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对中耳乳突炎骨质破坏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吴宏 赖清泉 黄启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0-404,共5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中耳乳突炎患者听骨链形态及骨质破坏情况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于2013年10月-2015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中耳乳突炎患者40例中患耳48耳,采用多层螺旋CT以多平面重组技术及容积重建技术,对入选患者耳听骨链形...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中耳乳突炎患者听骨链形态及骨质破坏情况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于2013年10月-2015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中耳乳突炎患者40例中患耳48耳,采用多层螺旋CT以多平面重组技术及容积重建技术,对入选患者耳听骨链形态及骨质破坏情况进行扫描检查,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正常组多平面重组技术及容积重建技术结果对锤骨柄、砧骨短脚、锤骨头、砧骨体及砧骨长脚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镫砧关节以及镫骨的状态观察多平面重组技术优于容积重建技术,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肉芽型患者面神经管、砧骨短脚、砧骨体准确率均为100%,鼓室壁、砧骨长脚、锤骨、镫骨准确率为94.4%、94.4%、88.8%、94.4%;单纯型患者鼓室壁、面神经管、听骨链准确率均为100%;胆脂瘤型患者砧骨长脚、砧骨体、锤骨以及面神经管准确率均为100%,镫骨、砧骨短脚、鼓室壁准确率为84.6%、92.3%、92.3%。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够清晰反应中耳乳突炎患者内耳及中耳听骨链形态骨质破坏情况,且对不同类型患者区分度明显。多平面重组技术及容积重建技术可清晰显示患者耳部的精细结构,对手术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中耳炎 听骨链形态 骨质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体积测量法对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诊断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建南 姚秀忠 +1 位作者 陈世勇 赖清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6期470-473,共4页
随着肺部小孤立性肺结节检出率的增加,适用于肺部孤立性肺结节的特征诊断方法对于小肺部孤立性肺结节都不再适用。多排螺旋CT的应用及后处理技术的提高,使得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准确的对小孤立性肺结节进行体积测量,并由此短期观察其生长... 随着肺部小孤立性肺结节检出率的增加,适用于肺部孤立性肺结节的特征诊断方法对于小肺部孤立性肺结节都不再适用。多排螺旋CT的应用及后处理技术的提高,使得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准确的对小孤立性肺结节进行体积测量,并由此短期观察其生长率并计算倍增时间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币病变 倍增时间 生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MRI诊断半月板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胡伟艺 苏娴彦 +2 位作者 柯晓婷 陈焱锋 赖清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7-170,共4页
半月板撕裂是膝关节损伤的常见类型,若治疗不当,易引发膝关节疼痛、骨性关节炎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正确识别半月板病变是进行患者教育和临床干预的重要前提。MRI是临床诊断半月板损伤的最常用影像学方式,其能够准确反映半月板撕裂的位置... 半月板撕裂是膝关节损伤的常见类型,若治疗不当,易引发膝关节疼痛、骨性关节炎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正确识别半月板病变是进行患者教育和临床干预的重要前提。MRI是临床诊断半月板损伤的最常用影像学方式,其能够准确反映半月板撕裂的位置、撕裂类型、半月板形态等,是临床诊断半月板撕裂的首选影像学方式。基于深度学习的MRI疾病检测是人工智能的一个新兴领域,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临床效用研究不断推进,人工智能可能最终转化为临床实践。本文从迁移学习与定制的神经网络两大分类中探究半月板损伤二分类、撕裂位置、撕裂方向、分级和感兴趣区分割等方面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半月板MRI诊断研究进展,并指出当前研究的一些不足,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迁移学习 半月板损伤 磁共振成像 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液纤维肉瘤增强MRI“尾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柯晓婷 刘佶阳 赖清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51-1254,共4页
黏液纤维肉瘤(MFS)是以黏液样成分(>50%)为主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具有浸润性生长特征,MRI表现为边界清楚、逐渐变细的曲线样信号,呈特征性的尾巴样,即“尾征”。术前MRI显示“尾征”是MFS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对MFS增... 黏液纤维肉瘤(MFS)是以黏液样成分(>50%)为主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具有浸润性生长特征,MRI表现为边界清楚、逐渐变细的曲线样信号,呈特征性的尾巴样,即“尾征”。术前MRI显示“尾征”是MFS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对MFS增强MRI“尾征”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磁共振成像 纤维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2例
5
作者 柯晓婷 赖清泉 刘佶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25-1426,共2页
病例1,女,55岁,因“反复头皮发麻1个月”就诊;既往体健。神经专科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 病例1,女,55岁,因“反复头皮发麻1个月”就诊;既往体健。神经专科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ACA)、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等均阴性,肝、肾功能及血糖未见异常。颅脑MRI:双侧侧脑室旁白质、颞叶及内、外囊多发对称性斑片状及弧形异常信号,与侧脑室垂直,T1WI呈稍低信号,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图像及T2WI呈稍高信号(图1A、1B),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考虑遗传代谢性病变或多发性硬化可能?行NOTCH3基因热点突变检测,提示为杂合致病性错义突变(第169位氨基酸残基由Arg突变为C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