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蛋白-胆红素评分联合基线直肠MRI预测直肠癌肝转移放疗远隔效应价值探讨
1
作者 阙开乾 罗惠煌 +2 位作者 谢炳开 李泉兴 汤琅琅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0期139-143,172,共6页
目的 基于白蛋白-胆红素评分(ALBI)联合基线直肠MRI探讨直肠癌肝转移放疗后肝转移灶生存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搜集2014年12月至2021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晚期直肠癌并行放疗或放化疗且符合条件病例29例,实验室检查及直肠MR... 目的 基于白蛋白-胆红素评分(ALBI)联合基线直肠MRI探讨直肠癌肝转移放疗后肝转移灶生存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搜集2014年12月至2021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晚期直肠癌并行放疗或放化疗且符合条件病例29例,实验室检查及直肠MRI均为治疗前基线数据,评估终点为无进展生存(PFS)期,采用SPSS软件评估基线资料及Cox回归分析。结果 患者中位随访时长为26个月,肝转移灶进展组19例(65.52%),无进展组10例(34.48%),两组在直肠癌放疗后肿瘤病理退缩分级(RCRG)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壁外静脉血管侵犯(EMVI)阴性组较阳性组的PFS期长(P=0.006),直肠癌放疗后RCRG分级,级别越高PFS期越短(P=0.017)。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中直肠癌基线长径、EMVI是治疗反应的独立因素(P=0.027、0.006);基于ALBI评分构建多因素临床模型,ALBI评分、直肠癌基线长径、EMVI、直肠癌基线T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1(P <0.001,95%CI:0.650~0.952)。结论 ALBI联合基线直肠MRI的长径、EMVI、T分期对直肠癌肝转移灶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值得在今后研究中作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MRI 放射治疗 肝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表观扩散系数和动态增强定量参数评价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邱清香 林祺 +5 位作者 何永红 李雪春 陈金银 汤琅琅 倪晓雷 童远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4期631-635,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MR动态增强定量参数在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前后的相关数据变化,并评估对宫颈鳞癌放化疗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5例(其中完全有效组50例,部分有效组25例)接受同步放化疗的宫颈鳞癌患者...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MR动态增强定量参数在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前后的相关数据变化,并评估对宫颈鳞癌放化疗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5例(其中完全有效组50例,部分有效组25例)接受同步放化疗的宫颈鳞癌患者于治疗前后行常规MRI、DWI和MR动态增强扫描。测量治疗前后肿瘤区的ADC值、K^(trans)、K_(ep)和V_e,并比较ADC值、K^(trans)、K_(ep)和V_e治疗前后各数据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完全有效组治疗前后分别为:ADC_(mean)t=-18.451,P<0.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K^(trans)t=11.983,P<0.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K_(ep)t=13.999,P<0.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V_et=3.606,P=0.001,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部分有效组治疗前后分别为:ADC_(mean)t=-8.114,P<0.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K^(transt)t=8.767,P<0.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K_(ep)t=8.419,P<0.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V_et=1.408,P=0.17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DC_(mean)检测结果:完全有效均值要高于部分有效,t=11.966,P<0.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K^(trans)检测结果:部分有效均值要高于完全有效,t=-1.684,P=0.096,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K_(ep)检测结果:部分有效均值要高于完全有效,t=-1.933,P=0.057,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V_e检测结果:部分有效均值要高于完全有效,t=-0.060,P=0.952,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形态学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扫描能全面精准评价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ADC值、K^(trans)、K_(ep)等数据在评价疗效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部 鳞癌 扩散磁共振成像 图像增强 定量分析 放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张水成像联合多模态MRI对十二指肠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谢丽卿 邓燕芳 +2 位作者 林蓉 许东波 林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6-59,64,共5页
目的探讨低张水成像联合多模态MRI在十二指肠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十二指肠原发性病变的低张水成像联合多模态MRI征象及病理结果,比较良性组与恶性组间各形态评价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 目的探讨低张水成像联合多模态MRI在十二指肠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十二指肠原发性病变的低张水成像联合多模态MRI征象及病理结果,比较良性组与恶性组间各形态评价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的差异。结果良性组25例,恶性组15例。良性组形态较规则18例(72.0%)、黏膜完整18例(72.0%)、管壁柔软16例(64.0%),恶性组形态不规则10例(66.7%)、黏膜破坏13例(86.7%)、管壁僵硬12例(80.0%),两组3个征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恶性组浸润周围组织与发生转移的比例均高于良性组(P<0.001);良性组ADC值>0.7×10^-3 mm^2/s 23例(92.0%),恶性组ADC值≤0.7×10^-3 mm^2/s 10例(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良性组TIC曲线Ⅰ、Ⅱ型23例(92.0%),恶性组TIC曲线Ⅲ型8例(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55,P=0.003)。结论良、恶性十二指肠原发性病变的形态学特征不同,且恶性病变的ADC值比良性低,TIC曲线以Ⅲ型为主。低张水成像MRI较常规扫描更有利于观察病变的形态学特征,联合多模态MRI有助于十二指肠原发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血清MMP-9、IL-6、hs-CRP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范道丰 刘丽萍 +6 位作者 潘丽英 陈丽萍 陈银娟 郑冲 胡小红 胡职舟 陈衍贵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1期143-145,148,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200例脑梗死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磁敏感加权成像和头磁共振成像检查,根据磁敏感加... 目的分析研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200例脑梗死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磁敏感加权成像和头磁共振成像检查,根据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结果将全部200例患者分成非脑微出血组(150例)和脑微出血组(5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记录;对血清MMP-9、IL-6与hs-CRP水平进行检查,选择Logistic回归分析MMP-9、IL-6、hs-CRP与脑微出血的相互关系。结果脑微出血组患者的血清MMP-9、IL-6与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脑微出血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调整了传统危险因素、性别以及年龄的影响,血清MMP-9、IL-6与hs-CRP均为发生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MMP-9、IL-6与hs-CRP水平与脑微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中应加以关注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白细胞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脑梗死 脑微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