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停育胚胎组织Bcl-2、c-Myc癌基因和P53、P16抑癌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4
1
作者 谢远志 王正尧 +3 位作者 蔡晶晶 曹辉 陈静 吴金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索早期停育胚胎组织与正常发育的早期胚胎组织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差异。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分析56例早期正常发育清宫的胚胎组织和68例早期停育胚胎组织Bcl-2、c-Myc癌基因及P53、P16抑癌基因表达差异。结果:Bcl-2、c-Myc癌... 目的:探索早期停育胚胎组织与正常发育的早期胚胎组织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差异。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分析56例早期正常发育清宫的胚胎组织和68例早期停育胚胎组织Bcl-2、c-Myc癌基因及P53、P16抑癌基因表达差异。结果:Bcl-2、c-Myc癌基因在早期正常发育清宫的胚胎组织和早期停育胚胎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3.57%(30/56)、30.36%(17/56)和77.94%(53/68)、45.59%(31/68);P53、P16抑癌基因在早期正常发育清宫的胚胎组织和早期停育胚胎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9.29%(22/56)、73.21%(41/56)和27.94%(19/68)、47.06%(32/68)。结论:癌基因、抑癌基因在调控早期胚胎分化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停育 肿瘤 胚胎发育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F9在PCOS患者成熟卵泡中的表达及其与内分泌激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
作者 蔡晶晶 吴金香 罗湘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236-2242,共7页
目的:探讨卵源性因子生长分化因子9(GDF9)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控制性卵巢刺激促排周期成熟卵泡中的表达,及其与内分泌激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5例接受体外受精控制性卵巢刺激治疗不孕患者,包括PCOS患者61例和卵巢功能正常的对... 目的:探讨卵源性因子生长分化因子9(GDF9)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控制性卵巢刺激促排周期成熟卵泡中的表达,及其与内分泌激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5例接受体外受精控制性卵巢刺激治疗不孕患者,包括PCOS患者61例和卵巢功能正常的对照组54例。于取卵日获取成熟卵泡的卵泡液和卵丘细胞。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月经周期第3~5天的基础内分泌激素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的卵泡液GDF9蛋白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其卵丘细胞上GDF9蛋白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GDF9表达与血清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抗缪勒管激素(AMH)水平的相关性。结果:PCOS患者成熟卵泡GDF9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PCOS患者卵泡液GDF9水平与T和FSH呈正相关;与LH、LH/FSH和AMH呈负相关(P<0.05)。而在对照组中,GDF9与T、FSH、LH、LH/FSH和AMH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GDF9在PCOS患者成熟卵泡中表达水平降低,并与血清T、FSH、LH、LH/FSH和AMH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生长分化因子9 体外受精 卵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框架下多结局测量的多变量meta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春珍 李婷婷 +1 位作者 肖丽华 郑建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7-102,共6页
目的基于SAS PROC NLMIXED探讨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框架下实现多结局测量的多变量meta分析的方法。方法Stijnen等人提出一种基于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ixed model,GLMM)的确切的研究内似然模型(exact within-study l... 目的基于SAS PROC NLMIXED探讨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框架下实现多结局测量的多变量meta分析的方法。方法Stijnen等人提出一种基于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ixed model,GLMM)的确切的研究内似然模型(exact within-study likelihood models,EWLM)meta分析技术,可以极方便地实现多结局测量的多变量meta分析。本文重新对Voko等人的荟萃分析数据进行分析,该数据旨在研究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保守治疗对联合终点卒中或死亡的影响。结果基于PROC NLMIXED拟合的多变量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显示,手术组术后第1个月内的事件发生率为6.31%,SE=0.0083,95%CI(0.0456,0.08063)。手术治疗一个月后的事件发生率为5.5%,SE=0.0024,95%CI(0.04953,0.05962);而对照组事件发生率为7.45%,SE=0.0058,95%CI(0.06231,0.08672)。组间比较比值比效应值OR=0.732,SE=0.0498,95%CI(0.6269,0.838),P=0.0003。结论多变量分析比单变量分析具有更大的潜在信息量,基于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确切的研究内似然模型meta分析技术可以成为多结局测量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结局测量 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确切研究内似然模型 多变量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林锦璇 吴金香 +2 位作者 邱月娜 江小蓉 罗湘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6-169,共4页
桂枝茯苓丸是来源于《金匮要略》的名方,由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功效。临床上桂枝茯苓丸主要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减轻疼痛、去除病灶、促进生育、预防异位症的复发。桂枝茯苓丸可通过... 桂枝茯苓丸是来源于《金匮要略》的名方,由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功效。临床上桂枝茯苓丸主要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减轻疼痛、去除病灶、促进生育、预防异位症的复发。桂枝茯苓丸可通过多个信号通路防止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粘附侵袭、血管生成,参与调节免疫起作用。虽然桂枝茯苓丸的研究面较广,但其作用机制及分子基础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临床上大样本随机对照多中心试验也有待开展。本文对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疗效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