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残胃癌患者脉管癌栓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益 魏晟宏 +6 位作者 叶再生 林振孟 曾奕 陈书 林志涛 陈小玲 陈路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266-1271,共6页
目的:探讨残胃癌患者脉管癌栓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至2020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性和姑息性手术)的208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肿瘤是否有脉管癌栓,分为脉管癌... 目的:探讨残胃癌患者脉管癌栓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至2020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性和姑息性手术)的208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肿瘤是否有脉管癌栓,分为脉管癌栓组(118例)及无脉管癌栓组(9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手术及淋巴结清扫情况及生存预后的差异。结果:两组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组织分型、神经浸润及Borrmann分型的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神经浸润、脉管癌栓、肿瘤大小、TNM分期、联合脏器切除是影响残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及淋巴结转移数目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术后5年生存率为45.6%,其中脉管癌栓组与无脉管癌栓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28.8%和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5 cm、TNMⅡ期和TNMⅢ期的脉管癌栓组和无脉管癌栓组残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20.2%vs.59.6%、44.1%vs.82.2%和19.9%vs.4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管癌栓是判断残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有脉管癌栓的残胃癌术后患者,尤其是肿瘤大小≥5 cm、TNMⅡ期或TNMⅢ期的更需要积极的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胃癌 脉管癌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