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怀圣塔建筑问题初探
1
作者 廖大珂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3-60,共8页
中国和阿拉伯自古以来就有了往来,双方存在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唐宋时期,由于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中阿之间的海上交通和贸易出现了空前的繁荣,阿拉伯人(包括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民族)来中国者甚众。随着阿拉伯人的足迹所至,伊斯... 中国和阿拉伯自古以来就有了往来,双方存在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唐宋时期,由于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中阿之间的海上交通和贸易出现了空前的繁荣,阿拉伯人(包括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民族)来中国者甚众。随着阿拉伯人的足迹所至,伊斯兰教也传入中国,因此留下了不少伊斯兰教古建筑,其中最古老的清真寺应首推广州怀圣寺。怀圣寺的原寺已遭毁损,现存的建筑物大多为清代重修,只有寺之西南隅的宣礼楼——怀圣塔是原始的建筑,至今完好无损,仍耸立于珠江之滨,是当时伊斯兰教传播的物证,十分珍贵。因此,对广州怀圣塔的建筑年代和来历进行探索是十分必要的。一怀圣塔之名的起源,据南宋方信孺《南海百咏》“番塔”条云:“《厉代沿革》载,怀对将军所建,故今称怀圣塔。”其实在古时,它的名称并不一致,或曰“番塔”,或曰“窣堵波”,或曰“浮图”。入清之后,盖“广人呼为光塔”,因此多称为“光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教徒 清真寺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人 传入中国 各民族 唐宋时期 海上交通 南海 穆罕默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