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动态实证研究——基于福建商学院的抽样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余文好 林萍 余香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36-40,共5页
思想动态调查研究是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通过抽样调查数据综合研判,高校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情感;高度关注社会热点、焦点,能够理性选择网络行为;对党和国家取得的成就给予积极评价,自豪感强... 思想动态调查研究是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通过抽样调查数据综合研判,高校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情感;高度关注社会热点、焦点,能够理性选择网络行为;对党和国家取得的成就给予积极评价,自豪感强,满意度高。同时,也发现部分学生存在价值观认识双重标准,个人主义倾向明显;学习主动性不够,经典文献阅读偏少;宗教信仰占有一定比例等问题。新时代“思政人”应在丰富社会实践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创新改革、引导经典著作阅读、宣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等方面负重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动态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启示
2
作者 黄玮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89-92,共4页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结合中国的国情和现状,在不同时期都呈现出新内涵和新形式。以阐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发展实践的历史内涵为出发点,深刻剖析了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生根发芽、指导...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结合中国的国情和现状,在不同时期都呈现出新内涵和新形式。以阐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发展实践的历史内涵为出发点,深刻剖析了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生根发芽、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品质,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中国化 实践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脱贫困》人民性思想探析
3
作者 余文好 《安康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6-32,共7页
《摆脱贫困》人民性思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具体表现为以“为官一场,造福一方”为主线,以搭“桥”铺“路”、发展经济为中心,强调四下基层、领导上门走访、走群众路线、从严治党、为民办实事,重视从弱鸟先飞、滴水穿石、闽... 《摆脱贫困》人民性思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具体表现为以“为官一场,造福一方”为主线,以搭“桥”铺“路”、发展经济为中心,强调四下基层、领导上门走访、走群众路线、从严治党、为民办实事,重视从弱鸟先飞、滴水穿石、闽东之光等哲学与文化精神视角出发,引领群众思想脱贫。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必须深入解读《摆脱贫困》人民性思想,有效巩固脱贫成果,不断摆脱新“贫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脱贫困》 初心使命 人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挑战与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黄玮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94-99,共6页
爱国主义教育历来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进一步坚定大学生的“四个自信”,有利于厚植大学生心中的家国情怀,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当前,大学生中存在对一些社会问... 爱国主义教育历来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进一步坚定大学生的“四个自信”,有利于厚植大学生心中的家国情怀,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当前,大学生中存在对一些社会问题缺乏理性认识、缺乏民族自信心、盲目崇拜西方等问题,高校应充实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坚定大学生的“四个自信”;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凝聚大学生爱国的磅礴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爱国主义教育 “四个自信” 实践教育 社会责任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数字思政育人体系的基本内涵、运行特色与影响因素
5
作者 谢东俊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25,共6页
数字思政育人体系建构了一种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形态。文章基于数字思政育人体系的科学内涵展开逻辑研究,归纳其技术性、整合性、互动性、创新性等基本特征以进一步参透数字思政育人体系的本质要义。在此基础上,对新时代数字思政育人... 数字思政育人体系建构了一种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形态。文章基于数字思政育人体系的科学内涵展开逻辑研究,归纳其技术性、整合性、互动性、创新性等基本特征以进一步参透数字思政育人体系的本质要义。在此基础上,对新时代数字思政育人体系呈现的个性化的运行态势、符号化的运行表现、技术性的运行过程、空间化的运行环境等运行特色进行分析。最后,对建构一个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数字思政育人体系要考量的数据资源的有效运用、智慧平台建设的完善、智能系统的重要支撑、数字空间的持续优化等影响因素进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思政 数字技术 数字思政育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3
6
作者 谢东俊 林志锋 阙寿林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43-45,95,共4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灵活运用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方式,通过教学方式向多元多样上转变,在时间和空间上突破传统教学的弊端,使学生在学习资源获取、学习方式转变、学习能力提升上实现进取的新型教学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灵活运用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方式,通过教学方式向多元多样上转变,在时间和空间上突破传统教学的弊端,使学生在学习资源获取、学习方式转变、学习能力提升上实现进取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网络教学是架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桥梁。为确保“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顺利推进,需要加强教学模式的顶层设计,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素质,提供坚实有力的服务保障,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三位一体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探索 被引量:3
7
作者 邱镛妃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74-78,共5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以项目为导向、以团队合作学习为依托,契合"基础"课的性质特点,有利于实现"基础"课的教学目的。项目化教学强调全员参与,做到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贴近大学生实际,...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以项目为导向、以团队合作学习为依托,契合"基础"课的性质特点,有利于实现"基础"课的教学目的。项目化教学强调全员参与,做到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贴近大学生实际,做到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突出任务驱动,做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项目化教学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青年担当思想初探
8
作者 谢东俊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3,共3页
习近平关于青年担当的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理论为指引,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历史依托,以新时代中国的现实需要为立足点,以顺应世界发展趋势为方向,从个体和群体、微观和宏观层面阐述青年对个人、社会、国家乃至于人类整体所要担... 习近平关于青年担当的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理论为指引,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历史依托,以新时代中国的现实需要为立足点,以顺应世界发展趋势为方向,从个体和群体、微观和宏观层面阐述青年对个人、社会、国家乃至于人类整体所要担负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青年观 青年 担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初心意蕴与当代启示
9
作者 余文好 《安康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07-113,共7页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有效引领人民思想斗争、大力倡导人民厉行节约、理性看待少数人闹事等问题做了详细阐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背景下,重新认...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有效引领人民思想斗争、大力倡导人民厉行节约、理性看待少数人闹事等问题做了详细阐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背景下,重新认真学习《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正确处理新时代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一是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新时代思政人指明努力方向;二是构建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台湾各阶层同胞携手共筑中国梦,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初心使命 人民性 当代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
10
作者 谢东俊 杨炎梅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59-62,共4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改进中创新,集中表现在守正和创新两个方面。守正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党的领导;创新就是要形成教学体系一体化,构建教学模式多元化,促进教学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改进中创新,集中表现在守正和创新两个方面。守正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党的领导;创新就是要形成教学体系一体化,构建教学模式多元化,促进教学方法多样化,实现教学内容生动化,力求实践教学常态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正与创新必须在辩证把握、一体推进上久久为功,推动思政课建设不断发展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守正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