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人群乙肝抗体阳性率调查及乙肝核心抗体检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晓琍 王金龙 +2 位作者 林光华 曹颖平 周建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调查我院检测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及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率,并探讨检测方法选择及检测操作模式对免疫人群乙肝核心抗体结果的影响。方法统计2012—2013年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和酶联免... 目的调查我院检测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及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率,并探讨检测方法选择及检测操作模式对免疫人群乙肝核心抗体结果的影响。方法统计2012—2013年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和酶联免疫竞争抑制一步法(ELISA)检测乙肝人群的HBsAb及HBcAb阳性率,并按≤2岁、2~20岁、〉20岁3个年龄分段比较;收集92例免疫人群样本用CMIA和3种ELISA法检测HBcAb;用同种ELISA法试剂,改变操作模式进行HBcAb检测。结果 3组年龄段检测人群HBsAb两种检测方法统计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2岁组阳性率最高;HBcAb用CMIA法统计的阳性率在≤2岁组和2~20岁组的免疫人群组低于ELISA法。92例样本用CMIA法检测HBcAb阳性率为2.2%;用3种ELISA法试剂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9.3%、82.6%及94.6%;3种ELISA法试剂检测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92例样本改变操作模式,用同种ELISA法检测试剂检测结果有19例为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人群HBsAb检出率在2岁及以下人群最高,随年龄增长抗体下降。HBcAb用CMIA法检测在免疫人群中检出阳性率明显低于EIISA法。ELISA竞争抑制一步法检测HBcAb易造成假阳性,如改用HBcAb单项加样操作或选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检测,可明显减少假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抗体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法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3例外耳道真菌病的诊疗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方秀玲 林功标 +4 位作者 林伟 吴小波 林昶 易自翔 程金妹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7-731,共5页
目的探讨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为规范化治疗外耳道真菌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103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疗效。结果103例患者共131侧患耳,在治疗前采集患病耳道的分泌物进行真... 目的探讨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为规范化治疗外耳道真菌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103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疗效。结果103例患者共131侧患耳,在治疗前采集患病耳道的分泌物进行真菌涂片镜检及真菌培养试验,均可检出真菌确诊外耳道真菌病。致病真菌主要以黄曲霉菌、黑曲霉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为主。随访时间13到186天,中位随访时间24天。经多次随访,痊愈101侧,好转24侧,无效6侧;总有效率为95.4%。结论曲霉菌和念珠菌属是引起耳霉菌病的最常见的真菌病原体。对外耳道真菌病患者进行局部治疗,疗效好。局部治疗包括彻底清除真菌团块,局部应用滴剂及抗真菌乳膏,并保持患耳干燥。在好转及无效患者中,部分菌株对某些抗真菌药存在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道真菌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p38MAPK及COX-2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陈丽红 邱中原 胡继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1-521,525,共2页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疾病,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通过检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p38MAPK及COX-2的表达及其关系,探讨它们在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特别是胎盘血管炎症反应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子痫前期 环氧合酶-2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小细胞恶性肿瘤2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赞 张真真 +1 位作者 张声 陈余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5-179,共5页
目的探讨鼻腔小细胞恶性肿瘤的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染色的特点。方法收集26例鼻腔小细胞恶性肿瘤,通过常规HE及免疫组化染色进行观察。结果恶性黑色素瘤11例,可见突出的嗜酸性核仁、核沟、核内假包涵体,表达S-100蛋白、HMB-45、Melan-... 目的探讨鼻腔小细胞恶性肿瘤的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染色的特点。方法收集26例鼻腔小细胞恶性肿瘤,通过常规HE及免疫组化染色进行观察。结果恶性黑色素瘤11例,可见突出的嗜酸性核仁、核沟、核内假包涵体,表达S-100蛋白、HMB-45、Melan-A。嗅神经母细胞瘤7例,可见神经原纤维、菊形团结构,NSE、Syn阳性,S-100蛋白在肿瘤周边的支持细胞中表达。横纹肌肉瘤4例,瘤细胞多嗜酸性,desmin、vimentin、MyoDl、Myogenin阳性。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2例,可见较多的凋亡、坏死和出血,NSE、Syn、CgA均阳性。骨外Ewing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2例,可见Homer-Wright假菊形团及乳头状结构,CD99、vimentin、Syn、NSE均阳性。结论鼻腔小细胞恶性肿瘤具有相似的临床和形态学表现,因此,只有根据其各自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染色特点,才可做出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肿瘤 小细胞肿瘤 病理学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小板聚集和活化及阿托伐他汀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童保文 林志鸿 +1 位作者 谢良地 许昌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62-1166,共5页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的新西兰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急性期血小板聚集、活化及阿托伐他汀的作用。方法 30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高脂组、模型组、低剂量组[5 mg/(kg·d)阿托伐他汀治疗]、高剂量组[10 mg/(kg·d)阿托...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的新西兰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急性期血小板聚集、活化及阿托伐他汀的作用。方法 30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高脂组、模型组、低剂量组[5 mg/(kg·d)阿托伐他汀治疗]、高剂量组[10 mg/(kg·d)阿托伐他汀治疗],每组6只。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ELISA法检测血清P-选择素(P-Selectin)、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血清P-Selectin水平明显增加[(23.99±3.58)vs(16.72±1.76)pg/ml,P<0.01];血小板聚集率、TXB2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2)模型组P-Selectin、TXB2表达及血小板聚集率均较高脂组显著增加(P<0.05),具有时效性,且在术后24 h达高峰[P-Selectin(35.26±4.93)vs(23.99±3.58)pg/ml;TXB2(264.33±27.68)vs(156.58±12.97)pg/ml;血小板聚集率(58.59±10.78)vs(38.57±7.54)%;P<0.01];(3)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显著降低兔血清P-Selectin、TXB2水平,同时抑制了血小板聚集率[P-Selectin(28.14±5.05)比(35.26±4.93)pg/ml;TXB2(190.16±16.86)vs(264.33±27.67)pg/ml;血小板聚集率(47.21±5.42)vs(58.59±10.77)%;均P<0.01];(4)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血小板聚集和活化水平进一步降低[P-Selectin(22.74±3.02)vs(28.14±5.05)pg/ml;TXB2(164.68±11.90)vs(190.16±16.86)pg/ml;血小板聚集率(37.04±4.99)vs(47.21±5.42)%;均P<0.05]。结论"高脂饮食+球囊损伤"增加了新西兰兔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在术后24 h达到高峰,阿托伐他汀治疗显著抑制了血管损伤后急性期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水平,且与药物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球囊损伤 血小板聚集率 P-SELECTIN TX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2C19基因检测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左主干介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郑小芳 吴黎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4-278,共5页
目的对复杂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且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基因为中间代谢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评价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给予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 目的对复杂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且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基因为中间代谢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评价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给予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行择期左主干PCI术且CYP2C19基因型检测为中间代谢型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47例,根据服用药物分为氯吡格雷组152例(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替格瑞洛组95例(阿司匹林+替格瑞洛)。2组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各300 mg口服;替格瑞洛组术后给予替格瑞洛维持剂量90 mg口服,2次/d;氯吡格雷组术后给予氯吡格雷维持剂量75 mg口服,1次/d;2组术后阿司匹林维持剂量100 mg口服,1次/d。观察术后12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时,替格瑞洛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vs 15.1%,P=0.001);2组非血运重建性靶血管再狭窄、再发非心肌梗死性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复杂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且CYP2C19基因为中间代谢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后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获益明显,较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能进一步降低MACE发生率,并不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心绞痛 PCI术 抗血小板治疗 CYP2C19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NK4增强人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对硼替佐米化疗敏感性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阙文忠 陈君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79-1085,共7页
目的:观察Ad-NK4能否增强RPMI 8226细胞对硼替佐米(BOR)的化疗敏感性。方法:细胞-基质粘附实验和RPMI 8226细胞-ECV 304细胞粘附实验检测Ad-NK4对RPMI 8226细胞粘附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粘附和侵袭相关蛋白MMP2、MMP3、MMP7、VEGF表... 目的:观察Ad-NK4能否增强RPMI 8226细胞对硼替佐米(BOR)的化疗敏感性。方法:细胞-基质粘附实验和RPMI 8226细胞-ECV 304细胞粘附实验检测Ad-NK4对RPMI 8226细胞粘附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粘附和侵袭相关蛋白MMP2、MMP3、MMP7、VEGF表达的变化;MTT法检测Ad-NK4对细胞增殖的影响;PI流式细胞术检测Ad-NK4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种细胞粘附实验均显示Ad-NK4可显著抑制RPMI 8226细胞粘附,且与Erk信号通路和JAK/STAT信号通路显著相关(P<0.05);Ad-NK4能明显降低RPMI 8226细胞MMP-2、MMP-3和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但对M M P-7的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Ad-NK4和BOR联用的细胞抑制率和诱导凋亡比例均显著高于单用Ad-NK4或BOR。同样,Ad-NK4和BOR联用组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独作用组,而BCL-2蛋白水平却相反,同时在联用组BAX/BCL-2比率增加。结论:通过活化Caspase-3和上调BAX/BCL-2比率的途径,Ad-NK4可增强BOR体外抗骨髓瘤RPM I 8226细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NK4 多发性骨髓瘤 RPMI 8226细胞 硼替佐米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