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时期氯沙坦短暂治疗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AT1受体、AT2受体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王华军 林金秀 +2 位作者 许昌声 郑爱东 吴可贵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氯沙坦短暂治疗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血压变化及心脏AT,受体、AT2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早预防、早治疗高血压开辟新的...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氯沙坦短暂治疗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血压变化及心脏AT,受体、AT2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早预防、早治疗高血压开辟新的途径。方法选用4周龄SHR及京都Wistar大鼠(WKY),分成4组:氯沙坦4周龄治疗组(SHR—Los4组,4周龄SHR大鼠给予氯沙坦治疗4周后停药,继续喂养至24周)8只,氯沙坦12周龄治疗组(SHR—Losl2组,喂养至12周龄SHR大鼠给予氯沙坦治疗4周后停药,继续喂养至24周)8只,周龄、性别相匹配的SHR组及WKY组各8只。给药组每日灌胃给药4周,对照组给等量蒸馏水。24周龄时,称体重及测血压后处死。左室重量/体重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用免疫组化法测心肌AT1R、AT2R的蛋白表达,RT—PCR半定量心肌AT1R、AT2R的mRNA表达。结果处于高血压前期的4周龄SHR给予氯沙坦治疗4周停药后可持久平稳地降低血压,至24周时血压还明显低于SHR组;高血压发生期12周龄SHR给予氯沙坦治疗4周停药后血压上升快,24周时与SHR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个氯沙坦治疗组短暂治疗后均能持续降低SHR左室重量指数,同时持续减少心肌AT1R的蛋白和mRNA表达;而两个治疗组的AT2R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与SHR组相比均有上调,但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时期氯沙坦短暂治疗均可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但越早治疗降压效果越好。其降压机制可能与长期抑制RAS系统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氯沙坦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血管紧张素Ⅱ 2型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洛昔芬对去卵巢大鼠血压的影响
2
作者 陈小明 张廷星 +2 位作者 许昌声 王华军 吴可贵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11期842-844,共3页
目的探讨雷洛昔芬对去卵巢大鼠血压的影响。方法40只12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去卵巢组、假手术对照组、雌激素组(倍美力,1mg·kg-1·d-1)、小剂量雷洛昔芬组(易维特,1mg·kg-1·d-1)和大剂量雷洛昔芬组(易维特,3... 目的探讨雷洛昔芬对去卵巢大鼠血压的影响。方法40只12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去卵巢组、假手术对照组、雌激素组(倍美力,1mg·kg-1·d-1)、小剂量雷洛昔芬组(易维特,1mg·kg-1·d-1)和大剂量雷洛昔芬组(易维特,3mg·kg-1·d-1),测量治疗前、后各组血压的变化。结果去卵巢组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假手术对照组,雌激素或雷洛昔芬治疗后雌二醇水平都上升(P<0.01)。卵巢切除前5组大鼠之间的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后去卵巢组收缩压明显升高,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其他各组收缩压的水平。雌激素或雷洛昔芬治疗后,收缩压水平下降,低于去卵巢组[治疗后:去卵巢组(128.46±15.78)mmHg,假手术对照组(104.48±15.03)mmHg,雌激素组(106.83±13.52)mmHg,小剂量雷洛昔芬组(109.55±11.23)mmHg,大剂量雷洛昔芬组(107.57±17.56)mmHg,P<0.01]。结论雷洛昔芬可降低去卵巢大鼠收缩压水平,有助于降低绝经后的心血管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洛昔芬 雌激素类 受体 雌激素 血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沙坦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郑晓新 徐尚华 +2 位作者 谢良地 许昌声 陶硕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33-836,共4页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炎性反应的影响及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关系。方法酶消化法获取HUVECs。实验分8组:BSA组;AGEs组;以不同浓度替米沙坦刺激细胞30 min,再加A...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炎性反应的影响及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关系。方法酶消化法获取HUVECs。实验分8组:BSA组;AGEs组;以不同浓度替米沙坦刺激细胞30 min,再加AGEs,依次为TM 1组(1 nmol/L)、TM 2组(10 nmol/L)、TM 3组(100 nmol/L)、TM 4组(1000 nmol/L);GW9662组:GW9662预先刺激细胞30 min后,加替米沙坦和AGEs;15d-PGJ_2组:15d-PGJ_2预先刺激细胞30 min后,加AGEs。各组均刺激细胞24 h。采用RT-PCR法检测PPARγ、AGEs受体(RAGE)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的表达;荧光探针2,7-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变化。结果替米沙坦呈浓度依赖性抑制AGEs诱导的MCP-1 mRNA表达。与AGEs组比较,TM 4组和15d-PGJ_2组PPARγ mRNA水平明显升高,RAGE mRNA和MCP-1 mRNA水平明显下降,活性氧荧光信号强度明显减弱。与TM 4组比较,GW9662组PPARγ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RAGE mRNA和MCP-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活性氧荧光信号强度明显增强。结论替米沙坦可抑制AGEs诱导的HUVECs炎性反应;替米沙坦可能通过激活PPARγ抑制HUVECs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终产物 高级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趋化因子CCL2 脐静脉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洛昔芬对去卵巢大鼠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小明 张廷星 +2 位作者 许昌声 王华军 吴可贵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对去卵巢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将4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去卵巢组、假手术组、雌激素组、小剂量雷洛昔芬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雷洛昔芬组(大剂量组),每组8只。治疗3个月后,测量各组治... 目的探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对去卵巢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将4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去卵巢组、假手术组、雌激素组、小剂量雷洛昔芬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雷洛昔芬组(大剂量组),每组8只。治疗3个月后,测量各组治疗前后体重、血压和血脂的变化。结果去卵巢组TC和LDL-C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1),雌激素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小剂量组比较,大剂量组能更进一步降低TC和LDL-C(P<0.05)。去卵巢组TG与假手术组比较稍有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雌激素组TG高于假手术组和大、小剂量组(P<0.05)。去卵巢组HDL-C明显低于其他4组(P<0.01),雌激素组HDL-C与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小剂量组比较,大剂量组能更进一步升高HDL-C(P<0.05)。结论雷洛昔芬可改善去卵巢大鼠的脂代谢状况,有助于降低绝经后的心血管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洛昔芬 卵巢切除术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高脂血症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