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Ⅲa(N_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建武 张幸平 +4 位作者 曾奕明 张华平 肖华平 肖丽华 苏菁菁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66-1570,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的治疗结果,同时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1987~2004年本院收治的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92例,所有病人都接受根治性手术,术后放疗46例(S+R组),单纯手术46例(S组),39例接受化疗;放疗中位剂量5... 目的:回顾性分析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的治疗结果,同时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1987~2004年本院收治的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92例,所有病人都接受根治性手术,术后放疗46例(S+R组),单纯手术46例(S组),39例接受化疗;放疗中位剂量56 Gy(40~64 Gy)。用Kaplan-Meier及Log-rank法计算和比较两组病人的生存率。结果:(1)全组病人5年及10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44.5%和30.4%。(2)术后放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相比,5年及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9.1%、36.5%,36.3%、25.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P=0.65)。(3)纵隔单站转移N2病人,术后放疗组有提高无病生存率(Diseaes-free survival,DFS)的趋势;而多站转移N2病人,术后放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相比,5年及10年无病生存率明显提高,分别为:40.6%、4.5%,21.2%、4.1%,差异有显著性(χ2=4.35,P=0.03),且有提高总生存率的趋势。(4)1996~2004年术后放疗病人的生存率优于1987~1995年。(χ2=4.28,P=0.04)。(5)治疗失败率63.0%,术后放疗组总复发率及局部区域复发率低于单纯手术组,差异具显著性,分别为50.0%、76.1%,(χ2=6.72,P=0.001);及8.7%、32.6%,(χ2=8.03,P=0.001)。两组失败的首位原因均为远处转移。(6)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纵隔淋巴结受累的站数影响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结论:(1)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有延长生存期的趋势,纵隔多站转移N2病人术后放疗可提高无病生存期。纵隔单站转移N2病人术后放疗价值不确切,有待于进一步的随机临床研究加以证实。(2)年龄和纵隔淋巴结受累的站数影响病人的生存期。(3)治疗设备和治疗技术可以影响术后放疗的价值。(4)无论是否放疗,失败的首位原因均为远处转移,提示这类病人可能从化疗获益,建议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常规辅以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Ⅲa(N2)期 术后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1A抑制鼻咽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并增强其对放疗的敏感性 被引量:3
2
作者 肖华平 周蓉蓉 廖遇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4-618,共5页
目的:探讨E1A基因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和对放疗的增敏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以腺病毒为载体,将E1A基因导入CNE2细胞,获得含E1A的阳性克隆。通过裸鼠致瘤实验,观察E1A基因的抑瘤作用。观察E1A基因疗法及其与放... 目的:探讨E1A基因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和对放疗的增敏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以腺病毒为载体,将E1A基因导入CNE2细胞,获得含E1A的阳性克隆。通过裸鼠致瘤实验,观察E1A基因的抑瘤作用。观察E1A基因疗法及其与放疗联合应用对CNE2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疗效。RT-PCR法检测E1A基因治疗对P53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建立稳定转染Ad-E1A的CNE2阳性细胞克隆(CNE2-Ad-E1A),CNE2-Ad-E1A组小鼠细胞移植瘤较CNE2组和CNE2-Ad-β-gal组(稳定转染Ad-β-gal对照质粒的CNE2细胞)成瘤时间晚、肿瘤小。单纯放疗、单纯Ad-E1A基因治疗及Ad-E1A+放疗3种治疗方法均可抑制CNE2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瘤率分别为(60.32±5.34)%、(70.53±6.12)%和(97.15±4.87)%。E1A基因治疗能上调鼻咽癌组织中P53的表达。结论:E1A可抑制人鼻咽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并增加其对放疗的敏感性,该作用可能与E1A上调P53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1A基因 鼻咽肿瘤 P53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建武 张幸平 +3 位作者 郑建清 苏菁菁 吴敏 肖丽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03-1106,共4页
目的:局部晚期(T3T4/N2N3)头颈部鳞癌的标准治疗为同步放化疗,在同步放化疗基础上加上诱导化疗是否能进一步提高生存率国际上仍有争议。本文随机对照研究分析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结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 目的:局部晚期(T3T4/N2N3)头颈部鳞癌的标准治疗为同步放化疗,在同步放化疗基础上加上诱导化疗是否能进一步提高生存率国际上仍有争议。本文随机对照研究分析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结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我院首次接受治疗的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不能手术,绝大多数为T4或N3,分别占92.5%及70.0%,随机分组研究,试验组(NAC+CCR):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60例;对照组(CCR):单纯同步放化疗60例。NAC+CCR组先用紫杉醇135~150 mg/m2 d1+顺铂75~100 mg/m2 d1,21 d为1个周期,连续使用2个周期,之后用同样的化疗方案于放疗d1,d22予以同步放化疗;CCR组仅予以同步放化疗,于放疗d1,d22,d43予以紫杉醇135~150 mg/m2+顺铂75~100 mg/m2。2组放疗剂量及放疗时间相仿,原发灶照射剂量中位数为70 Gy(66~74 Gy),颈部淋巴结阳性区域照射剂量66~70 Gy,中位放疗时间51 d(46~59 d)。用Kaplan-Meier及Log-rank法计算和比较2组病人的生存率。结果:(1)NAC+CCR组与CCR组相比,有提高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ial,OS)及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趋势,2组1、3年、5年OS分别为86.94%vs 73.16%、36.82%vs 33.59%、25.09%vs 20.11%,χ2=1.288,P=0.256,1、3、5年PFS分别为:70.18%vs 61.84%、31.84%vs 28.71%、21.66%vs 16.71%,χ2=1.972,P=0.160。NAC+CCR组与CCR组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26.97月及23.66月。(2)治疗结束后观察12周,NAC+CCR组及CCR组的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mission,CR)分别为65.0%及26.7%(χ2=17.76,P=0.00)。(3)NAC+CCR组及CCR组3~4级急性毒副反应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NAC+CCR组远处转移率明显低于CCR组,分别为15.0%及33.3%,χ2=5.50,P=0.02。结论:NAC+CCR组与CCR组相比能显著提高近期CR,减低远处转移发生率,提高OS和PFS的趋势,未见增加近期及远期毒副反应,可望成为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标准治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 诱导化疗 同步放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灌注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建武 张幸平 +4 位作者 刘德鑫 肖丽华 吴敏 苏菁菁 郑建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96-1698,共3页
将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分为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IAC)组和静脉诱导化疗联合放疗(IVC)组。治疗后4周,IAC组与IVC组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94.0%、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IAC组与IVC组的CR率分别为98.0%、72.0%,... 将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分为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IAC)组和静脉诱导化疗联合放疗(IVC)组。治疗后4周,IAC组与IVC组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94.0%、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IAC组与IVC组的CR率分别为98.0%、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均为100%,均未发现远处转移病例。两组之间3、4级急性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动脉灌注诱导化疗联合后期同步放化疗疗效可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灌注 放化疗 局部晚期鼻咽癌 近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