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降温方式对发热大鼠降温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郑翠红
吴冠虹
+3 位作者
李华萍
陈楚
邓元荣
吴冬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药物、冰袋、药物联合冰袋3种降温方式对发热大鼠的降温效果。方法采用20%干酵母溶液在64只SD大鼠背部皮下注射建立发热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将发热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药物组、冰袋组、冰袋联合药物组(联合组)各16只并予...
目的探讨药物、冰袋、药物联合冰袋3种降温方式对发热大鼠的降温效果。方法采用20%干酵母溶液在64只SD大鼠背部皮下注射建立发热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将发热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药物组、冰袋组、冰袋联合药物组(联合组)各16只并予以相应的降温处理,干预结束各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取血检测血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其余大鼠分别在干预后即刻、15、30、45、60、75、90、120、180、240、300、360min监测肛温值。结果干预后各组大鼠平均温差值曲线呈现不同的下降趋势;与对照组、冰袋组相比,药物组和联合组干预后6h体温反应指数显著降低(均P<0.05);但各组血清CK、LDH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药物降温法能有效降低发热大鼠体温且作用持久,单纯物理降温法可迅速降低大鼠体温,但作用时间较短。物理降温适用于需快速降温的高热,辅予药物降温可延长降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发热
降温
冰袋
药物降温
体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降温方式对发热大鼠降温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郑翠红
吴冠虹
李华萍
陈楚
邓元荣
吴冬梅
机构
福建
卫生
职业
技术
学院
护理系
福建
医科大学护理
学院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外科二区
出处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期43-46,共4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2014年省科技重点项目(2014I0002)
文摘
目的探讨药物、冰袋、药物联合冰袋3种降温方式对发热大鼠的降温效果。方法采用20%干酵母溶液在64只SD大鼠背部皮下注射建立发热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将发热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药物组、冰袋组、冰袋联合药物组(联合组)各16只并予以相应的降温处理,干预结束各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取血检测血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其余大鼠分别在干预后即刻、15、30、45、60、75、90、120、180、240、300、360min监测肛温值。结果干预后各组大鼠平均温差值曲线呈现不同的下降趋势;与对照组、冰袋组相比,药物组和联合组干预后6h体温反应指数显著降低(均P<0.05);但各组血清CK、LDH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药物降温法能有效降低发热大鼠体温且作用持久,单纯物理降温法可迅速降低大鼠体温,但作用时间较短。物理降温适用于需快速降温的高热,辅予药物降温可延长降温效果。
关键词
大鼠
发热
降温
冰袋
药物降温
体温
Keywords
rat
fever
cooling
ice packs
pharmacological cooling
temperature
分类号
R4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降温方式对发热大鼠降温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郑翠红
吴冠虹
李华萍
陈楚
邓元荣
吴冬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