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鼠骶副交感核的形态学测量和三维重建
- 1
-
-
作者
窦小亮
马楠
胡翔南
汪涌
王禾
张波
陈英标
-
机构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泌尿外科
西安市儿童医院小儿神经内科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
出处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45-151,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00666)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170101)。
-
文摘
目的:研究大鼠盆内脏神经的初级中枢骶副交感核(SPN)的形态学特征及空间三维立体结构,为准确定位SPN并探索其功能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经背侧入路显露S D大鼠的盆内脏神经,在其中枢断端采用Alexa594结合的霍乱毒素b(CTb)逆行示踪。将标记后的脊髓L_(6)~S_(1)节段分别进行连续的水平面和矢状面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CTb标记的神经元的形态、位置和结构。通过三维重建软件,从切片图像序列中模拟出SPN的三维模型。结果:CTb逆行标记的盆内脏神经的节前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L_(6)~S_(1)节段的中间带外侧。这些神经元可分为3个亚群:外侧带位于SPN的外下部,大多是纺锤形双极神经元,树突沿灰质外侧缘指向前角方向;背侧带位于SPN的背上方内部,放射状分布的神经元的树突多沿后联合方向水平延展;中间带位于前两者之间,神经元的形态多样,以多极神经元为主。三维重建显示SPN呈“串珠样”结构。定位注射的理想的进针角度是与水平线60°,进针深度距离白质表面约为220~245μm。结论:SPN的定位和测量,为进一步研究其神经生理功能提供形态学方面的基础数据;三维重建可以从各个角度显示出SPN的结构特点,也可为准确定位注射提供参数。
-
关键词
骶副交感核
副交感节前神经元
盆内脏神经
三维重建
大鼠
-
Keywords
sacral parasympathetic nucleus
parasympathetic preganglionic neurons
pelvic splanchnic nerve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rat
-
分类号
R322.8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
-
题名慢性胰腺炎诱发疼痛的机制
- 2
-
-
作者
陈英标
白杨
李云庆
-
机构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暨梁銶琚脑研究中心
-
出处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463-466,共4页
-
基金
福建省卫生计生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2018-ZQN-74)。
-
文摘
慢性胰腺炎(CP)最突出的临床症状是反复发作的腹部疼痛,疼痛严重程度影响患者的预后与转归。目前CP疼痛的发生机制尙不明确,临床缺乏针对CP疼痛的有效治疗。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P疼痛是神经病理性痛,接受胰腺信息传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发生的可塑性改变在CP疼痛的维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从CP的胰腺自身、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等方面阐述CP疼痛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提高我们对于CP疼痛的认知和治疗水平。
-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
孤束核
中枢重塑
神经病理性痛
-
分类号
R576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