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珍稀菌蕈杏鲍菇特性及覆土栽培新技术 被引量:8
1
作者 陈为平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杏鲍菇 生物学特性 覆土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荪生料免棚多种形式 栽培新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为平 《中国食用菌》 2000年第1期29-30,共2页
自九十年代初期福建省古田县首创野外荫棚畦床栽培竹荪成功之后,实现了当年春季接种,发菌培养2个月,便进入收获期,每平方米产出竹荪干品250~350g,高产达500g。生产周期缩短2/3,单产提高10倍的高效成果,成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 自九十年代初期福建省古田县首创野外荫棚畦床栽培竹荪成功之后,实现了当年春季接种,发菌培养2个月,便进入收获期,每平方米产出竹荪干品250~350g,高产达500g。生产周期缩短2/3,单产提高10倍的高效成果,成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项目。近2年来在栽培技术上又有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荪 生料免棚栽培 形式 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袋栽银耳的关键技术和防害措施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为民 张金凑 《食用菌》 1999年第5期33-,共1页
1栽培季节安排 银耳属中温型食用菌,选择栽培季节很重要。为了能够连续性进行生产,可人为创造适宜的生态条件。银耳整个生产周期35~40天,其菌丝发菌13~15天,室内温度26~28℃,不超30℃,高温会影响出耳。子实体结耳生长期一般在18天左... 1栽培季节安排 银耳属中温型食用菌,选择栽培季节很重要。为了能够连续性进行生产,可人为创造适宜的生态条件。银耳整个生产周期35~40天,其菌丝发菌13~15天,室内温度26~28℃,不超30℃,高温会影响出耳。子实体结耳生长期一般在18天左右,以不超28℃为限,温度过高会造成分化不良、出耳不齐、烂耳、蝴蝶耳等现象,降低产量。冬季栽培,可用木炭、煤炭升温,温度保持在23~25℃左右,出耳阶段可在菇房地下用砖砌成火弄烧火升温。但由于炭和煤气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多通风换气,排除二氧化碳。若温度不均匀会造成污染率偏高,出耳延迟,甚至菌丝死亡等现象。 2培养基配方合理 袋栽银耳棉子壳应选择颜色偏黄带绿的,优质棉子壳经高压后,塑料袋硬紧结实。配方为:棉子壳88%,麦麸12%,石膏粉2%~3%,尿素0.3%。料水比控制在90%~115%。春季雨水多,出耳阶段如温度不均匀,湿度偏高,容易发生烂耳,出菇就慢。秋季气温干燥,水分容易蒸发,培养基要多加水分,对结耳很有好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栽 袋料 菇房 福尔马林 防腐剂 菌丝蔓延 发菌 白木耳 补阴药 银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袋栽银耳关键技术与防害措施
4
作者 陈为平 《中国食用菌》 1998年第1期32-33,共2页
袋栽银耳关键技术与防害措施陈为平(福建省古田县科协为民食用菌场35220)1选择好栽培季节银耳属中温型食用菌,选择栽培季节是十分重要的。按其生物学特征,以春秋两季气温最适。为了能够连续性进行生产,可人为创造适宜的生态... 袋栽银耳关键技术与防害措施陈为平(福建省古田县科协为民食用菌场35220)1选择好栽培季节银耳属中温型食用菌,选择栽培季节是十分重要的。按其生物学特征,以春秋两季气温最适。为了能够连续性进行生产,可人为创造适宜的生态条件,使之不受季节的限制。生产银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 食用菌 袋栽 防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荪生料速生高产栽培新技术
5
作者 陈为平 丁湖广 《农村百事通》 1995年第4期30-31,共2页
竹荪是食用菌中的姣姣者,有“真菌皇后”之美誉。曾列为国家名菜,有过每公斤在香港价值相当一两黄金的身价,因而成为众目注视的开发项目,近年来,我场科技人员通过多方试验,采用生料栽培获得成功。每平方米用竹木杂料25公斤,菌种5瓶,接种... 竹荪是食用菌中的姣姣者,有“真菌皇后”之美誉。曾列为国家名菜,有过每公斤在香港价值相当一两黄金的身价,因而成为众目注视的开发项目,近年来,我场科技人员通过多方试验,采用生料栽培获得成功。每平方米用竹木杂料25公斤,菌种5瓶,接种后40天现蕾,60天收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新技术 速生高产 食用菌 栽培技术 开发项目 长裙竹荪 生料栽培 科技人员 菌种 古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