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道焊接残余应力的X射线衍射法定量测试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宇 蔡文昕 +6 位作者 高伟 陈永生 林中锋 王芳 江仰春 张世伟 张朱武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5-130,共6页
通过X射线衍射法对管道内、外表面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进行了定量测试。结果表明:外表面轴向焊接残余应力在焊缝区呈现压应力分布,压应力逐渐减小且转变为拉应力分布,在靠近母材区的热影响区达到应力峰值。在焊缝及热影响区,外表面环向焊... 通过X射线衍射法对管道内、外表面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进行了定量测试。结果表明:外表面轴向焊接残余应力在焊缝区呈现压应力分布,压应力逐渐减小且转变为拉应力分布,在靠近母材区的热影响区达到应力峰值。在焊缝及热影响区,外表面环向焊接残余应力均呈现拉应力分布,在热影响区达到应力峰值。内表面轴向和环向焊接残余应力在焊缝及热影响区均呈现拉应力分布,在热影响区达到应力峰值。同时应用有限元方法对管道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实验测试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和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衍射法 焊接残余应力 有限元 定量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焊接残余应力的轮廓法定量测试与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汤联生 王芳 +6 位作者 林星 陈永生 高伟 蔡文昕 杨文彬 张世伟 张朱武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99-105,共7页
采用轮廓法对P91管道焊接接头沿厚度方向的轴向和环向残余应力分布进行了定量测试,并确定了弯矩对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机理,对轮廓法测试的环向焊接残余应力进行了重构修正,使得测试结果更加符合实际。建立了符合实际情况的有限元模型,... 采用轮廓法对P91管道焊接接头沿厚度方向的轴向和环向残余应力分布进行了定量测试,并确定了弯矩对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机理,对轮廓法测试的环向焊接残余应力进行了重构修正,使得测试结果更加符合实际。建立了符合实际情况的有限元模型,明确了管道焊接残余应力沿厚度方向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焊缝中心沿厚度方向,环向焊接残余应力由外表面至内表面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分布趋势,且均为拉应力分布,内、外表面的环向焊接残余应力明显大于厚度中心处的环向焊接残余应力,最小环向焊接残余应力出现在厚度中心处。轴向焊接残余应力由外表面至内表面呈现出压应力逐渐减小转变为拉应力的分布趋势,在厚度中心拉应力达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法 焊接残余应力 数值模拟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O_(3)添加量对激光熔覆铁基合金涂层显微组织和耐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永生 叶洲 郭岩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69,共7页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35CrMoV钢表面制备添加La_(2)O_(3)质量分数分别为0,0.7%,1.4%,2.0%的铁基合金熔覆层,研究了La_(2)O_(3)含量对其显微组织、物相组成、显微硬度、耐摩擦磨损性能和抗冲击磨料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添加La_(2)O_...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35CrMoV钢表面制备添加La_(2)O_(3)质量分数分别为0,0.7%,1.4%,2.0%的铁基合金熔覆层,研究了La_(2)O_(3)含量对其显微组织、物相组成、显微硬度、耐摩擦磨损性能和抗冲击磨料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添加La_(2)O_(3)的熔覆层主要物相为FeCr固溶体和少量Cr_(23)C_(6),添加La_(2)O_(3)后熔覆层中还出现了LaNi_(3),当La_(2)O_(3)质量分数为1.4%时熔覆层与基体界面平整,冶金结合良好,组织细小且均匀;随着La_(2)O_(3)质量分数增加,熔覆层显微硬度先增大后减小,耐摩擦磨损性能和抗冲击磨料磨损性能先提高后降低,当La_(2)O_(3)质量分数为1.4%,耐磨性能最好,此时熔覆层的摩擦磨损机制由未添加La_(2)O_(3)时的严重黏着磨损变为轻度犁削磨损,冲击磨料磨损表面的犁沟和凹凸不平消失,表面趋于平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La_(2)O_(3) 铁基合金熔覆层 组织 物相 硬度 摩擦磨损 冲击磨料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应力对P91钢断裂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一义 王芳 +6 位作者 黄逸 林星 林登科 李贺 杨文彬 丁明超 张朱武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6,86,共10页
通过面外局部压缩法在CT试样中引入残余应力后进行了准静态断裂拉伸测试,以研究残余应力对试样断裂行为的影响机理;同时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LOPC法引入的残余应力对不同裂纹深度试样断裂行为影响的评估模型,通过CT试样准静态断裂拉伸... 通过面外局部压缩法在CT试样中引入残余应力后进行了准静态断裂拉伸测试,以研究残余应力对试样断裂行为的影响机理;同时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LOPC法引入的残余应力对不同裂纹深度试样断裂行为影响的评估模型,通过CT试样准静态断裂拉伸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从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中可以看出,残余拉应力降低了断裂时的载荷与位移,残余压应力的作用效果相反;随着初始裂纹深度的增加,残余应力对断裂载荷的作用效果并未产生明显变化,而对断裂位移的作用效果明显增强;两种类型的残余应力均增大了启裂J积分,但残余压应力对应的J积分大于残余拉应力对应的J积分;随着裂纹深度的增加,J积分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面外局部压缩(LOPC) 断裂行为 初始裂纹深度 J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均方自适应滤波器的热工过程建模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吉臻 朱红路 +3 位作者 常太华 田亮 高伟 童文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7-112,共6页
针对热工对象的时变性特点及其在运行过程中易受到不确定性干扰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LMS)自适应滤波器的热工过程建模方法。LMS滤波器以未知对象的输入和输出作为激励和期望信号,通过最速下降法得到未知对象... 针对热工对象的时变性特点及其在运行过程中易受到不确定性干扰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LMS)自适应滤波器的热工过程建模方法。LMS滤波器以未知对象的输入和输出作为激励和期望信号,通过最速下降法得到未知对象的有限脉冲响应(finity impluse response,FIR)模型,其与差分方程或传递函数是等价的。实验仿真和某电厂实际运行数据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这种建模方法避免了复杂的机理分析,其抽头权值的分布可以表征热工对象的动态特性,为分析热工对象提供了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过程 在线建模 最小均方算法 自适应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技术工程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9
6
作者 张建华 池毓菲 +3 位作者 邹宜金 王炳煌 张净瑞 郑煜铭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19,共6页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水量波动大、污染物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高,开发经济高效的脱硫废水处理技术备受关注。综述了传统三联箱、厂内回用和零液体排放3类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实际工程案例中不同技术的处理效果、工艺...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水量波动大、污染物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高,开发经济高效的脱硫废水处理技术备受关注。综述了传统三联箱、厂内回用和零液体排放3类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实际工程案例中不同技术的处理效果、工艺参数边界特征、潜在影响及运行成本。实践表明,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节节加码,零液体排放技术是脱硫废水处理的主要发展趋势,降低投资与运行成本是未来的研发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零排放 蒸发结晶 烟道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继电反馈及模型参数的串级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顾大可 王健 张鋆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9-84,共6页
针对带有纯滞后的串级控制系统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数的继电反馈自整定方法.根据阻尼特性将被控对象分为两组,通过继电反馈实验得到PID参数整定的临界周期和临界增益,通过仿真实验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串级... 针对带有纯滞后的串级控制系统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数的继电反馈自整定方法.根据阻尼特性将被控对象分为两组,通过继电反馈实验得到PID参数整定的临界周期和临界增益,通过仿真实验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串级控制中基于模型的继电反馈方法比Z-N法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整定 串级控制 继电反馈 纯滞后 系统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超临界锅炉高温受热面蒸汽氧化初探 被引量:11
8
作者 高清林 陈敦炳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6-80,共5页
分析了600 MW超临界锅炉高温管屏蒸汽氧化及其氧化皮剥落的机理和影响因素,总结了氧化皮的产生、剥落和堆积堵塞对锅炉安全运行的危害,并从管材的选择及其热处理和锅炉设备的设计、运行等各环节提出了减缓氧化皮的产生、防止氧化皮集中... 分析了600 MW超临界锅炉高温管屏蒸汽氧化及其氧化皮剥落的机理和影响因素,总结了氧化皮的产生、剥落和堆积堵塞对锅炉安全运行的危害,并从管材的选择及其热处理和锅炉设备的设计、运行等各环节提出了减缓氧化皮的产生、防止氧化皮集中脱落、避免因氧化皮堆积堵塞而导致锅炉高温管屏超温爆管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锅炉 高温管屏 蒸汽氧化 爆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数字显示值智能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海东 张钊建 +1 位作者 张金凤 郑连清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3-56,共4页
目前,对电力系统数字显示值识别尤其是数字串中含有小数点的情况研究较少,本文在改进投影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相对比较简单的小数点处理办法。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的不足,采用带动量因子的自适应修改学习率的学习算法,并对采用该算... 目前,对电力系统数字显示值识别尤其是数字串中含有小数点的情况研究较少,本文在改进投影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相对比较简单的小数点处理办法。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的不足,采用带动量因子的自适应修改学习率的学习算法,并对采用该算法的BP神经网络参数进行设置。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投影法的小数点处理方法解决了小数点引起的误识问题,采用带动量因子的自适应学习率算法的BP神经网络的识别率能达到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数字智能识别 改进投影法 BP神经网络 自适应学习率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指标的回路非线性检测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伟 林宇华 +2 位作者 何宗源 王珏 郑天瑞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7-142,共6页
调节阀作为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非线性特性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控制回路性能,为提高控制回路的控制品质,提出一种控制回路性能评价与非线性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控制回路的常规运行数据,采用Hurst评价指标对回路性能进行评价;并采... 调节阀作为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非线性特性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控制回路性能,为提高控制回路的控制品质,提出一种控制回路性能评价与非线性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控制回路的常规运行数据,采用Hurst评价指标对回路性能进行评价;并采用基于高阶统计量的非线性指标和调节阀特征指标确定调节阀非线性特性及其强弱。然后利用双容水箱控制系统模拟调节阀不同的非线性特性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充分利用数据的有效信息,能够准确地对调节阀存在的非线性特性进行检测与评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回路 调节阀 非线性特性 性能评价 特征指标 非线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流风机动叶调节机构常见故障诊断 被引量:13
11
作者 林邦春 余洋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4-145,149,共3页
以福建华电可门发电有限公司超临界4×600MW机组锅炉风机为例,介绍了动叶可调轴流风机动叶调节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国产调节机构液压系统与进口液压系统的区别,总结了该类型风机调节机构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得出,沈阳... 以福建华电可门发电有限公司超临界4×600MW机组锅炉风机为例,介绍了动叶可调轴流风机动叶调节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国产调节机构液压系统与进口液压系统的区别,总结了该类型风机调节机构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得出,沈阳鼓风机厂制造的动叶可调轴流风机执行机构工作时,出现动叶动作缓慢,滞后于执行机构,且调节过程中调节臂脱落,是由于溢流阀失效、液压缸泄漏、调节油压设置过低,导致油压较低,调节力矩不够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 MW机组 锅炉 轴流风机 动叶调节 液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纹的高泛化性风机叶片异常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邹宜金 连应华 +2 位作者 黄新宇 刘培 王颖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5-800,共6页
对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异常检测进行研究,发现依靠单台风力发电机3个叶片声纹之间的参考和对比即可诊断该台风力发电机叶片是否故障。为此,该文提出基于聚类和中值收敛的周期性音频切割方法,对声纹进行有效的切割,减少了计算量,为后续异常... 对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异常检测进行研究,发现依靠单台风力发电机3个叶片声纹之间的参考和对比即可诊断该台风力发电机叶片是否故障。为此,该文提出基于聚类和中值收敛的周期性音频切割方法,对声纹进行有效的切割,减少了计算量,为后续异常检测提供了基础。采用风力发电机组3个叶片之间的稳态差异法对异常进行检测,绕开了待检物,信道等变化所带来的算法迁移失效问题,具有良好的泛化性。为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检测 故障诊断 声纹 风机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印尼褐煤氧化自燃过程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苏攀 王群英 +4 位作者 张琨 岳益锋 陈龙 郑智扬 Yoshihiko Ninomiya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63,共6页
针对两种印尼褐煤进行了自燃倾向性评价,研究了印尼低热和高热褐煤煤堆在堆放周期内不同高度和不同深度方位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堆放时间下,低热褐煤煤堆达到自燃敏感温度区域范围比高热褐煤煤堆广泛,同时建立煤堆内部温度... 针对两种印尼褐煤进行了自燃倾向性评价,研究了印尼低热和高热褐煤煤堆在堆放周期内不同高度和不同深度方位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堆放时间下,低热褐煤煤堆达到自燃敏感温度区域范围比高热褐煤煤堆广泛,同时建立煤堆内部温度和表面温度的函数关系,并对印尼褐煤煤堆进行热值损失评估,为燃煤电厂印尼褐煤合理堆放和周转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褐煤 自燃倾向性 热值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超临界机组滑压优化运行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世勋 龚源荣 +1 位作者 周金顺 莦锵勇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7-150,共4页
通过试验确定机组的最佳运行初压和高压调门开度,得出了以机组热耗率最小为指标的最佳滑压优化曲线。并通过对优化前后的数据进行分析,表明机组优化后在经济性和安全性更具有优越性,同时对降低供电煤耗是非常有利的。
关键词 初压 调阀开度 经济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门电厂2A汽动给水泵振动故障的分析和处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金顺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5-226,229,共3页
可门电厂2A汽动给水泵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了周期性突振的故障。通过对给水泵振动的测试和分析,得出可门电厂2号机2A汽动给水泵振动大的原因。并针对该振动,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汽动给水泵 振动 油膜涡动 自激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锅炉末级过热器和末级再热器的升级改造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敦炳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62,共3页
分析超临界锅炉末级过热器、末级再热器升级改造原因,确定改造方案,介绍加工监造、入场验收项目及标准,对安装过程进行优化,改造后主汽温度、再热温度达到预期值,并消除了爆管隐患。
关键词 末级过热器 末级再热器 升级改造 加工监造 安装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