22,共6页
关键词 鲁迅 地狱 故事 《聊斋志异》 人间 扮演 目连戏 祖父 佛教文化 传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月河“清帝系列”小说得失谈 被引量:10
6
作者 齐裕焜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40-46,共7页
二月河“清帝系列”小说具有史诗的规模 ,且用通俗小说的写法 ,做到雅俗共赏。本文在充分肯定二月河“清帝系列”小说创作成就的同时 ,指出其存在着芜杂、荒诞、粗俗的缺点 。
关键词 清帝系列小说 通俗小说 二月河 历史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文与唱导关系之检讨──以唱导的生成衍变为中心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小荣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0,187,共11页
本文通过考察唱导生成与衍变的过程,发现唱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从而推定它与变文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亦随历史的发展而变化。这种关系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即六朝的变文与唱导是并行不悖的,唐代的变文,尤其是故事类变文... 本文通过考察唱导生成与衍变的过程,发现唱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从而推定它与变文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亦随历史的发展而变化。这种关系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即六朝的变文与唱导是并行不悖的,唐代的变文,尤其是故事类变文与六朝的唱导则有渊源之关系,而唐代的变文与唐代的唱导则浑融为一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文与唱导 生成衍变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末上海松江韵母系统研究——晚明施绍莘南曲用韵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67-73,共7页
本文通过对晚明杰出南曲作家施绍莘南曲作品韵脚的系联,并结合明清时期戏曲理论家的理论及现代上海松江方言,考证出明末上海松江方言的17个韵部、47个韵母。其中:阳声韵四部,即东钟部、江阳部、真庚部和先廉部;阴声韵七部,即... 本文通过对晚明杰出南曲作家施绍莘南曲作品韵脚的系联,并结合明清时期戏曲理论家的理论及现代上海松江方言,考证出明末上海松江方言的17个韵部、47个韵母。其中:阳声韵四部,即东钟部、江阳部、真庚部和先廉部;阴声韵七部,即齐鱼部、苏歌部、皆来部、萧豪部、家麻部、车遮部和尤侯部;入声韵六部,即质直部、突足部、白客部、角略部、鸭达部和切月部。这17个韵部,47个韵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音韵》 《广韵》 南曲 韵母系统 舒声韵 白读 文读 方言 入声韵 韵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4
9
作者 郭丹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5年第10期30-31,共2页
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不是应用学科,但是,从狭隘的作用性来说,它奠定了大文科的基础,有很强的适应性;而从广义的作用性来说,它从根本上提升了整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因此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可以说,几乎所有综合性大学都有中文专业.但是,... 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不是应用学科,但是,从狭隘的作用性来说,它奠定了大文科的基础,有很强的适应性;而从广义的作用性来说,它从根本上提升了整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因此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可以说,几乎所有综合性大学都有中文专业.但是,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中文学科人才,又是各学校都面临的问题.自1995年教育部创设中文专业的'国家文科基地'之后,为中文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创造了条件.结合我校的文科基地建设,我们对中文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作了几年的探索,在此略作总结,希望得到同行们的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基础学科 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 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汉雅乐与俗乐的互动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郜积意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75-80,共6页
西汉乐府署的设立和其他文化措施一样,从一开始就负有双重的任务,一是为了恢复久遭破坏的文化制度,一是为了更好地从传统体制和文化典籍中寻找立国安邦的依据。虽然乐府的设立,其最初直接的动因是武帝不满郊祀无乐的现状,但我们在... 西汉乐府署的设立和其他文化措施一样,从一开始就负有双重的任务,一是为了恢复久遭破坏的文化制度,一是为了更好地从传统体制和文化典籍中寻找立国安邦的依据。虽然乐府的设立,其最初直接的动因是武帝不满郊祀无乐的现状,但我们在班固的叙述中却看到这种设立还是另有企图。从俗乐的最后发展来看,乐府设立的初衷宣告破产。透过这种明显的背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俗乐 经学思想 民间乐府 民间歌谣 民间文化 道德主义 西汉经学 文化建设 《汉书·郊祀志》 《汉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高师写作课程的师范性和素质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新和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59-62,共4页
要真正实行素质教育,主要靠教师。试问当今的教师是否具备从事素质教育的素质呢?答案恐怕颇费踌躇。别的学科不敢妄言,单就语文学科来看,相当部分的教师并不完全具备这一素质,则是毋庸讳言的事实。语文教师必须会写作,这是最基本... 要真正实行素质教育,主要靠教师。试问当今的教师是否具备从事素质教育的素质呢?答案恐怕颇费踌躇。别的学科不敢妄言,单就语文学科来看,相当部分的教师并不完全具备这一素质,则是毋庸讳言的事实。语文教师必须会写作,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据笔者了解,目前重点中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写作课 中学语文教师 师范性 基本素质 写作教学 写作教育 语文教育 写作能力 写作理论 素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创新论”的系谱反思与场域批判——以文论的知识状况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开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3-107,共5页
"文论综合创新论"的考察揭示了其所建基的哲学基础及潜蕴着的文化深意。尽管"综合创新论"得到大力倡扬与接受,但并非不证自明,必须对其出场语境、前提条件、逻辑运思等局限性进行反思与批判。文论的当下构建正遭到... "文论综合创新论"的考察揭示了其所建基的哲学基础及潜蕴着的文化深意。尽管"综合创新论"得到大力倡扬与接受,但并非不证自明,必须对其出场语境、前提条件、逻辑运思等局限性进行反思与批判。文论的当下构建正遭到来自学科化、学院化的挑战,只有从文本的阅读与体验出发,将理论历史化,解救、释放出理论的衍生能力与现实性力量,才能在知识体制化的围堵中突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创新 欲望与焦虑 回归文本 文论历史化 衍生-行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韵》韵系与漳州方言韵系比较研究(下)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86-90,共5页
《广韵》韵系与漳州方言韵系比较研究(下)马重奇11、臻摄(1)《广韵》臻开一痕韵,漳州话读[in、un]。吞t′un44~并|根kin44~本|垦k′in53开~|痕hun12刀~|恨hin22仇~|恩in44~情。... 《广韵》韵系与漳州方言韵系比较研究(下)马重奇11、臻摄(1)《广韵》臻开一痕韵,漳州话读[in、un]。吞t′un44~并|根kin44~本|垦k′in53开~|痕hun12刀~|恨hin22仇~|恩in44~情。(2)《广韵》臻合一魂韵,漳州话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韵》 漳州话 比较研究 漳州方言 韵系 文读 精组 知组 庄组 白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茹苦忍辱,斯乃得度——周作人与佛教文化关系论之二 被引量:1
14
作者 哈迎飞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1-57,82,共8页
关键词 周作人 佛教文化 关系论 生活方式 生命意识 心理情感 人生 鲁迅 随笔 杂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的信息管理——论公共关系在企业管理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鸣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23-28,45,共7页
在信息化社会,信息已成为主宰企业命运的关键,在企业管理机制中,公关管理职能的本质体现应是有效的信息管理,这也符合公关学科的特点。公关正是通过有效的信息管理,协助企业科学决策,协调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树立良好的企业... 在信息化社会,信息已成为主宰企业命运的关键,在企业管理机制中,公关管理职能的本质体现应是有效的信息管理,这也符合公关学科的特点。公关正是通过有效的信息管理,协助企业科学决策,协调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管理 企业管理机制 公关信息 信息内容 科学决策 信息系统 公众舆论 外部公众 信息交流 企业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公戏与包公小说的关系(下)
16
作者 涂秀虹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81-85,共5页
包公戏与包公小说的关系(下)涂秀虹四万历二十二年(1594),朱氏与耕堂梓行《新刊京本通俗演义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上中下三册,十卷百回。此书封面上下两层,上层之图绘包公审一猿一女,是本书第二回《判革停猴节妇坊牌》... 包公戏与包公小说的关系(下)涂秀虹四万历二十二年(1594),朱氏与耕堂梓行《新刊京本通俗演义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上中下三册,十卷百回。此书封面上下两层,上层之图绘包公审一猿一女,是本书第二回《判革停猴节妇坊牌》的情景。图左右各有一行题句:“日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家公案》 包公形象 包公戏 元杂剧 长篇小说 说唱词话 《龙图公案》 公案小说 “三言” 人物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名词性定语的指称特点和分类——兼及同位短语的指称问题 被引量:23
17
作者 刘永耕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90-95,共6页
本文从指称角度探讨了领属定语与属性定语的根本区别,由此佐证名词性定语分为领属、属性两大类型是合理的。我国语法学界引进的“谓词隐含”这一概念有助于认识上述本质区别。根据这一区别:(1)语法上的领属关系应该在“领有者——... 本文从指称角度探讨了领属定语与属性定语的根本区别,由此佐证名词性定语分为领属、属性两大类型是合理的。我国语法学界引进的“谓词隐含”这一概念有助于认识上述本质区别。根据这一区别:(1)语法上的领属关系应该在“领有者———领有物”这种逻辑关系基础上作广义理解,“依附性关系”与“范围性关系”确应归入领属关系。(2)同一性定语和隐喻定语也是无指成分,应归入属性定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定语 同位短语 指称特点 定中短语 名词性 领属关系 表属性 中心语 同一性定语 谓词隐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界、意境、无我之境——读《论情境》与王文生教授商榷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良运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3-71,共9页
王文生先生的《论情境》 ,对《人间词话》的“境界”、“无我之境”、“造境”诸说予以否定。本文从诸说的历史传承考辨 ,认为 :秦、汉时已出现作为表述物理空间的“境界” ,经过两度转换 (心境、诗境 )而成王国维以之与叔本华“理念”... 王文生先生的《论情境》 ,对《人间词话》的“境界”、“无我之境”、“造境”诸说予以否定。本文从诸说的历史传承考辨 ,认为 :秦、汉时已出现作为表述物理空间的“境界” ,经过两度转换 (心境、诗境 )而成王国维以之与叔本华“理念”对应的“境界”说 ,“意境”与“情境”不可替代 ;“无我”不是“没有我” ,是“无欲之我”的简化 ,“无我之境”在中国文学中确实存在 ,是心与物高度融洽的“情的物化”之境 ;“造境”从释皎然到梁启超、林琴南均有其说 ,决非王国维杜撰……以上诸说 ,经《人间词乙稿序》之揣摩 ,至《人间词话》而成型 ,其于诗词美学的卓越贡献不能轻易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情境》 王文生 意境 境界 《人间词话》 “无我之境” 王国维 《人间词乙稿序》 诗词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语文教育规范下的写作素质教育 被引量:9
19
作者 潘新和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128-134,共7页
本文对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作了探讨和界定,首次阐明了面向21世纪的“写作本位”的“表现发展”型语文教育观将取代20世纪“阅读本位”的“吸收实用”型语文教育观的见解。在这一新的认知背景下,揭示了写作素质教育的三个特性:功... 本文对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作了探讨和界定,首次阐明了面向21世纪的“写作本位”的“表现发展”型语文教育观将取代20世纪“阅读本位”的“吸收实用”型语文教育观的见解。在这一新的认知背景下,揭示了写作素质教育的三个特性:功用性、创造性和学识性;五个原则:实现性、仿真性、学养性、主体性和导悟性。认为语文———写作教育的动力和目标应是人的自我实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素质教育 写作素质 写作教学 写作教育 应试教育 语文教育观 写作实践 教育规范 写作主体 新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汉字的讹变现象 被引量:9
20
作者 林志强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82-84,共3页
本文对汉字演变中的讹变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 ,阐述了讹变的内涵 ,分析了讹变现象之所以产生和讹变现象能够积非成是的原因 ,认为对讹变现象的研究应把眼光扩大到整个汉字演变过程中 ,而不应只局限于古文字阶段 。
关键词 讹变 现代汉字 古文字研究 形义关系 演变过程 规范化 汉字演变 汉字符号 汉字形体 符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