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热成像与灰度转换技术的光伏阵列缺陷检测方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柳扬 陈美珍 +3 位作者 徐胜彬 郭俊锋 张永强 林金阳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6-102,共7页
光伏阵列的缺陷检测及其影响评估对于提高其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光伏阵列热斑缺陷的检测图像存在细节缺失和易受噪声干扰的问题,为了能够快速地识别缺陷,准确地分析其损坏程度,提出了一套系统性的检测方案。使用手持... 光伏阵列的缺陷检测及其影响评估对于提高其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光伏阵列热斑缺陷的检测图像存在细节缺失和易受噪声干扰的问题,为了能够快速地识别缺陷,准确地分析其损坏程度,提出了一套系统性的检测方案。使用手持热成像仪对光伏阵列进行拍摄,将所获取的图像传输到计算机上,并通过灰度化处理将原始红绿蓝色彩模式(RGB)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针对传统热成像检测技术存在效率低与缺少缺陷衡量标准等缺点,提出了一种灰度转换算法,首先将灰度图像进行K均值聚类(K-means),再进行线性增强,将各个区域灰度值线性增加,接着采用阈值分割算法将图像颜色簇进行灰度转换,最后根据所提出缺陷程度表对图像进行定量分析,数据与图形结合表示出光伏阵列的缺陷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缺陷程度检测方面与传统二值化处理算法相比,检测偏差小于2%,并且能详细地显示轻微缺陷与重度缺陷区域缺陷的细节。同时针对图像的非均匀性噪声干扰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提高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斑效应 热成像 K-MEANS聚类 图像增强 阈值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永磁同步电机分数阶速度控制器 被引量:4
2
作者 何栋炜 陈钟臻 +5 位作者 刘丽桑 陈健 林杭彬 黄靖 李建兴 蒋学程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53,共8页
为了实现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高性能速度控制,针对现有分数阶PI(FO-PI)控制器设计中存在的截止频率有效范围有限的问题,在频域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分数阶控制器,在FO-PI基础上引入校正传递函数,保持分数阶控制性能的同时拓... 为了实现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高性能速度控制,针对现有分数阶PI(FO-PI)控制器设计中存在的截止频率有效范围有限的问题,在频域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分数阶控制器,在FO-PI基础上引入校正传递函数,保持分数阶控制性能的同时拓展控制器截止频率的选取范围,并设计三维作图法实现改进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最后通过仿真实验来验证改进分数阶速度控制器的有效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分数阶速度控制器可以满足更高截止频率的要求,较传统FO-PI及整数阶PI控制器,可以提高速度控制的跟踪性能、动态性能和抗扰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改进分数阶速度控制器 频域设计法 截止频率拓展 跟踪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改进非线性反步自抗扰位置控制 被引量:3
3
作者 何栋炜 林杭彬 +3 位作者 刘丽桑 陈健 曾志伟 王佩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3-78,共6页
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PMSM)位置伺服系统的性能,针对外部扰动及参数不确定性对控制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改进的非线性反步自抗扰控制方法。首先,针对传统自抗扰位置控制器中反馈控制律的设计仅限控制增益已知的情况且其收敛性能有限的问题... 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PMSM)位置伺服系统的性能,针对外部扰动及参数不确定性对控制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改进的非线性反步自抗扰控制方法。首先,针对传统自抗扰位置控制器中反馈控制律的设计仅限控制增益已知的情况且其收敛性能有限的问题,基于反步控制及连续光滑非线性函数改进了控制律设计;其次,针对传统自抗扰控制器所采用的等效扰动估计方法性能有限的问题,引入朗道自适应观测器对扰动及参数分别辨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非线性反步自抗扰控制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伺服系统位置的跟踪收敛速度及跟踪精度,增强了系统对外部扰动及参数不确定性的自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伺服系统 非线性反步控制 朗道自适应观测器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优化A^(*)算法与动态窗口法的动态路径规划算法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姚进鑫 刘丽桑 +5 位作者 何栋炜 陈健 王斌 徐辉 郭江峰 陈炜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7-207,共11页
针对机器人路径规划对于全局最优性以及路径平滑度的性能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跳点搜索的优化A^(*)算法和动态窗口法的融合算法。在跳点搜索法基础上,该融合算法设计了由曼哈顿和欧氏距离结合的新的距离评估函数对A^(*)算法进行优化... 针对机器人路径规划对于全局最优性以及路径平滑度的性能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跳点搜索的优化A^(*)算法和动态窗口法的融合算法。在跳点搜索法基础上,该融合算法设计了由曼哈顿和欧氏距离结合的新的距离评估函数对A^(*)算法进行优化,以此获取全局路径信息;然后以动态窗口法为核心,快速地规划出一条具有高平滑度的全局最优路径。仿真实验表明:新的融合算法有效解决了优化A^(*)算法规划的路径转折处曲率非连续的问题,提高了路径的平滑程度和全局最优性。最后在搭建的实际环境中进一步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对机器人导航与路径规划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路径规划 动态窗口法 跳点搜索法 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