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凤丹’南移福建的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谢一青
吴庆锥
余孟杨
黄勇
林翔
李志真
-
机构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福建省明溪县林业总公司
福建省清流国有林场
福建富之卿牡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92-598,共7页
-
基金
福建省林业科研项目(闽林科[2015]1号)。
-
文摘
连续3 a对从安徽亳州南移至福建不同地区种植的‘凤丹’(Paeonia ostii‘FengDan’)的物候、生长性状及结籽性状等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凤丹’能适应福建的高温高湿气候和土壤条件,引种后第2年能正常开花结实,保存率在86.73%~91.60%,物候期比原产地提前约10 d。‘凤丹’的生长及结籽性状在5个引种试验地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凤丹’籽油中的主要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明显,其中α-亚麻酸含量均较高,达39.97%~43.06%。相关分析表明,‘凤丹’幼林的生长、结籽性状及单株产籽量与生境因子相关不密切,仅出仁率受海拔、纬度、年均温度及土壤全氮的综合影响。‘凤丹’在福建未能获得较好的产量,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闽北政和引种地的4年生、5年生和6年生‘凤丹’单株产籽量分别仅为11.49、39.58、30.74 g,在福建地区建议暂不以发展油用牡丹为目的推广‘凤丹’牡丹。
-
关键词
‘凤丹’
引种试验
福建
南移
适应性
-
Keywords
Paeonia ostii‘FengDan’
introduction experiment
Fujian
southward planting
adaptability
-
分类号
S72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3个牡丹品种花期进程中花瓣的生理生化特征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吴桂容
王上伟
苏德生
张萍
卢云天
-
机构
贺州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福建省政和县林业局
福建省政和县镇前镇油用牡丹专业合作社
福建富之卿牡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期85-87,共3页
-
基金
福建省花卉苗木品种引进与研发创新项目
-
文摘
以3个牡丹品种乌龙捧盛、香玉、景玉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花期进程中花瓣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等物质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3个牡丹品种花期初始阶段花瓣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到开花盛期和末期其含量不断下降,且花瓣中的抗逆物质脯氨酸的含量开始不断下降,抗氧化酶SOD、POD含量不断下降,且过氧化合物MDA的累积不断增加。花瓣中营养物质、抗逆物质、抗氧化酶的含量越高,过氧化合物的累积量越少则能延缓花瓣的衰老,维持更长的花期持续时间。3种牡丹品种中乌龙捧盛的抗逆性更强,花期持续时间更长,且其花更为优美,是最适宜本地栽培的品种。
-
关键词
牡丹
花期进程
花瓣
生理生化特征
抗逆性
-
分类号
S685.110.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3个油用牡丹栽培品种的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3
- 3
-
-
作者
谢一青
林翔
张萍
黄勇
鲍晓红
李志真
-
机构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福建富之卿牡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出处
《福建林业》
2019年第1期32-36,共5页
-
基金
福建省林业科研项目(闽林科[2015]1号)
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南方山地用材林培育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
文摘
对‘凤丹’牡丹、‘香丹’牡丹和紫斑牡丹等3个油用牡丹品种在福建闽北地区的适应性进行比较试验,并对其植株性状、果实性状、产籽量及抗病性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凤丹’牡丹能适应引种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幼树长势良好,能正常开花结实,但丰产性表现一般、果实经济性状较好,在闽北高海拔地区可适量推广种植,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香丹’牡丹幼树能正常开花结实,果实经济性状一般,丰产性较差,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研究;紫斑牡丹品种表现较差,幼树能存活,但树体生长基本停滞,开花少,且不结实,不适宜在闽北地区推广种植。
-
关键词
油用牡丹
引种试验
福建闽北
适应性
-
Keywords
oil peony
introduction experiment
North Fujian
adaptability
-
分类号
S72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不同牡丹品种光合生理特性比较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张萍
王上伟
卢云天
苏德生
吴桂容
-
机构
政和县镇前镇油用牡丹专业合作社
福建富之卿牡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政和县林业局
贺州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53-58,共6页
-
基金
福建省花卉苗木品种引进与研发创新项目(闽财农指[2014]91号)
-
文摘
以3个牡丹品种乌龙捧盛、香玉、景玉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分别测定各品种的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率和胞间CO2浓度等光合参数,并测定光合-光响应曲线、光合-CO_2响应曲线,测定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3个牡丹品种中乌龙捧盛的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光能利用效率、叶绿素含量、最大羧化速率、最大电子传递速率、磷酸丙糖利用率均明显高于其他2个品种,气孔限度值和暗呼吸速率则较低,且其光饱和点高、光补偿点低,说明乌龙捧盛的光合能力最强,对光照的适应度较宽,适于该地区引种和种植。
-
关键词
牡丹
光合特性
叶绿素含量
引种
-
Keywords
Paeonia suffruticosa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chlorophyll content
introduction
-
分类号
S685.1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