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中公益性和盈利性的冲突及其应对
- 1
-
-
作者
欧阳日辉
王宇奇
傅腾宇
-
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
福建大数据一级开发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61,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数据要素与技术创新:理论机制与实证分析”(7247316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据要素价值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模式与对策”(72373056)
福建大数据一级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研究”。
-
文摘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引入市场力量,探索用于产业发展、行业发展的公共数据有条件有偿使用,有助于释放市场创新活力,优化公共数据资源配置。如何建立激励机制平衡好公益性和盈利性,是促进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公共数据公益性在于满足公众对公共资源公开、共享和使用的合法需求,以及享有公共数据价值释放后的分配权利。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为公共数据市场化配置提供了可行路径,但市场主体的介入给这种做法贴上盈利性标签,引发公共数据公益性受损的担忧。借鉴数据价值链理论,构建公共数据公益价值链和盈利价值链的“双链”理论模型,发现“双链”间呈现出并存互补与此消彼长的复杂平衡关系。公益价值链通过保障公共数据的公益性,推动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盈利价值链则通过发挥市场主体的优势,提高公共数据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部分主体出于盈利的本能性考量致使公益价值链不活跃,长期以往将导致盈利价值链垄断,破坏双链(公益价值链和盈利价值链)平衡。从公平与效率的视角来看,双链平衡的理想状态是各类主体对参与双链不同生产活动拥有同等的意愿,并实现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平衡好双链在于清晰划定公益价值链与盈利价值链的边界,并做好公益价值链反馈和补偿机制。实践中,我国公共数据公益性存在缺乏源头制度保障、公益性应用端运管机制有待完善与公共数据开放的反馈与补偿机制缺位的三大现实困境。当前,授权运营亟待以理论指导实践,从文化激励、制度激励和经济激励三个维度构建公共数据公益性开发利用激励机制。应从构建多元化公众参与模式、适度超前建设普惠性高质量开放数据集及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数据供给管理机制、加强公益性场景研发激励等方面,增强公共数据公益性保障,促进公共数据的合理利用和价值最大化。
-
关键词
公共数据
授权运营
有偿使用
数据开放
数据价值链
-
Keywords
public data
authorized operation
paid use of public data
open data
data value chain
-
分类号
F210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