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文艺 张丽婷 +2 位作者 王朝阳 朱世泽 郑学聪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0-182,共3页
对56例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围手术期不用碘剂而用地塞米松手术治疗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是安全、有效的,须行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并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 甲状腺 自主高功能腺瘤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头框转录因子M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文艺 张丽婷 +2 位作者 王朝阳 邱建龙 朱世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7-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在人类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相应的2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和2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FoxM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 目的探讨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在人类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相应的2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和2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FoxM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FoxM1 mRNA及蛋白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及甲状腺腺瘤组织(均P<0.01),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腺瘤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包膜侵犯组高于包膜无侵犯组(P<0.01)。FoxM1 mRNA及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TNM分期均无关(P>0.05)。结论 FoxM1 mRNA及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包膜侵犯有关,有望成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治中的一个新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头框转录因子M1 甲状腺乳头状癌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C1和SIRT1的异常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林新恭 吴文艺 +2 位作者 张丽婷 黄种心 王朝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95-998,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高甲基化基因1(HIC1)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的异常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相应的8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HIC1和SIRT1的表达水平。并根据... 目的探讨肿瘤高甲基化基因1(HIC1)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的异常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相应的8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HIC1和SIRT1的表达水平。并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分析甲状腺癌组织中HIC1及SIRT1的相关关系。结果 HIC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SIRT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HIC1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状况、年龄及TNM分期相关(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HIC1表达与SIRT1表达呈负相关(r=-0.759,P<0.01)。结论 HIC1和SIRT1的异常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HIC1有望成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预防和治疗的一个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甲基化基因1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 甲状腺乳头状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血清促甲状腺素水平与复发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曾剑锋 杨跃超 +3 位作者 郭红 吴亚涛 刘雨雄 卢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4-557,共4页
目的:研究新疆昌吉州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血清促甲状腺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与复发的关系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抑制血清TSH值的合适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781例结节性... 目的:研究新疆昌吉州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血清促甲状腺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与复发的关系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抑制血清TSH值的合适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78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患者,按性别、年龄、最大结节径、结节数目及施行手术方式的不同分别统计不同术后血清TSH值范围内的患者例数,统计分析术后复发率的差异。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组血清TSH水平为(3.21±1.34)mIU/L,明显高于未复发组患者的(1.09±0.63)mIU/L,(t=20.344 9,P=0.000 0)。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手术后随着血清中TSH水平的降低,复发率逐渐降低,但当TSH水平降低至1.0 mIU/L以下,其复发率并不再继续下降。术后血清TSH水平在4.5 mIU/L以下,甲状腺切除的范围越大,其复发的机会就越低。当TSH水平超过4.5 mIU/L,仅甲状腺次全切除组复发率小于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组及腺叶切除+峡部切除组,后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结论:在切除足够的甲状腺后,抑制TSH至1.0 mIU/L以下水平,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术后复发,同时又可以尽可能降低因应用左旋甲状腺素带来的不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素 结节性甲状腺肿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