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合并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
作者 叶磊 陈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79-1284,共6页
目的:观察紫杉醇腹腔灌注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合并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晚期胃癌伴恶性腹水患者60例,随机分为紫杉醇组和顺铂组,紫杉醇组30例,顺铂组30例,分别于腹腔积液引流干净后,给予腹腔内灌注紫杉醇或顺铂,... 目的:观察紫杉醇腹腔灌注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合并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晚期胃癌伴恶性腹水患者60例,随机分为紫杉醇组和顺铂组,紫杉醇组30例,顺铂组30例,分别于腹腔积液引流干净后,给予腹腔内灌注紫杉醇或顺铂,灌注3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2组均同时联合两药方案行全身化疗,分析2组纳入观察病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均可评价:紫杉醇组有效率(response rate,RR)为60.0%,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83.3%,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TTP)为10个月,KPS评分为(78.000±13.235)分;顺铂组RR为40.0%,DCR为73.3%,中位TTP为7个月,KPS评分为(71.000±13.222)分。紫杉醇组的疗效有优于顺铂组的趋势,无统计学差异(Z=-1.245,P=0.213);2组治疗后TTP以及KPS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864,P=0.000;Z=-2.067,P=0.039)。2组主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肌肉关节痛、口腔黏膜炎等,症状均较轻,予对症处理可缓解,不影响治疗。未见过敏反应及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无治疗相关性死亡(P>0.05)。结论: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治疗合并恶性腹水的晚期胃癌较顺铂组有更好的疗效,且药物毒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良好,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T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腔积液 紫杉醇 腹腔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藤通痹熏洗液联合神经节苷脂预防mFOLFOX6方案化疗所致神经毒性的随机、对照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2
作者 叶磊 陈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38-943,共6页
目的:旨在观察芪藤通痹熏洗液联合神经节苷脂预防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使用mFOLFOX6方案化疗所引起的神经毒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从而为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接受mFOLFOX6方案化... 目的:旨在观察芪藤通痹熏洗液联合神经节苷脂预防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使用mFOLFOX6方案化疗所引起的神经毒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从而为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接受mFOLFOX6方案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芪藤通痹熏洗液联合神经节苷脂+化疗)、治疗组2(神经节苷脂+化疗)、对照组(单纯化疗),每组各60例。各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观察并分析各组治疗前后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发生情况、肌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1、治疗组2、对照组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有显著差异(χ2=21.899,P=0.000)。3个组的外周神经毒性出现时间分别为(129.920±4.615)、(104.680±3.912)和(49.190±3.69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 422.520,P=0.000)。3个组的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分别为(52.74±4.01)、(45.55±4.21)和(35.79±7.67)m/s;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分别为(48.98±3.95)、(44.69±4.18)和(37.89±6.65)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5.472,P=0.000;F=70.334,P=0.000)。3个组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藤通痹熏洗液联合神经节苷脂可明显减少mFOLFOX6方案化疗所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且不增加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有望成为治疗化疗药物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的优效、无毒方法,在临床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外周神经毒性 芪藤通痹熏洗液 神经节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GIT与CD155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燕 郑梓莹 +2 位作者 陈文 杨钰斌 黄种心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50-755,共6页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蛋白(TIGIT)和CD155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生存预后的相关性,探讨两蛋白在TNBC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通过手...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蛋白(TIGIT)和CD155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生存预后的相关性,探讨两蛋白在TNBC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通过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TNBC的64例女性患者的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NBC组织中TIGIT、CD155的表达情况。收集入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其生存预后情况,使用卡方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分析TIGIT、CD155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分析法分析TIGIT、CD155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TNBC中TIGIT和CD15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4%(31/64)和79.9%(51/64)。TIGIT和CD155的表达均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相关(均P<0.05),而与年龄、绝经状态、组织学分级、Ki-67均无关(均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TNBC组织中TIGIT和CD155的表达均与较差的DFS相关(均P<0.05),但两者均不是TNBC独立预后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为TNBC患者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TIGIT和CD155在TNBC中呈高表达并与不良病理参数及预后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蛋白 CD155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