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合物开采引起的地层稳定性三场耦合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振伟 毕贤顺 付朝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0-475,共6页
为防止水合物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采用有限元方法,对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模拟水合物开采过程中的水、热、力三场耦问题,重点分析水合物开采过程中地层应力场和位移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压与加热法联合开采水合物时,降低井... 为防止水合物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采用有限元方法,对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模拟水合物开采过程中的水、热、力三场耦问题,重点分析水合物开采过程中地层应力场和位移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压与加热法联合开采水合物时,降低井口压力可以显著提高水合物的分解速率;水合物分解区附近地层孔压明显降低,土体有效应力增加.海床表面会产生较大的沉降和水平位移,并随水合物分解距离的增大而线性增加,当最大分解范围为30 m时,海床表面最大沉降达5 m,最大水平位移达1.6 m.该研究结果为水合物开采时地层及开采平台稳定性的安全评估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应力场 位移场 沉降 有限元 分解速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焦深度法的光学显微镜系统设计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健 王灵阳 +1 位作者 陈德全 张茂林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79-984,共6页
针对传统显微镜采用手工对焦方式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对焦过程较慢且对操作者经验要求高的问题,提出一套基于对焦深度法的光学显微镜系统。结合基于图像处理自动对焦的显微镜通用结构,设计了一套由ARM开发板、触控液晶显示屏、Arduino UN... 针对传统显微镜采用手工对焦方式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对焦过程较慢且对操作者经验要求高的问题,提出一套基于对焦深度法的光学显微镜系统。结合基于图像处理自动对焦的显微镜通用结构,设计了一套由ARM开发板、触控液晶显示屏、Arduino UNO开发板、红外对管、工业数码显微镜及步进电机等组成的光学显微镜系统。结合触控液晶显示屏的特点,设计出结合不同大小的感兴趣区域对焦窗口选择方法,并在采用常见梯度函数作为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及爬山搜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容错改进方法。实验分别对不同的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及对焦窗口大小进行了实时性、灵敏度及容错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对焦深度法 ARM开发板 自动对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灰色Verhulst船舶交通流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作桓 杨家轩 陈志宁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267-270,共4页
为提高船舶交通流量预测精度,通过对传统的灰色Verhulst模型进行改进,在对深圳港进出口船舶数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传统灰色Verhulst模型计算出初始预测值和残差预测值,引入残差修正和时间响应函数优化机理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修正。实验... 为提高船舶交通流量预测精度,通过对传统的灰色Verhulst模型进行改进,在对深圳港进出口船舶数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传统灰色Verhulst模型计算出初始预测值和残差预测值,引入残差修正和时间响应函数优化机理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修正。实验结果表明,修正后的船舶交通流量预测数据与实际数据间的平均相对误差率为2.12%,绝对关联度为0.9673,说明模型符合灰色预测检验标准,模型预测结果准确可靠,改进的灰色Verhulst模型可以推广到船舶交通流量其他参数的预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交通流量 灰色VERHULST模型 残差修正 时间响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ViBe算法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高健焮 陈健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99-102,共4页
针对视觉背景提取(Vi Be)算法光照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三帧差分法的Vi Be算法。该算法结合了三帧差分法光照适应性强以及Vi Be算法检测精度高的优点。首先,使用Vi Be算法进行运动目标检测;当发现前景目标面积与图像面积的比例... 针对视觉背景提取(Vi Be)算法光照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三帧差分法的Vi Be算法。该算法结合了三帧差分法光照适应性强以及Vi Be算法检测精度高的优点。首先,使用Vi Be算法进行运动目标检测;当发现前景目标面积与图像面积的比例超过预设阈值时,改用三帧差分法检测运动目标,以减少光照变化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最后,该算法使用中值滤波和形态学处理,以减少检测结果的空洞。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Vi Be算法提高了原算法在光照变化场景的鲁棒性,检测效果优于单独使用Vi Be算法或者三帧差分法的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减除 视觉背景提取算法 三帧差分算法 形态学 光照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用B445R高铬铁素体不锈钢热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圣权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8-240,共3页
采用显微组织观察、室温拉伸性能测试、硬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热轧态B445R高铬铁素体不锈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由于热轧态B445R钢组织中析出的σ相、Laves相等第二相粒子,发生第二相强化,使材料... 采用显微组织观察、室温拉伸性能测试、硬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热轧态B445R高铬铁素体不锈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由于热轧态B445R钢组织中析出的σ相、Laves相等第二相粒子,发生第二相强化,使材料强度提高,伸长率降低。热轧态B445R钢的伸长率为14.2%,无法满足伸长率>20%的卷取条件。B445R钢经1100℃热处理后,σ相、Laves相完全溶于基体中,明显消除了热轧态B445R钢第二相强化和加工硬化。1100℃/60 s热处理后,B445R钢抗拉强度、显微硬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603 MPa、215.4 HV和25.3%,比热轧态试样的伸长率提高了7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445R钢 热处理工艺 显微组织 伸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