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患者PEDF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
作者 黄文森 施亚雄 +1 位作者 杨鑫娜 林莞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19-1023,共5页
目的探讨福建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水平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基因启动子区-35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共452例,按有无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分为性别、年龄比例相近的DM1... 目的探讨福建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水平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基因启动子区-35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共452例,按有无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分为性别、年龄比例相近的DM1组(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282例,DM2组(不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17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基因启动子区-358位点多态性,同时检测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水平及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 DM1组的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水平高于D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为因变量的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作为独立影响因素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基因启动子区SNP-358G→A的基因型(GG型、GA型和AA型)和等位基因(G/A)在DM1、DM2两组间的分布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358位点GA基因型出现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风险是GG基因型的2.032倍,GA+AA基因型出现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风险是GG基因型的2.068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水平的升高为胰岛素抵抗的反馈表现,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素敏感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基因启动子区-358G→A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关,携带A等位基因可能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单核苷酸多态性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滤泡癌组织中PD-L1与dMMR相关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邱燕如 戴毅君 +3 位作者 江振健 林建光 曾一丹 许天文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9-274,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滤泡癌组织中PD-L1与dMMR相关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60例甲状腺滤泡癌患者的癌组织蜡块,再次经H-E染色确诊,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D-L1... 目的:探讨甲状腺滤泡癌组织中PD-L1与dMMR相关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60例甲状腺滤泡癌患者的癌组织蜡块,再次经H-E染色确诊,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D-L1的表达以及MMR系统4个基因(MLH1、MSH2、MSH6、PMS2)编码的4种同源蛋白表达情况,分析甲状腺滤泡癌组织中PD-L1表达与MMR相关蛋白缺失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结果:60例甲状腺滤泡癌组织中,PD-L1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63.3%(38/60) vs 11.7%(7/60),P<0.05)];PD-L1的表达与肿瘤的直径、甲状腺外浸润、血管侵犯、复发与否具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60例患者癌组织标本中,24(40.0%)例患者4种MMR相关蛋白均有表达,为pMMR肿瘤;36(60.0%)例出现1种或多种MMR相关蛋白表达缺失,为d MMR肿瘤。d MMR型甲状腺滤泡癌与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PD-L1与d MMR发生率成正相关,前者是肿瘤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后者与患者有更好的预后相关。PD-L1+/pMMR患者与肿瘤更高恶性程度相关,而PD-L1+/dMMR患者与肿瘤病理特征无关,但可能容易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结论:PD-L1阳性表达及dMMR在甲状腺滤泡癌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前者与肿瘤侵袭性增加相关,且是肿瘤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而后者是甲状腺滤泡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分子事件,且与患者有更好的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滤泡癌 程序性死亡配体1 错配修复功能缺陷 侵袭 复发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EDF及PEDF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文森 施亚雄 +1 位作者 杨鑫娜 林莞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16-1220,共5页
目的 :探讨福建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水平(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及PEDF基因启动子区rs129438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方法 :471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 目的 :探讨福建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水平(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及PEDF基因启动子区rs129438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方法 :471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UACR)分为正常组(UACR<30μg/mg,NAU组)246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0μg/mg≤UACR<300μg/mg,MAU组)225例,使用PCR-RFLP方法检测PEDF基因启动子区rs1294385的多态性,同时检测血清PEDF水平及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结果:MAU组的血清PEDF水平高于NA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血清PEDF水平与UACR呈正相关(P<0.05);PEDF基因启动子区rs1294385的基因型(GG型、GA型和AA型)和等位基因(G/A)在NAU、MAU两组间的分布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基因型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的风险是GG基因型的1.838倍,GA+AA基因型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的风险是GG基因型的1.86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PEDF水平随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而增高;福建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PEDF基因启动子区rs1294385多态性与微量白蛋白尿明显相关,携带A等位基因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微量白蛋白尿的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单核苷酸多态性 2型糖尿病 微量白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