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转移性乳腺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1
作者 黄盛泉 陈少华 +2 位作者 杜冰汝 林娜 吴春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3-656,共4页
目的探讨胃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胃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均为老年女性,乳腺癌术后53~67个... 目的探讨胃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胃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均为老年女性,乳腺癌术后53~67个月。消化内镜见黏膜粗糙、糜烂、凹陷、溃疡或稍隆起。病理镜检示肿瘤细胞呈实性小巢状、条索状、腺样、片状或单个排列。免疫表型:癌细胞ER、CK7、GATA-3、GCDFP-15及Mammaglobin均阳性;HER2均(1+);CDX-2和Villin均阴性;2例PR部分弱阳性,2例阴性;2例E-cadherin及p120胞膜阳性;2例E-cadherin阴性,p120胞质阳性。随访3~29个月,3例存活,1例死亡。结论胃转移性乳腺癌罕见,易误诊为胃腺癌,准确诊断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诊断时需结合临床病史、内镜检查、组织学及免疫表型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胃部肿瘤 转移性病变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刘雪咏 王行富 +4 位作者 陈余朋 王鹏程 林生明 蔡珊珊 张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 探讨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myxopapillary ependymoma,MP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MPE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组织学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1例发生于脊髓的MPE中男性7例,女性4例,男女比... 目的 探讨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myxopapillary ependymoma,MP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MPE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组织学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1例发生于脊髓的MPE中男性7例,女性4例,男女比为1.75:1.年龄6-38岁,平均24.6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索鞘膜积液伴结节性组织细胞/间皮增生1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庄雪瑜 曾冰微 +1 位作者 曾冬钰 黄种心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精索鞘膜积液伴结节性组织细胞/间皮增生(nodulaRhistiocytic/mesothelial hyperplasia,NHMH)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4例精索鞘膜积液伴NHMH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4例... 目的探讨精索鞘膜积液伴结节性组织细胞/间皮增生(nodulaRhistiocytic/mesothelial hyperplasia,NHMH)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4例精索鞘膜积液伴NHMH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4例患儿年龄2~9岁,平均4.3岁。临床以腹股沟区肿物为主诉就诊,临床诊断精索鞘膜积液。眼观:囊内附壁小结节或囊内絮状漂浮物;镜检:多边形或类圆形的病变细胞呈弥漫片状或结节状排列,细胞胞质丰富、淡染,核卵圆形、圆形或略不规则,染色质稀疏,可见核沟,无明显核仁及异型性。囊壁由薄层纤维组织构成,被覆间皮细胞。免疫表型:病变细胞中表达CD68、AACT、vimentin;囊壁间皮细胞表达CKpan、Calretinin、WT-1。结论NHMH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瘤样病变,易误诊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间皮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精原细胞瘤等,结合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可明确诊断,避免引起临床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鞘膜积液 结节性组织细胞/间皮增生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clinE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ER、PR的关系
4
作者 魏剑锋 林玲 +2 位作者 欧阳宛炯 邱建龙 黄种心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0-381,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 CYCLINE 基因表达 病理 ER 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微偏腺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出树强 陈玮姗 +3 位作者 陈少华 徐艳娟 晋龙 黄种心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8-721,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微偏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MD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子宫颈MDA的临床病理资料,行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平均年龄42岁,临... 目的探讨子宫颈微偏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MD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子宫颈MDA的临床病理资料,行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平均年龄42岁,临床均出现子宫颈肥大;3例行根治性手术+放疗,1例行活检+放疗+化疗;镜下肿瘤由黏液性腺体构成,腺体和细胞分化良好,呈浸润性生长,超出正常子宫颈腺体分布范围,间质反应明显;免疫表型:MUC6、CK7、CEA、p53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10%~30%,p16、ER、PR均阴性。术后随访12~40个月,2例出现转移,其余2例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子宫颈MDA临床罕见,属于分化极好的胃型黏液腺癌。因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常导致误、漏诊。结合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微偏腺癌 恶性腺瘤 临床病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方雪婷 陈智伟 +3 位作者 蔡素琴 吴春林 曾冬钰 宋伟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探讨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erine tumor resembling ovarian sex cord tumor,UTROS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子遗传学改变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UTROS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等。采用FISH检测JAZF1基因及NC... 目的探讨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erine tumor resembling ovarian sex cord tumor,UTROS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子遗传学改变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UTROS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等。采用FISH检测JAZF1基因及NCOA2基因易位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患者年龄43~58岁,平均51.3岁。肿瘤最大径2.0~11.0 cm,切面多为灰白、灰黄色。镜检:肿瘤形态包括相互吻合的条索、小梁和小管样、网状和实性结构;肿瘤间质稀少伴玻璃样变,可见数量不等的动静脉血管,间质内均无明显螺旋小动脉。肿瘤细胞呈卵圆形,可见明显核仁,偶见核沟;核分裂象少见。免疫表型:肿瘤具有多向分化的免疫表型。6例肿瘤均表达至少2种性索分化的标记(CD99、CD56、Calretinin、WT-1、α-inhibin),不同程度表达平滑肌标记(desmin、H-Caldesmon、SMA);5例表达vimentin,4例表达上皮标记(CKpan),3例表达子宫内膜间质标记(CD10)。6例均不表达S-100蛋白、HMB-45等标志物。Ki-67增殖指数1%~30%。4例行FISH检测,均未发现JAZF1及NCOA2基因相关易位。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61个月,均无瘤生存。结论UTROSCT是一种罕见的具有多种免疫表型的子宫肿瘤,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标记,必要时行分子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鼻窦血管外皮瘤样肿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出树强 王丽萍 +3 位作者 吴春林 眭玉霞 高德堤 晋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26-1228,共3页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血管外皮瘤样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免疫表型。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鼻腔鼻窦血管外皮瘤样肿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中男、女各2例;平均年龄62岁;3例发生于右鼻...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血管外皮瘤样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免疫表型。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鼻腔鼻窦血管外皮瘤样肿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中男、女各2例;平均年龄62岁;3例发生于右鼻腔,1例发生于左鼻腔;镜下见肿瘤界限清楚,无包膜,由形态较一致的短梭形或卵圆形肿瘤细胞构成,呈席纹状或条束状排列,伴毛细血管增生和鹿角状血管壁透明变性。术后平均随访41个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免疫表型:4例均弥漫表达vimentin、SMA、β-catenin和Cyclin D1,Ki-67增殖指数3%~5%;其中2例弱表达BCL-2;1例弱表达CD99、CD117;desmin、CD34均不表达。结论鼻腔鼻窦血管外皮瘤样肿瘤属于中间性肿瘤,预后较好;结合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肿瘤 血管外皮瘤样肿瘤 球周皮细胞瘤 Β-CATENIN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范大铬 黄海建 吴春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5-217,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及RT-PCR技术对4例恶性PEComa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中女性3例,男性1例,年龄32~65岁(平... 目的探讨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及RT-PCR技术对4例恶性PEComa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中女性3例,男性1例,年龄32~65岁(平均50岁)。肿瘤部位:纵隔1例,阔韧带1例,回肠1例,结肠1例。肿瘤最大径6~18 cm(平均10.75 cm)。镜下见肿瘤细胞大部分为上皮样,细胞异型性大,核仁明显,胞质丰富、空泡状、嗜酸性;肿瘤细胞呈放射状排列在血管周围,血管壁玻璃样变性,可见多核瘤巨细胞,核分裂象多少不等。免疫表型:肿瘤细胞HMB-45(4/4)、Melan-A(3/4)、Cathepsin K(4/4)、α-SMA(4/4)和H-Caldesmon(3/4)阳性;desmin(2/4)和CKpan(1/4)部分阳性;Ki-67增殖指数1%~30%。分子病理检测:例1和例4均未检测到C-Kit及PDGFR-α基因突变信号。结论恶性PEComa诊断依赖于临床特点、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治疗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恶性 玻璃样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潜能未定的血管球瘤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杨钰斌 吴美花 +2 位作者 吴龙 王密 吴春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 探讨恶性潜能未定的血管球瘤(glomus tumor of uncertain malignant potential, GT-UMP)的临床病理、分子遗传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GT-UMP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免疫组化染色、PCR及FISH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 目的 探讨恶性潜能未定的血管球瘤(glomus tumor of uncertain malignant potential, GT-UMP)的临床病理、分子遗传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GT-UMP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免疫组化染色、PCR及FISH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GT-UMP发生于胃壁5例,主气管1例,右小腿皮下1例。临床表现为占位引起的相关症状及影像学表现。镜下见肿瘤在黏膜下层、肌间浸润性生长,呈丛状及巢片状分布,细胞围绕血管呈血管外皮瘤样排列,周围可见基膜样物质,细胞密度中等,细胞大小一致,核圆形,胞质透明,部分嗜酸性,未见明显异型性及核分裂象。免疫表型:SMA、CollageⅣ、actin、Calponin、H-caldesmon均阳性。FISH检测:7例均检测到NOTCH2-MIR143基因融合。BRAF V600E突变检测:野生型。结论 GT-UMP具有血管外皮瘤样的组织结构、浸润性生长模式及低级别的细胞学特征,掌握其诊断标准,并辅助免疫组化及NOTCH-MIR143融合基因检测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球瘤 血管外皮瘤 诊断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原发透明细胞腺癌3例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出树强 陈玮姗 +2 位作者 方雪婷 晋龙 吴春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5-588,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原发透明细胞腺癌(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CC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免疫表型。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膀胱原发CCA的临床资料,行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中女性2例,男性1例,... 目的探讨膀胱原发透明细胞腺癌(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CC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免疫表型。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膀胱原发CCA的临床资料,行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中女性2例,男性1例,平均发病年龄62岁;2例发生于膀胱颈,1例发生于膀胱后壁。镜检:肿瘤为管状、乳头状及弥漫型三种形态混合存在。小管管腔和乳头表面可见单层鞋钉样肿瘤细胞被覆。肿瘤细胞呈立方状或柱状,胞质以嗜酸性为主,局灶胞质透亮,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术后随访10~58个月,其中1例复发,余均未见复发和转移。免疫表型:Ki-67增殖指数30%~40%,CK7、PAX8、AMACR、p53、CA125均阳性。结论膀胱原发CCA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透明细胞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2例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范大铬 黄海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2-444,共3页
目的探讨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6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22例EAM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19例,男性3例,年... 目的探讨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6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22例EAM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19例,男性3例,年龄15~57岁(中位年龄40.5岁)。发生部位:肾10例,肝12例。肿块最大径1.5~13 cm,中位最大径5 cm,平均5.9 cm。镜检:肿瘤由不同比例的血管、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及脂肪细胞组成,上皮样细胞占肿瘤80%~100%;部分区域细胞在血管周围呈放射状分布;可见多核瘤巨细胞及神经节样细胞;细胞轻度异型性,核分裂象罕见,部分区域核分裂象1/50 HPF(3/22,13.64%)。免疫表型:EAML表达TFE-3(2/22)、HMB-45(19/20)、Melan-A(16/17)、α-SMA(15/15)、h-caldesmon(7/9)。CK、S-100、CD10、CD34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1%~15%。结论 EAML临床无特异性,诊断依赖于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透明变梁状肿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涂艳娟 出树强 +2 位作者 陈玮姗 晋龙 黄种心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0-733,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透明变梁状肿瘤(hyalinizing trabecular tumor,HT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HTT的临床资料,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征,采用PCR检测BRAF V600E突变,并复习相关... 目的探讨甲状腺透明变梁状肿瘤(hyalinizing trabecular tumor,HT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HTT的临床资料,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征,采用PCR检测BRAF V600E突变,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界限清楚,3例见包膜,2例无包膜。肿瘤细胞较大,胞质嗜酸性,细胞核可见核沟及核内包涵体,排列成梁状或器官样结构,小梁间见大量透明变嗜酸性无定形物质。3例肿瘤间质见砂砾体。免疫表型:5例肿瘤细胞TTF-1、TG、CD56、CK7及Ki-67均阳性,其中4例Ki-67胞膜阳性,1例胞质阳性;1例Galectin-3和MC阳性,Calcitonin、CK19、Syn、CgA均阴性。特殊染色:5例肿瘤间质PAS染色阳性,刚果红染色阴性。5例行PCR检测均未出现BRAF V600E突变。结论甲状腺HTT多呈良性生物学行为,易误诊,准确诊断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透明变梁状肿瘤 病理诊断 临床病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生性胸腺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树淮 出树强 +2 位作者 陈玮姗 晋龙 黄种心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 探讨化生性胸腺瘤(metaplastic thymoma, MT)的发病机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免疫表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MT的临床资料,行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表型检测,采用FISH法检测YAP1与MAML2基因融合,并复习相关文献。结... 目的 探讨化生性胸腺瘤(metaplastic thymoma, MT)的发病机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免疫表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MT的临床资料,行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表型检测,采用FISH法检测YAP1与MAML2基因融合,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发生于前纵隔,1例发生于甲状腺;肿瘤最大径3.2~9.0 cm。肿瘤界限清晰,镜下见上皮细胞和梭形细胞交错分布并相互移行;上皮细胞呈岛状、巢团状排列,胞质丰富、嗜酸性,核沟及核内包涵体易见,细胞轻度异型;梭形细胞呈束状排列,形态温和,似纤维母细胞样。两种类型细胞核分裂象均罕见。免疫表型:上皮细胞CKpan、CK19、p40、p63均呈弥漫强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3%~8%。5例行FISH检测,其中4例出现YAP1-MAML2基因融合。结论 MT属于罕见的低度恶性胸腺肿瘤,临床及影像学无特异性,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和基因检测;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化生性 临床病理分析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34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14
作者 罗丹 黄海建 +5 位作者 许存宝 范大铬 郑智勇 李仔峰 杨直 陈小岩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41-844,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mall cell-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SCNE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SCNEC的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 目的探讨子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mall cell-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SCNE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SCNEC的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患者年龄27~72岁,中位年龄47岁;肿瘤中位直径3 cm。27例为单纯性小细胞癌,7例合并其他类型癌或癌前病变。免疫表型:33例(97.06%)至少出现一项神经内分泌标志物阳性,仅1例活检病例Syn、CgA、CD56均阴性,被误诊为低分化子宫颈腺癌;Syn、CgA、CD56、CKpan、p16、TTF-1阳性率分别为91.18%、55.88%、88.24%、82.35%、100.00%、47.06%。Ki-67增殖指数为40%~90%。2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90个月,18例存活(66.67%),5年累积生存率为28.9%,3例有复发及远处转移。统计结果显示肿瘤直径与总生存期有关,是影响SCNE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SCNEC有高度侵袭性,初诊多为活检标本,确诊需结合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肿瘤直径是影响SCNEC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诊断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小腿皮肤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感染1例
15
作者 陈少华 涂艳娟 +2 位作者 黄盛泉 杨钰斌 吴春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07-1008,共2页
患者男性,40岁,因肺部感染、会厌部肿物转住风湿免疫科,病情危重。肺泡灌洗液行Q-mNGSTM2.0病原微生物检测提示有巴西诺卡菌、曲霉菌、耶氏肺孢子菌、巨细胞病毒、极少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vium complex,MAC);骨髓活检病理未见异常... 患者男性,40岁,因肺部感染、会厌部肿物转住风湿免疫科,病情危重。肺泡灌洗液行Q-mNGSTM2.0病原微生物检测提示有巴西诺卡菌、曲霉菌、耶氏肺孢子菌、巨细胞病毒、极少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vium complex,MAC);骨髓活检病理未见异常;会厌部肿物未行活检;左小腿中段有一红肿物,大小1.5cm×1cm,中央见小溃疡灶,行病理活检,余体表未见异常。既往病史:系统性红斑狼疮10余年,合并有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及肺间质病变;糖尿病6余年。血清T细胞免疫检测显示细胞免疫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 皮肤 病理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多模态MRI表现 被引量:19
16
作者 郭伟 邢振 +3 位作者 林禹 王行富 蔡珊珊 曹代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的多模态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0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患者的MR平扫+增强、DWI、动态磁敏感PWI(DSC-PWI)表现,观察肿瘤位置、大小、瘤周水肿、信号特点、扩散情况... 目的探讨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的多模态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0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患者的MR平扫+增强、DWI、动态磁敏感PWI(DSC-PWI)表现,观察肿瘤位置、大小、瘤周水肿、信号特点、扩散情况及强化特点等。结果 10例中,8例病变位于丘脑,1例位于下丘脑,1例位于延髓及颈髓;肿瘤最大径为(5.56±0.42)cm,瘤周水肿范围为(1.33±0.34)cm。T1WI病灶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部分病灶内见散在小斑片状短T1短T2信号,3例肿瘤内见囊变,7例见坏死,7例见出血。增强后9例病变出现明显强化,其中5例为环形强化,3例为结节样强化,1例为斑片状强化;1例未见强化。9例可见不同程度脑积水。DWI显示8例病变不同程度扩散受限,相对平均ADC值为1.26±0.12;相对最小ADC值为1.12±0.12。5例接受DSC-PWI,3例病灶表现为高灌注,1例表现为等灌注,1例表现为低灌注;相对最大脑血容量为2.92±0.49。结论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MRI表现多样,但符合高级别胶质瘤MRI表现,确诊需结合分子病理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M突变 扩散磁共振成像 动态磁敏感对比灌注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膜肉瘤的诊断及预后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陈少华 黄种心 +2 位作者 林娜 吴珍水 吴春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47-950,共4页
滑膜肉瘤属于间叶源性肿瘤,与其它软组织肉瘤的生物学行为、预后及治疗差异较大,其正确诊断对患者临床治疗极为重要。晚期滑膜肉瘤患者整体疗效较差。该文旨在总结近年滑膜肉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新进展,分析潜在的治疗策略,以期改善... 滑膜肉瘤属于间叶源性肿瘤,与其它软组织肉瘤的生物学行为、预后及治疗差异较大,其正确诊断对患者临床治疗极为重要。晚期滑膜肉瘤患者整体疗效较差。该文旨在总结近年滑膜肉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新进展,分析潜在的治疗策略,以期改善该肿瘤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肉瘤 滑膜肉瘤 SS18-SSX RT-PCR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酶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突出腰椎间盘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3
18
作者 俞海明 李毅中 +2 位作者 林金矿 姚学东 邱建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777-780,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突出腰椎间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62个突出椎间盘标本取自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包括突起型22个,破裂型20个,游离型20个。取材部位分别为突出组织或游离组织(A部位)和椎...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突出腰椎间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62个突出椎间盘标本取自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包括突起型22个,破裂型20个,游离型20个。取材部位分别为突出组织或游离组织(A部位)和椎间隙残余髓核组织(B部位)。对照组取自4例新鲜年轻尸体的L3/4、L4/5及L5/S1椎间盘组织共12个标本,取材部位为椎间盘边缘(A部位)和中央髓核(B部位);应用免疫组化法对各组标本中COX-2和VEGF的表达进行检测;应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标本中COX-2和VEGF表达量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在腰椎间盘突出组,特别是破裂型和游离型组的突出组织中存在富含新生血管的肉芽组织,COX-2和VEGF染色阳性细胞主要表达于肉芽组织中及突出组织的椎间盘细胞中,对照组未见阳性染色细胞。在突出组的A部位从突起型、破裂型到游离型COX-2和VEGF的表达均逐渐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突出组的A部位COX-2和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B部位(P<0.01)。腰椎间盘组织中COX-2和VEGF的表达存在明显相关性(r=0.855,P<0.01)。结论:COX-2、VEGF参与腰椎间盘退变、突出的发病过程;随着腰椎间盘退变突出的进展,COX-2、VEGF的表达均逐渐增高;COX-2与VEGF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 环氧化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Golph3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余外市 邱成志 +2 位作者 王春晓 吴友谊 黄种心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探讨Golph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Golph3、Caspase-3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的凋亡指数,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的Gotph3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细胞... 目的:探讨Golph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Golph3、Caspase-3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的凋亡指数,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的Gotph3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结果:Golph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P〈0.05);低分化、浸润深度侵及浆膜外、淋巴结转移、Ⅲ期的结直肠癌组织中Golph3的表达率分别明显高于高中分化、浆膜内、无淋巴结转移者、I~Ⅱ期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率(P均〈0.05),而Golph3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大体类型、肿瘤长度无关(P〉0.05)。Golph3高表达的结直肠癌组织中Cas—pase-3FEl,陛表达率及凋亡指数明显低于Golph3低表达的结直肠癌组织(P〈0.05),相关分析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Golph3的表达与AI呈负相关(r=-0.320,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Golph3存在过表达,与细胞凋亡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Golph3免疫组织化学 TUNEL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P阴性肺肝样腺癌2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艳娟 林娜 +1 位作者 范大铬 黄种心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95-1496,共2页
例1,男性,65岁,抽烟40余年。以近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腰椎疼痛为主诉入院。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6.1 U/mL,AFP无升高。CT示右上肺尖、右上叶近肺门处各见团块状影,呈分叶状,边界不清,右肺尖病灶最大面积为5.89 cm×5.34 cm;肝... 例1,男性,65岁,抽烟40余年。以近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腰椎疼痛为主诉入院。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6.1 U/mL,AFP无升高。CT示右上肺尖、右上叶近肺门处各见团块状影,呈分叶状,边界不清,右肺尖病灶最大面积为5.89 cm×5.34 cm;肝内实质回声均匀。T12、L1、L4椎体斑片状骨质破坏;行超声引导下右上肺穿刺活检术和经皮椎体球囊扩张形成术。例2男性,71岁,吸烟40余年。因活动后气促3年,加剧10余天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肝样腺癌 甲胎蛋白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