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4年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周衍 马晶昱 +1 位作者 江惠娟 林永添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898-903,共6页
目的:分析2014年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状况,为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数据审核和评价方法,对福建省12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2014年数据进行评价,将符合要求的9个登记处数据合并分析。计算... 目的:分析2014年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状况,为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数据审核和评价方法,对福建省12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2014年数据进行评价,将符合要求的9个登记处数据合并分析。计算发病和死亡粗率、标化率、累积率(0~74岁),分析主要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顺位。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根据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构成计算,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依照Segi's标准人口构成计算。结果:2014年9个肿瘤登记处(城市4个,农村5个)覆盖人口5 192 590人(城市2 673 166人,农村2 519 424人)。组织学诊断比例(MV%)为73.32%,死亡/发病比(M/I)为0.69,仅有死亡医学证明书病例比例(DCO%)为0.25%。福建省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54.13/10万(其中男性306.37/10万,女性200.62/10万),中标率为196.12/10万,世标率为191.96/10万,累积率(0~74岁)为22.83%。其中城市地区发病率为277.46/10万,中标率为215.86/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为229.38/10万,中标率为175.89/10万。福建省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75.71/10万(其中男性235.47/10万,女性114.50/10万),中标率为130.13/10万,世标率为128.61/10万,累积率(0~74岁)为15.04%。其中城市地区死亡率为185.62/10万,中标率为137.88/10万;农村地区死亡率为165.20/10万,中标率为122.82/10万。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居恶性肿瘤发病前5位,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居恶性肿瘤死亡前5位。结论:消化系统肿瘤、肺癌、乳腺癌是福建省最主要的恶性肿瘤,应作为肿瘤防治的重点,积极推广筛查工作,降低居民的肿瘤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登记 发病率 死亡率 福建省 肿瘤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肿瘤抗原负载DC-CIK细胞治疗胃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龚福生 陈路川 +5 位作者 杨建伟 魏晟宏 谢云青 林晓为 应敏刚 郑秋红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3-818,共6页
目的:探讨自体肿瘤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治疗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行胃癌切除术患者270例,根据是否进行DC-CIK治疗,分为对照组(150例)和DC-CIK治... 目的:探讨自体肿瘤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治疗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行胃癌切除术患者270例,根据是否进行DC-CIK治疗,分为对照组(150例)和DC-CIK治疗组(120例)。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DC-CIK细胞表型,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观察DC-CIK治疗的不良反应,Cox回归法分析胃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成熟DC中HLA-DR^+、CD8^+、CD83^+和CD86^+的细胞比例分别为(96.16±1.51)%、(96.58±2.66)%、(96.44±2.20)%和(98.74±0.76)%。CIK中CD3^+、CD3^+CD4^+、CD3^+CD8^+和CD3^+CD16^+/CD56^+的细胞比例分别为(91.98±5.9)%、(25.19±10.5)%、(71.15±7.8)%和(18.73±7.4)%。DC-CIK治疗组中位OS为77个月,与对照组的51个月相比差异明显(χ2=4.431,P=0.035)。DC-CIK治疗、辅助化疗和TNM分期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DC-CIK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为发热、寒战和乏力。结论:胃癌术后应用自体肿瘤抗原负载DC-CIK治疗可延长胃癌患者的OS,且不良反应轻,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自体肿瘤抗原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免疫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丽妹 吴志辉 +3 位作者 陈岩松 辛娜 霍然 陈燕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52-1156,共5页
目的分析我院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及术后抗感染药物的选择,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20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病原菌采用K-B纸片... 目的分析我院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及术后抗感染药物的选择,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20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病原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合VITEKⅡ仪器法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按2020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判断结果,采用WHONET5.6进行统计。结果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感染率为11.33%,以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占居首位,其次是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前3位构成比合计达86.16%。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等耐药率>50%。粪肠球菌对四环素、红霉素耐药率>50%,对高浓度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耐药率>3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28.57%。结论本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感染以泌尿系统感染为主,病原菌种类繁多、耐药现象严重。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在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及术后抗感染治疗时,应考虑多种微生物感染的特性及其耐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术后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肿瘤弥散峰度成像直方图分析预测脑膜瘤分级及细胞增殖活性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晓丹 郑德春 +6 位作者 陈兴发 林孔起 何庄贞 苏丽清 陈韵彬 林霖 薛蕴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39-1144,共6页
目的观察全肿瘤弥散峰度成像(DKI)直方图分析评估脑膜瘤分级及细胞增殖活性的价值。方法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174例术前均接受MR DKI检查的脑膜瘤患者分为低级别脑膜瘤(LGM,Ⅰ级)组和高级别脑膜瘤(HGM,Ⅱ/Ⅲ级)组,比较组间平均峰度(MK)、... 目的观察全肿瘤弥散峰度成像(DKI)直方图分析评估脑膜瘤分级及细胞增殖活性的价值。方法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174例术前均接受MR DKI检查的脑膜瘤患者分为低级别脑膜瘤(LGM,Ⅰ级)组和高级别脑膜瘤(HGM,Ⅱ/Ⅲ级)组,比较组间平均峰度(MK)、轴向峰度(AK)、径向峰度(RK)、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率(MD)的直方图参数,评估各参数对脑膜瘤分级的诊断效能及其与Ki-67标记指数(LI)间的相关性。结果HGM组MK[第10、50、90百分位数(p10、p50、p90)及均值、最大值、方差]、AK(p10、p50、p90、均值、最大值)、RK(p50、p90、均值、最大值、方差)、MD(方差)及FA(最大值)均高于LGM组(P均<0.05),MD(p10、最小值)低于LGM组(P均<0.05)。上述各参数均可用于鉴别HGM与LGM,尤以MKp90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87),准确度为83.33%。Ki-67LI与上述各直方图参数均相关(P均<0.05),与MKp90的相关系数最大(r_(s)=0.64)。结论全肿瘤DKI直方图分析可用于评估脑膜瘤分级及细胞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弥散磁共振成像 直方图分析 肿瘤分级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直肠癌根治术前后循环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干细胞及其临床预测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许扬梅 刘巧珍 +4 位作者 刘沁颖 魏晟宏 陈路川 应敏刚 郑秋红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5-361,共7页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直肠癌根治术前后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和循环肿瘤干细胞(circulating tumor stem cell,CTSC)作为患者临床预测指标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入组首诊初治50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各抽...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直肠癌根治术前后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和循环肿瘤干细胞(circulating tumor stem cell,CTSC)作为患者临床预测指标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入组首诊初治50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各抽取15 ml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后分成两份,一份标记CTC标志物(CD45、Ep CAM和CK),另一份标记CTSC标志物(CD45、Ep CAM、CD44和CD133),Moflo XDP流式细胞仪对其进行检测,CD45-Ep CAM^+CK^+细胞确定为CTC;CTSC确定为3群:CD44^+CTSC、CD133^+CTSC和CD44^+CD133^+CTSC。结果:结直肠癌根治术前患者CTC和CD44^+CTSC阳性率分别为34%和44%,CD133^+CTSC和CD44^+CD133^+CTSC是24%和0;术后患者CTC和CD44^+CTSC阳性率分别为38%和54%,CD133^+CTSC和CD44^+CD133^+CTSC分别为26%和0。根治术前后CTC阳性率都与肿瘤T分期有关联(P<0.05);术后CTC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联(P<0.05);术前CD44^+CTSC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有关联。结论:根治术前后CTC及术前CD44^+CTSC阳性率都具有临床预测指标的可行性和价值,术后CTC阳性率可能是更好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循环肿瘤细胞 循环肿瘤干细胞 CD133 CD44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循环肿瘤细胞与原发肿瘤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许扬梅 龚福生 +2 位作者 陈路川 应敏刚 郑秋红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8-354,共7页
目的:通过直肠癌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与原发肿瘤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分析,筛选直肠癌CTC的特异性基因。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4例,取肿瘤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并采集外周... 目的:通过直肠癌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与原发肿瘤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分析,筛选直肠癌CTC的特异性基因。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4例,取肿瘤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并采集外周血20 ml。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液CTC,抽提癌组织和CTC的总RNA,采用人全转录组表达谱芯片检测CTC及相应肿瘤组织mRNA表达谱,经聚类分析筛选CTC特异性基因,并采用生物分子注释系统MAS软件对其进行基因功能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分析。结果:4例直肠癌患者检测到CTC数目分别是67、78、53和120个。筛选出肿瘤与癌旁组织差异基因共7 755个、CTC与白细胞差异基因共567个,肿瘤组织及CTC差异基因交集后共同上调或下调的特异性基因共36个,其中上调16个、下调20个(P<0.05或P<0.01)。CTC特异性基因与肿瘤转移和干细胞功能有关,涉及与细胞转移、干细胞功能和免疫功能相关的22条信号通路。结论:CTC与原发肿瘤基因相比,具有独特的表达谱,是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循环肿瘤细胞 基因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滤泡型7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7
作者 汤汪洋 王健超 +4 位作者 钟礼花 张文芳 朱琼 陈燕坪 陈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滤泡型(nodal follicular helper T-cell lymphoma,follicular type,nTFHL-F)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7例nTFHL-F的临床资料,总结组织学形态,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 目的探讨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滤泡型(nodal follicular helper T-cell lymphoma,follicular type,nTFHL-F)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7例nTFHL-F的临床资料,总结组织学形态,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女比为6∶1,中位年龄62岁。首发症状:6例为颈部淋巴结肿大,1例腹胀不适;临床分期:进展期6例,局限期1例。肿瘤呈滤泡结节状生长,无显著的多形性炎症背景及高内皮血管增生。其中5例呈进行性转化的生发中心(progression transformer germinal center,PTGC)样生长模式,2例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样生长模式。肿瘤细胞可表现为中心细胞样、单核B细胞样、胞质透亮水肿样3种形态。肿瘤细胞表达3种以上滤泡辅助T细胞标志物。FISH检测结果显示ITK∷SYK基因融合皆阴性(0/7),二代测序检出TET2基因突变2例(2/2),RHOA基因突变1例(1/2),VAV1基因突变1例(1/2)。随访2~64个月,3例死亡(3/7),中位生存时间37个月。结论nTFHL-F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临床分期高,预后较差。nTFHL-F与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型关系密切,可在同一个体中同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 滤泡型 血管免疫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活检标本中胃泌酸腺肿瘤6例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陈雪燕 陈刚 +1 位作者 朱伟峰 黄榕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3-605,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活检标本中胃泌酸腺肿瘤的临床病理表现,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重新阅片3674例内镜活检病例,根据组织学形态筛选可疑胃泌酸腺肿瘤,查阅其内镜特征,补充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674例内镜活检病例中胃泌酸... 目的探讨内镜活检标本中胃泌酸腺肿瘤的临床病理表现,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重新阅片3674例内镜活检病例,根据组织学形态筛选可疑胃泌酸腺肿瘤,查阅其内镜特征,补充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674例内镜活检病例中胃泌酸腺肿瘤6例,女性4例,男性2例,年龄44~69岁。内镜显示胃底/胃体多发或单发息肉,无HP、肠化及萎缩。低倍镜下见腺体结构复杂、相互融合,结构异型明显;高倍镜下见细胞呈多层或复层,以主细胞为主,散在少量壁细胞,细胞异型性小,部分细胞核从基底层上移,核仁小而不明显。首次病理诊断:胃底腺息肉(2/6)、增生性息肉(1/6)、异型增生(1/6)、泌酸腺息肉(1/6)、胃底腺腺癌(1/6)。补充免疫组化标记:主细胞表达Pepsinogen 1。3例行ESD术,另3例失访。结论胃泌酸腺肿瘤发病率低,部分病理医师对其认识不足,存在误判现象,其组织形态具有特征性,在内镜活检中识别该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泌酸腺肿瘤 诊断 内镜活检 E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工作中的发展状况 被引量:87
9
作者 李春辉 刘思娣 +15 位作者 李六亿 侯铁英 丁丽丽 刘卫平 罗晓黎 马红秋 文建国 武迎宏 邢亚威 李卫光 杨怀 杨芸 张卫红 刘剑 谢建忠 吴安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65-670,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在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与管理中发展状况。方法抽取全国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军队医院166所医院作为调查对象,比较不同年份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在各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工作中的参与情况。结果166...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在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与管理中发展状况。方法抽取全国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军队医院166所医院作为调查对象,比较不同年份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在各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工作中的参与情况。结果166所医院中,2005年参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组织建设的医院68所(40.96%),2010年增至119所(71.69%),2015年为160所(96.39%),经趋势性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143,P〈0.001)。医院感染管理科参与抗菌药物管理的比率也呈上升趋势(χ^2=22.172,P〈0.001),由2005年的10.24%(17所),上升至2010年的22.29%(37所)、2015年的31.33%(52所)。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及药品分级目录的制订、抗菌药物使用权限的规定,医院感染管理科参与抗菌药物管理小组、细菌耐药性监测、清洁切口预防用药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检查、临床会诊工作、处方点评工作的比率:2005年为10.87%~30.72%,2010年为25.90%~65.06%,2015年为36.14%~95.18%,各项工作3年均呈增长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DDD/100人天)由2005年的69.16下降至2015年的41.40,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05年的46.98%,下降至2015年的36.90%,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送检率由2005年的20.58%提高至2015年的49.39%。结论中国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管理科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引导下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辉哲 黄华清 +1 位作者 林振孟 孙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17-520,共4页
目的观察DSA引导下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均接受DSA引导下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均治疗2次)。分别于阻滞前、首次阻滞后第1天及第2次阻滞后第1、... 目的观察DSA引导下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均接受DSA引导下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均治疗2次)。分别于阻滞前、首次阻滞后第1天及第2次阻滞后第1、7天测量患侧腿围,记录患侧腿围缩小值。采用Inbody720多频生物电阻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阻滞前及第2次阻滞后1周时的组织水肿程度;观察症状改善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0例均顺利完成阻滞。1例术后出现短暂下肢无力,余无不良反应。首次阻滞后第1天及第2次阻滞后第1、7天患侧下肢各测量点腿围均不同程度缩小,且各测量点第2次阻滞术后第1、7天腿围缩小值均高于第1次术后第1天(P均<0.01)。第2次阻滞后1周组织水肿程度较术前降低(P<0.01),髋关节活动度较术前增加(P<0.01),患侧下肢肿胀感、紧绷感、疼痛感、麻木感均消失。结论DSA引导下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水肿 下肢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自主神经传导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活检和肿瘤精准医疗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扬梅 郑秋红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9-594,共6页
精准医疗新技术——液体活检,既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又具备助力推进精准医疗临床实践的巨大潜能。它可用于癌症早期筛查、诊断、监控、治疗方案指导和疗效评估等众多领域,液体活检的优势使其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肿瘤诊疗手段。本文围绕液... 精准医疗新技术——液体活检,既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又具备助力推进精准医疗临床实践的巨大潜能。它可用于癌症早期筛查、诊断、监控、治疗方案指导和疗效评估等众多领域,液体活检的优势使其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肿瘤诊疗手段。本文围绕液体活检在临床肿瘤精准医疗的应用前景,从概念、特点、研究方法和个体化肿瘤治疗、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阐述,展示了液体活检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活检 精准医疗 循环肿瘤细胞 循环肿瘤DNA 循环肿瘤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SMARCA4缺失的未分化肿瘤2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方君 肖伟进 +5 位作者 彭然 陈雪燕 朱伟峰 翁秀琴 林根 力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48-952,共5页
目的 探讨胸部SMARCA4缺失的未分化肿瘤(SMARCA4-dificient undifferentiated tumor,SMARCA4-U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分子特点。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2例胸部SMARCA4-UT中CK、CD34、SOX-2、vimentin、BRG1、INI-1、BRM1、SALL4、TTF-... 目的 探讨胸部SMARCA4缺失的未分化肿瘤(SMARCA4-dificient undifferentiated tumor,SMARCA4-U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分子特点。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2例胸部SMARCA4-UT中CK、CD34、SOX-2、vimentin、BRG1、INI-1、BRM1、SALL4、TTF-1、PD-L1的表达;应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3例胸部SMARCA4-UT中基因突变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2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例,中位年龄65岁。镜检:17例胸部SMARCA4-UT呈实性片状或条索状生长,坏死明显,大部分肿瘤细胞呈横纹肌样形态,细胞间失黏附,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部分呈上皮样细胞形态,3例呈差分化癌与少量腺癌成分毗邻存在;2例具有鳞状上皮分化倾向,但无角化。免疫表型:肿瘤细胞BRG1有21例阴性,1例阳性。3例行二代测序检测,均检测到SMARCA4突变(无义突变)和TP53突变。其中1例同时检测到TSC2、ROS1和ATM突变。结论 胸部SMARCA4-UT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预后差。组织学多具有横纹肌样形态,少量病例表现为差分化癌与分化较好的非小细胞肺癌混合存在,并具有特征性免疫表型和分子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肿瘤 SMARCA4缺失 免疫组织化学 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30年调查 被引量:70
13
作者 刘思娣 李春辉 +15 位作者 李六亿 侯铁英 丁丽丽 刘卫平 罗晓黎 马红秋 文建国 武迎宏 邢亚威 李卫光 杨怀 杨芸 张卫红 刘剑 谢建忠 吴安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48-653,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30年的发展情况。方法对全国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166所医院,其中三级医院96所(57.83%);164所有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科年份的医院中,1995年之前建科的医院46所...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30年的发展情况。方法对全国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166所医院,其中三级医院96所(57.83%);164所有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科年份的医院中,1995年之前建科的医院46所(28.05%),1995—2005年建科的医院63所(38.41%),2005—2015年建科的医院55所(33.54%)。165所医院每千床专职人员数从1995年的4.80名下降至2015年的4.09名,1995—2015年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类别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2,P<0.01)。1995—2015年各省份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学历、专业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42.91、47.10,均P<0.01)。1995、2005年专职人员学历均以大专及以下学历为主,所占比率分别为70.81%、53.30%;2015年以本科学历(53.79%)为主,博士、硕士所占比率分别为2.45%、22.86%。专职人员专业均以护理为主,所占比率由1995年的58.38%下降至2015年的45.96%。结论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经历了30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提高专职人员比例,优化人员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管理 专职人员 每千床专职人员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肿瘤TCR-T治疗研究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6
14
作者 叶春梅 叶韵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59-967,共9页
T细胞表面含有特异性的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s,TCR),能够识别不同的肿瘤抗原,从而实现对癌变细胞的杀伤和清除。TCR工程化T细胞(TCR-engineered T cells,TCR-T)治疗即是通过钓取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TCR,并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T细... T细胞表面含有特异性的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s,TCR),能够识别不同的肿瘤抗原,从而实现对癌变细胞的杀伤和清除。TCR工程化T细胞(TCR-engineered T cells,TCR-T)治疗即是通过钓取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TCR,并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T细胞,输注体内后可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尽管TCR-T治疗取得一定成果,但是还存在治疗毒性、T细胞浸润有限、抗原特异性不佳等问题,需要不断优化TCR-T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实体肿瘤TCR-T治疗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肿瘤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TCR工程化T细胞 新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政策演进与建设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郑胜寒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2-74,共3页
基于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政策的演进进行分析,从内部控制范围、主体、时间及建设措施4个维度,提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整体思路和具体建议。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内部控制 政策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BRAF V600E、Galectin-3预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 被引量:34
16
作者 唐丽娜 刘娜香 +4 位作者 刘辉 周冬梅 沈友洪 吴周贵 杜忠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BRAF V600E、Galectin-3预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8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85枚结节行常规超声、SWE、BRAF V600E及Galectin-3检测。所有患者根据术后或穿刺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BRAF V600E、Galectin-3预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8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85枚结节行常规超声、SWE、BRAF V600E及Galectin-3检测。所有患者根据术后或穿刺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比较两组SWE参数、BRAF V600E及Galectin-3检测结果的差异;分析SWE及其联合BRAF V600E、Galectin-3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预测效能。结果恶性组弹性最大值(Emax)、弹性平均值(Emean)均高于良性组(P<0.036)。以Emean>20.2 kPa作为阈值,预测恶性结节的特异度(93.3%)高于Galectin-3(+)(73.3%)、SWE+Galectin-3(66.7%)及SWE+BRAF V600E+Galectin-3(66.7%)等;恶性组BRAF V600E基因突变及Galectin-3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组(P<0.005);SWE联合BRAF V600E预测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最大(0.9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其中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3%、94.1%和98.5%,高于单独使用SWE、Galectin-3(+)和联合应用SWE+Galectin-3;而SWE联合Galectin-3较单独SWE提高了敏感度(88.6%比57.1%)和准确度(84.7%比6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E联合BRAF V600E、Galectin-3检测有助于提高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能力,从而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肿瘤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基因 BRAF V600E基因 GALECTIN-3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联合洗脱液测定甲状腺球蛋白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35
17
作者 刘娜香 唐丽娜 +2 位作者 沈友洪 杜忠实 吴周贵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27-530,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FNA)细胞学检查结合细针抽吸洗脱液测定甲状腺球蛋白(FNA-Tg)术前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选择111例经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证实为PTC且颈部超声显示侧颈区可疑肿大淋巴...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FNA)细胞学检查结合细针抽吸洗脱液测定甲状腺球蛋白(FNA-Tg)术前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选择111例经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证实为PTC且颈部超声显示侧颈区可疑肿大淋巴结患者,于术前对可疑肿大淋巴结行超声引导下FNA细胞学检查,用1 ml生理盐水冲洗穿刺针管制成洗脱液,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洗脱液内球蛋白(Tg)浓度。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获得FNA-Tg最佳诊断阈值,比较FNA、FNA-Tg及二者联合对可疑肿大淋巴结的诊断效能。结果 118个侧颈区可疑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证实81个(81/118,68.64%)存在PTC转移,37个(37/118,31.36%)未转移。转移淋巴结FNA-Tg浓度明显高于未转移淋巴结( P <0.001);FNA-Tg诊断PTC淋巴结转移的最佳诊断阈值为2.65 μg/L,AUC为0.937[95%CI(0.894,0.980), P <0.001]。与FNA比较,FNA-Tg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均<0.05);二者联合的准确率、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FNA( P 均<0.05)。22个淋巴结FNA细胞学检查呈假阴性,结合FNA-Tg检测后获得正确诊断。结论 FNA和FNA-Tg是诊断PTC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有效辅助方法,二者联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乳头状 超声检查 活组织检查 淋巴转移 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术前NLR PLR RDW值与病理参数的关系 被引量:25
18
作者 贾静 陈颖 +4 位作者 林露 王淋 陈德东 叶星明 陈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8-82,共5页
目的:研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胃癌患者术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 目的:研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胃癌患者术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肿瘤医院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初诊入院手术的434例胃癌患者术前全血细胞计数及术后病理资料,同时选取年龄及性别匹配的34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及309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胃癌组NLR、PLR和RDW的中位数值显著高于胃炎及正常对照组(P<0.000 1)。Kruskal-Wallis相关分析显示患者NLR、PLR及RDW值随着病理分期的进展逐步升高(NLR、PLR:P<0.000 1;RDW:P<0.05),但与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生长部位无显著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LR和PLR是肿瘤病理分期和T分期的独立相关因素(P<0.000 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和PLR对术前预判胃癌T分期有一定诊断疗效。结论:胃癌患者术前NLR及PLR值与胃癌TNM分期密切相关,可作为术前分期预判的非特异性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TNM分期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红细胞分布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谋理论心理健康辅导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状况及智谋的影响 被引量:41
19
作者 邓燕萍 刘雅清 +6 位作者 吴美华 柯熹 林佳 林朝春 何晓华 林梅榕 林云月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4-28,共5页
目的研究基于智谋理论心理健康辅导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状况及智谋水平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乳腺外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入住并确诊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20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将乳腺癌患者设对照组... 目的研究基于智谋理论心理健康辅导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状况及智谋水平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乳腺外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入住并确诊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20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将乳腺癌患者设对照组与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智谋理论心理健康辅导。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SCL-90)和中文版智谋量表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和智谋水平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SCL-90评分均明显改善,且干预组患者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干预后智谋总分、个人智谋和社会智谋分值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基于智谋理论的心理健康辅导,对提高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其智谋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谋 心理健康辅导 乳腺癌 手术患者 心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对宫颈癌放疗后骶骨不全骨折与转移瘤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杰平 林端瑜 +2 位作者 李生栩 蔡志华 唐明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52-957,共6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鉴别诊断宫颈癌放疗后骶骨不全骨折(SIF)与骶骨转移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确诊的29例宫颈癌放疗后SIF患者(SIF组)及28例单发骶骨转移瘤患者(转移瘤组)的PET/CT资料,观察放疗区域内、外...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鉴别诊断宫颈癌放疗后骶骨不全骨折(SIF)与骶骨转移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确诊的29例宫颈癌放疗后SIF患者(SIF组)及28例单发骶骨转移瘤患者(转移瘤组)的PET/CT资料,观察放疗区域内、外椎体CT值、骨折类型、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FDG摄取模式、骨质破坏模式、有无骨折线、有无软组织肿块。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IF与骶骨转移瘤的最佳SUVmax临界值。结果SIF组放疗区域内、外椎体CT值分别为(25.1±26.6)Hu和(90.3±32.5)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54,P<0.001);SIF组骨折类型为B1型9例,B2型2例,A1型11例,A2型7例,合并骶骨外骨折11例。SIF组与转移瘤组SUVmax分别为3.0±1.2和9.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90,P<0.001);FDG摄取模式、骨质破坏模式、折线及软组织肿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ROC分析显示诊断转移瘤的SUVmax最佳阈值为5.0,敏感度为83.2%,特异度为98.5%。结论SIF的典型18F-FDG PET/CT表现为平行于骶髂关节的骨折线伴轻中度FDG摄取,PET/CT显示病变的FDG摄取特征及形态学改变与转移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应力性 骶骨 宫颈肿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