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传播艾滋病患者就医歧视的伦理思考
1
作者 莫楠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8-52,共5页
性传播艾滋病患者在就医中时常遭受歧视。要有效减少歧视,需要医务人员秉持平等原则。平等原则的核心是判断何种区别对待是错误的,需要把握三个准则:第一,医务人员行为是否属于失常;第二,失常是否与患者艾滋病感染情况有关;第三,失常是... 性传播艾滋病患者在就医中时常遭受歧视。要有效减少歧视,需要医务人员秉持平等原则。平等原则的核心是判断何种区别对待是错误的,需要把握三个准则:第一,医务人员行为是否属于失常;第二,失常是否与患者艾滋病感染情况有关;第三,失常是否有以医学科学为基础的充分合理的理由。面对医学需要和价值评判交织的理由时,需要进行风险与收益权衡,依照法规和行业规范,围绕患者权益来综合判定。平等原则的践行,需要医务人员遵循在非治疗所需情况下不应了解性传播艾滋病患者感染途径的要求,并就可能引发分歧的诊疗举措主动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 艾滋病患者 就医 歧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和社会资本对返乡创业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肖慧欣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08-112,共5页
文章采用“心理资本量表”和自编问卷,对福建省900名返乡创业大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发现,返乡创业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总体情况较好,其中心理资本对返乡创业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影响作用显著;在人力资本中,月收入情况对社会适应影响作用显著;... 文章采用“心理资本量表”和自编问卷,对福建省900名返乡创业大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发现,返乡创业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总体情况较好,其中心理资本对返乡创业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影响作用显著;在人力资本中,月收入情况对社会适应影响作用显著;在社会资本中,创业盈收对社会适应影响作用显著。对此,文章建议建立健全的协同机制,多举措助力返乡大学生创业;通过购买农村社会工作服务,帮助返乡创业大学生适应社会新环境;加强返乡创业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培训,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乡创业大学生 心理资本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社会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整体性建设探析 被引量:8
3
作者 于帆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1期117-122,共6页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整体性建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其整体性建设要求全部医学院校、全部医学专业、全部医学课程、全部教学环节全面推进落实,同时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要处理好课程思政内涵展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定位、课程思政的...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整体性建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其整体性建设要求全部医学院校、全部医学专业、全部医学课程、全部教学环节全面推进落实,同时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要处理好课程思政内涵展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定位、课程思政的专业性和思政性建设、本科生与研究生一体化建设等问题,从组织领导保障、评价机制体系、课程分类重点、课程教学实际及教师人才队伍入手改进和加强课程思政整体性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课程思政 整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中华优秀传统时间观有机融入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姬明华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8期919-925,共7页
中华优秀传统时间观蕴含并彰显着中华文化所特有的与天地万物和谐一体的整体宇宙观、循序渐进的历史发展观、从容不迫与稳中求进的人生奋斗观,对当代医学生“三观”的形成与塑造具有重要的价值。将中华优秀传统时间观这一重要的优秀传... 中华优秀传统时间观蕴含并彰显着中华文化所特有的与天地万物和谐一体的整体宇宙观、循序渐进的历史发展观、从容不迫与稳中求进的人生奋斗观,对当代医学生“三观”的形成与塑造具有重要的价值。将中华优秀传统时间观这一重要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机融入医学院校思政课,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时间观的思想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重要论述的理论支撑、新时代医学院校思政课建设的使命指引之下,将其与培养医学生自控自律的时间意识教育相融合,与培养医学生自信自强的历史价值教育相融合,与培养医学生稳中求进的奋进精神教育相融合。从时间观的维度推进医学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能够有效帮助新时代医学生构建系统的时间意识,形成健康的时间观念和践行科学的时间管理方式,有力建构医学生的人文理性、文化自信和历史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时间观 医学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政课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德戏剧在高等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及启发 被引量:3
5
作者 肖慧欣 游小留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11期1459-1463,共5页
从医德戏剧的内涵、符号意义和医德戏剧在"基础"课中的运用策略出发,通过创设医疗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模拟的医疗情境中,体验和感知医疗情境中的道德本质,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同理心、互动与协作能力、道德实践能力。医德戏剧对... 从医德戏剧的内涵、符号意义和医德戏剧在"基础"课中的运用策略出发,通过创设医疗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模拟的医疗情境中,体验和感知医疗情境中的道德本质,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同理心、互动与协作能力、道德实践能力。医德戏剧对高等医学院校加强医德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启发意义,要积极转变医德教育理念,改革医德教育内容和方法,统筹各方面资源,构建医德教育协同机制,提高医德教育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德戏剧 道德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医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抗疫精神内化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锋清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7期909-912,F0003,共5页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人民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这种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战胜疫情的强大精神武器。伟大抗疫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新时代...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人民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这种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战胜疫情的强大精神武器。伟大抗疫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积累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挖掘伟大抗疫精神的价值内涵,探寻伟大抗疫精神内化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契合点,特别是从内容契合、载体切合、机制结合、氛围融合等方面入手优化新时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路径,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医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抗疫精神 医学生 民族精神 医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福建为例
7
作者 许莹莹 张叶 陈建伟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10期1164-1169,共6页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两者融合有助于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医学生的文化自...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两者融合有助于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涵养医学生的职业精神。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法指引下,甄选爱国主义、公民基本道德、医学职业道德和全球卫生理念等一批典型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人文精神,并通过立足课堂教学、增进校园文化、加强社会实践等具体路径,有的放矢地融入思政教育中,培养德术皆优的新时代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医学院校 医学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医方言语导致的医疗纠纷类型分析及应对建议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发云 董文泓 +1 位作者 赵乾乾 莫楠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8-282,共5页
医生语言表达水平会直接影响信息传递和沟通效果。近20年来,有大量研究以量表的形式对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医患沟通”相关问卷调查,但关于医患沟通实际应用和医患纠纷实例分析的研究较少。以某三甲医院《投诉登记本》为研究素材,总结... 医生语言表达水平会直接影响信息传递和沟通效果。近20年来,有大量研究以量表的形式对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医患沟通”相关问卷调查,但关于医患沟通实际应用和医患纠纷实例分析的研究较少。以某三甲医院《投诉登记本》为研究素材,总结出因医方语言产生的医疗纠纷的五种原因,分别为医方语气生硬、肢体语言失当;治疗方案沟通不明确;无法回答患者的问题;不同医生说辞相悖;病情预判与病情发展差距大。通过分析此类纠纷的处理要点,以期运用在今后的医学生医患沟通课程或医生语言技巧培训中,优化医患沟通,推动医患关系向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医患沟通 言语 沟通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9
作者 许莹莹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7期819-823,828,共6页
伟大抗疫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是医学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两者相融合有助于优化“纲要”课的话语体系,强化“纲要”课的政治功能和深化“纲要”课的价值引领。认真研究“纲要”课教学内容,寻找其与伟大... 伟大抗疫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是医学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两者相融合有助于优化“纲要”课的话语体系,强化“纲要”课的政治功能和深化“纲要”课的价值引领。认真研究“纲要”课教学内容,寻找其与伟大抗疫精神的相通相融之处,进而通过立足课堂主阵地,搭建实践大平台和用好网络新媒体等具体路径,将伟大抗疫精神及其彰显的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力、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以及中国坚实国力等内容“基因式”地嵌入教学过程中,提高“纲要”课实效性,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和高尚医德素养的新时代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抗疫精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医学院校 思政课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作用机理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晓枫 陈瑞旭 裴文霞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50,共8页
随着数字技术在乡村文化产业中的不断深入与融合应用,数字技术已成为推动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数字技术可以在思维、动能、要素以及市场等方面为乡村文化产业全方位赋能,并从产业业态、产业模式、产业体系、产业生态等方... 随着数字技术在乡村文化产业中的不断深入与融合应用,数字技术已成为推动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数字技术可以在思维、动能、要素以及市场等方面为乡村文化产业全方位赋能,并从产业业态、产业模式、产业体系、产业生态等方面助推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依然存数字技术基础构建乡村文化产业新业态不足、乡村要素市场困境限制了数字技术赋能效应、乡村文化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程度不高以及乡村文化产业治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应采取措施加强乡村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技术同乡村文化产业的充分融合和完善乡村文化产业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乡村文化产业 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中的伦理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欧阳燕珍 赵乾乾 +1 位作者 董文泓 莫楠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9-465,共7页
生育力保存技术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有效的生育资源保护方法,同时在技术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面临伦理困境。从伦理学角度出发对国外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研究进行梳理,对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的沟通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所面临的伦理问题... 生育力保存技术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有效的生育资源保护方法,同时在技术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面临伦理困境。从伦理学角度出发对国外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研究进行梳理,对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的沟通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所面临的伦理问题进行辨析,具体包括肿瘤患者的生育信息和保存选择的告知与讨论、青少年肿瘤患者的生育决策、肿瘤患者生育的心理支持、生殖材料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处置方式、社会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等伦理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探讨如何在遵循有利不伤害、知情同意、谨慎应用以及伦理监管等各项伦理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生育力保存技术在临床上进一步开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生育力保存 伦理原则 生殖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高校思政课精准教学:机遇、挑战与路径 被引量:12
12
作者 林明惠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8-64,共7页
精准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科学运用。数字时代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运用数字技术开展高校思政课精准教学,有助于勾勒学生学情“精准画像”,加强教学设计“精准滴灌”,促进教学内容“精准推送”,实施教... 精准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科学运用。数字时代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运用数字技术开展高校思政课精准教学,有助于勾勒学生学情“精准画像”,加强教学设计“精准滴灌”,促进教学内容“精准推送”,实施教学反馈“精准评价”,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然而,数字技术的运用也可能会引发思政课传统教学方式式微,消解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力,冲击思政课教师的主导权,弱化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应基于精准思维的方法论,发挥高校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坚守“人”的发展逻辑,搭建精准教学生态系统,完善精准教学保障机制,提升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有效破解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困境,持续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思政课 精准思维 精准教学 教育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医故事讲理说理的多维探赜 被引量:5
13
作者 于帆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4,共6页
红医故事兼具红色叙事与医学叙事、政治叙事与价值叙事、历史叙事与现实叙事、科学叙事与人文叙事等功能,成为医学生思政课“讲道理”的独特优势和特色资源。红医故事是彰显“红”、标识“医”、根基“真”、弘扬“美”、围绕“育”的故... 红医故事兼具红色叙事与医学叙事、政治叙事与价值叙事、历史叙事与现实叙事、科学叙事与人文叙事等功能,成为医学生思政课“讲道理”的独特优势和特色资源。红医故事是彰显“红”、标识“医”、根基“真”、弘扬“美”、围绕“育”的故事,教学过程中要聚焦“讲道理”的思政课程本质,遵循“讲深、讲透、讲活”的逻辑要求,把握好历史与现实、教材与学生、内容与过程、主导与主体,多元与统一、传统与创新结合的基本原则。红医故事的自身特点有利于讲清政治之理、专业之理、价值之理和时代之理,实践中要以情化理、以事叙理、以实践理、以问辩理、以文载理、以史明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医故事 讲理说理 思政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感染信息配偶告知中的伦理问题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莫楠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6,69,共6页
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有将感染信息及时告知配偶的义务,但部分感染者和病人会以隐私保护或告知后可能面临困难为由拒绝履行,这是对避免将疾病传播给他人责任的回避,也会造成维护伦理关系名义下对关系的破坏。因而需要允许保密原则的合理例... 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有将感染信息及时告知配偶的义务,但部分感染者和病人会以隐私保护或告知后可能面临困难为由拒绝履行,这是对避免将疾病传播给他人责任的回避,也会造成维护伦理关系名义下对关系的破坏。因而需要允许保密原则的合理例外,赋予医疗卫生机构告知权限。这一赋权带来的受益大于风险,同时也作为感染者和病人自律的制约与补充,以及信息弱势群体权益的保障。在告知举措上,需要注重伦理管理,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回应感染者和病人的生活逻辑,采取人性化告知方式;同时告知与宣传并重,减少歧视感染者和病人的舆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感染信息 配偶 告知 伦理 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中的伦理冲突及其解决路径
15
作者 何雅文 莫楠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8-1174,共7页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中,不同行为主体间的卫生实践秉持着不同的价值理念和伦理诉求。在医疗实践中面临着个人健康与群体风险防范的冲突,在防控决策制定与实施中面临着个人自主与政府干预的冲突,在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中面临着公平分配...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中,不同行为主体间的卫生实践秉持着不同的价值理念和伦理诉求。在医疗实践中面临着个人健康与群体风险防范的冲突,在防控决策制定与实施中面临着个人自主与政府干预的冲突,在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中面临着公平分配与优先分配的冲突,这些伦理冲突纷繁复杂,贯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工作始终。建议有关部门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效性的特点,从责任伦理与德性伦理视角出发,强化德性意识的同时,强化责任担当,科学调整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将分散的职责整合为集体的伦理责任,使社会成员将外在责任要求自觉内化为自身道德守则,全力以赴,探究化解冲突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生命伦理学 公共健康伦理学 责任伦理 德性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女性劳动权益保障思想的百年回顾与经验启示 被引量:3
16
作者 苏映宇 吴宏洛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12,共10页
女性劳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自建立起,一直重视保障女性劳动权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将保障女性劳动权益与阶级解放、经济属性和性别特征相联系。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共产党人扬弃家务劳... 女性劳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自建立起,一直重视保障女性劳动权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将保障女性劳动权益与阶级解放、经济属性和性别特征相联系。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共产党人扬弃家务劳动思想,建构城乡女性劳动权益保障的政策环境,推行男女同工同酬,建立特殊劳动保护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更加注重尊重女性劳动,加强劳动性别平权的法治保障,深化女性特殊劳动保护。新时代下,中国共产党仍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劳动思想,精准把握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和人口新政策下的女性劳动问题,确保女性共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切实保障女性劳动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女性 劳动权益保障 性别平权 特殊劳动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道德勇气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明涛 赵乾乾 +1 位作者 董文泓 莫楠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7-51,共5页
当护士拥有道德勇气时能履行对病人的道德责任等多种作用。本文对国内外护士道德勇气的研究进行梳理,列举了中西方学者对于道德勇气概念的定义,并且从质性和量性研究两方面分析护士道德勇气的研究现况,总结了人口学因素、组织伦理氛围... 当护士拥有道德勇气时能履行对病人的道德责任等多种作用。本文对国内外护士道德勇气的研究进行梳理,列举了中西方学者对于道德勇气概念的定义,并且从质性和量性研究两方面分析护士道德勇气的研究现况,总结了人口学因素、组织伦理氛围、道德困境、道德敏感性与道德韧性等影响护士道德勇气的相关因素。本文有助于更全面的理解这一护士美德,未来可通过结合中国国情进一步探索并构建干预方案以提高护士的道德勇气,保障患者享受高质量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美德 道德勇气 道德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医精神“情”元素在医学生人文素养中的培育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明涛 莫楠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4期433-438,共6页
红医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医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融合的学科,“情”元素是中国医学传统文化的体现,在医学人文素养中具有培育医者精神、解决当前... 红医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医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融合的学科,“情”元素是中国医学传统文化的体现,在医学人文素养中具有培育医者精神、解决当前医事活动中现实问题的作用。挖掘红医精神中对党忠诚的政治情感、救死扶伤的道德情感、医疗情境转换下的情理决策、对不良舆情的应对与处理能力四个方面中的“情”元素,并将其融入医学生人文教育中。探求在医学人才成长中进行“情”元素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推广模式,推动医学人才道德修养与伦理决策能力的培养,提升医学生职业精神与人文修养,为国家培养一批政治坚定、情理兼顾的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医精神 红色文化 “情”元素 医学人文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中医护人员个人自由的限制与保护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明涛 莫楠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11期1238-1243,1252,共7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中会面临一系列的伦理问题,核心问题之一便是医护人员个人自由与公共善的伦理冲突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医护人员的道德职责边界尚未明确。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中,由于以往对医护人员的道德要求及法规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中会面临一系列的伦理问题,核心问题之一便是医护人员个人自由与公共善的伦理冲突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医护人员的道德职责边界尚未明确。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中,由于以往对医护人员的道德要求及法规中强调保障公共利益优先,医护人员个人自由权利受到限制。因此,在权衡医护人员个人自由与公共善之间的张力时需要考虑自愿性、相称性、优先性、公正性等要素,建议制定危害医护人员生命安全的等级制度、卫生行政部门列举“正当理由”伦理清单、完善“德福一致”的奖励体制等方式来解决医护人员个人自由与公共善之间的伦理冲突,以更好地实现公共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医护人员 个人自由 公共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障碍患者麻醉知情同意的临床伦理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明涛 刘永潇 莫楠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437-441,共5页
在临床实践中,麻醉技术的知情同意仍是麻醉学科的独特领域,但麻醉科医生轻视精神障碍患者的知情同意成为临床工作的薄弱环节。在人类原始道德本能的加持下,基于对精神障碍患者同情的道德关怀,代理同意被认为有利于患者,但现实中存在多... 在临床实践中,麻醉技术的知情同意仍是麻醉学科的独特领域,但麻醉科医生轻视精神障碍患者的知情同意成为临床工作的薄弱环节。在人类原始道德本能的加持下,基于对精神障碍患者同情的道德关怀,代理同意被认为有利于患者,但现实中存在多种因素制约患者在麻醉知情同意上享有权利。在医患共同决策医学模式下,应尽可能让轻症精神障碍患者参与知情同意过程,其提供信息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患者的自知力。获取精神障碍患者麻醉知情同意的路径尚待优化,可通过多学科合作等多种方式,达到患者真正知情同意,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同意 麻醉知情同意书 精神障碍患者 患者自主权 信息告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