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诊于耳科的颅内疾患临床分析
1
作者 肖恒 叶胜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9-233,共5页
目的探讨首诊于耳科的颅内疾患的临床特点、诊断及相关治疗经验。方法对2002-2015年我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以听力下降、眩晕或耳鸣为首发症状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共发现27例颅内病变的患者。结果 27例患者中,其中21例听神经瘤,2例... 目的探讨首诊于耳科的颅内疾患的临床特点、诊断及相关治疗经验。方法对2002-2015年我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以听力下降、眩晕或耳鸣为首发症状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共发现27例颅内病变的患者。结果 27例患者中,其中21例听神经瘤,2例颅内肿瘤,3例脑血管意外,1例脱髓鞘病变,这些患者当中,早期均无偏瘫、抽搐、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的阳性症状体征,且主要症状均为耳部常见症状,经磁共振或高分辨率CT扫描后诊断明确,转诊相关专科处理。结论对于耳科门诊常见的听力下降、眩晕或耳鸣症状,除了要进行相关的听力、前庭学检查外,神经系统的体检也应注意涉及,必要时需行颅脑、内耳的磁共振或高分辨率CT检查,以免漏诊相关的颅内疾患,产生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眩晕 听力下降 颅内疾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及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患者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3
2
作者 王英歌 张榕 +4 位作者 许元腾 陈国郝 林少莲 林有辉 叶胜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4-36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损失类型及近期疗效。方法 366例(380耳)突发性耳聋患者按年龄分为三组:儿童组≤14岁(12例,12耳),青中年组15~59岁(296例,309耳);老年组≥60岁(58例,59耳)。比较不同年龄组及不同听力损失类型...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损失类型及近期疗效。方法 366例(380耳)突发性耳聋患者按年龄分为三组:儿童组≤14岁(12例,12耳),青中年组15~59岁(296例,309耳);老年组≥60岁(58例,59耳)。比较不同年龄组及不同听力损失类型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1.32%。儿童组、青中年组及老年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58.33%(7/12)、72.82%(225/309)、66.10%(39/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中频、中高频、平坦及全聋型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年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低中频的疗效最好,平坦型及全聋型其次,中高频的疗效最差,临床上可依据听力损失类型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不同听力类型 近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外耳道真菌病真菌谱分析及针对性治疗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国郝 郑晓雯 +2 位作者 张琳娟 程金妹 张榕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5-56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外耳道真菌病的真菌谱、发病特点及针对性治疗。方法按真菌涂片显微镜观察及培养分离鉴定步骤进行。嗜酸性细胞及肥大细胞染色。有针对性行外耳道清洁通畅,局部抗真菌及抗过敏治疗。结果 2006-2011年收集86例112耳,其中... 目的探讨老年人外耳道真菌病的真菌谱、发病特点及针对性治疗。方法按真菌涂片显微镜观察及培养分离鉴定步骤进行。嗜酸性细胞及肥大细胞染色。有针对性行外耳道清洁通畅,局部抗真菌及抗过敏治疗。结果 2006-2011年收集86例112耳,其中男46例(53.49%),女40例(46.51%);中位年龄72岁。112耳耳道真菌病例中90耳为真菌培养阳性,阳性率80.36%,最多见的是曲霉菌属,有64耳(71.11%),其次为为念珠菌感染,有13耳(14.44%)。经一个月的治疗随访,治愈84耳(75%);好转22耳(19.64%);无效6耳(5.36%);总有效率94.64%。结论老年人外耳道真菌病特点:以曲霉菌为主;外耳道解剖异常、鼓膜和外耳道表皮向外移行速度减慢、耳道口毛发异常增生、外耳道异物等是其独特的致病原因;真菌引起的过敏反应是其重要的致病机制之一;耳道的清洁通畅、抗真菌及抗过敏治疗是有针对性治疗老年人外耳道真菌病同等重要的三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道真菌病 老年人 真菌谱 致病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3例外耳道真菌病的诊疗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方秀玲 林功标 +4 位作者 林伟 吴小波 林昶 易自翔 程金妹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7-731,共5页
目的探讨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为规范化治疗外耳道真菌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103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疗效。结果103例患者共131侧患耳,在治疗前采集患病耳道的分泌物进行真... 目的探讨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为规范化治疗外耳道真菌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103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疗效。结果103例患者共131侧患耳,在治疗前采集患病耳道的分泌物进行真菌涂片镜检及真菌培养试验,均可检出真菌确诊外耳道真菌病。致病真菌主要以黄曲霉菌、黑曲霉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为主。随访时间13到186天,中位随访时间24天。经多次随访,痊愈101侧,好转24侧,无效6侧;总有效率为95.4%。结论曲霉菌和念珠菌属是引起耳霉菌病的最常见的真菌病原体。对外耳道真菌病患者进行局部治疗,疗效好。局部治疗包括彻底清除真菌团块,局部应用滴剂及抗真菌乳膏,并保持患耳干燥。在好转及无效患者中,部分菌株对某些抗真菌药存在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道真菌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遗传与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英歌 阳菊华 +3 位作者 张榕 林昶 许元腾 叶胜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0-653,共4页
目的明确耳前瘘管的遗传方式及临床特征。方法调查我院11年来先天性耳前瘘管就诊138个患者及其家系,分析就诊患者临床特征,对138个家系进行系谱分析。结果 82个家系有家族史,其中垂直传递的47个家系,隔代传递的有8个家系,家族聚集的有2... 目的明确耳前瘘管的遗传方式及临床特征。方法调查我院11年来先天性耳前瘘管就诊138个患者及其家系,分析就诊患者临床特征,对138个家系进行系谱分析。结果 82个家系有家族史,其中垂直传递的47个家系,隔代传递的有8个家系,家族聚集的有27个家系。发病侧别无明显遗传规律。耳前瘘管患者感染好发于30岁以下。结论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表现为外显不全;反复感染的耳前瘘管患者需手术彻底切除瘘管组织才能获得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耳前瘘管 外耳畸形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鼓阶胚胎干细胞内耳导入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利 杨仕明 +6 位作者 赵立东 徐金操 郭维维 李丽贤 孙建和 刘会占 邢光前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4期362-366,共5页
目的观察未经体外诱导的胚胎干细胞(embyonic stem cells,ESC)导入听力正常大鼠内耳的可行性以及导入后的存活和分布情况,为ESC内耳移植治疗由毛细胞缺失导致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5~6周龄Wistar大鼠,10只,右... 目的观察未经体外诱导的胚胎干细胞(embyonic stem cells,ESC)导入听力正常大鼠内耳的可行性以及导入后的存活和分布情况,为ESC内耳移植治疗由毛细胞缺失导致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5~6周龄Wistar大鼠,10只,右耳为实验耳:经鼓阶打孔法植入带有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ESCs;左耳为对照组,不实施手术。术前1周与术后即刻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取双侧耳蜗做冰冻切片,观察ESCs植入内耳后存活和分布情况。结果术后动物存活8只,麻醉效果好无干扰完整测完ABR动物5只。鼓阶打孔途径导入耳蜗的ESCs大部分于鼓阶聚集悬浮,少数可在鼓阶基底膜嵴和鼓阶外侧壁处贴壁;未在柯替器等中阶部位中发现有ESCs的分布。ABR检测结果显示鼓阶打孔途径导入方法对大鼠听力影响较小。结论胚胎干细胞可经耳蜗底转鼓阶打孔途径导入耳蜗,干细胞在内耳成功存活,并且对内耳损伤小,因此,它可以作为内耳细胞移植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内耳植入 毛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聋患者内耳MRI钆造影与cVEMP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肖恒 姚广南 +3 位作者 张榕 蔡德伦 叶胜难 陈曦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3-509,共7页
目的通过对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纯音测听、内耳钆造影MRI检查、cVEMP检查以探讨突聋患者的可能发病机制及在突聋患者中膜迷路积水与cVEMP异常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纯音测听结果对65例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低频组、高频组、平坦组、... 目的通过对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纯音测听、内耳钆造影MRI检查、cVEMP检查以探讨突聋患者的可能发病机制及在突聋患者中膜迷路积水与cVEMP异常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纯音测听结果对65例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低频组、高频组、平坦组、全聋组,进行内耳钆造影MRI及cVEMP检查,比较各个组间钆造影阳性率和cVEMP阳性率;按照钆造影结果分组,分别计算钆造影阳性组、阴性组的cVEMP阳性率。结果 65例患者中,低频组14人,钆造影阳性率35.7%(5/14),cVEMP阳性率50%(7/14);高频组11人,钆造影阳性率0(0/11),cVEMP阳性率9.1%(1/11);平坦组17人,钆造影阳性率17.6%(3/17),cVEMP阳性率35.3%(6/17);全聋组23人,钆造影阳性率13.0%(3/23),cVEMP阳性率43.5%(10/23);低频组、平坦组、全聋组两两之间的钆造影阳性率无明显差异性;各个频率两两之间cVEMP阳性率未存在完全性明显差异;钆造影阳性共11例,cVEMP阳性共24例。其中钆造影阳性组中cVEMP阳性率63.64%(7/11),钆造影阴性组中cVEMP阳性率31.48%(17/54),二者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耳钆造影MRI提示突发性耳聋目前仍是病因不明的疾病,膜迷路积水是低频型突发性聋的一种可能发病机制,而平坦型、全聋型突聋的膜迷路积水可能为内耳损伤后出现的一种病理结果;cVEMP可能在不同频率的突聋类型检出率无明显独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可以提示突发性聋患者存在膜迷路积水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内耳钆造影磁共振 膜迷路积水 cVE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内耳畸形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护理 被引量:5
8
作者 叶爱钦 陈曦 +1 位作者 黄梅芳 张榕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21期1647-1649,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内耳畸形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4-2009年15例先天性内耳畸形耳聋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及手术前后护理措施。结果 15例患儿术中顺利植入人工耳蜗,无手术并发症。术后1个月开机均有... 目的探讨先天性内耳畸形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4-2009年15例先天性内耳畸形耳聋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及手术前后护理措施。结果 15例患儿术中顺利植入人工耳蜗,无手术并发症。术后1个月开机均有听觉反应,正常进入言语康复训练。结论术前加强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并发症以及全面细致的出院指导是保证先天性内耳畸形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成功、提高患儿听力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畸形 患儿 人工耳蜗植入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9及VEGF诱导血管生成在中耳胆脂瘤增殖与侵袭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洪艺云 叶胜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4-509,共6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诱导血管生成在中耳胆脂瘤增殖与侵袭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9、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和C...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诱导血管生成在中耳胆脂瘤增殖与侵袭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9、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和CD105在45例中耳胆脂瘤组织和10例正常外耳道皮肤中的表达。结果 (1)中耳胆脂瘤上皮下结缔组织中平均微血管密度(MVD)高于正常外耳道皮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05,p<0.001);(2)随着胆脂瘤上皮下结缔组织MVD的增加,其Ki-67阳性表达率也相应地增加;(3)中耳胆脂瘤上皮中VEGF和MMP9的平均光密度值高于正常外耳道皮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4,p<0.01;t=3.184,p<0.01);随着MMP9和VEGF平均光密度值增加,胆脂瘤上皮下结缔组织微血管密度(MVD)也相应地增加;(4)相关性分析显示VEGF和MMP9在诱导血管生成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r=0.851,p=0.000)。结论 (1)中耳胆脂瘤上皮下结缔组织中存在微血管增生。(2)胆脂瘤上皮下结缔组织中微血管增生可以为胆脂瘤上皮的异常高度增殖与侵袭提供较丰富的血供和营养。(3)MMP9和VEGF在诱导胆脂瘤血管生成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胆脂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KI-67 CD10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喉部马尔尼菲青霉感染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英歌 林熹 +2 位作者 李志春 李丽炜 程金妹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03-907,共5页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马尔尼菲青霉感染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对1例青年男性患者马尔尼菲青霉感染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的诊疗经过进行分析、讨论并复习中外文献。结果咽喉部马尔尼菲青霉感染通过咽喉部专科检查、...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马尔尼菲青霉感染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对1例青年男性患者马尔尼菲青霉感染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的诊疗经过进行分析、讨论并复习中外文献。结果咽喉部马尔尼菲青霉感染通过咽喉部专科检查、痰培养找到马尔尼菲青霉生长,病理活检证实;卡氏肺孢子菌肺炎通过胸部CT征象及卡氏肺孢子菌(PC)聚合酶链反应(PCR)阳性确诊。马尔尼菲青霉感染合并PCP治疗选用伊曲康唑、SMZ/TMP同时口服碳酸氢钠,疗效满意。结论对反复咽喉部溃疡难以愈合的患者建议痰培养、局部组织活检及肺部影像学检查,尽早明确诊断,恰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青霉 马尔尼菲青霉病 卡氏肺孢子菌 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耳蜗神经和坐骨神经P0蛋白的DNA序列和mRNA水平比较
11
作者 王英歌 林熹 +1 位作者 叶胜难 张榕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3期330-334,共5页
目的 P0蛋白与内耳和周围神经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关,本研究拟通过比较耳蜗神经和坐骨神经中该蛋白的一致性和mRNA水平,为自身免疫性内耳病的诊治提供线索。方法分别提取36只SD大鼠的耳蜗神经和坐骨神经总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 目的 P0蛋白与内耳和周围神经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关,本研究拟通过比较耳蜗神经和坐骨神经中该蛋白的一致性和mRNA水平,为自身免疫性内耳病的诊治提供线索。方法分别提取36只SD大鼠的耳蜗神经和坐骨神经总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及半定量RT-PCR测试P0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将RT-PCR产物进行cDNA序列测定,比较大鼠耳蜗神经和周围神经P0蛋白的cDNA序列和mRNA转录水平。结果大鼠耳蜗神经和坐骨神经P0蛋白的cDNA序列相同,但二者之间的mRNA转录水平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鼠耳蜗神经和坐骨神经的P0蛋白具有一致性,其mRNA转录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磷脂P0蛋白质 耳蜗神经 坐骨神经 自身免疫性内耳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腺样体肥大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诊疗策略探讨 被引量:26
12
作者 柯小英 张榕 陈国郝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单纯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和联合鼓膜置管术在治疗伴有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中的疗效,从中探索更为安全、有效、简单的治疗手段。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8年5月就诊我科的63例伴有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作... 目的比较分析单纯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和联合鼓膜置管术在治疗伴有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中的疗效,从中探索更为安全、有效、简单的治疗手段。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8年5月就诊我科的63例伴有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常规行鼻咽侧位片或电子鼻咽镜、电耳镜及声阻抗检查明确诊断。将所有患儿分为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组(A组)与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联合鼓膜置管组(B组),术后随访观察统计2组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 A组40例(64耳),治愈49耳,好转6耳,无效9耳,总有效率为85.94%;B组23例(44耳),治愈33耳,好转3耳,无效8耳,总有效率81.82%,两组疗效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X^2=0.334,P=0.56>0.05)。同时A、B于B组。结论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可作为一项安全、有效、简单的治疗手段用于伴有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儿童患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 腺样体消融术 鼓膜置管 分泌性中耳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白质异常的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鸿宇 叶胜难 +2 位作者 林有辉 黄冬冬 张榕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5-528,共4页
目的评估脑白质异常的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术后康复效果。方法对行CI的11例伴脑白质异常(研究组)及18例脑组织正常(对照组)的语前聋患儿于CI术后6个月及12个月采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 目的评估脑白质异常的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术后康复效果。方法对行CI的11例伴脑白质异常(研究组)及18例脑组织正常(对照组)的语前聋患儿于CI术后6个月及12个月采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e,SIR)进行康复效果评估,分析其结果。结果术后6个月时研究组患儿CAP平均分级为2.41±0.47级,SIR平均分级为1.27±0.44级,而对照组患儿CAP平均分级为3.28±0.45级,SIR平均分级为1.89±0.31级,研究组患儿CAP和SIR平均分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4.983,P<0.05;t=4.371,P<0.05);术后12个月时研究组患儿CAP平均分级为4.00±0.43级,SIR平均分级为2.36±0.48级,对照组患儿CAP平均分级为4.22±0.63级,SIR平均分级为2.44±0.50级,两组间CAP和SIR平均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白质异常的语前聋患儿CI术后经过12个月的康复训练,其康复效果与脑白质正常的语前聋患儿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异常 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 语前聋 人工耳蜗植入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顽固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被引量:34
14
作者 王英歌 潘黎静 +4 位作者 顾晰 张榕 林有辉 林少莲 陈曦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4期372-375,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顽固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分析发病因素及治疗手段,为顽固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门诊诊断为顽固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顽固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分析发病因素及治疗手段,为顽固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门诊诊断为顽固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16人,分析发病因素、治疗手段及预后。结果 16例患者经手法复位、体位训练及药物辅助治疗后,眩晕症状基本消失,随访半年未再发作。结论顽固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病机制可能与内耳缺血、运动及活动减少有关,我们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性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顽固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5例上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叶胜难 程金妹 +2 位作者 祁浩 施秀明 林英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76-1178,共3页
目的探讨上呼吸道真菌感染的诊治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6月至2003年10月所治疗的单纯与合并存在的上呼吸道真菌感染305例,所有患者经采用真菌培养、病变组织病理活检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诊断方法而确诊。采用局部清洁、清除... 目的探讨上呼吸道真菌感染的诊治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6月至2003年10月所治疗的单纯与合并存在的上呼吸道真菌感染305例,所有患者经采用真菌培养、病变组织病理活检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诊断方法而确诊。采用局部清洁、清除肉芽及分泌物,保障引流通畅,并结合药物治疗。结果305例中,鼻及鼻窦真菌感染93例,咽部真菌感染190例,喉部真菌感染22例。其中重症患者12例,包括侵及颅底的侵袭性真菌病7例,真菌性败血症5例。结论真菌感染的危害性不容忽视,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需采取综合措施,反复真菌培养是减少漏诊与误诊的好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 真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2在内淋巴囊上皮和肾脏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婷 张榕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05-409,共5页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s 2,AQP-2)和加压素(anti-diuretic hormone,AVP)在内耳水代谢中的作有机制。方法15只(30耳)成年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只(10耳),A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组(AVP组):腹腔注射AVP(0.2 U/g);C组(DD...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s 2,AQP-2)和加压素(anti-diuretic hormone,AVP)在内耳水代谢中的作有机制。方法15只(30耳)成年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只(10耳),A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组(AVP组):腹腔注射AVP(0.2 U/g);C组(DDAVP组):尾静脉注射V2受体促效剂去精氨酸加压素([deamino-Cys1,D-Arg8]-Vasopressin,DDAVP)1 ng/只。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标记内淋巴囊(endolymphaticsac,ES)中AQP-2的表达,ABC法标记肾脏中AQP-2的表达。结果AQP-2一抗在内淋巴囊上皮胞膜胞浆显示荧光染色,B组和C组的内淋巴囊上皮胞膜胞浆AQP-2的表达明显较A组降低(P<0.01);B组和C组AQP-2的表达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肾脏集合管主细胞胞膜胞浆AQP-2的表达明显较A组增强(P<0.05),B组和C组AQP-2表达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VP促进肾脏表达AQP-2,提高肾脏重吸收的功能,同时抑制内淋巴囊上皮表达AQP-2,从而降低内淋巴囊上皮对水的重吸收;AVP对肾脏和内淋巴囊AQP-2表达的调节可能是通过AVP-V2R-cAMP-AQP2途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 内淋巴囊 肾脏 加压素 去精氨酸加压素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荧光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AGE通过AGEs-RAGE信号轴抑制小鼠SGCs的凋亡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小波 林昶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58-962,共5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RAGE(soluble form of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end products,sRAGE)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end products,RAGE)介... 目的探讨可溶性RAGE(soluble form of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end products,sRAGE)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end products,RAGE)介导的C57BL/6J小鼠SGCs(spiral ganglion cells,SGCs)凋亡及RAGE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sRAGE作用于培养5天后的螺旋神经节细胞和加入AGEs-BSA作用2 h后的SGCs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法鉴定SGCs,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以及RT-PCR检测RAGE的mRNA的表达,琼脂糖凝胶电泳对扩增结果进行确认,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及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原代培养获得足够数量以及活性良好的SGCs,并用小鼠抗神经微丝蛋白抗体染色以鉴定。单纯向SGCs加入不同浓度的sRAGE,细胞凋亡无明显增加,RAGE受体的表达无明显增多;而不同浓度sRAGE加入AGEs作用的SGCs后,可见SGCs的凋亡随sRAGE浓度增加而减少,呈浓度相关性,RAGE受体的mRNA表达也随之减弱。凋亡相关蛋白中,BCL-2表达升高,Bax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降低。结论 s RAGE可以减少AGEs诱导的SGCs的凋亡,并减少膜上RAGE受体的表达,可能与s RAGE竞争性结合AGEs而不产生相应生物学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AGE AGES RAGE C57BL/6J小鼠螺旋神经节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NRB基因在Waardenburg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俪媛 陈梦冰 +4 位作者 李梦华 邱士伟 乔月华 张岩 时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4-348,共5页
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 syndrome,WS)又被称为听觉-色素综合征,以色素分布异常和耳聋为主要特征,在先天性耳聋病例中占比约2%-5%。随着国内外WS研究数据的不断积累,目前一系列相关致病基因已被陆续报道。内皮素受体B型基因(endo... 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 syndrome,WS)又被称为听觉-色素综合征,以色素分布异常和耳聋为主要特征,在先天性耳聋病例中占比约2%-5%。随着国内外WS研究数据的不断积累,目前一系列相关致病基因已被陆续报道。内皮素受体B型基因(endothelin receptor type B,EDNRB),对神经嵴发育起到关键调控作用,该基因突变与II型和VI型WS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多篇关于EDNRB基因突变诱发WS的相关报道,对EDNRB基因在WS发病中的作用予以全面综述,为后续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治提供必要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ARDENBURG综合征 EDNRB基因 耳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